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離職後自立門戶的人都怎麼樣了?請分享你知道的事例或經歷?

龍貓實驗室


可以給你分享一下,我的曾經,2009年在前家公司連續多次業務和業績第一,後面帶著團隊自己成立了自己的公司。開始衝勁很足,甚至在第三個月已經產生的大幅利潤。後續卻在1年後宣佈倒閉。總結我失敗原因有幾個。

第一,缺乏大局者思維

第二,經營細節沒做好,無規不成方圓

第三,沒思考順境如何趁勢而上,逆境如何逆水行舟

第四,作為領導者火車頭,自己卻先減速甚至有些漏油了

第五,情誼走頭,新鮮血液補充慢,淘汰機制如同虛設

第六,經營思維模式沒更新,全靠模仿老東家

自己當時失敗了,但是現在若有年輕人問我,現在能不能創業,我答案永遠是,如果自己覺得有信心,有想法就去吧。 成了,他驗證了自己的答案,敗了,他得到了在職場永遠學不到的知識。相信每一個能正視自己的失敗,都知道如何浴火重生。




樂先生阿樂


1999年創業開始至今,把我的創業過程給大家分享一下:

離開高校,準備做財經,創業認證方面的培訓,我是學經濟和營銷方面的,先入職別的培訓公司當講師,一開始就感覺是照本宣科,沒有實際的內容,更談不上經歷了,課程內容太空洞了,自己都沒有經過商,怎麼給大家講呢,每次講課都沒有底氣。所以就辭職創辦了自己的公司,真槍實彈的開始經商了,根據以往的知識和自己的悟性,公司還是順風順水,做了一個木地板品牌的西北五省總代理。業績做的再好,總公司任務是不斷的加碼,永遠拿不到超額利潤,這樣不到一年,積累了一點資金,就不做代理了。註冊了自己的木地板地板商標,並和原品牌商家商定,我貼牌銷售。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他們的品牌是中國第一品牌,是標杆性產品,地板的結構方面都有專利。開始做自己品牌以後,短時間就發展建立了自己品牌的代理商團隊,銷量和收入比我原做的品牌銷量還多,運作過程中由於沒有按照貼牌廠家的宣傳要求去做,認為我打了擦邊球,認為我違規,影響了第一品牌的銷量。隨之取消了給我供貨。這種情況下,倉庫的斷貨無法補充,我的經銷代理聽到這個消息後都想再換別的牌子做了,在這種前後受阻的情況下,低價處理了庫存地板,老本沒了還賠了幾十萬。

經過一段時間休整,開始考慮重新選什麼項目來做,經過考察瞭解,也深思熟慮之後,2003開始糧食生意,並且是專做玉米生意,目標客戶是南方的一些飼料廠和中間供貨商們,當初選擇這個行業,首先考慮是當時玉米是供方市場,再個大部分從業人員文化素質都不高,僅對本行業略知,外延性產品不去了解,邊緣性產業不懂,競爭力相對較弱,相對來說我的優勢就凸顯了,知識和經驗使我很快的超越了同行,不但填補了原虧空的資金,還又有了充足的資金。

這種情況下積累了大量的供方和需方的資源,在交往過程中,和雙方的信譽度都建立起來了。在玉米處於供方市場狀態下,把開始的營銷運作模式做了大幅度調整,由原來先發貨後匯款,改為合同簽訂後先交訂金,貨票號發出後全款付清。資金風險大大降低,幾乎為零,還避免了原資金短缺的尬態。資金不是問題情況下,供貨量也隨之增加。供貨方由原來發站貨場交割,改為到站貨場交割,貨質量達標後,貨款一分不少立刻付清,既保證了質量,又延期付款,再大的供貨量,資金不是問題了。

還有更大優勢在於,良性的循環信譽度不斷提升,業務也不斷擴大,由一站發貨變為多站發貨,鐵路裝載計劃和各站銜接以及匯款等業務都是在手機上操作完成的,原來各站對接的瑣事沒有了,目前主要任務是不斷增加需方客戶資源了。

經過這麼多年打拼,要告訴告訴大家的是,在選項目時要慎重考慮,寧願花一年時間去考察瞭解,也不要頭腦發熱短時間上馬,因為世上有一種藥你永遠買不到,就是“後悔藥”。

現在年齡也大了,就交給孩子們做了,也鍛鍊鍛鍊他們,在做傳統生意的同時,還指導他們做著電商。我目前主要做財經諮詢和創業指導,另外最近剛註冊頭條,希望能認識更多優秀的朋友。



