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讀過餘秀華《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嗎?有何感想?

羽落滄海


對《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這首詩的理解,其實作者已做了說明,她是把這種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的行為看成是一種執著的真愛。這樣,她把詩要表達的意境就定位這裡了。這有點讓人失望。本來,她不解釋,讀者卻會按照文學形象大於作者主觀構想的效果去做自己的理解。這樣或許會有不一樣的效果。

我開始看了這首詩,壓根也沒把“睡”字理解為男女之事,因為如果詩在這樣表達,那就太直白和粗俗了。所以我總以為,“睡”這個動詞是一個意象,它的寓意是追求,而“你”則象徵理想或美好的事物。如果這樣理解,我們就可以把“穿過大半個中國”以及“穿過槍林彈雨”、“把無數個黑夜摁進一個黎明”、“無數個我奔跑成一個我”理解為對理想追求的執著和急切。當然在追求理想的過程中“也會被一些蝴蝶帶入歧途”、“也會誤把讚美當成春天”,甚至“把一個和橫店類似的村莊當成故鄉”,這些我們也可理解為,人在執著追求理想過程中走向理想的反面的悲催和無可掌控目標的悲哀。這樣,詩的意義或許會更有張力,讓矛盾衝突形成戲劇效果。

本人的一點粗陋之見,就教於高人。


尚海濤


其實,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無非是

兩具肉體碰撞的力,無非是這力催開的花朵

無非是這花朵虛擬出的春天

讓我們誤以為生命被重新打開

-餘秀華

中文原文

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

其實,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無非是

兩具肉體碰撞的力,無非是這力催開的花朵

無非是這花朵虛擬出的春天讓我們誤以為生命被重新打開

大半個中國,什麼都在發生:火山在噴,河流在枯

一些不被關心的政治犯和流民

一路在槍口的麋鹿和丹頂鶴

我是穿過槍林彈雨去睡你

我是把無數的黑夜摁進一個黎明去睡你

我是無數個我奔跑成一個我去睡你

當然我也會被一些蝴蝶帶入歧途

把一些讚美當成春天

把一個和橫店類似的村莊當成故鄉

而它們

都是我去睡你必不可少的理由

英文譯文

I Crossed Half of China to Sleep with You

Actually, sex is the same

on top or bottom. It’s just

the force of collision between two bodies,

the forcing open of a flower,

the flower-faked spring we confused

for life opening once more.

Everything is happening across China:

Volcanoes are erupting

Rivers drying

Political prisoners and refugees ignored

Deer and cranes held at gun point.

I had to brave through bullets to sleep with you

I had to press innumerable nights into one dawn to sleep withyou

Innumerable I’s running to one I to sleep with you

Of course sometimes the butterflies will lead me astray

Praise confused for spring

A Hengdian-like town for home

Yet these

are all the more reasons I must sleep with you.

解讀

這是她的成名作,2014年在網上很紅火,詩人由此聲名鵲起。所著詩集曾創下20年國內詩集銷量最高紀錄,以"腦癱女詩人"之名爆紅後,她的這首詩被蕭磊唱成歌曲爆紅網絡。後來因為感情原因和老公離婚了。

不管詩人和詩怎樣紅火,咱們先來看看這首詩寫了什麼,它要表達詩人怎樣的一種心事和思想。

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題目中的去睡你三個字,很扎眼,也很辣耳朵,這在國語裡是俚語俗語,是放蕩曖昧語,但凡有點恥心,怎能講出口呢?但,我們的女詩人講出來了,平靜的講了出來,冷冷的講了出來。因為他講的根本不是指什麼色情的事。這個題目雖然有點誘導你讀下去的意思,可你一旦讀下去,就會感到一樣冷酷並沉重,執著的心。

詩的第一句,就是反思。其實,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這是對情感生活的反思與總結,對愛情美好熱烈的嚮往和現實生活的不如意的反差,以及對反差的否定,掙扎,抗拒。你看,接下來三句“無非是”,是以怎樣的口吻來說的?是堅定的,極淡然的,平靜的心中必然蘊藏著火山未爆發一樣的情感。這三個無非是,是三枚梅花針,扎破了慾望的汽球,花朵似的汽球,春天似的汽球。

