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那些著名的“乾爹”們,最後一位竟然還是位女的!

現在社會上有一種不正之風,叫拼爹,拼爹不光拼親爹還得拼乾爹!其實,乾爹直接翻譯過來就是假父親,在咱們國家古代很早就有了,有關乾爹乾兒子的說法最早出現在成書於春秋的《詩經.小雅.小苑》裡面,有句話說“螟蛉有子,蜾蠃負之” míng líng yǒu zǐ,guǒ luǒ fù zhī ,螟蛉,泛指昆蟲的幼蟲。蜾蠃,一種寄生蜂,因為古代人看見蜾蠃巢內有螟蛉的幼蟲,誤以為前者收養後者為乾兒子,所以“螟蛉”就成了乾兒子的代稱。

雖然說古代就有老幹爹的存在了,我們今天呢按照朝代的順序,來列舉一些歷史上比較有名的乾爹們的那些事。

盤點那些著名的“乾爹”們,最後一位竟然還是位女的!


封神演義我們都看過,裡面周文王姬昌他就有個乾兒子,說起了大家都很熟悉,叫雷震子,兩隻小翅膀飛來飛去的那位,歷史上周文王的兒子周武王姬發有個類似乾爹的人物存在,是誰呢,那就是鼎鼎大名的姜子牙,相傳姜子牙出生貴族,到他這輩家道中落,淪落成了平民,為了生存下去,年輕的時候姜子牙是在朝(zhao)歌,宰過牛賣過肉,賣過酒,雖然是飽嘗民間疾苦,但是他不氣餒,胸懷大志,堅持學習政治,經濟,地理,天文,周易,八卦,總之滿肚子之乎者也,直到他老人家72歲的時候,一次在河邊垂釣的時候,不曾想竟然釣到了改變他後半生命運的大人物,這位就是當時還是西伯侯的姬昌,所謂相遇是一種美麗的緣分。

史書上肯定沒有封神演義裡面講的那麼神,但是不知怎麼滴,當時正在遊歷玩耍的姬昌就和這位老人對上眼了,兩個人一見面就叭叭叭好一陣聊,還蠻投機,求賢若渴的姬昌發現這老頭牛掰啊,一曰君以舉賢為常,二曰官以任賢為常,三曰士以敬賢為常,這老人家說的三常很合我的心意啊,於是姬昌大喜啊,親自把姜太公扶上車輦一起回宮,並拜為太師,自此姜子牙走上了人生巔峰,在姜子牙的大力輔佐下週國的實力越來越強。

等到姬昌死了以後,周武王姬發繼位,更是覺得姜子牙了不起,拜姜子牙為國師並稱他為尚父(尊敬的父輩),從兩個人情如父子的感情上,我們也可以勉強通俗的認為差不多就是乾爹的意味了,總之姬發對姜子牙是言聽計從,使西周政治經濟愈發強盛,終於在武王11年,湯發生內訌,武王和姜子牙覺得時機已經成熟,立即決定伐殷,這就有了歷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戰,商的十幾萬大軍土崩瓦解,紂王投火自焚,商湯滅亡,因為是開國元勳啊,姜子牙被封到了齊地成為了齊國的創始人,留下了一段傳世佳話。齊國在春秋歷史上也算是一個老牌國家了,作為奠基者的姜子牙,他的子孫理所當然成了齊國的君主,在400年之後姜子牙的後代中有個人帶領齊國開創了一番霸業,那就是齊桓公姜小白,歷史上這個小白可是春秋五霸之首啊,這也得益於他挖到了一個絕世奇才,那就是被他尊稱為仲父的管仲,當然也可以理解是齊桓公對管仲的尊稱,也可以理解為類似於真父親的長輩,但是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春秋末期秦國也出現了一位仲父,那就是秦始皇的疑似親爸爸呂不韋,歷史上他為秦國幹了不少好事,選儲啦,富民強兵啦,招賢納士啦,為國而不篡國,歷史上來講是功大於過的,電視上有很多演義過的電視劇,所以這裡就不多說了,可是幾千年來,呂不韋是不是秦始皇的生父,這已經成為歷史上的一件公案,史記裡面司馬遷同志明文指出秦始皇的親爸爸就是呂不韋,現在有很多學者也是支持這一說法的,但也有一些專家學者認為是司馬遷栽贓秦始皇,杜撰的,反正兩邊是各說各理,這點咱們也不多說,但是秦始皇是呂不韋名義上的乾兒子是絕對可信的,不管官面上叫仲父還是私底下叫爹或乾爹。

盤點那些著名的“乾爹”們,最後一位竟然還是位女的!


