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科學家、陰謀家、妻管嚴?你到底是誰?

1

在歷史上,鮮有人能被稱為“百科全書式的學者”。

國際上公認的也不過亞里士多德等寥寥幾位西方學科先賢。

在自然學科、人文學科蓬勃發展的今天,成為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學者”如若沒有數十年的積累,與聰明才學更是難上加難。

而在我國宋代時期,就曾出過一位“百科全書式”的科學家,他就是——沈括。

而作為我國早先一輩出現的科學家,在外人看來沈括的一生卻不算幸福,其中究竟有何隱藏呢?


沈括:科學家、陰謀家、妻管嚴?你到底是誰?


2

關於沈括,人們議論最多的就是他的科技成就。

在近代科學還沒有在中國萌芽的時候,沈括就已經在工科、文科、理科的道路上走了很遠了。

按照今天的標準,沈括有數學家、物理家、化學家、天文家、地理家、水利家、醫藥家、經濟家、軍事家、政治家等眾多名頭。

關於其涉及的研究領域,都收錄在其晚年的著作《夢溪筆談》中,可以說,《夢溪筆談》是中國較早的一部“百科全書”。

相比較於他的科技成就,其在政治上陷害蘇東坡、背叛王安石、最後被整個官場嫌棄。

在家中,比他年輕二十歲的妻子,動輒家暴沈括,史書記載,將其鞭打得血肉模糊。但當他妻子死後,他的魂兒也想丟了一樣,甚至好幾次都傷心地想“隨著妻子一塊兒去了”。

這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今天我們就從科技、政治、人情世故、愛情這幾個角度,好好了解這個早該被我們記住的古代工科男。


沈括:科學家、陰謀家、妻管嚴?你到底是誰?


3

沈括,字存中。北宋錢塘江(今杭州市)人。

宋仁宗天聖九年(1031年),沈括出生在浙江沈氏家族。祖父曾任大理寺丞,相當於今天的在最高法院的一位小有職權的領導。父親和伯父同為進士。可以沈括一出生就站在了一個其他人難以比擬的起點。

十四歲對古代人而言算是個即將進入社會的年紀,沈括隨著父親出遊。曾到過泉州、潤州、簡州和汴京等地。都是當時的大都市,泉州以造船聞名,外國來的商貿船隻基本都會經過泉州中轉,即使在今天,泉州市的GDP產值也超過了9000億,可見其發展潛力。而汴京則是後來南宋的都城,不難想象有多繁華。

見識過“大場面”的沈括,開拓了眼界,更是激發了這個年紀潛藏的好學之心,這也為沈括之後的科學成就奠定了基礎。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或許正是早早就隨著家中長輩接觸了北宋的官場,價值觀尚在形成之中的沈括心中想法難免出現一絲偏差。凡是能夠達到自己目的的就是好的,而自己前進道路上的阻礙一定要想辦法剷除掉。

這種近乎執拗的性格,在學術研究上或許是有幫助的,但是在黑暗的北宋官場,卻並不能幫這個理工男站穩腳跟,因為他把可能對自己的會有幫助的人,早已一口氣得罪光了。


沈括:科學家、陰謀家、妻管嚴?你到底是誰?


4

沈括的科技成就較為驚人,具體的成就大多收錄在《夢溪筆談》之中,這裡單單摘兩件聽起來就會覺得很厲害的成就。

第一,沈括是中國第一個為石油取名字的人。

有一次,沈括在書中讀到“高奴縣有洧水,可燃”。又一次沈括沒有忍住自己的好奇心,決定親自去實地考察。發現了這種褐色的液體,可用來長時間做飯和取暖。當地人將這液體稱之為“石漆”“石脂”,沈括隨後其將這種物質命名為石油。

並在其著作《夢溪筆記》中寫道:“鄜、延境內有石油……頗似淳漆,燃之如麻,但煙甚濃,所沾幄幕甚黑……此物後必大行於世,自餘始為之。蓋石油至多,生於地中無窮,不若松木有時而竭。”

沈括一語成讖,如今大部分國家都需要靠石油驅動,石油是工業的血液。回過頭想想,要是沈括再多活十多年,專心研究石油,我國有沒有可能在近代科學的發展史上出現方向性轉折呢?

當然這都是後話,歷史不可能重來,就算重來,以沈括所處時代的科技條件,就算他想做些什麼,也不一定能夠實現。更何況他的性格,如何讓“天子家”相信他呢?


沈括:科學家、陰謀家、妻管嚴?你到底是誰?


