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意攝影,如何用攝影作品營造出“楊花落儘子規啼”的場景?

柳侍墨


“楊花落儘子規啼”,出自唐代詩人李白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是詩歌的第一句。開篇就通過這句寫景的方式,交待事件發生的時期和場景,起句用筆奇巧,寫景中暗寓節令。楊花漫天飛舞,飄泊無定;子規(杜鵑鳥)一聲聲“不如歸去”,鳴聲淒厲。景物的描寫,渲染並烘托了暮春的特定節令和環境,也象徵著飄零之感和離別之痛。融情入景,天衣無縫。

要特別注意的是,“楊花”其實不是一種花,而是“柳絮”。楊花漫天飛舞,其實就是柳絮紛飛,隨風飄蕩。因此,大多被用來比喻別離飄蕩的傷感之情。

這是一句很有畫面感的詩,要想通過攝影作品的方式來表現,需要著重注意把握以下幾點:

1、把握正確的拍攝時期:

楊花(柳絮)紛飛,發生在盛春和剛入夏的時節,也就是農曆的二三月份。

詩中的“楊花落盡”,是指飄飛的柳絮,有些已經落到了地上,鋪滿了一地。

因此,在拍攝和表現這類畫意攝影的時候,就要特別注意把握好拍攝時期,選擇農曆3月份左右拍攝。

假如你秋天拍了一大堆金黃的銀杏葉、或者是滿山遍野的野菊花,都無法體現出“楊花柳絮紛飛”的詩情畫意,甚至會離題萬里、貽笑大方。

2、要把握好正確的拍攝地點:

楊花(柳絮),多常見於公園、街道、江邊。

但是為了表現畫意攝影的超脫意境,建議多選擇背景有遠山、隱隱約約有山峰的影子,這樣可以體現山水華畫意的感覺。

3、構圖要簡潔、簡約,體現極簡的畫意攝影之美。

楊花(柳絮)的紛飛,可以作為作品畫面的點;遠山的曲線,可以構成畫面的線;點線結合,輔之以地景的陪襯,就形成簡潔的構圖。

畫意攝影,是做減法的藝術,要把畫面中多餘的元素去掉,保留想要表現的主體即可。

4、要在PS中進行適當的後期。

無後期,不攝影。要表現楊花離別的畫意攝影之美,營造離別傷感的氛圍,就需要在攝影后期進行適當的潤飾。

去掉一些不必要的、干擾畫面的雜物,讓畫面更簡潔;進行適當調色,處理成淡淡的清雅色調或者水墨色調;影調的處理,不要過於追求高反差、高對比度或者高清晰度,以適當的朦朧美為主題。


影像視圖


看看這組花拍攝的角度的不同,營造出的意境,符合你的要求嗎?自己特別喜歡這組花,今天看到你的詩,配在一起,有點感覺!











當下花房安馨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李白,給朋友的一首離別而作!

以“楊花落儘子規啼”來寄託情懷!用花來寄託思念!對朋友的懷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