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藝術愛好者,你認為怎樣才能體現出藝術作品的畫面動感?

影影圈圈


怎樣才能體現出藝術作品的畫面動感?我們從魯本斯的油畫中可以得到有益的啟示。

魯本斯是歐洲十七世紀最偉大的畫家之一。他在一次次學習臨摹感悟前輩繪畫大師的畫作中形成了自己的藝術理念和風格。特別是文藝復興時期米開朗基羅的雕塑和油畫造型的雄渾強健、提香油畫色彩的凝重莊嚴,對魯本斯產生重要影響。經過不斷研磨,魯本斯將巴洛克建築藝術引入油畫創作中,創作出《三美神》、《搶奪波留希斯的女兒們》、《土與水》、《父與女》《愛之園》等一系列與眾不同的豪放大氣充滿動感極具視覺衝擊感染力的油畫,成為獨樹一幟的巴洛克油畫藝術重要代表。

從魯本斯的油畫中我們可以感受到,讓藝術作品充滿畫面動感有兩大要素:一是造型,二是色彩。魯本斯畫筆下的人物造型動作舒展,富有張力,表情豐富而傳神。以《三美神》為例,“三美神”是西方藝術家表現較多的古羅馬神話題材,作品大多塑造出婀娜纖巧曼妙典雅的“三美神”形象。但魯本斯的《三美神》卻是人高馬大,膀闊腰圓,臀厚腿粗的形象。雖然不盡美麗,甚至和人們的傳統審美有些違和,但由於人物充滿張力和動感,情緒飽滿,看上去更真切更活潑更有神韻更接地氣也更容易讓人們記住,因此產生了更強的藝術感染力。

在色彩運用上,魯本斯特別注重以濃重而明快的顏色對比來營造畫面的動感效果。赤橙黃綠青藍紫等各種顏色在魯本斯畫筆下盡情揮灑運用自如,使畫面釋放出熱烈奔放舒張大氣的情緒和氣息,產生很強的吸引人感染人打動人的藝術效果。


燈影書畫


藝術的宗旨是表現“真善美”,用化繁為簡的形式來還原一個現實的世界,從而讓人們更容易感受體驗到生活中的“真善美”,人們習慣將藝術作品看作是一個“畫面”,問題來了:作為藝術愛好者,你認為怎樣才能體現出藝術作品的畫面動感?


藝術作品的畫面動感

每個人欣賞藝術作品的方式都有所不同,比如,書法、繪畫、攝影作品,有些人是從整體到局部細節、有些人是從局部細節到整體,但不論怎樣的欣賞方式,都是為了尋求作品畫面的美感,或者說畫面的動感,類似於書法、繪畫、攝影這些圖像視覺藝術,以靜止狀態來體現畫面動感,

意思是說,書法、繪畫、攝影作品是沒有音樂的旋律,也沒有舞蹈的節奏,看起來就是靜止狀態,那麼它們又怎樣體現畫面動感,給人動態的美感感覺呢?我們唯一抓住它們的藝術屬性,才能理解清楚,書法繪畫是屬於線條造型藝術,在簡練的線條造型中,表達人類豐富複雜的思想感情,



說到這裡就容易明白了,巧妙靈活運用線條,體現藝術作品的畫面動感,通俗理解,線條是能剛能柔、能屈能伸的,掌握好線條的習性,作品畫面的動感就體現出來了,比如,書法中的草書,草書佳作就是“筆走龍蛇”,像龍蛇飛舞一樣的曲線是動人心目的線條,動感十足,


還有就是達芬奇的油畫《蒙娜麗莎》,藝術家用線條的魅力來塑造出給人錯覺的畫面空間,蒙娜麗莎充滿含蓄意境的眼神有著若隱若現的淡淡笑意,她的嘴角微笑的幅度似乎無形中發生著動態的變化,整幅畫作的畫面動感令人感到神奇,作品人物就好像活著一樣真實。


詩夜城主


有畫面感的藝術形式無非就是繪畫和攝影,它們被稱作瞬間藝術,通過構圖技巧和藝術思維,來完成對物象在某一瞬間狀態下審美趣味的呈現。

要營造出別具一格的藝術趣味,跟藝術家的知識儲備,藝術感覺,審美能力有很大關係,優秀的視覺藝術作品,往往集合了藝術家多方面的才識和智慧。

不論是繪畫作品還是攝影作品,它們的畫面是靜止不動的,不像影視、戲劇、舞蹈等藝術形式可以完成敘事,畫面都是連貫的,有節奏的,有故事情節的,能給觀者帶來持續不斷的視覺衝擊。

