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十八般兵器”指的什麼嗎?

一提到咱們中國傳統兵器,都有個合稱:“十八般兵器”。但是這十八般兵器也因為時代的不同而有所差異,比如在明代初年的《水滸傳》裡,十八般兵器是:

矛錘弓弩銃,鞭鐧劍鏈撾,斧鉞並戈戟,牌棒與槍杈。

但是作者並沒有詳細敘述這個畢燕撾到底是個什麼玩意。這就給古代現代的各類插畫師們想象的空間:

有的人筆下,畢燕撾是個長杆武器,頭子是個拳頭狀的鐵疙瘩;

有的人認為,畢燕撾其實是筆捻撾,是長兵器,造型是一隻手拿著一支筆,筆尖可以啄人;

你知道“十八般兵器”指的什麼嗎?

且不管這兩個說法到底哪個靠譜,這兩個說法裡都都有一個生僻字,不留神還不知道怎麼讀,而且想必大多數人都不知道這個玩意到底這個玩意是啥:撾。

首先這個字啊,不讀guo,讀wo,今天有個國家叫老撾,就這個字。另外還有個讀音,讀zhua,第一聲,意思有很多,比如有擊打的意思,有抓的意思,還有貼近的意思。

在《殘唐五代史演義》裡,畢燕撾並不是單獨使用的。比如在安景思(改名前的李存孝)歸順晉王李克用之後,就有這段描寫:

晉王既得了安景思,不勝大喜……令鐵匠打造畢燕撾、狻猊鎧甲、渾鐵搠一齊完備,賜景思全身披掛。

你知道“十八般兵器”指的什麼嗎?

依照本人的理解,槊是用來在戰馬衝鋒時攻擊使用的,所謂“身被重鎧,腰弓髀槊”,就是把槊放在大腿上以左手端著刺敵的,因為槊又長又重,只有天生神力的人才能玩得動,但它又實在太佔便宜了,兩將對陣,普通兵器還沒機會亮相,已經被李存孝的無敵長槊幹掉了!

如果你僥倖躲過了長槊,那麼他還舞著一個力劈華山一樣的“鐵楇”呢,查閱了相當的資料,才知道這個鐵楇幾乎就跟鐵錘一樣,純粹玩的是力氣活兒,我覺得連環畫裡的畫法都不沾邊。

你知道“十八般兵器”指的什麼嗎?

作者顯然有個錯別字,根據小說其他內容可知,這個渾鐵搠其實就是渾鐵槊,即用鐵製成的一體式重型長矛。

所以筆撾應當只是個傳說,並不存在。還是那句話,即便存在此類啄擊的儀仗武器,也不可能做成一個手握著一支筆的樣子,中國古人是極度崇尚實用的,兵器的每一個部件都會有作用,絕對不會玩這種華而不實的玩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