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國家中,誰具備“三位一體”戰略核打擊能力?其門檻有多高?

“三位一體”戰略核打擊能力就是通過海基、陸基、空基三種發射平臺向全球各個角落發射核武器,這三種平臺缺一不可。

到目前為止,五常中英法兩國只擁有海基一種能力。雖然我國海基和陸基都不在話下,但空基只能說勉強擁有。而完全擁有這三種發射平臺的國家目前只有美俄兩國,可能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也只會是這兩國。美俄兩國作為全球頂級軍事強國,只有他們擁有此等能力,不難看出其門檻有多高。

五常國家中,誰具備“三位一體”戰略核打擊能力?其門檻有多高?

“德爾塔”彈道導彈核潛艇水景模型


門檻是什麼?

  • 戰略轟炸機

英國早在上世紀就擁有過“火神”戰略轟炸機,但把核武器庫全權交給美國打理後,戰略轟炸機便沒有存在的意義;和英國不同的是,法國自始至終從未擁有過,投射核武器都是由幻影2000N和幻影4000來完成;而我國的空基爭議比較大,轟-6K算不上遠程戰略轟炸機,雖然關於轟-20各種最新進度報道有很多,但實質性報道並沒有見到。

至於美國和俄羅斯,他們在空基方面則更加完善。美國有B-2、B-1和B-52三款戰略轟炸機。而俄羅斯同樣具備TU-160、TU-95和TU-22M。事實上,僅僅是戰略轟炸機的研發就能卡死大部分國家,經濟支持只是其一,掌握技術才是重中之重。

五常國家中,誰具備“三位一體”戰略核打擊能力?其門檻有多高?

俄羅斯TU-160“白天鵝”戰略轟炸機模型

  • 戰略核潛艇

目前,五常國家中都具備戰略核潛艇海基平臺,我們簡單瞭解一下:承擔英國海上戰略核威懾重任的是“前衛級”核潛艇;法國是“凱旋級”核潛艇;我國則是大名鼎鼎的“094”核潛艇;美國是“俄亥俄級”核潛艇;俄羅斯是“颱風級”和“北風之神級”核潛艇。

除了五常外,印度也擁有兩艘核潛艇,其中印度國產“殲敵者”號因忘記關閉艙門導致艙內進水,已經到只剩“最後一口氣”地步;另一艘則是租借俄羅斯的“阿庫拉級”核潛艇,租借時間差不多已經到期;和戰略轟炸機一樣,戰略核潛艇研發難度同樣異常困難。

五常國家中,誰具備“三位一體”戰略核打擊能力?其門檻有多高?

“北風之神級”核潛艇發射彈道導彈模型

  • 發射井和運輸發射車

發射井核打擊能力目前只有中美俄三國真正意義上擁有,不過這種陸基發射方式正被逐漸替代,原因是其部署具體方位被敵方查知後,很容易遭到毀滅性打擊。而運輸發射車就要把軍事實力最強的美國剔除,

五常中只有中俄兩國擁有,美國可以說曾經擁有過,其發射導彈是已退役的“侏儒”彈道導彈。

五常國家中,誰具備“三位一體”戰略核打擊能力?其門檻有多高?

“飛毛腿”導彈運輸發射車模型

  • 洲際彈道導彈

美俄兩國坐擁近7000枚核彈頭,其他五常國家加起來不及兩國零頭,這就是赤裸裸的差距。

能夠攜帶核彈頭彈道導彈的國家雖然不在少數,甚至包括印度和巴基斯坦,但要說到海基核打擊能力,這兩個國家也得靠邊站,其最遠5000公里發射距離足已滿足他們的軍事需求。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擁有核武器,沒有核武器“三位一體”只能是痴心妄想。必須要指出的是,核武器還要實現小型化(氫彈),這種技術目前只有五常掌握,它的好處是降低發射載具使用標準,達到一定程度後可以搭載戰鬥機使用。

五常國家中,誰具備“三位一體”戰略核打擊能力?其門檻有多高?

潛射發射場景模型


以上四種門檻只限定在理論上,其“現實門檻”只有一個原因

是否擁有“三位一體”戰略核打擊能力是各國綜合自身處境所最終決定的,即國家戰略方向。像英法兩國在二戰結束後就已經看到自己沒有繼續稱霸全球的希望,便主動選擇抱美國大腿,所以只要需要保留最低核威懾能力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