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院焚香,得一隅,偏安。

古人曾這樣描繪自己的生活:餘嘗淨一室,置一幾,古鼎焚香,素麈揮塵,意思小倦,暫休竹榻。餉時而起,則啜苦茗。

如此生活場景,心目間,覺灑灑靈空,面上俗塵,當亦撲去三寸。真正風雅羨人的絕非齋室之精雅,而是這般形同冷雲、心飄事外的閒淡。

一間屋,六尺地,

雖沒莊嚴,卻也精緻。

蒲作團,衣作被,

日裡可坐,夜間可睡。

燈一盞,香一炷,

石磬數聲,木魚幾擊。

紙帳梅花,

休驚他三春清夢。

筆床茶灶,

可了我半日浮生。

洗墨魚吞硯,

烹茶鶴避煙。

山之光,水之聲,

月之色,花之香,

文人之韻致,美人之姿態,

皆無可名狀,無可執著。

真足以攝召魂夢,顛倒情思。

酒盞詩筒,

便可消天下清風朗月,

閉門高臥,

便可謝人間覆雨翻雲。

片時清暢,即享片時,

半景幽雅,即娛半景。

得趣不在多,

盆池拳石間,煙霞具足;

會景不在遠,

蓬窗竹屋下,風月自賒。

掃石月盈帚,

濾泉花滿篩。

不以奢為尚,

只因趣移情,

閒淡則自在往來。

心與竹俱空,

貌偕松共瘦,

此生則不枉人間。

隨緣便是遣緣,

似舞蝶與飛花共適;

順事自然無事,

若滿月偕盆水同圓。

花開花落春不管,

拂意事休對人言。

水暖水寒魚自知,

會心處還期獨賞。

拳石寸草,羅羅清疏,

片景在案,卻心遊泉壑。

苔枝綴玉,

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

客裡相逢,

籬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

藝花可以邀蝶;

壘石可以邀雲;栽松可以邀風;

貯水可以邀萍;

種蕉可以邀雨;植柳可以邀蟬。

帶雨有時種竹,

關門無事鋤花,

拈筆閒刪舊句,汲泉幾試新茶。

垂柳小橋,紙窗竹屋,

焚香燕坐,手握道書一卷。

閒雅會暮雨,

幽情知冷風。

清閒無事,坐臥隨心,

一席茶,一池荷,

薰香遲暮,花饌青燈。

清荷出水,風送清香,

魚戲冷泉,凌波跳擲。

汲石澗流泉,烹雲芽一啜。

如今休去便休去,

若覓了時無了時。

若能行樂,即今便好快活。

身上無病,

心上無事,

春鳥是笙歌,春花是粉黛。

閒得一刻,

即為一刻之樂,何必情慾乃為樂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