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八句話,經歷的越多越能體會其妙處!

左宗棠八句話,經歷的越多越能體會其妙處!

左宗棠八句話,經歷的越多越能體會其妙處!

他是清末名將,一生經歷了太平天國、收復新疆、洋務運動等重要事件,梁任公說他是“五百年以來的第一偉人”,他就是左宗棠。左宗棠,投筆從戎,戎馬一生,雖以舉人身份入仕,但學富五車。他曾說過許多經典的話,至今仍具有現實意義。

1、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擇高處立,就平處坐,向寬處行。

這是左宗棠的一副對聯。據說李嘉誠很喜歡這副對聯,在他香港的辦公室裡也掛了這副對聯。

“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說的是人要胸懷遠大,只求中等緣分,過普通人的生活。

“擇高處立,就平處坐,向寬處行”是說看問題要高瞻遠矚,做人應低調處世,做事要留有餘地。

這兩句話對於普通人的生活也具有指導意義。有大志,才有前進的動力,古人說志存高遠,沒有志向木有目標,得過且過什麼事也做不成。人生沒有完美,有點缺憾才正常,人要知足,懂得寬容。

2、好便宜者,不可與之交財;多狐疑者,不可與之謀事。

與好貪小便宜的人在金錢上有往來就會產生不愉快,與多疑的人共事也無法達到合作的效果。

我們常說,多個朋友多條路。人要廣交朋友不假,但朋友有很多種,在交友的過程中要多加選擇。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我們總會潛移默化地受身邊人的影響,選擇乾淨的朋友圈子十分重要。

3、能受天磨真鐵漢,不遭人嫉是庸才。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必先勞其筋骨,餓其體膚”,人的一生總要經歷很多磨難與挫折,只有熬過這些困苦才能獲得真正意義上的成熟。

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場會有不同的看法,無論你做什麼,都不可能做到讓所有人滿意。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面對許多閒言碎語和批評的聲音,只要你認為沒做錯,就要堅持自己的立場,盡心去做。

一個人的價值不是寄託在別人的讚美或批評上的,別太在意他人的言語,盡力而為就好。

4、窮困潦倒之時,不被人欺;飛黃騰達之日,不被人嫉。

人在逆境中要保有自己的人格尊嚴,在順境中則要保持低調,寬以待人。

孟子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道理總是相通的!

做人要有底線,不能為了物慾追求喪失了自己的原則。即使身處困境,也要保持自己應有的人格力量。

對待不如自己的人的態度,最能反映一個人的修養與人品。不要居高臨下地評價在某一方面不如你的人,要知道每個人都有長處與短處。

左宗棠八句话,经历的越多越能体会其妙处!

5、讀未見書,如得良友;讀已見書,如逢故人。

讀書就是與寫書人交友,在閱讀的過程中除了增長知識還能提升人的思考能力。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閱讀對我們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塑造,具有不容忽視的意義。

6、自奉寧過於儉,待人寧過於厚。一切均從簡省,斷不可浪用。此惜福之道,保家之道也。

自己的生活用度,寧肯過於節儉;對待他人寧願寬厚。所有的事情都要從簡單節省出發,絕對不能浪費。這是珍惜福分、保持家業不敗的方法。

節儉是修身持家之道。左宗棠認為“惟崇儉才能廣惠”,不僅自己節儉度日,還嚴格要求自己的子女在生活中做到節儉不鋪張浪費。

人無儉不立,家無儉不旺。隨著物質生活的富裕,生活中“面子消費”、“炫耀消費”等鋪張浪費的現象比比皆是。這種消費觀不僅造成資源的浪費還會使人在奢靡之風中喪失自我、不思進取。

左宗棠八句话,经历的越多越能体会其妙处!

7、與人共事,要學吃虧。俗雲:終身讓畔,不失一段。

這是左宗棠在《答張朗齋提軍》中的一句。

沒有人願意吃虧受委屈,可偏偏生活總會讓你受委屈。做人的可貴之處,就在於願意吃虧。《菜根譚》說“世事虧乃福,人情淡始長”,你先吃點虧,往後就會有福報。

與他人共事,自己主動吃點虧,往往能把棘手的問題解決好,如果兩個人針尖對麥芒,誰都不肯吃虧,合作自然也就無法展開了。

吃虧是一種隱性投資,在交往共事中,事事都要佔便宜的人,早晚變成孤家寡人,適時吃點虧,才能換回更多的回報。

8、慎交友,勤耕讀;篤根本,去浮華。

要成為一個品格端正的人就要做到這幾點。謹慎交友,踏實用功。

做人應踏踏實實,不要投機取巧。好高騖遠,帶著浮躁的情緒做事,只會一塌糊塗。只有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擯棄浮躁心態,才能在基礎的工作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為日後的發展積累下實力。

世上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成功的道路都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如果沒有踏踏實實的努力,即使遇到再多的貴人、再好的機遇,也不會取得成功。

左宗棠八句话,经历的越多越能体会其妙处!

總策劃:劉少傑

統籌:趙晨斐

校對:趙金鵬

商丘市委網信辦發佈

關注網信商丘 瞭解權威發佈

左宗棠八句话,经历的越多越能体会其妙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