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聽不懂,是不是你的英語太差?

留學英國的同學們,初次體驗全英語的課堂環境,如果發現很難懂,確實會為很多同學增添心理壓力,甚至可能影響大家的信心以及對新環境的融入。

首先,我們要告訴大家的是,如果你在第一節課中“遭遇”了聽不懂的挫折,那麼你不是一個人!對於很多英語為非母語的國際學生來說,剛開始步入課堂,都需要一個適應的時間。

所以,大家千萬不要因為“聽不懂”這個“小挫折”,就失去了自信和學習的動力。你和其他國際學生一樣,留學對於大家來說都是一個嶄新的開始。

上課聽不懂,是不是你的英語太差?

很多同學在經歷了第一節課後,可能會把“聽不懂”歸結為自己的英語太差。其實,我們要全面地來分析這個問題。大家通過了英國大學對於英語語言的考試,就說明其實你已經具備了使用英語進行學術研究的基本能力。“聽不懂”其實源自於大家缺乏語言的日常使用經驗,以及教學方式的變化等其它原因。下面,我們就來為你逐一分析:

原因一 英語的綜合運用能力

首先,我們從英語的綜合運用角度來進行一下分析。和我們所熟悉的“方言”一樣,在英國各個地方的人們在說話的口音上還有日常用語的使用上都有所不同。聽慣了“普通話”的同學們,面對口音和俚語,突然之間無法快速適應。

同時,儘管我們通過了英語考試,但是真正意義上系統地進行語言切換,並且在學術和日常生活環境中綜合使用英語,也需要一個經驗的積累和適應的過程。

原因二 英語在進行表達時,更注重邏輯關係

上課聽不懂,是不是你的英語太差?

長期生活在中文語境中的同學們,突然切換到了英語的表達環境中,除了詞語的運用之外,大家更應該注意的是兩門語言更深層面的區別。中文強調的是“意合”這個概念,也就是強調意思上的連接。而英語則更強調邏輯上的連接。通常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們在進行表達時,會非常注重句子間嚴密的邏輯關係。尤其是在學術環境中,老師在課堂上會更加註重嚴謹的邏輯表達。

在運用英語時思維方式的不同,為長期在中文環境中的我們帶來了一定的理解難度。

原因三 英國特色的教學方法

上課聽不懂,是不是你的英語太差?

英國高校的教學方法有著獨到之處。在課堂上,“問題導向式學習”這一教學方法被很多教師採用。這種教學方法要求學生以解決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問題作為導向,來鼓勵學生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同時,英國的高校也非常注重學生批判性思維以及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在英國的課堂上,大家通常不太會看到被“灌輸”的教學方式。相反的,老師通常會把“自主權”交給學生。在上課時,老師會默認大家已經對教科書中的基礎理論知識進行了提前學習。因此,在課堂上更多的是鼓勵學生基於預習來提出問題、發表不同觀點。習慣了等待老師給出答案的同學們,初到英國,可能就會感到不適應了。

原因四 對英國的社會和文化的熟悉程度

上課聽不懂,是不是你的英語太差?

在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的英國課堂上,老師和同學們可能會舉一些身邊的具體實例來支持自己的觀點。

在這個時候,如果你對英國的社會以及文化還不是非常熟悉,對於熱點新聞也沒有太過關注的話,可能就會不太跟得上課堂討論。

面對這些問題,我們該如何解決?

在為大家介紹解決方案之前,我們先給大家一個定心丸:我們所分析的這些問題,通過系統地調整和努力配以積極的好心態,相信大家都可以順利地度過這個適應階段~

方法一 成為本地電臺、電視臺、podcast的粉絲

上課聽不懂,是不是你的英語太差?

這是一個多管齊下,幫助大家快速適應的好方法。每天抽出30分鐘的時間,固定收聽、收看你所在的地方的廣播、電視以及podcast播出的各類節目。我們尤其建議大家找一找脫口秀、辯論以及多人討論等類型的節目。這樣,我們在提升英語聽力的同時,也能夠更好地適應不同的英語口音,學習到一些非常地道的英語表達方式。同時,這也是瞭解英國社會的一個非常好的方法。對於這類非常本土的節目,可能大家一開始也不是能很快聽懂。但請一定要堅持下來,你的英語能力就是在這些日常的積累中,開始提升的。

方法二 敲黑板劃重點: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

上課聽不懂,是不是你的英語太差?

這是確保我們在課堂上能夠跟得上整體節奏的最有效方法。對於初到英國的同學們來說,可能剛開始的時候每讀一頁英文書都要花很長時間。但正是這些付出的時間和辛苦,才積蓄著我們進步的能量。

我們建議大家在正式開學前,就先找一些所學相關科目的英文資料進行閱讀,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瞭解必要的學術詞彙。在開學後,大家不妨根據課程安排,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將每天的預習任務進行拆解,制定一個能讓自己堅持下來的計劃和目標。

方法三 有意識地訓練自己的邏輯思維

上課聽不懂,是不是你的英語太差?

邏輯思維的培養,是一個能夠讓大家受益匪淺的訓練。無論是提高英語表達能力,還是進行學術論文寫作以及學術研究,嚴謹的邏輯思維體現都是非常重要的。邏輯思維的培養,可以從課前閱讀訓練開始。

瀏覽書籍目錄和前言:我們建議大家拿到一本書時,先瀏覽一下全書的目錄,這樣能夠對於全書的講述框架和邏輯有整體理解。同時,也不要忽視“前言”部分的閱讀。很多作者會將該書的寫作方法論以及內容框架在前言部分進行一個介紹。

理解老師的PPT資料:如果大家下載了老師講課的資料,也要先瀏覽一下整體框架,並且試圖理解每一個知識點之間的關聯。在進行學術論文寫作時,你會發現這些日常的訓練對你起到了很大的幫助。

學會做筆記:在做課堂筆記時,大家可以有意識地利用結構圖、框架表格等方式來將知識點有邏輯地記錄並且進行整理。剛開始,大家可以從一個知識點的歸納開始,隨著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提升,進一步循序漸進地積累。

方法四 帶著問題去上課

能夠帶著問題去上課,就說明大家在課前對於基礎的知識點已經有了初步的學習以及熟悉。課前預習能夠提升同學們在課堂上的自信,同時也能讓大家更充分地融入到課堂討論中。

在課堂上,試著給自己一次機會,主動地發言或者提問。試過一次之後你會發現,你收穫的不僅僅是知識點,更是戰勝自己的勇氣。

方法五 充分利用學校的職能部門

英國的高校會為國際學生開設免費的學術英語輔導以及論文寫作課程。學校通常會根據國際學生在融入英國學術環境中所遇到的問題,有針對性地為大家進行系統培訓和講解。大家一定要抓住這個好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