接下來的一段描寫詩人生活的環境,這是一個與自己無關但又明明囚禁著自己的環境,是形形色色亂七八糟的,就好像一位女子帶著二失望從她的生活裡割出一方窗戶向外遠望,透氣,而又在瞬間鼓足了勇氣,衝了出去。因為她就是“在槍口的麋鹿和丹頂鶴”。

創作背景

2014年10月,餘秀華去看一位彼此惺惺相惜的異性朋友,而後和一群詩友在網絡上聊天。“大家整天開玩笑,本來這就是一句玩笑話,'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用這個當題目我覺得很有意思,就把它拿出來用,其實就是和詩友的一句玩笑話。”

名家點評

這樣強烈美麗到達極限的愛情詩,情愛詩,還沒有誰寫出來過。出奇的想象,語言的打擊力量,與中國大部分女詩人相比,餘秀華的詩歌是純粹的詩歌,是生命的詩歌,而不是寫出來的充滿裝飾的盛宴或家宴,而是語言的流星雨,燦爛得你目瞪口呆,感情的深度打中你,讓你的心疼痛。(人民網評)

《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點燃了人性中最基礎、最隱秘的部分。餘秀華的直率乃至粗魯,擊中了現代人的偽飾軟肋,人們痛恨偽飾又依賴偽飾,一經襲擊,便轟然頹塌。(小說家,文化批評家 馬小鹽)

“她的詩,放在中國女詩人的詩歌中,就像把殺人犯放在一群大家閨秀裡一樣醒目——別人都穿戴整齊、塗著脂粉、噴著香水,白紙黑字,聞不出一點汗味,唯獨她煙熏火燎、泥沙俱下,字與字之間,還有明顯的血汙。”(《詩刊》編輯 劉年)

餘秀華,1976年生於湖北省鍾祥市石牌鎮橫店村,詩人。

餘秀華因出生時倒產、缺氧而造成腦癱,使其行動不便,說起話來口齒不清。高中畢業後,餘秀華賦閒在家;2009年,餘秀華正式開始寫詩;2014年11月,《詩刊》發表其詩作;2015年1月,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為其出版詩集《月光落在左手上》;同年2月,湖南文藝出版社為其出版詩集《搖搖晃晃的人間》。2015年1月28日,餘秀華當選湖北省鍾祥市作家協會副主席。

詩人影像

餘秀華

一個孤傲的殘疾人與一個平庸的健康人結合,從一開始就摻雜著矛盾。她從很年輕的時候就拒絕與丈夫同寢,拒絕不過的時候,她要麼戲謔地要500塊錢,要麼用被子死死矇住頭。

餘秀華說:

“作為女人,不得到一份愛情,這輩子不甘心。”

可在父母、甚至所有人的眼裡,她沒有資格說“喜歡不喜歡”,更別談愛情了。

在被問及這一生最後悔的事情,餘秀華毫不猶豫的回答:結婚。


你聴


《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是餘秀華的成名作,也是飽受爭議的一首詩歌。現代詩歌讀了成千上萬,能撩到我淚奔的詩不多(雖然我心太軟,淚點極低),其中就有這一首。餘秀華,算你狠。至於是哪裡撩到了我,後面點評的時候會告訴大家。

   其實,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無論是睡你還是被睡,我們都是平等的,另類強調人際關係的平等)

   無非是兩具肉體碰撞的力,無非是這力催開的花朵(花朵是美的,是應結果的,這是對睡的肯定,也是對平等社會中“平等”的疑惑)

   無非是這花朵虛擬出的春天讓我們誤以為生命被重新打開(虛擬兩字否定了花、否定了睡,肯定了上一句的疑惑,甚至懷疑生命能不能重新煥發光彩)

   以上是詩的第一節,在第一句,詩人就高調地以睡與被睡為題,提出了男女平權這樣的主題,第二句立即以濃烈的情色氛圍進一步要亮瞎你的雙眼。很黃很暴力地對現實中虛偽平等進行敘述。到了第三句,講述虛偽平等的結果,流露出一種失落、無奈、幻滅的情緒。降低調門,既為向下一節延伸過度,同時也為後面的高潮部分讓出上升空間。詩人把這一技巧玩得蠻嗨。

