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能再摸摸姥爺嗎


我還能再摸摸姥爺嗎


鼠年即將來臨的時候,家庭出現重大變故,我的岳父尹善遜老人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我的外甥當得知這一消息後,為了勸慰我和愛人,專門發來微信:冰霜高潔傳幽德,風號鶴唳人何處。想見儀容空有影,流水夕陽空留恨。

岳父尹善遜1955年山東工業學校畢業後,隻身一人分配到吉林工作,先後在省、市勞動部門和企業工作,多數時間從事鍋爐技術。

1984年舉家回到家鄉泰安鍋爐廠工作,為企業鍋爐檢驗檢測定點工程師,為泰山集團(原泰安鍋爐廠)發展壯大貢獻了巨大力量。

老人和藹可親,用他小姑娘的話說,既善良又謙遜。我在幾個姊妹中間,最早結婚,和老人接觸最早,我們爺倆成了無話不啦的翁婿。

老人表面不善言辭,感情不外露,其實內心很細膩、親情很濃厚。我兒子從7個月大,就送去鍋爐廠幼兒園,很多時候都是他姥爺偷偷去看看,岳父腿年輕時落下毛病,但是仍然用手託著外孫回家。

誰說我們下一代人感情不濃烈,兒子看到姥爺去世時,摟著媽媽眼淚嘩嘩往下流,在告別時離別時,孩子一句話:我還能摸摸姥爺嗎,說得我淚流滿面。

岳父生前特別願意和我們叨叨老家肥城的人和事,尹燕兆、尹燕學、西大封全國人大代表張書記…… ,還有爺爺、奶奶的往事,他耳熟能詳。他52歲回到家鄉,對故鄉兒時的記憶深刻,親情、故鄉情躍然臉上。

岳父搞了一輩子鍋爐,有些單位前些年燃煤鍋爐不好燒,他鑽進爐體,出來就能診斷出毛病在哪裡,給工人交代:怎麼改,哪裡截一段,哪裡補一塊。就是奇妙,改完熱效率就上去了。

他給我說,我們國家的鍋爐最早用的是前蘇聯的圖紙,幾十年沒有多大變化,他長期從事鍋爐行業,閉著眼也能摸出毛病來。現在說,正是大國工匠的風采。

岳父生前給我說,他們家裡人都長壽,固然有自然基因的原因,其實有一個好心態,特別是與世無爭,與人無爭,寬宏大度,就是健康的基石。

岳父走的時候是88歲,十年前腦梗行動不便,多虧岳母照顧,孩子們孝順,他也堅強和忍耐,積極配合康復。

你看他身子不靈便,但腦子始終好使,掛著這個,掛著那個,在臨終前幾個星期,還牽掛著外孫的婚事。去年他的外甥過年來看他,他一個勁說,飯店飯店,讓老家的人吃飯去。

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足道,託體同山阿。陶淵明一首輓歌,道出了歷史和現實的觀照,當我們沉浸在悲傷的時候,人家已經歡歌,其實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逝者已逝,生者珍重。

況且岳父他老人家高壽,兒女在他生前也沒有遺憾啊!

(孫曉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