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平和父子將軍——武功將軍曾大猷、欽州參將曾振

平和曾氏家廟“雍睦堂”,位於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九峰鎮,是平和曾氏之大宗。廳堂上歷來均有懸掛部分宗賢牌匾以示褒揚,其中“威震南疆”匾額是褒揚平和九峰曾氏十二世武功將軍(從二品)曾大猷賢裔。

漳州平和父子將軍——武功將軍曾大猷、欽州參將曾振

據《武城曾氏族譜》(平和重修)記載:曾大猷初授漳浦營把總,單刀拒敵,斬獲賊首數顆,夜設奇計,保安生靈。叨蒙乾隆帝恩褒,此人可嘉。特調來京引見,賞戴花翎,以守備(正五品)補用,奉命隨經略大學士傅恆公(乾隆帝的小舅子)前往雲南征剿緬匪。曾大猷在軍前,贊商機宜,建立奇功,功加武功將軍銜(從二品),朝廷特賜“威震南疆”巨匾以示褒獎。後人有對聯頌武功將軍曾大猷:“金浦保城池善用單刀功追赴會,古田平緬甸前驅萬馬志切焚舟”。

漳州平和父子將軍——武功將軍曾大猷、欽州參將曾振

清嘉慶11年由李維鈺、官獻瑤主編的《漳州府志》人物卷中也有關於曾大猷單刀拒敵、守城御匪,赴京受乾隆帝恩褒,被賞戴花翎,赴雲南征剿緬匪的記載。《武城曾氏族譜》一書收錄的《十二世曾大猷公傳記》源於《漳州府志》的記載。其初任武官,守城御匪的事蹟在《漳浦縣誌》也有簡要的記載。

漳州平和父子將軍——武功將軍曾大猷、欽州參將曾振

清道光13年版的《平和縣誌》卷五封蔭志中記載曾大猷其父曾健、祖父曾元遠均受到朝廷推恩贈封為武義大夫(正三品)的情況。

清朝根據起居注及內閣、軍機處所存上諭﹑臣工本章等原始檔案編纂的《清實錄 乾隆朝實錄》記載曾大猷在雲南征剿緬匪中,認真履職,在其病逝于軍營中後,乾隆帝覺得很可惜,並要求綠營其他將士須向其學習,否則嚴加懲罰等史實。原文記載:“守備曾大猷在軍營辦事,頗屬奮勉”、“茲聞曾大猷在軍營病故,殊覺可憫。”、“俾眾人知綠營將弁中,果有此等實心出力之員,朕必格外施恩,優加賞恤,以勸戎行。其或怯懦無能,不堪驅策,亦必嚴加懲創。”

漳州平和父子將軍——武功將軍曾大猷、欽州參將曾振

曾母楊太君是武功將軍曾大猷的原配、欽州參將曾振的親生母親。《皇清誥封太淑人、例封夫人,六十五齡節慈曾母楊太君墓誌銘》石刻拓片全文也張掛於平和曾氏家廟“雍睦堂”內。內容主要體現了曾大猷、曾振父子的軍戎生涯,赴京受乾隆帝恩褒,雲南征剿緬匪,受朝廷優加賞恤,曾母楊太君德行俱佳、教導有方等。該石碑文物共2片4面,碑首龍鳳圖案栩栩如生,文字雕刻十分精細,碑文的楷書方潤整齊。由卸前侍衛、福建陸路提督中軍參將、署福協副將加三級、世襲騎都尉蘇勒芳阿頓首拜篆額;由賜進士出身、欽點內閣中書加一級曾寶光頓首拜撰文。該文物1995年出土,現存放於平和縣文物保護部門。

漳州平和父子將軍——武功將軍曾大猷、欽州參將曾振

曾振,字德之,號鳳山。年十八以父大猷廕生,從內閣大學士蔡葛山公(蔡新)入京赴部引見,授千總職。歷任福建連江營、陸路提標前營、臺灣鎮標中營、漳州府鎮標中營、陸路提督標中營、廣東欽州中營,累升守備(正五品)、都司(正四品)、遊擊(即遊擊將軍的簡稱,從三品)、參將(正三品)。

清道光13年版的《平和縣誌》卷六封蔭志中記載曾振擔任守備(正五品)、遊擊(從三品)職務時,大清朝廷推恩贈封其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胞叔父母的朝廷文書,歸納為“光祿三世,榮入旁支”八個字。即:(嘉慶四年四月初八日,公之胞叔父封武德騎尉,胞叔母封宜人;嘉慶十四年正月初一日,公之曾祖父、祖父各贈武翼都尉,曾祖母、祖母各贈淑人;嘉慶二十四年正月初一日父贈武翼都尉,母封淑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