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有的教師拖堂占課,課外佈置很多作業,最後成績很好,榮譽也爭著要,你贊成這樣嗎?

草野視界


你說的問題很有代表性,尤其小學生基本是哪科老師壞,哪科時間多,哪科成績就好!而有的老師厲害到什麼樣呢?比如冬天背不上書你就把書捧著站在風口一邊吹一邊背,直到背上回教室,有作業做不完的就趴在地上罰寫五十遍…特別是文科這還是很有效果的。至於拖堂那拖的真厲害,下節課都打鈴上課了,上節課老師還沒下課,學生連上廁所都沒時間,你說下面老師如果不給上廁所又很不近人情,給吧老這樣也耽誤自己上課。但領導是隻看結果覺得前面老師是盡職的,不管你採用什麼手段什麼方式只要成績,再說一天的時間裡有的小學從早上六點五十進校門到晚上六點出校門,近十一 個小時整天就語數英。就這放學了還有老師還留部分學生單獨上自己那科到八點多,我不知道該表揚這些老師還是…


柳林風聲666


作為一名教師我不贊成。

說一下我的親身經歷,有一年,同辦公室一個地理老師,每天讓學生背書,還佈置課堂作業。請注意,這是高一地理。凡是她帶的班,學生都怕她,她把時間佔完。然後地理平均分比語數外平均分還要高,大家應該知道地理滿分100,語數外滿分是150啊。然而我們學校分文理科時,文科班很少。她不管不顧,不考慮高一學生要學九科,不考慮絕大部分學生分科後不再考地理。我唯一慶幸的是從沒和她帶一個班。

還有一個,她是英語老師,漂亮時尚,帶的成績也好。她拖堂,基本每節課都拖堂,有時候倒黴,我的課就在她後面,她能拖到我的課堂上課鈴響,她拖堂然後下課,學生上廁所,然後下節課必遲到。

小學初中,我不瞭解,但我覺得學生時間還算充裕。高中,一味地搶佔時間,我只能說這老師無能。


素稻米


這樣的老師很多啊!

我見過一個這樣的老師,三十來歲,當班主任,教語文,在她的班級裡,語文就是第一位的,其他所有課,全在後面。她經常是所有的自習課,全佔的滿滿的。

作業也是非常多。

其實很簡單,作業多,任務重,孩子在語文上,就非常容易出成績。別的科目基本都是忽略的,孩子的思維,全在語文上。怎麼能不出成績呢?

因為她的成績好,校領導非常開心。但是,沒想到的是,數學老師都不願意跟她搭班。因為一旦搭班,數學時間就無法保障了。

後來,發展到,有的家長不敢進她的班。作業多的,孩子都受不了。曾經發生過,有的孩子被分到了她的班,就有家長嚇得在家哭的事情。

所以,各人的看法吧,有人喜歡,感覺出成績。有人不喜歡,感覺太勞累。


Longsuixinyuan


作為老師,對學生負責,想把自己知道的知識都毫無保留地教給學生,這樣的老師應該給個大大的贊。但如果老師經常性地拖堂,佔用學生休息時間,我就覺得不恰當。

我就見過這樣一個老師,她是班主任,教英語,在去年的中考中,她所帶的班級成績是非常的好,家長都知道這個老師是個嚴厲又負責的老師。上屆初三我不瞭解,但她帶著這個新班,我聽到了好多家長和孩子的抱怨聲。為了再打造一個優秀的班級,這個老師可以說是敬業至極。學生的體育課、音樂課、美術課她都要


去占課,讓學生背單詞,背課文甚至課間也不放過。下午放學時間本來是六點,她非要拖到7點再放學。學生們上了一天課,本來就疲憊不堪,還要接著多上課,他們當然叫苦不迭。這樣的狀態,能學好英語嗎?


也許是“嚴師出高徒”,對這老師的做法,也能理解,放著自己家的孩子不管,早出晚歸的陪著這幫學生們,也挺辛苦的。可她這樣的做法,讓學生們敢怒不敢言,學生沒背會課文,罰抄很多遍;學生做好英語作業,她說是照答案抄的;動不動就給家長打電話,家長們也怕了,很怕接到老師的電話。

我覺得如果讓學生因為怕你,而被動的去學你的課,不如讓他產生學習的興趣。學生是管教出來的不假,但老師不能一味地去壓制,一味地去指責學生,反而會適得其反。嚴與愛並存,批評和鼓勵齊上,才能真正地讓學生和家長心悅口服。


閱讀的天空


拖堂的確不恰當。

第一,有時候真的是很無奈呀,因為每當我上課的時候,孩子們還沒有去廁所,我只能打上課鈴之後,再給孩子們5到10分鐘時間去廁所。真想給老師提個建議,但是那個老師年輕氣盛,經常生氣,我忍了好多次。

第二,上邊來檢查,她也拖堂,不讓孩子去廁所,結果有個孩子尿了褲子。下午家長,他的爺爺,來找那個老師評理,這時候我才把這個故事給她說,並且提前我已經說服家長,沒有和那個老師對質,但是她仍然是拖堂,真的是沒有辦法。

