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i平臺經歷清算洗禮 去中心化金融面臨拐點

受全球金融市場波動影響,加密貨幣價格的迅速波動,導致了大規模的爆倉和抵押清算,DeFi平臺也經歷了巨大的考驗。

DeFi(Decentralized Finance,去中心化金融)是區塊鏈技術的一項重要應用,目前有三大主要賽道,即穩定幣、抵押借貸和去中心化交易所。

就在3月12日,以太坊迎來了驚心動魄的時刻,所有DeFi項目共清算了超過2300萬美元的資產。其中MakerDAO系統產生了最多的清算,價值超過1000萬美元。與此同時,因為清算交易增長,推動以太坊鏈上交易費增長几百倍,加劇了各大DeFi協議清算的難度,整個ERC-20代幣的轉賬均出現擁堵。

“目前DeFi的發展仍然不夠成熟,大家都在摸著石頭過河,在這個過程中總會遇到許多新問題。”MXC集團副總裁Henry近日接受時代財經採訪時如此表示。

那麼,作為加密市場的新生兒,DeFi能否經歷本次市場鉅變的洗禮?未來,去中心化交易真的可以大放異彩?

DeFi平台经历清算洗礼 去中心化金融面临拐点

定點爆破,DeFi危機

“問題可能在於,DeFi的透明機制使得它容易被定點爆破,只要有利潤空間,就有人這樣去做。”行業知名KOL幣姥爺向時代財經表示。

而Henry認為,這類突然發生的黑天鵝事件暴露了不少問題,這些問題會得到重視,DeFi也會在問題被解決的過程中實現長足發展。“短期來看,這些考驗引發了許多媒體的關注,以及不少人的擔憂,但是從長遠看DeFi的發展卻是一件好事。“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有耐心,只有夯實了地基,才能蓋摩天大樓。”

TOP Network聯合創始人Noah Wang近日向時代財經表示,目前DeFi的發展存在三個方面問題:應用較少;其次是用戶數、活躍度、流動性、交易深度遠遠不夠;第三是產品用戶體驗有待提高。

“目前DeFi應用主要表現在抵押借貸領域,但是對標傳統金融業務,抵押借貸只佔有其中的一部分,像保險等行業的DeFi領域仍然有很大的開發空間。更為重要的是,目前抵押品也只能是各個公鏈上的數字貨幣,比如以太坊鏈上只能抵押ETH,EOS鏈上只能抵押EOS,而沒法像普通金融領域,購買房子還可以使用實物做抵押。”Noah Wang認為,這需要未來區塊鏈領域更成熟的發展和監管的配合。

“目前,DeFi生態存在的問題主要是以太坊性能的瓶頸。”The Force Protocol&ForTube聯合創始人雷宇近日向時代財經表示。

雷宇認為,在最近的極端暴跌行情裡面,以太坊和DeFi應用面臨了一次實戰的壓力測試,其中由於以太坊網絡的性能瓶頸問題,導致了網絡交易費率的提升,在一連串的連鎖反應之後,造成了MakerDAO的拍賣機制沒有按照預想的方式運作。

“在短期的暴跌之後,以太坊的價格企穩,而加密資產的社區也開始積極的反思和總結本次暴跌對於DeFi生態的影響。”令雷宇欣慰的是,大多數的DeFi應用都沒有在本次暴跌當中暴露出問題。

“整個行業能否在本次的全球金融危機當中存活下來,目前主要就是要看以太坊等主流加密資產的價格接下來能否企穩。”雷宇說。

他認為,在經歷短暫的暴跌之後,以太坊的價格已經企穩。這也說明,在新進場的法幣金融機構進行恐慌性拋售以後,加密社區內生性的支撐動力發揮了作用。與此同時,圍繞著加密資產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金融工具和體系被設計出來,以太坊等主流加密資產已經擺脫了空氣幣的困境,正在向著更大更廣闊的領域進發。

雷宇對於本次危機當中加密資產行業能否倖存持有非常樂觀的預期。

Noah Wang也表示,儘管DeFi目前存在的問題不少,但是這種去中心化的金融方式非常值得期待,“或許後期經過改良後,DeFi會慢慢走進主流金融的視野。”