到了東漢末年,當時天下大亂,英雄人物輩出,又出了一個我們熟知的三國演義裡面,被張飛罵作三姓家奴敗類呂布和他的兩個乾爹的故事,這小說裡面是這樣描寫的,有個司徒叫王允,為了剷除擁兵自重的大軍閥董卓,先是認了府中歌姬貂蟬做乾女兒,然後利用貂蟬使出美人計去離間董卓和他的乾兒子呂布,最後重色輕爹的呂布中計,為了獨佔美人,不惜身背二刺弒父的罵名,殺了老賊董卓。乾爹~乾女兒·~美人計~離間計,搞得另一位乾爹和他的乾兒子為了一個美人爭風吃醋反目成仇,自相殘殺,這些都是活脫脫的吸睛元素啊,要不是三國演義是小說啊還就真信了,這小說裡面呂布是有三個爹的,親爹,乾爹丁原和董卓,但是正史三國志裡面沒有呂布認丁原為義父的記載,那董卓是不是呂布的乾爹呢,三國志裡面只輕描淡寫的寫了這麼一句“以布為騎都尉,甚愛信之,誓為父子”就是感情上處的像父子一樣,是結成了一種利益同盟關係,在這裡要特別申明要替呂布說句公道話,人家沒有隨便認乾爹哈,都是小說演義的。

盤點那些著名的“乾爹”們,最後一位竟然還是位女的!


到了南北朝的北齊和上面講的歷史名人不同,這位人物知道的人不多,他叫和士開,是古代十大男寵之一,和當時北齊皇帝高湛的皇后胡氏有很多腿,等到高湛死後,胡太后和和士開的關係正式公開化,這種事情畢竟是醜事,而且又是在皇宮內院,引得許多大臣不滿,紛紛上奏彈劾和士開,當時的新皇帝叫高緯,那也是歷史上有名的昏君,不僅不處決和士開,反而和和士開沆瀣一氣,與和士開一起趁機排除異己,殘害忠良,於是和士開不僅和他老孃胡太后有一腿,最後還平步青雲成了淮陽王,一批批趨炎附勢的小人是紛紛向他獻媚,其中有一位被《資治通鑑》記載下來,他是個無名氏,堪稱極品,有一回做了王爺的和士開得了傷寒病在家躺著,手底下一個不知姓名的傻瓜進去探望,正好趕上請來的太醫也在,太醫說“大王的傷寒病極重,吃其他藥是沒有用的,只有這碗黃龍湯可治大王的病,請大王一定要服下”和士開問太醫這是啥玩意啊,太醫回話是”陳年的糞汁是也”,他一聽,面有難色啊,大糞還是陳年的,那酸爽自不必說,旁邊那個傢伙一聽馬上接口道“這藥啊蠻好服用的,大王不必有什麼疑慮,我先喝給大王看”,於是拿起藥罐咕嘟咕嘟,把整整一大碗的糞汁一口氣喝了個精光,和士開一看超感動,立即決定我要當你爹,就收了這個傢伙做了乾兒子,以喝大糞還喝的津津有味,不浪費一滴,能夠認得乾爹,這種拍馬屁的功夫簡直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了,所以這個無名氏絕對是乾兒子中的極品。

盤點那些著名的“乾爹”們,最後一位竟然還是位女的!


到了唐玄宗時期,有個大家都熟悉的人物,那就是安祿山,安祿山這乾爹·乾孃認得差點搞翻一個朝代,這個安祿山是個胡人,生父是哪一個不知道,從小備受欺辱,孤兒寡母不斷的搬家寄人籬下,所以安祿山沒受過什麼正規教育,還沾上了一些惡習,最頭疼的是這人手腳不乾淨,有一次趕上嚴打,偷了別人家的羊,人贓並獲,被幽州節度使張守歸親自審訊準備亂棒打死,性命攸關的時刻,突然大聲喊道“大老爺你不是打仗正需要人手嗎?我這一身的肉願意為你衝鋒陷陣”,張守歸一聽,這白白胖胖的傻小子就要上路了還能說出這種豪言壯語的話,有點意思,於是就動了惻隱之心把安祿山給放了,收為手下,你別看安祿山胖乎乎的,但是頭腦是很精明的,天天就是想著怎麼把節度使大人伺候好,作為每天的重要任務來抓。所以深得張守歸的信任,再加上這小子的嘴也甜,一口一個乾爹乾爹的這麼叫著,時間一長,就順理成章的做了節度使的乾兒子,也許是有這個先例讓安祿山嚐到了甜頭,安祿山後來又採用了一種先認乾媽,再認乾爹的思路,徹底的飛黃騰達了,他的目標就是當時的楊貴妃,他先是買通了宦官,然後再瞅準機會,進宮拜見唐玄宗,那個時候的官員和百姓見了皇上,都得跟皇上行大禮啊,他呢是一反常態不先給唐玄宗行禮磕頭,而是先向楊貴妃撲通一下,跪下就連連磕頭,跪拜不已,並一再懇求比自己小17 歲的楊貴妃,讓她收自己為乾兒子,楊貴妃一看,怎麼會碰到這樣的情況啊,我這就當媽了,噗呲一笑,就隨口答應了,唐玄宗本來是很生氣的,這是大逆不道啊,見到皇上你不行跪拜之禮,你這是大不敬啊,按律法這是要砍頭的,但是一看貴妃開心的笑了,也就無所謂了,也就順理成章的成了安祿山的乾爹。能把皇帝整成自己的乾爹,歷史上有這種膽識的人真不多見。

盤點那些著名的“乾爹”們,最後一位竟然還是位女的!