   我隔壁的二傻都知道,古詩詞其實是唱詞,和曲目是互相依存,相得益彰的,現在詩歌雖然不再入曲,但寫詩、賞詩的習慣已經養成了,音韻的起伏跌宕已經深深地根植在詩歌的基因中了。一般而言,詩與歌的開頭部分是不宜過高的。就像本山大叔唱歌,第一句就猛吼一嗓子,把瘋人院的老頭唱倒了一排,被丹丹大嬸總結為:人家唱歌要錢,他唱歌要命。寫詩也一樣,起句太高,後面如果接不住,詩就廢了,至少不能算上品。毀在這道坎上而不自知的現代詩人成千上萬。且看餘秀華接下來是怎麼嗨的。

   大半個(不是整個哦)中國,什麼都在(這個百分比比大半個要大的多,意在強調下列事例的普遍性)發生:火山在噴(自然環境的惡化),河流在枯(不僅僅是環境的自然惡化)

   一些不被關心(懶得關心或者不值得關心,已失去利用價值)的政治犯(精神上的富有者)和流民(精神、物質的雙料低保人群)

   一路在槍口(暴力成為常態)的麋鹿(粗壯陽剛)和丹頂鶴(纖弱陰柔)

   以上是詩的第二節,寫路上的所見所聞。第一句承接首節尾句,以平淡無奇,甚至低到塵埃的語氣展開敘述,就像拳家,欲出重拳,氣沉丹田。第二句調門開始爬坡,把政治犯和流民並列提出來。

很多人說這是首寫性事的情詩,有這麼寫情詩的麼,有這麼寫性事的麼,這不是要寫肉體的碰撞,這是在渴求靈魂的融合。所謂“睡你”,是在追求獨立與平等,是對未知的精神世界孜孜不倦的探索,是對詩和遠方最深刻的敬意。 

 

如果現在你還認為這是一首情詩,好吧,我只好說:你沒有錯,因為你忒多情了。

回答至此圓滿結束,喜歡的老鐵們麻煩點個贊,評個論,轉個發。


謀略國學


  任何一部作品,要想真正的讀懂,那麼你就要了解作品內容以及創作的背景,而好的作品,就是在這背景下、內容中能夠讓讀者產生共鳴的地方,例如,想到親人,我們自然會說“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送別朋友,我們會說“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說起豪邁,不過“力拔山兮氣蓋世”等等,再看近代的詩詞,比如顧城“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艾青“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這樣的詩句,或者直抒胸臆,或者撫慰心靈,當我們處在某個環境時,會同共想起的詩句。

  再回頭看一下餘秀華的《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首先,我們佩服作者的堅韌,作者餘秀華,1976年生於湖北省鍾祥市石牌鎮橫店村,因出生時倒產、缺氧而造成腦癱,使其行動不便,說起話來口齒不清。高中畢業後,餘秀華賦閒在家;2009年,正式開始寫詩;2014年11月,《詩刊》發表其詩作;2015年1月,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為其出版詩集《月光落在左手上》;同年2月,湖南文藝出版社為其出版詩集《搖搖晃晃的人間》。 2015年1月28日,餘秀華當選湖北省鍾祥市作家協會副主席。

  從作者的履歷來看,一個身體不便的人成就了自己的夢想,這就遠比正常的人要堅難的多,讀過幾篇其詩文,也頗有文采。但個人並不覺得有多麼出眾,同樣,對於各種協會所謂的主席、理事之流,筆者也多不屑一顧。

  從作者的詩句中,感受到的只是普通大眾在社會上忙碌掙扎,用最普通的事情說最樸素的感情,餘秀華的許多詩比這首詩要好的多,而只有這一首流傳度最廣,只能說題目迎合了大家獵奇的心理,單從文章內涵上,不是一首值得大談特談的作品。


梧桐鳳聲清


讀過。這首詩給我的感覺是純粹,粘著塵土氣的原始純粹。

讀文學作品,經常會結合時代和作者背景經歷去讀。餘秀華因為腦癱口齒不清行動不便,讀完高中之後沒有工作賦閒在家。她生活在湖北農村,她不會沾染大城市紙醉金迷的迷茫,她每天坐在陽光下透過樹影,看這片純然的土地上生髮的一切。

所以她的詩帶著塵土味原始的純粹,是內心的映射,靈魂的渴望。

整首詩的文字,看來粗鄙,但實際上,人活一世為的也只是食色性。這首詩句句都有睡你,但句句都不僅僅是睡你,滿紙都是餘秀華的生命力,是她想要活出來所做的掙扎。


邈邈


“睡你”是自願你,是單方面的,的確粗俗不堪。

不是你想睡誰就睡誰?太飢渴了吧!