去中心化交易能否大放異彩

在本月的加密資產暴跌潮裡,雖然以太坊的鏈上交易費劇增,但大家反而用DEX(去中心化交易)更多了,交易量增長非常明顯。

以DEX聚合交易工具1inch的數據參考,3月12日的交易量突破了記錄達到853萬美元,甚至接近歷史第二高的兩倍。3月13日又突破了歷史記錄,超過1000萬美元。

1inch聚合了超過10家DEX,它會幫助用戶挑選其中費率最合適的DEX進行交易。從1inch的交易分佈來看,Uniswap佔比最高,之後是Kyber和Curve,其他的都比較少。另一家類似的聚合交易平臺ParaSwap也突破了歷史記錄,單日交易量231萬美元。

從整體DEX的交易量佔比數據來看,依舊是Uniswap佔比最高,後續是Kyber和Oasis。Uniswap在24小時內的交易量超過5300萬美元,Kyber為3300萬美元,Maker旗下的Oasis接近2000萬美元。

“雖然和主流的資產交易比起來,數千萬美元只是九牛一毛,我們還是要認識到,去中心化交易發展的趨勢已經形成。”雷宇表示。

他認為,和中心化交易所經常遇到的系統宕機、黑客攻擊、數據錯亂等情況相比,去中心化交易的優勢在於其交易的最終性能夠得到確認,即使遇到網絡擁堵的情況,一筆交易完全可以通過提高網絡手續費的形式來得到執行,並且執行的結果是確定的,不會被人為修改。

此外,為了解決去中心化交易遇到的流動性問題,類似於Uniswap等項目,都引入了流動性池的概念。

“在未來,流動性池將會捕獲更多的資產價值,形成更深的交易深度,有望解決去中心化交易面臨的流動性問題。”雷宇表示。

Noah Wang也認為,從長遠來看,去中心化交易是未來趨勢,“特別是近兩年來,去中心化交易所的技術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以太坊、EOS等主鏈上都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去中心化交易所,特別是EOS去中心化交易所,無論是交易體驗還是TPS上,都比之前的交易所要快得多。”

當前,中心化交易所的相對優勢在於交易深度和流動性,但劣勢也很明顯。Noah Wang指出了其中的三點,“首先就是用戶資產的安全問題,資產被盜的事情接二連三,嚴重者導致交易所倒閉,用戶也血本無歸。”

其次,中心化交易所是靠收取手續費和上幣費用生存下去的。手續費的存在大大增加了用戶的交易成本,而上幣費則讓還在創業階段的項目方不堪重負,可能很多有價值的項目會因為這個門檻上不了交易所。

最後,就是目前對交易所的監管缺失。任何人都可以開交易所,而且即使作惡也沒有相應的懲罰,導致現在的中心化交易所經常發生數據砸盤、收割韭菜的事情。用戶的資產完全被交易所玩弄於股掌之間。

“這些缺陷在去中心化的交易所中完全可以得到解決。去中心交易所主要就是安全,讓用戶資產的控制權掌握在自己手中。”Noah Wang進一步解釋,去中心化交易所與中心化交易所最大的不同在於,所有的交易都通過智能合約來實現,將資產託管、撮合交易、資產清算都放在區塊鏈上,非常透明。而且,在去中心化交易所中交易,除了消耗一定量的GAS費,沒有額外的手續費,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交易者的負擔。

“當然,目前去中心化交易所在交易體驗上可能與中心化交易所還有一定差距,但是我覺得去中心化交易所是大勢所趨。”Noah Wang表示。

“這次危機對於去中心化交易的發展來說,是一個契機。”Henry認為,在這次的危機中,投資者對傳統金融市場的信心不足以及企業和投資者對現金的需求是導致流動性枯竭的原因。

“區塊鏈技術是支撐去中心化交易的核心技術,是‘製造信任的機器’。區塊鏈技術在去中心化交易上的廣泛應用,有助於交易過程的公開透明,並且跨越傳統金融市場的邊界,支持全球範圍內無邊界的流動性需求。”Henry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