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媽媽這樣陪孩子度過青春叛逆期

當有一天站在你面前的孩子對你大吼大叫;當有一天你的孩子吸菸了;當有一天你的孩子夜不歸宿了,我猜想你的孩子一定是十二三歲的(初中)年紀,你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來自青春期的劫難。

聰明媽媽這樣陪孩子度過青春叛逆期

叛逆的青春期讓孩子迷茫,讓家長沮喪。

♦案例1

聽一個母親的敘說:也許叛逆期的孩子都有這樣一個過程,特別是男孩子更是好鬥,我兒子曾經也是這樣,跟他爸動過兩次手,他爸雖說沒吃虧,但一個大老爺們還是被氣哭了,我只能當和事佬兒,這邊說老公那邊勸兒子,真怕把孩子逼個好歹,後悔莫及,還好現在兒子長大了,也懂事了……

♦案例2

另一個母親的敘述:人家孩子都是從上初中就開始叛逆了,我兒子今年30歲了,從高中開始叛逆,這一叛逆就是6年多,由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變成一個網癮少年,我經常半夜三更對附近的網吧進行地毯式搜索;家裡雞飛狗跳;是我們單位的反面教材,我死的心都有了。轉變是畢業之後啥都不會,嘗夠了歧視和冷眼。自學考研,兩年努力,考上了遼大法碩,畢業後在法院工作……

♦案例3

母親:我家的孩子就是這樣的,從六年級一直叛逆到現在。小時候就是個小暖男,善良,懂事,聽話,還樂於幫助我們小區的老人小孩,我們這個單元的人都誇他。自從和他那些同學學會了遊戲,就整個人變了,一讓他學習就和你吵,視你如仇人一般,教育方面都是和他溝通,很少打他,小時候什麼心裡話都和我說,對我特別的親,現在和我就如陌生人一般,除了遊戲,眼裡再無其他……

案例還有很多不一一敘說。

都是青春期叛逆的真實寫照,也在父母心頭烙下了很深的印記。什麼叛逆都沒有青春期的叛逆來的猛烈,時間也最長,可達兩三年之久。

聰明媽媽這樣陪孩子度過青春叛逆期

為什麼說這個時候孩子的叛逆行為最可怕最為猛烈呢?因為這個時候的孩子心智是不夠成熟的,但體格、體型有了一定的生長,足以與一個成年女性抗衡,所以說初中生孩子的管教權交由父親是有一定道理的。孩子思想是多元化的,性格既孤單又暴烈,最不容易接受來自老師或父母的說教和管束,與人溝通的難度較大。

孩子的叛逆期是每個家庭都要面對的,時間長短也是因人而異,有的孩子會長一些,而有的孩子會短一些。叛逆行為也是因性格而異,有的會很暴露,有的會很隱形。還與家長的管束行為,管教方法形成對應的關係:父母和老師的的管教方法得當,可能會好些,孩子因為叛逆給家庭帶來的麻煩也會相對少些。

一 青春期孩子呈現的特點

由於生理上的變化帶來心理的變化,這個時期的孩子會有很多不合常理的表現:好奇、敏感、衝動,做事不計後果;厭學、抽菸、喝酒、打架、做事很盲從。好像生活在幻覺中一般,明明是少年,感覺自己已是成年,什麼都想嘗試,什麼都想體驗。

聰明媽媽這樣陪孩子度過青春叛逆期

青春期孩子還很脆弱,愛認死理,愛鑽牛角尖,

還很容易陷入情緒的漩渦中不能自拔,經不起挫折和打擊。

他們不認為生命對他有多重要,對死無所畏懼,不知恐懼。還常以死表示抗爭,常以自己的不存在作為解決與父母之間的矛盾的最快解決方式被選擇。稍有一點理智的不會立刻選擇自殺,但會選擇:耳不聽、眼不見、心不煩,惹不起我躲,會選擇離開父母的視線,離家出走。

作為家長要明白,孩子表現出來的種種與成人觀念對沖的行為,孩子本身並不能體會到,也並不能覺察到是一種錯誤,而是覺得理所當然。

處於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從原本一個很聽話的孩子會變得不聽話了,對各方面的需求會變得很多,但又根本找不到正確的方向,孩子的心裡是很矛盾的,既想要又很迷茫。

表現在孩子身上的這些現象,也因個體差異或輕或重,或早或遲,或長或短。

1.愛鑽牛角尖

小孩子很單純的,沒那麼多想法,可青春期的孩子就不一樣了,他們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雖然這些想法在家長看來很單純稚嫩,但在孩子看來卻深信不疑,很固執的堅定自己的想法,不僅表現出難溝通,而且還愛鑽牛角尖:跳樓、跳河、喝農藥。這些衝動的表現都發生在青春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身上。

2.生理特性的變化

孩子到了青春發育年齡,男孩兒女孩兒生理特徵都出現了變化。這種變化也會給他們帶來很多不安和情緒的變化,會變得急躁和不耐煩;會有急需被人疼愛卻得不到別人疼愛出現莫名的煩躁;會有嘗試各種行為的衝動,尋找刺激,顯示自己強大,當‘英雄’(校園霸凌);有對異性莫名的渴望(談戀愛)。

3.學習遇到了瓶頸

孩子為什麼到了七年級普遍都有叛逆的青春期反應?

