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能用一段話描述嗎?

被稱為神


對王陽明這個經典論斷我沒有認真研究過,只說說個人的理解:

知行合一的“知”指良知,“行”指行動。“合一”就是指知和行是同一個東西,知就是行,行就是知。

在一般人的理解中,知和行是分開的,即所謂的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反作用於理論,但知行合一超越了這個認識。

王陽明為什麼要提出知行合一?因為自宋朝以來,理學已經嚴重束縛了人的思想。朱熹提出的“存天理,滅人慾”,讓人們壓抑自己的慾望,以維持天理。

但人的慾望哪能壓抑得住?於是就產生了很多偽君子,表面做一套,心裡想一套,這就是嚴重的知行分離,說得難聽點就是每個人都有精神分裂的傾向。

知行合一的提出,就是想彌合人的靈與肉分裂的狀態,讓人們可以既能控制自己的慾望,又沒有心理負擔。

最高明的是,知行合一並不是說行動要合乎良知,而是兩者就是一回事。你不能說我想到了,但是我做不到。按照知行合一的說法,你做不到,就說明你認識還沒到。

如果修養到了,人的行動就會動而不違乎天理,思而合乎聖人之道,身心圓融。


空山說歷史


“知行合一”是陽明心學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所謂陽明學,實質上是以“良知”為德性本體,以“致良知”為修養方法,以“知行合一”為實踐功夫,以經世致用為為學目的的良知心學。

王守仁,籍貫浙江餘姚,(1472—1529)。明代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軍事家。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說。創立“陽明心學”。所謂“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認識和實踐的關係。“知”主要是指人的道德意識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是指人的道德踐行和實際行動。

王陽明“知行合一”論的內涵有三個要點:第一、知行只是一個工夫,不能割裂。而所謂“功夫”,就是認知與實踐的過程。

第二、知行關係是相互依存的:知是行的出發點,是指導行的,而真正的知不但能行,而且是己在行了;行是知的歸宿,是實現知的,而真切篤實的行自有明覺精察的知在起作用了。

第三、知行工夫中“行”的根本目的,是要徹底克服那“不善的念”而達於至善,這實質上是個道德修養與實踐的過程。可以說,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論在本質上是集道德、倫理、政治於一體的道德人文哲學。





飛龍在天753649152664


樓主好,我是郵差蒙小俠,神秀禪師曾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染塵埃。”說的是我們要保持自己身心的健康與乾淨,就要不斷地為善去惡。關於知行合一,我的理解如下。

1,知我理解為自知,自知不難,行為經驗。世界上最瞭解自己的就是自己,每個人都有自我意識地去執行世事,但有些人做事很透徹,因為經歷很多,每個決定都是用人生百味熬煮出來的,用經驗結合自我的認知想融合,穩紮穩打達到自我巔峰。

2,知也可理解為認知,行為行動。很多人心如明鏡,有些人表裡不一,古有包公鐵面無私,為民申冤,也有很多貪官,很多事明知是對的卻偏偏顛倒是非。知行合一這裡理解為真誠,我們著實地為善去惡,不要欺騙自己,違心去執行一些事情。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呼,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呼。”我們每天檢查自己,為人做事是否做飯忠誠,與人交往是否守信,老師傳授知識是否溫習。知易行難,倘若你真正每天日省吾身的時候,也許就是知行合一了。

總結一下,知,是真知還是假知,行,是否有違心。一個環境一種理解,用真誠的心對待身邊一切事物,用行動豐富自我認知。以上就是我對這句話的理解,希望對你有幫助。感謝



郵差蒙小俠


所謂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認識和實踐的關係。“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識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踐履和實際行動。因此,知行關係,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踐履的關係,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實際行動的關係。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兩層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認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為“兩截”。“知行原是兩個字,說一個工夫”。從道德教育上看,王守仁極力反對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脫節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歸之於個體的自覺行動,這是有積極意義的。因為從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識離不開道德行為,道德行為也離不開道德意識。二者互為表裡,不可分離。知必然要表現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認識和道德意識必然表現為道德行為,如果不去行動,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認為:良知,無不行,而自覺的行,也就是知。這無疑是有其深刻之處的。

2、以知為行,知決定行。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思是說,道德是人行為的指導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動是達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導下產生的意念活動是行為的開始,符合道德規範要求的行為是 “良知”的完成。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學說既針對朱熹,也不同於陸九淵。朱陸都主張知先行後。王守仁反對將知行分作兩截,主張求理於吾心。他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知行是一個功夫的兩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離,也沒有先後。與行相分離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與知相分離的行,不是篤行,而是冥行。他提出知行合一,一方面強調道德意識的自覺性,要求人在內在精神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重視道德的實踐性,指出人要在事上磨練,要言行一致,表裡一致。但他強調意識作用的結果,認為一念發動處即是行,混淆了意識活動同實踐活動的界限。他提倡知行合一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克服“一念不善”,這是他的“立言宗旨”。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說主要是一種講內心“省察克治”的唯心主義道德修養學說。他所謂不曾被私意隔斷的知行本體,就是指“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弟,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的良知,認為“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就是行。他的“致良知”即知行合一,就是“去惡為善”、“去人慾,存天理”的工夫。他聲明:“我今說個知行合一,正要人曉得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了,發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克倒了,須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說主要針對朱學而發,與朱熹的思想對立。反對程朱理學“將知行分作兩件去做,以為必先知了然後能行”的知先行後說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輕行、“徒懸空口耳講說”的學風。程朱理學包括陸九淵都主張“知先行後”,將知行分為兩截,認為必先了解知然後才能實踐行。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為了救朱學之偏。

