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村江西樂平石峽村


千年古村江西樂平石峽村

千年古村江西樂平石峽村

千年古村江西樂平石峽村



千年古村江西樂平石峽村

石峽村位於樂平市區北29公里,是湧山鎮下轄的一個自然村,村落面積12.2平方公里,因地處石山峽谷而得名。

千年古村江西樂平石峽村


2017年7月28日,江西省公佈第一批省級傳統村落名單,樂平市湧山鎮石峽村名列其中。

2018年12月10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財政部、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等6個部門聯合公佈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石峽村又名列其中。

千年古村江西樂平石峽村

石峽村以汪姓為大宗,常住人口1400餘人,戶數400餘戶。這裡有厚重的古村落文化歷史積澱,北宋初年,石峽始遷祖千三公由婺源黃砂(婺源黃砂介紹請點擊文末左下角“閱讀原文”)遷徙至此,歷經了千餘年的滄桑變化,留下了許多歷史遺存,也留下了許多美麗的傳說。


千年古村江西樂平石峽村

(宗親們在村南口的朝陽橋、迎秀橋前合影)


3月22日,《中華汪氏通宗世譜》編修工作室常務副總編、《汪氏通譜資訊》執行主編汪湧,受《中華汪氏通宗世譜》管理委員會主任汪慶豐、《中華汪氏通宗世譜》編修工作室總編汪興吾的委託,同樂平汪氏宗親會秘書長汪銀河、副會長汪成發,在當地宗親汪珍根、汪鎮缽、汪壽河以及許金保的陪同下,信步於這個具有千年歷史、古村落文化氣息濃厚的名村,過小橋流水,聽翠鳥鳴春,賞花紅柳綠,大家透過斑駁的古祠堂和百餘年的古樟,尋覓汪氏族人千餘年在此留下的痕跡。

千年古村江西樂平石峽村

石峽村三面環山,一面環水,北部丘巒連綿,南邊丘谷相間,村中兩條溪水由北向南(又有人說是三條),一東一西環抱整個村落,最終在村南口的汪氏宗祠前匯合,流入一片古老的森林,最終注入車溪河。

千年古村江西樂平石峽村

千年古村江西樂平石峽村

千年古村江西樂平石峽村

有水就有橋,就有靈秀之氣。石峽村風景秀美,處處是小橋流水,朝陽橋、迎秀橋、東門橋、北源橋、樟新橋、廣濟橋,當地宗親帶領大家把村中現存、有名字的6座古橋走了一遍,領略了江南村落的怡人美景。這6座古橋都是明清時期修建的,橋面上的青石板上留下了深深的車轍,但時至今日,6座古橋仍舊結實耐用。此外,石峽村還有一些無名的青石板橋。

千年古村江西樂平石峽村

位於村南口的朝陽橋和迎秀橋分別跨越在一東一西的兩條溪水之上,因為這兩座橋一左一右緊緊相連,被村裡人稱為姊妹橋。其中,最精緻、最值得一看的便是迎秀橋,此橋建於乾隆年間,是古代外地人通往樂平古驛道的重要橋樑。當地宗親告訴大家,他們聽村裡老人說,後修建的汪氏宗祠所在的村南頭是龍頭,朝陽橋和迎秀橋就是龍頭上的一對龍眼。因此,又有一句話傳誦至今:雙溪拱橋合一水,妖魔鬼怪隨東流。

千年古村江西樂平石峽村

走遍了石峽村後,汪湧讚歎“來石峽,不虛此行”。石峽村歷經宋、元、明、清等,如今看到的古蹟主要為明清時期的歷史遺存,比如有明洪武年制的大鐵鐘,明萬曆和清乾隆、嘉慶時鋪設的石拱橋,老祠堂門前的5對旗杆石,還有大量明清時期修建的汪氏宗祠、古戲臺、古民居、古巷道、青石板橋等等,令人大開眼界。

千年古村江西樂平石峽村

村中有兩座老祠堂,時代更久遠的一座祠堂規模較小,後廢棄不用。在村長汪務財、汪珍影、汪小馬、汪長松的倡導下,廣大村民和友鄰捐款、出力,已經將其改為村裡的老年人活動中心。這座老祠堂有兩樣寶貝,一是明洪武年間制、高一米有餘的大鐵鐘,再就是立在祠堂門前的五對旗杆石。