這年齡段的孩子除了生理和心理上都發生了一些重大變化,表現在學習上,孩子所學知識的容量在不斷的加大,壓力也大,學習課程容量大了,學習的難度也深很多,到了上非常艱難,下輕鬆容易,這時候沒有好的陪伴,好的引導,好的學習方法,孩子極容易滑坡,產生厭學情緒,逃課、上網會變成常態。再加上青春期萌動,以及各種刺激性行為誘導很容易被孩子接受、效仿。

二 處於兩難境地的父母與青春期孩子正確相處的方法

我們有些家長常常抱怨青春期孩子難溝通,脾氣還特別犟,還特敏感,就跟刺蝟一樣的碰不得。確實難於其他任何時期的孩子。替孩子說句話,這個時候的孩子也是遭遇了方方面面的包圍,有來自生理的,還有來自學習的,還有來自父母的。父母要多一些理解、寬容,多一些尊重,理解孩子,允許孩子走彎路,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內心想法,也許和青春期孩子的相處和溝通就不是一件難事了。

聰明媽媽這樣陪孩子度過青春叛逆期

而我們有些家長沒能清楚地認識到上面這幾點,反而極端的認為,是時候管教了,生怕孩子學壞,便出現強制性管教,暴力管教。由於孩子有牴觸情緒,加上自己不能有效的控制情緒,而對孩子出現的一些不良狀況大加訓斥,甚至打罵。

物極必反,這樣的後果,類似重慶的弒母案就是一個很好的說明。

作為家長要明白,孩子表現出來的種種與成人觀念對沖的行為,孩子本身並不能體會到,也並不能覺察到是一種錯誤,而是覺得理所當然。

1 順毛抹

自己的孩子既然具備了青春叛逆期孩子的特點,那就得按特殊時期的孩子,就用特殊的方法。順毛抹,是順著孩子的思路,理清孩子的思路,不強加家長意識,不等同於無原則退讓。

在孩子的青春叛逆期時期,家長和老師與孩子的關係,常常會處在一個矛盾的臨界點和爆發點。突出家長意識、師者權威,矛盾就很被容易激化,還會使自己處在一個被動的位置。

2 放下架子尊重孩子

這個時候對孩子的尊重,放下自己的架子,與孩子處於同等地位的交流溝通,就顯得尤為重要和突出。

說太多沒用,有兩點記住就行:

關愛、尊重。

多傾聽,多觀察;不嘮叨,不指責!

三 青春期教育就是家庭教育面臨的瓶頸期

有人會問哪個年齡段的孩子最令父母擔憂?

不管是哪個階段的孩子,父母都會擔憂?但是相對來說當然是處於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最令父母擔憂了。

這個時期的孩子更是教育的難點,發生在孩子身上的一系列問題都發生在這一時期,如,吸菸、上網、打架、逃課,還有比較突出的校園霸凌現象。

聰明媽媽這樣陪孩子度過青春叛逆期

為什麼呢?

因為處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由6年級的尾7年級的頭作為青春期的開始,一直到16歲這個樣子,都會顯現出這個年齡段孩子身上特有的一些特徵,如:

一.由於生理生長的一些變化,會表現出對異性的好感和追求,朦朦朧朧會出現對性渴望的輕率舉動。

二.孩子身體各方面也趨於成熟,或因為缺乏一種必要的教育,或因為受付能量情緒的影響,有不正確的三觀,認為自己也是個小大人了,什麼事情都想體驗和嘗試。比如說校園欺凌現象,孩子不認為是錯,覺得刺激,霸氣。

三.枯燥的學習,會讓他們迷戀網絡。從背上書包學習以來,學習量一年比一年大, 學習難度一年比一年深。來自老師和家長的壓力又是雙重的,這時候他們很想得到哪怕是片刻的輕鬆。一旦有機會接觸到手機或電腦或網絡遊戲或網絡世界,他們體會到的是前所未有的興奮和刺激,這比起學習的引力大多了,哪還顧得上學習,這多好啊!

所有這些孩子身上表現出來的特徵,又常常讓父母難以招架,猝不及防。

聰明媽媽這樣陪孩子度過青春叛逆期

在父母看來很正常的事情,卻會瞬間變得讓父母始料不及。

這時候的孩子顯得很有主見,很難聽進父母所說的話,總是我行我素,又常常對自己的錯誤認識不足,不服父母的嚴厲管教。

在父母看來很嚴重的問題,他們卻認為沒什麼,父母是小題大作了。

在父母看來這個時候的孩子,沒有小時候那麼好哄,脾氣很倔強。

當父母認為孩子的錯相當嚴重,又缺乏對情緒的控制,又不能採取一個很好的方法,常常會表現出孩子的情緒和父母的情緒出現異常的對立,雙方都會很激動。

青春期孩子還特煩父母嘮叨,這時候作為成年人的父母,情緒能有所剋制還好一點。

遭遇孩子的青春期父母究竟該如何管教?父母和青春期孩子的關係該怎麼相處?不值得家長思考嗎?

可以說在孩子所有成長過程中,任何一個時段都沒有這個時段出的問題多,出的問題複雜而尖銳,父母的擔心自然會多。光擔心有什麼用?能夠引起重視,並能進行有效的預防和控制,才是我們每個父母和教育該擔負的使命。

聰明媽媽這樣陪孩子度過青春叛逆期

家長該怎麼做?

不與孩子一般見識,不要事無俱細的什麼都管,真該管的要管,不該管的要放。

1 不要抓住孩子一點點的小錯糾纏不放

2 更不要以家長自居,以家長的權威去壓制孩子,有足夠的耐心,理性、客觀地去分析事情的原委,不要認為棍棒和吼叫能解決問題。

3 要有足夠的尊重,這樣更能切入孩子的心理,被孩子所接受。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是迷茫的,做事帶有衝動性,但我們身為老師和家長,要理解孩子,尊重孩子,不要因為孩子的錯而點燃我們的激憤情緒,一定要保持克制、理性的去處理與孩子的矛盾關係,幫孩子度過可怕的青春叛逆期。

聰明媽媽這樣陪孩子度過青春叛逆期

我是《奔奔起跑》喜歡的可以關注一下!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