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生意”本質,聊幾句母嬰電商與實體店

這幾天不斷的被“生意”這個詞提醒,進而和一群志同道不合的聊友指點江山。本次就胡話(zhen hua)母嬰行業的生意問題。最新的數據表明:母嬰市場中的產品和服務消費,依舊以現行的線下渠道為主。好,我也認真的同意:線下渠道是正道,是未來三年的生意核心點。理由如下:


1,神話了的電商並不美。電商的獲客成本在80-1500之間(僅是引流到店80-200元,產生第一次消費200-1500元。奶粉、紙尿褲的第一次消費大概在1000元左右的成本)轉化率在3%-5%,毛利率10%-30%之間。其實,如果電商的毛利率低於30%的話,根本沒有純利潤可言。so,電商的本質不是產品買賣,而是流量和資本之間的博弈;
2,實體店並不是因為互聯網的衝擊而下滑。劃重點:其實是因為高額的房租、不透明的進貨渠道、以及日益增長的人工費用導致。其獲客成本僅為50-90元左右,並且有持續性盈利的天然基因。母嬰產品中,奶粉、紙尿褲佔了總體消費的5成以上,而其80%的銷量都產自於線下的母嬰店,服務類產品更高。
3,新零售帶動的生意,不是向上,而是向下。電商通過販賣文化、內容、理念來帶動商品,標品可以用量來“佔位”市場(利潤就別提了,你要為文化、內容、理念買單),非標品那就是九死一生。渠道實體店有了更為直觀的體驗、感受,讓抽象迴歸到現實,更有“人與人”之間的買賣社交行為,無論標品和非標品,又或是老品牌和新品牌,都有了實體店作為背書、導購員服務作為加持的溢價空間和消費黏性。
線上的本質是流量、是入口,而不是真正生意的出口和收口。

基於“生意”本質,聊幾句母嬰電商與實體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