千年古村江西樂平石峽村

千年古村江西樂平石峽村

旗杆石在古代是用來標榜身份、光宗耀祖的物件。據說,古代科舉制封建社會里,經過科舉應試獲得功名者就可以在宗祠或祖屋門前豎旗杆石,以此彰顯身份,昭示世人,激勵後輩。在祠堂前,宗親們仔細端詳、討論每一對旗杆石上所刻寫的文字,旗杆石從左至右刻寫的內容分別為:

“嘉慶辛酉科 舉人汪宗璜立”一對

“嘉慶甲子年 歲進士汪政寶立”一對

“乾隆葵夘1783冬月吉”“歲進士汪世靖立”一對

“大清嘉慶壬戌年1802春月吉旦 敕封儒林郎汪世靖立”一對

“大清嘉慶壬戌年春月吉旦 州司馬汪立賢立”一對

千年古村江西樂平石峽村

(左起:汪成發、汪珍根、汪銀河、汪鎮缽、汪壽河、許金保、汪湧)


另一祠堂建造時間稍晚,但距今也有230餘年。這座祠堂始建於清乾隆戊申年(1788年),位於石峽村進村南口,坐東向西,它佔地面積很大,氣勢恢宏,青磚黛瓦白粉牆,雕刻十分精美,特別是兩側山牆,呈“懶龍彎腰”狀,綿延幾十米,起起伏伏,遠遠看去,就像長龍飛舞,十分震撼。據宗親汪壽河家中保存的老譜記載:“宗祠基地直拾七丈,橫五丈三尺,共計柱一百三拾二根。”後寢享堂與前庭戲臺均為二層,屋頂為“禾觚兜”四水歸堂形式,建築材料為木、磚、石三種,門窗與戲臺均有戲劇人物、珍禽異草題材雕刻。無論是木雕、磚雕還是石雕,都精密細緻,充分彰顯著汪氏祖先的智慧和古代匠人的心靈手巧。但因為時代久遠,疏於保護,如今的祠堂已經十分破舊,當地宗親說,祠堂前面原本有一大片庭院,因為各種人為因素,如今已經蕩然無存。

千年古村江西樂平石峽村

千年古村江西樂平石峽村

千年古村江西樂平石峽村

千年古村江西樂平石峽村

千年古村江西樂平石峽村

千年古村江西樂平石峽村

另外,石峽村還有一座老戲臺,位於村中央,坐北朝南,三間四柱一樓式,重簷加硬山頂。平面全三面開口伸出式舞臺,是清代晚期石峽村民禮樂教化、看戲集會的重要共公場地。因為年久失修,2004年,村長汪珍焰等人倡議村民捐資修繕,於當年年底完工。有趣的是,戲臺前方五十餘米處有一塊高於地面二三十公分的石臺,隱約可以看到石臺側面有刻字痕跡,村中有人說,這個石臺以前沒有這麼低,是後來修路,把路面抬高了,這個石臺才顯得很矮,底下應該還埋了一大截。另外一個人的說法似乎驗證了前面所說,他說,這個石臺是以前的轎伕停下來擱轎所用。

千年古村江西樂平石峽村

千年古村江西樂平石峽村

千年古村江西樂平石峽村

汪氏族人在石峽村繁衍生息千餘年,見證了石峽村的歷史變遷,更鑄就了石峽村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

千年古村江西樂平石峽村


龍溪石峽汪氏流源

千年古村江西樂平石峽村

千年古村江西樂平石峽村

千年古村江西樂平石峽村

千年古村江西樂平石峽村

千年古村江西樂平石峽村

千年古村江西樂平石峽村

千年古村江西樂平石峽村

千年古村江西樂平石峽村

訂閱《汪氏通譜資訊》季刊

千年古村江西樂平石峽村

請掃描下圖“汪氏商城”

或是電話聯繫

汪長富(13305662987)

汪子涵(15961332733)

汪楠(18970292929)


千年古村江西樂平石峽村


千年古村江西樂平石峽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