只有淫蕩汙濁的編輯才引起共鳴,共推之為中國名篇。

不如放屁,汙我文化藝術,弄髒詩歌高雅。

可以說,這首詩以及其歹毒的衝擊力傷及無辜。

請看某君評析:

“睡你”是這首詩歌的核心詞,這個詞本身的惡俗性質,很容易使讀者在閱讀詩歌之前,對詩歌創作的嚴肅性產生懷疑,而當人們用輕慢和鄙夷的態度閱讀完全詩之後,會忽然發現自己的審美期待因某種神奇的詩歌力量被重新打開,並完成了一次特殊的更新和超越。

詩歌開頭的第一句是如此突兀和令人訝異,“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其實,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讀者不知道“睡你”和“被你睡”這兩個帶有情色意味的詞語中潛藏著怎樣的含意,也暫時無法明瞭被賦予平等意義的“睡你”和“被你睡”將如何構成反諷的張力,只有帶著迷惘的情緒閱讀下去。

接下來三句詩的句式相同,是由“無非”開頭所形成的重複句,“無非是/兩具肉體碰撞的力,無非是這力催開的花朵/無非是這花朵虛擬出的春天讓我們誤以為生命被重新打開”。“兩具肉體碰撞的力”是對肉體慾望實現過程的高度提煉,以客觀冷靜的言說方式傳達出主體的無奈和絕望,“無非是”則進一步強化了這種“冷血”的效果。“催開的花朵”一方面是對“力”的具象化展開,並隱含著“惡之花”式的批判意義;另一方面又因“花”和下文中“春天”意象的豐富性而產生詩思的分裂,表達出詩人自身生存之痛的噬心體驗:在社會轉型時期,人們對物慾的追求而導致的冷漠和野蠻中,人的愛慾是否已簡化為一種單純的身體慾望?我們是否還具備綻放愛情之花的能力?詩人所有的懷疑和追求就在“花朵”、“虛擬”、“春天”、“誤以為”、“重新打開”等相互補充、相互背離的話語中游弋,詩句內部、詩句與詩句之間的相互延宕、遞進、扭結的情緒,建構起充滿悖論的詩意空間,最大程度地還原了詩歌主體的生存體驗。

接下來,詩境有所擴展,“大半個中國,什麼都在發生:火山在噴,河流在枯”,詩人刻意用自然平淡的口吻陳述生活的無奈,也使下面兩句中“我”去“睡你”的姿態顯得格外鮮明。“我是穿過槍林彈雨去睡你/我是把無數的黑夜摁進一個黎明去睡你/我是無數個我奔跑成一個我去睡你”。“槍林彈雨”照應了上一句的“槍口”,“穿過槍林彈雨去睡你”的“我”,經歷著如此曲折的尋愛旅途,而“我”的心意又如此決絕,下文中會引人誤入歧途的“蝴蝶”和“讚美”、令人失望的“春天”和“故鄉”,雖然看似與詩歌開頭幾句呼應,但卻在否定之後產生了新的意義:“睡你”即意味著對底層經驗的詩性表達不幸的反抗與挑戰。

《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一詩,鮮明地抒發了女性自我愛慾的痛苦,卻不侷限於對女性自我慾望的書寫,詩人將對自然、環境、人性的關切熔鑄於自身的生存體驗和生命經驗之中,憑藉“睡你”實現了對生存困境的言說、對人性的關懷,使得女性詩歌創作視域得以擴展。