第二,沈括改進了渾天儀、改進了曆法。

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中國是個傳統的農業大國,清政府時期之所以閉關鎖國就是因為中國物產過於豐富,清政府領導人認為無需和外界進行物品交換。

曆法來源於天文。氣候的變化取決於雲層、日照、地球自轉等多種因素。對這些因素最直觀的觀察就是天文觀察。

沈括在原有渾儀的基礎之上,簡化部件,使得天文觀測更加便捷。與渾儀匹配的觀測儀器還有漏壺和圭表。都是沈括在原有儀器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形成。

關於這些儀器的簡化,沈括分別在《渾儀議》、《浮漏議》和《景表議》等三篇論文中介紹了他的研究成果。這些作品都是我國天文學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基於天文觀測,沈括提出“十二氣歷”。運用科學的劃分方法,在原有的歷法上進行改進,幫助農業生產活動。“十二氣歷”沒有閏月之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比現行的公曆還要完美。但是由於政治偏見,這套曆法在當時並沒有推行。這也是後人談起沈括較為惋惜的一點。


沈括:科學家、陰謀家、妻管嚴?你到底是誰?


除了“石油”、曆法。沈括在水利修築、膽水鍊銅、地圖繪製、軍事策略等方面都有突出的貢獻。稱其為“百科全書式的人物”一點都不算做誇大。


沈括:科學家、陰謀家、妻管嚴?你到底是誰?

漏壺


5

沈括本可以有不俗的政治成就,但是在政治上沈括也是典型的“一手好牌,打得稀爛”的人物。有人說他政治嗅覺太敏感、有人說他命不好、有人說他就是人品不好。

那麼他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沈括:科學家、陰謀家、妻管嚴?你到底是誰?

圖為蘇東坡


沈括最為人所不能容忍的就是他參與陷害蘇東坡一案,即“烏臺詩案”。

當時的政治環境,全國分成兩個大派。一派是以王安石為首的改革派,一派是以原有官員為首的保守派。沈括屬於王安石陣營,而蘇東坡則屬於保守派。

沈括曾和蘇東坡私下交好。在蘇東坡任杭州通判時,審視水利的沈括與蘇軾把酒言歡,並將蘇軾的新作一一抄錄好。

轉過頭,沈括揮回到朝廷之後,將他自己認為蘇軾詩句間“大不敬”的句子一一批註,並且由其黨羽呈獻給皇帝過目。這就導致了北宋著名的“文字獄”——烏臺詩案。

中國人心中對於風雅的儒士都有一種莫名的崇敬,特別是蘇軾這種豁達、風雅的詩人,更是百姓心中的偶像。

相反,大家都不會喜歡在背後捅刀子的人,而這也正是沈括的悲哀。


沈括:科學家、陰謀家、妻管嚴?你到底是誰?


6

說起沈括的愛情,竟比他的才學和品格更令人詫異。

沈括的第二任妻子是淮南路轉運使張蒭的女兒,這是他在首任妻子去世後遇到的第一個心動的日女人。恰好老丈人是自己的頂頭上司,儘管兩人的年齡差距已達到二十多歲,沈括還是欣然同意了這門婚事。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沈括在老丈人的幫助下,官運是有所增長,但是在家中受的來自妻子的脾氣,也不是一般人能夠承受得了的。

史書記載:“存中不能制,時被棰罵,捽須墮地,兒女號泣而拾之,須上有血肉者,又相與號慟,張終不恕——《萍洲可談》”。

存中是沈括的字。這段話的意思是說,沈括在家中根本管不住他的妻子,妻子經常捶打他,揪著他的鬍鬚,兒女們哭著勸架是發現被扯掉在地上的鬍鬚還粘著血肉。

六十多歲的沈括此時在四十多歲的妻子面前可以說是毫無還手之力。

面對這種“悍妻”,沈括竟也愛得入骨。

據沈括的友人說,在其妻子死後不久,其與沈括一同出門,行至江邊,突然想起妻子來,沈括竟激動地想要投江,口中還唸叨,隨著妻子一同離去。

在平時的談話中,更是不能夠提起妻子的名字,每有提及,沈括便深入悲思當中不能自已。

在妻子死後不久,沈括因病離世。


沈括:科學家、陰謀家、妻管嚴?你到底是誰?


7

這樣的一個人,還真是讓人想不明白。

到底應當稱其為科學家、政治家亦或是妻管嚴、受虐狂?

歷史是用來回味的,看看能否在其中學到點什麼,懂得點什麼。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就算是家世輝煌有如沈括,在後人的眼中他依舊活得唯唯諾諾,好不開心。

但是他卻收穫了愛情、得到了自己想要追求的知識,在歷史的書本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誰又能說他的人生沒有意義呢?

瀟灑兩個字,只有在人生終了之前才有資格說出口,而我們應該做的就是像沈括一樣,不斷追尋著自己想要追尋的腳步,至於其他的——

管他呢,讓別人說去吧!

為了紀念這位世界聞名的中國古代科學家,1979 年7月1日,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將該臺在1964年發現的一顆小行星命名為沈括。

有什麼想法可以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