歷史往前發展,等到了五代十國,出了個歷史上有名的兒皇帝,那就是後晉高祖石敬瑭,這個人物出生於892年,他的這個乾爹就是遼太宗耶律德光,卻出生在902年,爹比兒子足足小了10歲。

盤點那些著名的“乾爹”們,最後一位竟然還是位女的!


等到了明末,大太監魏忠賢是獨攬朝綱,乾兒子是不計其數,許多是當朝官員,還有將領,這些人充當鷹犬,號稱“五虎”“五狗”“十孩”"四十孫”把明朝搞得是烏煙瘴氣。

盤點那些著名的“乾爹”們,最後一位竟然還是位女的!

到了清朝,有一個到現在還沒搞明白的清宮迷案,那就是孝莊下嫁之謎,男主角呢就是悲催的多爾袞,多爾袞是清太宗皇太極同父異母的弟弟,也就是順治皇帝的叔父,本來呢多爾袞是想在皇太極死後自己登基稱帝的,但是皇太極大兒子豪格死活不幹,當時也是清軍入關不久,政權不穩,為了穩固政權,多爾袞也妥協了,立了年僅6歲的福臨做皇帝,你想6歲能幹嘛啊,大權自然就落到了多爾袞的手中,先是自封為攝政王,後來覺得不過癮,在前面又加上了兩個字“叔父”,再後來乾脆就改成了“皇父,叫”“皇父攝政王”,這已經捅破了對於尊稱的限制了,等同於就是硬逼著當時的順治皇帝叫他乾爹了,那順治的親媽是誰呢?就是孝莊太后,根據紀連海等一些專家的觀點認為,當時孝莊確實是下嫁了多爾袞,要是照這麼說的話,那多爾袞還可能是順治的繼父,但還有一些清史專家就不同意這一觀點,他們認為孝莊下嫁多爾袞既無文獻依據,也無檔案依據,皇太后布爾布泰,也就是孝莊,同攝政王多爾袞的情愫可能是有的,但是太后下嫁之事可能沒有,不管怎麼說吧,300多年過去了,到現在為止這都是一個懸案。

盤點那些著名的“乾爹”們,最後一位竟然還是位女的!


最後一個我們要說到的是清朝末期的一個皇帝,那就是光緒帝了,他也有一個乾爹,是誰呢?那就是女強人慈禧,問題是慈禧她是男的嗎?大家都知道她是女的哈,那她為什麼能當光緒的假父親呢?因為她是硬逼著光緒皇帝叫她“親爸爸”,問題是人家光緒明明是有爹的,就算是過繼給慈禧,也只能稱慈禧為額娘啊,怎麼能叫爸爸呢?就從血緣關係上看,從父親這邊論,光緒帝的爹是慈禧老公咸豐的弟弟,光緒得稱慈禧為伯母,從母系這邊稱呼呢,光緒得媽媽是慈禧的妹妹,光緒得稱慈禧為姨母,為什麼要叫"爸爸"呢,還要在爸爸前面加上一個"親"字,在當時一個男權社會,我覺得這是對愛新覺羅家族是一個奇恥大辱啦,問題是什麼呢?在慈禧當政的時候,是同治光緒年間,地位那可是高居於皇帝的,是名副其實的太上皇,而太上皇顧名思義呢就是皇帝的爸爸了,而慈禧實際是享受著太上皇的尊位,再加上自己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就特別喜歡讓被她玩弄於股掌之中的光緒帝以男人的稱呼來稱呼她,而爸爸這個稱呼她覺得是再合適不過了,而前面為什麼要加上個“親”字呢,因為慈禧曾經說過,光緒皇帝的父親是醇親王,母親是我的妹妹,我妹妹生的兒子就跟我親生的一樣,所以她加上個“親”字,有親暱的意思,又透露出一個不是親生的的這麼個意思。所以光緒皇帝,只能乖乖的一直叫慈禧“親爸爸”,可是後面他怕是想不到,他只活了32歲,就在慈禧死的前一天神秘駕崩,根據現在的史料解密,都是拜“親爸爸”所賜。

說了這麼多位乾爹乾兒子,乾女兒,簡而言之,從古至今是一種耐人尋味的一類特殊的人文現象,可謂是各有所思,各有所需,各有所得,甚至有的時候,還會帶上一點曖昧色彩,當然現在咱們小孩認乾爹乾媽,這不算哈。我這也不是什麼文化類節目,只是蒐集了一些自己覺得比較有趣的例子羅列出來,各位看客覺得有趣就行,權當娛樂一下。好了不多寫了,喜歡的話記得關注點贊哦,這就是對我最大的鼓勵和肯定,感謝大家!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