第三,在我的課堂上,我一定要讓孩子當場完成,留下三五分鐘自我小結,不要給下一堂造成麻煩。我的一個同事就是因為一直拖堂,成績非常好,家長也有意見,結果校長向上邊建議,把他調到另一個學校了。可是有的校長卻非常欣賞這樣的老師。但是你就沒有發現,耽誤別的老師了嗎?在我的課堂上,誰要是急著去廁所,我就趕快讓他去,有時候校長見了說,就你們班情況多,但是我也不忍心讓孩子們憋尿。

希望老師們不要拖堂,希望孩子們在課間十分鐘,放鬆心情,到下一堂課更能集中精力。不要小看小小的拖堂,它能影響一個人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甚至影響成績,甚至影響老師之間的關係。


教育處處春


我一直認為教學按部就班比較好,討厭拖堂。學校規定每堂課45分鐘,課間休息10分鐘,這10分鐘對剛學到的知識起到鞏固記憶的作用,課間休息能消除腦力的疲勞,更快恢復大腦的工作能力,課間休息可以活動筋骨,消除久坐產生的肌肉緊張,通過活動恢復體力,使學生下一節課更好地學習。可實際情況是,總有人愛佔便宜。前幾年,我一直擔任小學畢業班數學,我的同事教語文兼任班主任,他口吃,說話結結巴巴,上課後,總要先用幾分鐘強調班級紀律,然後講課文,下課鈴響啦,他再佈置作業,等到我上課時,學生一窩蜂衝向廁所,上課後前幾分鐘,學生氣喘吁吁,等靜下來大約佔去至少5分鐘,都是同事,哪能反覆說他,真的怕影響團結。儘管他口語表達能力較差,由於平時徐徐叨叨,再加上擠時間輔導,所教學科真的不錯,積效獎金比我的還多。總之拖堂是一種壞習慣,坑害了學生,影響了別人上課,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


嶽陽樓記


我拖堂只有一種情況——某個知識點差一點點就講完了,留到下一堂可就不連貫,還得花費不少時間回顧。學生課間休息就十分鐘,不說休息放鬆,起碼得上個廁所吧,所以我偶爾拖堂絕不超過三分鐘。占課的事偶爾做過,年輕時一學期也就期中、末考前會有一次,現在不會了。從不佔體育課,學生需要活動,原學校只有我一個主科老師兼任本班副課,其他人只能上他班副科,因為全校都知道我不會“以權謀私”,佔用該堂課。作為語文老師兼班主任,過去常覺得自己挺失敗的,留堂、課後輔導都搶不過合班的老師,上一堂老師拖課,我的課就起碼得給出五分鐘讓學生上個廁所、喝口水。課後作業別說比數學少,有時竟然比英語還少。曾經跟學校的數學、英語教研組長合作過,結果學生竟然最愛上語文,代他們一節課,學生歡天喜地。今年這班學生最不愛音樂,每次音樂課改語文,都要問我是代課還是換課,要不要還音樂老師一節課,聽到要還,全班哀呼。音樂老師愛說教,筆記比我的還多,我這個班主任還是得她來當才合適。


初心不忘自安然


這種現象很普遍。老師通過搶自習、多佈置作業,慘無人道的“嚴厲“要求,達到提高班級分數或他教的學科的分數。這實際是不正當的競爭,學生就那點兒時間,你厲害搶時間就都學你的科、做你的作業了,那麼其它科的學習時間就沒了,其他科成績就上不來了……

這樣的老師能得到校長和家長的贊同。因為你的成績高,他們都認為是你教得好,水平高(當然,老百姓也這樣認為,因為他不瞭解情況)。所以,你就得到校長的喜歡,好事兒你就得到的多,有好事兒誰不想要?

學校也在競爭,校長們也都希望自己的學校分數高。也在加班兒加點兒的搶時間,起早貪晚的看著孩子學習,有的晚自習時間一直在講課……

因為,現在的學習成績並不是你教的好成績就高,而是老師厲害,學生懼怕的成績高…還得加班加點兒的反覆練…

沒有辦法,現在有高考,就有競爭。有升學率的比較,就有的生源的競爭……

有兩個以上的老師也有競爭,誰都希望自己的成績最好,那怎麼辦呢,就得搞好點兒手段,來增加學生的負擔和壓力。但是當各個學科都施加壓力的時候,實際上就是摧殘孩子了。讓學生起早貪晚的學習,沒有玩耍、沒有快樂。美其名曰“學習就得吃苦“。這樣,一直苦讀12年算完事兒,那麼究竟能學到多少能力呢?實際沒有什麼能力,就是做題的一個機器,過幾年就“報廢“了。從中國的文明古國,到現在的科技落後,被美國欺負,說明我們那些“頭懸梁錐刺股“的學習精神,也避免不了捱打。

所以我們的學習方法是死記硬背,大量刷題。這樣做能使分數很高,但是,他沒有科技能力,沒有創新能力。不能促進科技的進步,也不能改變人的觀念。所以,中國的尖端技術核心技術就落後,就要被欺負。