因此,繪畫作品必須取長補短,從藝術深度上來做文章。

以我的理解,要想讓繪畫的畫面體現出動感,要做好以下兩大要求。

其一,充分發揮筆觸的作用,儘量讓筆觸變得活潑起來。

筆觸通常指畫家握著畫筆在畫面運行後形成的視覺痕跡,既是對自然物象造型神態的客觀描述,也是畫家心理狀態的直觀體現。

許多畫家為了追求造型上的完整性,喜歡以極其冷靜的筆觸來還原物象的結構,雖然讓造型精準了,但會讓畫面陷入死板、僵硬的審美情態,看不到應有的生機活力。

必須有舍有得,要適當捨棄理性的思維態度,把物象當做一個有情感的自然生命體去刻畫,每一筆下去都要挖掘物象的精氣神,而不是圍繞著外在形象而描摹。

要時刻用自己的審美趣味和藝術構思,來美化眼睛看到的一切物象,畫出自己心中認為的理想型審美形象,這樣的形象必然凝結著畫家的飽滿情感,筆觸如個人的心電圖一樣,始終是處在起伏變化狀態的,完全能把整個畫面盤活。

其二,重視色彩和光影的作用,用色彩的濃淡變化和光影的強弱變化,來體現畫面的動感。

給繪畫作品設色,一方面是為了補充造型上的不足,另一方面是強化畫家本人的即時心理感受,設色既要尊重客觀真實,更要遵循畫家的心理真實。比如,看到一片開花的向日葵,在陽光照射下金燦燦的,十分耀眼,覺得很美,爆發出火一般的熱情。

這時,畫家完全可以通過色彩來加深自己的瞬間印象和情感烈度,可以把金色的向日葵畫成橙色甚至紅色,甚至可以把向日葵的造型進行變形,畫成火苗的形狀,觀者看到一片向日葵,如同看到了一片火海,這就是色彩變化後所帶來的藝術感受。

