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矛盾的普遍性

提到矛盾的普遍性,想必大家一定也不陌生,首先我們必須得承認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之中,事事有矛盾,時時有矛盾。

以工作為例,職場中有一句話叫“騎驢找馬”,為什麼會“騎驢找馬”,本質原因是因為我們對現在的工作不滿意,但是又沒有辦法立馬找到合適的下家,此時就存在一對矛盾。再者你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女方要求你必須要買房,此時你不僅要考慮自己的經濟實力,又要硬著頭皮買房,這裡也存在一對矛盾,再或者你抱怨自己不是富二代,投錯胎,這裡也存在一對矛盾......

既然矛盾是普遍的,並且時時的,那當矛盾擺在我們面前我們該怎麼解決它呢?

首先你得找到產生矛盾的本質是什麼?然後再在本質和可操作性上求得平衡。就像上面說的,假如你抱怨自己不是富二代,沒有含著金鑰匙出生,不能夠即時享樂,這裡的矛盾是你想坐享其成,不勞而獲,但現實是客觀條件不允許你這樣做,矛盾就產生了,其中本質是投錯了胎,所以可以操作的是讓你重返投胎,但現實情況是不可能呢,可操作性為零。我們不得不再網上推一層,其實你就是缺少可以讓你過上富足的物質生活的金錢而已,那要獲得這筆錢的話,觸犯法可以獲得財富,但是會讓你沒有機會享受財富,顯然操作性太差,我們再網上推一層,你可以分階段時間最終的目標,前期你投入時間精力,後期坐享其成,那可操作的方式又多了些,你可以讀個好專業找個好工作,或者有機會你可以在感興趣的領域創業攫取財富。這裡面就需要你在本質和可操作性上求得平衡。

生活中無時無刻存在類似這樣的矛盾,需要我們去做出取捨,有時候我們是和懶惰鬥爭,有時候我們是和恐懼鬥爭,有時候我們又在和貪念鬥爭,不論和什麼做鬥爭,你這一次的解決矛盾的方式都會影響到你後續的一系列決策,因為因果是循環的,舉個例子,你早上訂好了鬧鐘,七點鐘起床,但由於”多睡一會“和”按時起床“這一對矛盾中,你選擇了前者,而由於晚起又可能會導致你來不及吃早飯,也可能又趕不上你上班的班車,從而導致一連串的事情發生。

既然矛盾是時時的,我們該如何應對呢?我的建議是我們在處理沒一件事情時,不論感性上感覺事情大和小,首先都要認真對待,然後在矛盾的本質和可操作性上求得平衡,只有這樣,你才能在如此紛繁複雜的世界裡實現內心的充盈和平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