目前我們的教育正在改變這一傳統的教學模式,既要減輕學生的負擔,又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努力。


杭帆風順


拖堂占課,課外作業多不是該教師各種獲得各種榮譽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教學實績突出。我工作幾十年,拖堂占課情況有,但還是儘量不拖課,有幾年儘量週末不佈置家庭作業。但這樣做風險非常大,大多數學生不會領悟到老師留出時間是給你自主複習該學科的,更糟糕的情況是任課老師偶爾佈置作業,但變成埋怨的對象,佈置作業永遠很多的老師他們覺得理所當然。至於偏不偏科,有沒有後果,他們沒這概念。所以,如果想少佈置或不佈置作業產生同樣效果的話,就需要學生情商高,就要靠提高課堂效率。

換言之,拖課占課#教學實績突出。我們也有老師早晨6:30不到進教室,中午學生午休輔導學生,下課鈴一響進教室上課等的習慣,但與其這樣不如儘可能抓課堂效率。這樣操作能夠在短時間內出成績,但讓學生和老師產生誤區,對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從長遠來看沒有任何好處。而且小年輕,不去思考教學是為了誰?教什麼?怎麼教?教學相長的關鍵期錯失,對自己的影響是巨大的。難道這輩子教書都靠:比學生來得早,比學生進班早,不讓學生午休,作業佈置一堆嗎?

至於榮譽,即使是普通教師,只要有真本事,自然有的是機會。


Scarett


《高考,從固定制走向自選制》

郝峰濤

高考,為什麼是“語數外+副科”?科學嗎?合理嗎?符合教育成長嗎?現實教育的焦慮、矛盾和高考指揮棒有關嗎?

大問題只是一個小矛盾!A生數學100、語文50;B生數學50、語文100;C數學80、語文80;D生數學50、語文50,誰是優秀的孩子?

A生優科數學,B生優科語文,C生科目均衡,D生優科未知,而我們的社會、家庭、教育和高考一致認定C生分數高,均衡發展最優秀,科學嗎?強迫A生B生“挖東牆補西牆”,合理嗎?認定D生不優秀,真的嗎?

論一:縱觀歷史,橫觀社會,凡是有成就的人,皆是某些領域的優科專才,而非均科全才,正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論二:人都是以“中心發展”為模式,以某一方面為核心,進而帶動相關或相近方面的學習,而強迫性均科發展實際是去“中心”化,大量而無用的知識磨去了孩子的“中心”趨勢,最後連同興趣、方向和高度一塊埋葬。

論三:孩子們各有天賦和興趣,在發展中就會產生不同的優勢,這是自然分化和社會分化的必然,也是天才成長、優科發展的內因外果。天才高於優科,優科高於均科,均科只能算是個人才。全面均科發展,其實是一種違揹人性發展的人才策略。

論四:優科的成功在於他們努力建設自我的專業興趣、專業方向和專業高度,而所謂的均科其實是被誤導的無興趣、無方向和無高度的三無產品!人才都有一定的成長之路,越是卓越的人才越注重自我的專業發展。

所以,優科的人才發展觀是優於現代教育中盛興的平均主義均科觀。天才源於天賦,優科源於興趣,均科源於誤導,平均主義均科觀是扼殺天賦、迷失興趣的禍首。

教育,當不當“育人為先,選才為後”呢?

一,高考要不要從“均科固定文理制”向“優科自選建構制”轉變?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興趣發展,以自身優勢學科為中心進行知識建構,可在高考科目“語、數、英、政、史、地、理、化、生、體、音、美等(皆百分制)”中自選四科進行計分選拔,其餘參試科目的分數作為參考。如:甲生自選“生數理英”四科計分,乙生自選“生化數史”四科計分,可同時報考清華生物的相關專業,擇優錄取。

二,中小學可不可以讓孩子在“語、數、英、政、史、地、理、化、生、體、音、美等”自選優勢學科參加評價,其餘科目作為參考,多一些包容,以鼓勵學生髮掘自身的興趣、方向和高度呢?

三,學生優勢學科的不確定性、可改變性和學科組合的複雜性,有利於打破教育功利和學科固化,弱化家長和教師的主導地位,強化孩子學習的主動性。

四,學習的目的才是教育的方向,所有強加給孩子的學習目的都是陷阱,因為孩子的未來只屬於他自己!

五,學習的四重境界:知識之境――課本知識是孩子學習的全部;精神之境――精神誘導孩子進行知識學習;興趣之境――孩子以興趣為中心進行學習;天賦之境――孩子以天賦異稟的引導學習。

中國孩子無童年,教育當打破主副科、文理科、快慢班、填鴨式和應試觀,要鼓勵學生培養興趣、尋找方向和建構高度,要給天才、優科更大的成長空間!

荒原開蹊徑,枕草待曉鍾。

十年心酸夢,只為此文生。

 

致敬:

千千萬萬的孩子才是我們的事業,若您覺此文不錯,請推送轉載,舉手之善,或將成為教育改革的最大助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