關於這一點,完全可以參照後印象派的技法。


鴻鵠迎罡


你好親,很開心回答你的問題

藝術作品中的動感,我們來聊一下繪畫作品中的動感吧

許多繪畫作品中,表達動感,是採用動感的構圖方式。

西方美術史上,巴洛克畫派的藝術特徵就是,場面宏大,動感誇張

其中巴洛克畫家魯本斯的油畫作品,畫面極具強烈的動感

如作品《劫奪留西帕斯的女兒》,畫面氣氛緊張,人仰馬翻,天翻地覆的動勢,彷彿搶親的場面處於極速旋轉的漩渦中,充滿戲劇性的動感。

魯本斯的作品,每一幅都極具強烈的動感,如《獵獅圖》《伊弗利戰場中的亨利四世》,畫面天旋地轉,形成螺旋狀的動感構圖

表現畫面的動感,可以在構圖上做文章,運用動感的線條

英國畫家荷加斯曾說過:曲線,蛇形線,波狀線是最美的線條

個人拙見,自由的曲線,可以賦予畫面舞動的旋律,傳遞輕鬆,活潑的愉悅感,給觀眾興奮劑的作用

國畫作品中,通常表現藤蔓,柳枝,牽牛花蔓,葫蘆藤,衣紋等等,畫家都用活潑的曲線表現動感的韻律,流暢輕鬆的節奏

如畫家齊白石的作品《葫蘆》《蓮藕》

用曲線的節奏,韻律表達畫面活潑的動感,是許多畫家慣用的手法

如畫家楊之光的作品《舞》,流暢動感的曲線,表現舞女飄動的衣帶,長長的甩袖,翩翩起舞的動感節奏,交織流動

還有野獸派畫家馬蒂斯的作品《舞蹈》,同樣以手拉手,形態各異的人物舞蹈造型,表達畫面流動發動感,張揚生命的律動。

對於波狀線表達動感的繪畫作品是,彥涵的作品《山與水》

用蛇形線表達畫面動感的作品,無疑是吳冠中的作品《長城》,用蛇形線,表現長城的蜿蜒盤旋,雄偉莊嚴的氣勢。



個人拙見,表現畫面強烈的動感,不僅僅是採用動感的構圖,還有許多繪畫表現形式,可以表現畫面動感

如抽象畫家波洛克的作品中,沒有具體構圖,畫家採用行動,滴灑的線條表現抽象的動感

如畫家康定斯基,採用音樂感的節奏表現畫面的動感

畫家梵高,莫奈,用灑脫主觀的筆觸表達畫面動感。

西方美術史上,動感韻律很強烈的畫作是,杜尚的作品《下樓梯的裸女》

夏加爾的作品《生日》

馬蒂斯的作品《舞蹈》,蒙克的作品《吶喊》,梵高的《星月夜》,弗拉戈納爾的作品《鞦韆》

透納的作品《暴風雪中的汽船》

還有未來主義畫派的作品,崇尚一切處於運動,表現萬物的運動和速度

如波居尼的青銅雕塑《空間連續的形體》,油畫《城市的崛起》,還有未來主義畫家巴拉的作品《女人與狗》《快速飛翔。》





回答完畢

我是藝術狂人,從事少兒美術教育,如有美術,美術教育的疑問,歡迎私信


藝術狂人2


藝術作品的畫面動感給人們的視覺帶來了形象性的動態效果,併產生情趣而體驗出動作性和節奏性的審美感受。藝術作品畫面的動感有直覺的動作性和造型性的審美,表現形式有繪畫、雕塑、舞蹈等,它們有直接畫面的動感,還有間接的畫面的動感。

一、繪畫是視覺藝術,表現出繪畫作品的主題思想和藝術風格的藝術特色。繪畫藝術為人們提供了在欣賞繪畫中,以刺激人們的視覺而直覺地感受出繪畫作品畫面的動感形態,而獲得的繪畫藝術的審美享受。

二、我國繪畫大師徐悲鴻,在抗日戰爭時期畫了一幅《奔馬》畫,這幅畫不是簡單地畫一匹馬在飛奔,而是有深刻的寓意,是借奔馬來抒發胸中“憂心如焚”的愛國主義激情,因為當時正是長沙會戰後日寇的侵略氣焰很囂張, 所以這幅畫雖然畫的是馬,立意卻不全在“馬”上。這種筆墨表現奔馬的特點,表現出飛動的馬尾、馬鬃象徵著他胸中燃燒的怒火。

三、舞蹈是表演藝術,又是反映動作性和節奏性的視覺藝術。舞蹈是表達人們主觀情感的一種藝術形式,它是人的內在情感的所表現的藝術形象。舞蹈的節奏是用人體不同的節奏、動作、跳躍組成起來的相互聯繫的關係。節奏是舞蹈動作與造型賴以存在的條件,表現出人的各種不同的思想情感、性格特徵、藝術形象性的審美境界。

四、藝術都有著各自不同的視覺效果,有些藝術是動態地表現出來,有些藝術是靜態的體現出來,它們都是反映藝術特性的視覺藝術審美。有些藝術形式雖然直接表現直覺性和造型性的藝術特色,但是卻隱含著動作性、節奏性的跌宕起伏的藝術美感,猶如大海的驚濤駭浪與風平浪靜的節奏交替。


黃智637


我覺得這個挺難的,首先得有相當的基本功,首先得寫的出流暢的線條。如果能做到心手相忘,直抒胸臆。將情緒付諸筆端,線條自然會有動感


80後書法愛好者凱文


怎樣才能體現出畫面的動感呢?我們先得了解什麼是動感。


陳會衡水墨山水

1.藝術作品畫面的動感,是畫面的繪畫語言,是畫面的筆墨色彩。畫家創作藝術作品,有鮮明的個人色彩,有獨具一格的思想情懷,先天的愛好,獨有的觀念,影響畫面的動感。

2.藝術作品畫面的動感,有氣如長虹之勢,有山雨欲來之勢,有雨打芭蕉之勢,動感是畫面跳躍的筆觸,是畫面斑斕的色彩。


陳會衡水墨山水

那我們如何表現畫面的動感呢?

從筆墨上來表現。一幅作品的運筆,決定畫面的精微動態,各種物像的造型,決定畫面的動態氣息。

從構圖上來表現。繪畫作品的構圖決定畫面的大開大合之氣,夏半角,馬半邊,范寬的一大帶小,講的是構圖,也是一種動感的態勢。


陳會衡水墨山水

藝術作品畫面的動感,可意會不可言傳,動感是畫家心靈的感悟,化做筆墨色彩,傳達出作品的意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