這首詩在表達上也存在著不恰當的地方。比如,“一些不被關心的政治犯和流民/一路在槍口的麋鹿和丹頂鶴”一句,作者將政治犯、流民與麋鹿、丹頂鶴並置在一起,使前者明顯地被賦予了弱勢的或被損害的之意,作者給予情感上的同情和認可,以期用這種極端的話語方式增強詩歌的批判力度,或顯示自我的率直和天真。但實際上恰恰相反,諸如“政治犯”這個語義明確的詞,不僅根本不能指代社會底層群體,還構成了對主流意識形態和讀者道德立場的挑戰,影響了詩作對普通人的熱誠和關懷。

名家點評

這樣強烈美麗到達極限的愛情詩,情愛詩,還沒有誰寫出來過。出奇的想象,語言的打擊力量,與中國大部分女詩人相比,餘秀華的詩歌是純粹的詩歌,是生命的詩歌,而不是寫出來的充滿裝飾的盛宴或家宴,而是語言的流星雨,燦爛得你目瞪口呆,感情的深度打中你,讓你的心疼痛。(人民網評)

《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點燃了人性中最基礎、最隱秘的部分。餘秀華的直率乃至粗魯,擊中了現代人的偽飾軟肋,人們痛恨偽飾又依賴偽飾,一經襲擊,便轟然頹塌。(小說家,文化批評家 馬小鹽)

“她的詩,放在中國女詩人的詩歌中,就像把殺人犯放在一群大家閨秀裡一樣醒目——別人都穿戴整齊、塗著脂粉、噴著香水,白紙黑字,聞不出一點汗味,唯獨她煙熏火燎、泥沙俱下,字與字之間,還有明顯的血汙。”(《詩刊》編輯 劉年)

劉年之流,必須從詩刊滾出去!

詩刊,不是劉年之類的詩刊。








千千雪非


這個詩其實是一首勇敢的女性主義的詩,不能僅僅當做一個譁眾取寵,帶有曖昧的口水詩。

詩很大膽,直接,節奏感也很好,衝擊力很強,所以才廣為流傳。

而且,詩人本身有疾病,這首詩歌卻如此妖豔,藝術和真實形成巨大的反差。她的文字相當有天賦,充滿想象。

詩歌充滿了慾望的憧憬,生命的力量,寫的很唯美,比較特殊,容易產生人性的共鳴。

附原文

《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

其實,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無非是

兩具肉體碰撞的力,無非是這力催開的花朵

無非是這花朵虛擬出的春天讓我們誤以為生命被重新打開

大半個中國,什麼都在發生:火山在噴,河流在枯

一些不被關心的政治犯和流民

一路在槍口的麋鹿和丹頂鶴

我是穿過槍林彈雨去睡你

我是把無數的黑夜摁進一個黎明去睡你

我是無數個我奔跑成一個我去睡你

當然我也會被一些蝴蝶帶入歧途

把一些讚美當成春天

把一個和橫店類似的村莊當成故鄉

而它們

都是我去睡你必不可少的理由





莫爭Moz


有幸讀過一次。餘秀華被推崇為現代詩歌的一個派別的代表。也足以看的出現代詩歌發展的一種百家爭鳴的現象。這首詩表現直白,大膽,感情奔放!我是無法去欣賞這種詩詞的美感,也不太認同這種詩歌。現在是個開放的時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看法,既然有人推崇。這首詩肯定打動了不少人的心,引起很多人的共鳴!詩歌是多元的,文化也是多元的。詩歌是感情的載體!只是我更喜歡含蓄一點,內斂一點的表達


阡陌有故知


這首詩我聽別人說過,但是我自己沒有去讀過,也不想去讀。我覺得這首詩歌標題就是太搞笑了,中國人講究含蓄,這首詩歌實在是太剌人眼球了,我不覺得這是一首美的詩,我不覺得這首詩會給人以美的享受,寫這首詩的人,我建議你想一想這首歌會帶來什麼社會效益吧,因為人不能光顧自己去博取眼球,不顧他人不顧社會。這首詩讓作者的女兒讓作者的兒子讓作者的父親母親讓作者的丈夫去讀,會是什麼感覺呢?






我愛桂林的鄉村


真女子、真性情一一衝破世俗的柵欄,甩脫虛偽的朿縛一一我活著、我愉悅、我樂享……我的身體我作主一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