王守仁強調知和行的統一,特別強調“真知即所以為行,不行不足謂之知”。他論證知和行的“合一併進”關係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 其中含有某些辯證統一的因素。但他抹煞二者的差別和界限,認為知行本體只是一個,知行工夫不能分做兩截去做。“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也;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進而把知和行的概念混淆起來,認為良知向外發動時所產生的主觀意念、感情、動機都可以叫做“行”,所謂“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這就成了以知代行、合行於知的主觀唯心主義理論。清初的王夫之說:“其所謂知者非知,而行者非行也。知者非知,然而猶有其知也,亦惝然若有所見也;行者非行,則確乎其非行,而以其所知為行也。”

理論分析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說深化了道德意識的自覺性和實踐性的關係,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行後的弊病,但是同時也抹去了朱熹知行說中的知識論成分。王守仁的觀點雖然有利於道德修養,但忽略了客觀知識的學習,這就造就了以後的王學弟子任性廢學的弊病,清初的思想家甚至把明亡的原因歸於王學的弊端。

王守仁用意念代替“行”合理的方面,要人們樹立一種信念,在剛開始意念活動時句依照"善"的原則去做,將不善和惡消滅在剛剛萌發的時候,這也叫“知行合一”。所以,對“知行合一”應該全面理解,這樣才能正確評價。 另外,王守仁的教育思想中還有許多值得學習借鑑的地方:第一,立志、勤學、改過、責善。“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衡之馬,漂盪奔逸,終亦何所底乎?”“而且立志可以促使勤學,”“凡學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篤也。”“改過”是指自己,“責善”是勸別人改過,這裡面還包括了“諫師之道”,即向老師進諫,指出錯誤。第二是獨立的治學精神和能力。第三是循序漸進與因材施教。第四是強調身體力行。這些教育思想對今天的青年人學習有很好的借鑑意義。

歷史評價及影響

黃宗羲認為王守仁學術思想的發展可分為三個階段:始氾濫於辭章,繼出入於佛老,最後歸本於孔孟,建立了知行合一說。黃宗羲又將成熟以後的王守仁學問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是盡去枝葉,一意本原,即以心為本除去格物致知等向外工夫,其方法是默坐澄心,收斂此心;其次是江西平定宸濠以後“專提致良知三字”,認為良知即是心之本體,故不必專以默坐澄心為目的,良知自能收斂,自能發散;最後是退隱在故鄉的晚年,思想完全成熟,時時知是知非,時時無是無非,開口即得本心。

王守仁哲學力圖糾正宋明以來程朱理學煩瑣與僵化的流弊,他洞察到道德意識的自覺性和實踐性,將儒家封建道德建立在簡易的哲學基礎上,使人人可行。他的思想流行達150年之久,形成了陽明學派。但王守仁忽略客觀的知識,只重視個人的道德修養;在道德規範的形成上,又忽略了歷史條件的決定作用。他有些弟子更產生了“虛玄而蕩,情識而肆”的弊病,即任性廢學,一切解脫。一些歷史學者把這些流弊視為明朝滅亡的原因。

王守仁思想中包含著某些促進思想解放的因素,為中國近代康有為和梁啟超所注意,受到熊十力的推崇。梁啟超先生便著有《王陽明知行合一之教》。

青年時代的毛澤東,曾研讀過朱熹的著作和王守仁的《傳習錄》。 郭沫若先生,也是王陽明的崇拜者,著有《偉大的精神生活者王陽明》和《王陽明禮讚》等文。

王守仁的哲學思想在明中葉以後傳到日本,併成為顯學,後來影響到明治維新時期的日本思想界,對日本的革新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靜一號普洱茶


知行合一不難,難的是正知正行。所以知行合一的重點不是在合一上,而在於知何行何,到哪裡去。

如果在錯誤的理論指導下的行為,那就像往反向走路,只能離目標越來越遠。那不如停止。

所謂正知正行,在一個正字。正,中正,正確。正不是為力,而是為人,如此,知性合一,可以長遠。



法眼觀天下


知行合一即為“道”!

道是由“首”的知與“辶”的行的組合。

人們常說“沒有實踐就沒有發言權”與這個“道”的結構也是一致的。“辶”是“首”的基礎,是為“道”!

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天都被“知”識包圍著,生活常識的,文學的,理論的,等等。真正對自己有用的才是真“知識”,那是經過實踐驗證的,被認同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看諮詢,文章,頭條之類的,有一些內容是一筆帶過的,因為自己沒機會,沒條件或者沒必要去驗證所看到的是真偽。所以有“道不同不相為謀”。



人在旅途面朝大海


知行合一,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併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併知,認為行便是知。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來的。即謂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在現實中運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這是中國古代哲學中認識論和實踐論的命題,主要是關於道德修養、道德實踐方面的。中國古代哲學家認為,不僅要認識(“知”),尤其應當實踐(“行”),只有把“知”和“行”統一起來,才能稱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陽明文化的核心。




漁陽掛月


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併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併知,認為行便是知。“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識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踐履和實際行動。因此,知行關係,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踐履的關係,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實際行動的關係。


看穿歷史


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併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併知,認為行便是知。原句出自於明朝思想家王守仁

致良知意思是:將良知推廣擴充到事事物物。。原句出自於戰國時期孟子的《孟子·盡心上》。


蛻變的大象


知道的足夠徹底,行動是自發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