【職場真經】酒後失言?職場上你為什麼會被同事圍攻

編者按:很多人在職場上和同事們把酒言歡、推心置腹,殊不知在這樣融洽熱鬧的背後,隱藏著深深的算計;當我們沉迷於飯局之中,酒後吐真言,那就把自己害慘了。


【職場真經】酒後失言?職場上你為什麼會被同事圍攻


【資治通鑑原文】初,鳳翔節度使朱弘昭諂事安重誨,連得大鎮。重誨過鳳翔,弘昭迎拜馬首,館於府舍,延入寢室,妻子羅拜,奉進酒食,禮甚謹。重誨為弘昭泣言:“讒人交構,幾不免,賴主上明察,得保宗族。”重誨既去,弘昭即奏“重誨怨望,有惡言,不可令至行營,恐奪石敬瑭兵柄。”又遺敬瑭書,言“重誨舉措孟浪,若至軍前,恐將士疑駭,不戰自潰,宜逆止之。”敬瑭大懼,即上言:“重誨至,恐人情有變,宜急徵還。”宣徽使孟漢瓊自西方還,亦言重誨過惡,有詔召重誨還。

【翻譯】起初,鳳翔節度使朱弘昭討好安重誨,連連得以領治大的節鎮。安重誨經過鳳翔時,朱弘昭在馬前迎接拜禮,讓安重誨下榻在他的官舍內,並且延請到內室,叫出妻子羅列參拜,親自上菜進酒,禮節極為恭敬。安重誨對朱弘昭哭著說:“小人用讒言構陷於我,幾乎得罪不能免死,幸虧仰賴君主洞察明透,才得以保全我的宗族。”安重誨走了以後,朱弘昭立即上奏:“安重誨埋怨朝廷,並說了朝廷的壞話,不可讓他到達行營,恐怕他要奪取石敬瑭的兵權。”朱弘昭又寫信給石敬瑭,說:“安重誨行動魯莽,他若到了軍隊中,恐怕將士都要懷疑恐懼,不戰自潰,應該阻擋他前去。”石敬瑭非常害怕,立即上表奏稱:“安重誨如果來到軍前,恐怕人心有變,要趕快把他調回。”此時,宣徽使孟漢瓊從西面前線回朝,也奏說安重誨的過失和罪行,於是,明宗下詔召喚安重誨還京。

【解析】職場有時候如戰場,一不小心就被自己親近的人所害,究其原因,大概是大家利益不一致,又或者上升通道面前大家變成了潛在的對手,如果自己授人以柄的話,就很容易被別人抓住辮子痛打。

本文裡面的安重誨歷史上被稱為一個大忠似奸的一個宦官,從蓋棺定論來看,他是一個忠誠,但是在當時因為他經常規勸皇帝,所以從開始時候非常得寵到後來的失寵,大部分原因是他想勸導皇帝,一心一意為了李氏的江山著想,做了一些越權的事情,被人在皇帝面前挑撥離間,最後被皇帝殺了。可見同樣的事情因為動機不一樣,歷史給的評價也不一樣,雖然從皇帝的角度看起來都一樣,不管是什麼心,越權者死,因為從皇帝角度看,心看不見摸不著,而且隨時會變。

本文的案例裡面的背景是因為安重誨平時經常規勸皇帝,為了李氏江山經常越權幫明宗直接處理一些事情,感覺上是把明宗看成了自己的孩子了。然而明宗不會這麼看,所以他們之前產生了隔閡,其實從皇帝的角度來看,要明辨這些不難,因為首先安重誨規勸自己來看,如果作為一個弄權的宦官,歷史上都是會很順從皇帝,放縱皇帝的喜好,讓皇帝沉迷酒色玩樂之中,然後自己從中不知不覺的控制權力,這裡安重誨敢於犯逆,證明他心地光明。忠言逆耳千刀刮,阿諛奉承火箭升,在任何時代幾乎都是這樣,所以後來的陰謀家都不會顧及組織的利益,只做符合領導利益和心態的事情,這樣至少可以自保。

這個時候,安重誨看一直和皇帝在一起的話,大家很容易磕磕絆絆,所以安重誨找準機會就說出京當監軍。這時候他經過了以前一直巴結奉承他的鳳翔節度使朱弘昭那裡,按照正常的操作,朱弘昭熱情款待,他的熱情款待其實是有目的的,除了感謝他以前給自己很多好處之外,還寄希望於以後安重誨會繼續在皇帝面前幫他多說好話,讓自己獲得更多的好處。而安重誨沒有非常警覺,他對朱弘昭的招待沒有絲毫的懷疑,只是認為大家交情厚,所以他款待我很正常,而且我們中國人往往在酒過三巡之際,就開始交心了,所以啊,我們中國人做生意往往要設計一個酒局,酒文化就代表了一定的生意文化,無酒不成局,不和就不能交心,就不能相信你,都來源於此。

不過這次的酒局給安重誨帶來了災難。從安重誨的角度,自己給了對方很多好處,自己來訴訴苦,交交心也很正常,說不定還能得到對方的幫助,畢竟以前自己給他了很多好處。但是從朱弘昭的角度看可完全不同了,因為他以前巴結你是為了好處,而你現在失去領導信任而落難了,如果我還和你搞一起,那我很可能會受牽連,而且如果皇帝懷疑你們勾結在一起準備造反的話,那可能會給自己帶來災難,不如就早點舉報他,反正安重誨對自己的價值現在看起來也已經榨乾了。而且自己舉報的話,不僅撇清了自己和安重誨的關係,而且還給皇帝交了心,以後至少繼續會得到皇帝的重用。所以我們看到朱弘昭的計算完全是基於未來利益的,根本沒有感情可言。這點上我們可以看出安重誨空有一腔的志向,政治權謀水平還不太夠,就是性格太直,大嘴巴洩露了關鍵信息。

等安重誨走了以後,朱弘昭立即上奏,這個上奏相當於在背後捅了安重誨一刀,而且皇帝基於以前你們的關係的,很容易相信朱弘昭上奏的內容,所以安重誨基本上是在劫難逃了。

之後我們看到朱弘昭還給石敬瑭去了一封信,“安重誨行動魯莽,他若到了軍隊中,恐怕將士都要懷疑恐懼,不戰自潰,應該阻擋他前去。”這個就激起了石敬瑭的警惕心理,讓他們互相起衝突,這樣讓皇帝看來,朱弘昭密報的內容就有了事實依據。

宣徽使孟漢瓊從西面前線回朝,也奏說安重誨的過失和罪行,這個事情是大概率朱弘昭的黨羽,大家密謀一起來說,而達到了眾口鑠金,積毀銷骨的程度,對於安重誨來說,那就是牆倒眾人推了。接下來皇帝讓安重誨還京是一定的了,而且回京後一定會處死他。

本案例的關鍵在於安重誨首先失去了皇帝的信任,而且自己在居心叵測的人面前還透露了這個消息,讓人逮住了這個機會來謀取對他最大的利益,由此可見,獲得領導的信任是首要的,其次就算有隔閡,千萬也別讓別人看出來,不然你不知道有人會用這個隔閡來運作什麼事情,而這個事情肯定是對自己極端不利的。最後祝大家職場上能躲過明槍暗箭,一路順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