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群裡賣口罩 詐騙鄰居終落網

在小區微信群內發佈虛假口罩貨源信息,並承諾買家付款後第二天就發貨,後以快遞爆倉為由拒絕提供快遞單號。買家多次電話詢問後,又謊稱自己在採購口罩途中被隔離,暫時無法發貨。3月17日,上海市青浦區檢察院對這起口罩詐騙案的犯罪嫌疑人王川(化名)批准逮捕。

  2020年1月下旬,王川想通過網絡在鄭某(另案處理)處購買10個單價8元的KN95型號口罩。付款後,王川多次聯繫鄭某無果,意識到自己被騙。王川心想,這倒是一個騙取錢財的好方法。

  2月11日,王川看到熊某在小區微信群內求購口罩,便稱自己是鄭某,有大量口罩貨源。考慮到大家同住一個小區,熊某信以為真。

  “我現在人不在上海,兩三天後才會回來。口罩2元一個,你要多少,我明天給你發快遞。”2月14日,熊某從王川處購買了200個口罩。轉賬時,系統提示收款方姓名是王川,並非“鄭某”,王川解釋說那是他的經理。

  熊某急著用口罩,第二天便向王川索要快遞單號,可王川卻以快遞爆倉為由,稱暫時無法提供。疫情期間,物流變慢情有可原,熊某便沒再追問。

  由於口罩資源緊缺,熊某想到兩個與自己關係不錯的客戶也需要口罩,就把王川介紹給了他們,兩人分別購買了2500元和3萬元的口罩。“說是住在一層樓的鄰居,所以我都沒怎麼懷疑。”一個客戶說。

  幾天後,王川找到熊某,當面稱自己準備去吉林採購口罩,第二天就出發。看到王川言辭懇切,熊某並未起疑。第二天,熊某收到了王川的微信:“我坐的飛機上查出一個體溫異常的男子,我正在隔離,口罩的事你再等等。”王川就這樣拖著,電話不接,也不肯發定位證明自己的確在隔離。熊某覺得不妥,詢問了物業經理,得知王川馬上要搬離小區,溜之大吉了,於是報警。

  經統計,王川從4名被害人處共騙得3.3萬餘元。

  承辦檢察官表示,犯罪嫌疑人王川詐騙數額較大,雖然其家屬已償還被害人部分錢款,但尚有部分被害人未對其表示諒解,部分事實尚未查清。同時,本案發生在疫情期間,應從重處理。(俞如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