金科商道


筆者所知道的,一個三線小城,一個朋友從銀行辭職去做教育培訓機構,剛開始說實話都不太看好,覺得丟了銀行這樣的鐵飯碗太不值得了。但是人家對於教育很熱愛,也很有幹勁,剛開始就在自己家裡擺幾張桌子給學生們做輔導。慢慢的就有了經驗,積累的學生資源也開始增加,於是租了一個大的樓房,200多平的那樣,招收幾個大學生開始了擴大再生產。

不過今年由於疫情原因吧,目前也沒有開工,估計要等到五月份了,賠了不少房租和其他的消耗。前幾天看他朋友圈說幹不下去想轉讓的消息。


阿康看社會


在公司工作得好好的,為什麼離職單幹呢?有二種情況:一是認為自己有實力、有資源可以創業。二是被公司的制度限制了發展,需要另謀出路的。

我以前的一個同事,比較熟悉,在一起出差的時候有聊到過公司的制度,說是對業務員的鉗制太多,壓榨得太厲害。我們當時是做電線電纜的,電線的成品小規格的是成捲包裝的,大規格的,需要用木盤包裝。成捲包裝的產品,成本較低,只需要用纏繞薄膜包裝就好,但木盤不同,成本較高,特別是需要出口的木盤,不僅做工較厚,還要經過燻蒸,價格也是比較貴。

在公司發佈新制度前,出口木盤是由公司負責,不需要由業務員買單。但新的制度提到所有木盤包裝的線纜木盤費用均由業務自己承擔,公司鼓勵成捲包裝。而那些大截面的電纜,根本不可能做成一卷一卷的形式,就算能也會造成運輸、搬運困難,更重要的是客戶使用起來很不方便,會降低客戶滿意度,嚴重點會失去客戶,而這些費用誰出?作為業務人員只能自己掏腰包。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公司在木盤上面還要賺一次差價,比如公司買進木盤的價格為450,而業務員要使用的話,不僅要提前預定,還要花600元購買。這完全是赤裸裸的壓榨呀,所以業務反應也比較激烈。

個別實力強勁的業務員,手中單子較多的,就開始在外尋找加工夥伴,單子根本不進公司,直接在外生產,發貨。被公司發現後,公司也沒有辦法,只能逼業務繳出單子並且辭職。最後不得以,辭職走人,手上有客戶,有資源,有人脈就自己開始創業,老闆活生生的把自己的員工整成了一個競爭對手。

後來,公司對手上的客戶進行了全面的整理,用ERP系統管理,反正給人的感覺是非常混亂的。一個公司的強勁業務員不可能只有一個,公司怕這些業務員出現同樣的狀況,就把這些業務員全部晉升為業務主管,成了管理人員,把單子分給了下面的組員,自己拿提成。就這樣,平靜了差不多二年的時間,業務員爆動了,紛紛辭職單幹,有了第一個業務的例子,其它的業務員準備好了,也就準備走了。這一批走的人比較多,至少有5個,而這5個人又分成了二個組,分別開了二家電線加工廠。那時候工廠裡面談論得最多的話題就是這個了,說是公司簡直就是創業者培訓基地。

至於這些公司的現狀有二家已經失去聯繫,只有和其中一家有聯繫,還是在去年的一個展會上面重新聯繫上的,經瞭解現在也是做得很好的,工廠規模不是很大,今年在2.18號就復工了,目前已完全開始正常運作,除了在手的單子外,新增單量比較少。


夢灬小小


特別羨慕有勇氣離職後創業的這部分人,覺得他們都會特別厲害的存在,有勇氣放棄現在安穩的生活,一面扛起未來所有的不確定性。當然,生活中也見過很多離職時的意氣風發,過幾個月後有灰溜溜出來找工作的人還是挺多的,很多人創業失敗還掏空了家底,只能找份工作重新開始。

一個朋友做銷售行業時間比較久,在行業內也算熟悉,有點客戶積累,出來創業後承包一個小項目,原本的打算是可以比工作時多賺點錢了吧?起初一年,基本收支平衡,而且他做的行業淡旺季也明顯,沒有生意的時候收入只能維持基本開銷。

今年算下來有3年,受疫情影響生意不理想,不過朋友本身也看的開,雖然這幾年自己做收入不多,但比打工強一些,而且自由時間多能顧家。今年他的目標只有熬過去,相信未來的經濟走勢會更好。

像朋友這樣的創業經歷的人也有,但是大部分人創業沒多久都是以失敗告終,自己單幹固然自由,同樣所有的壓力和危機也需要自己扛起,沒有計劃好承擔壓力還是繼續上班保險,至少現在的風險壓力都有你老闆承擔著。


城惜水樹


離職後自立門戶的人,大概20%成功立業,當上了大老闆,其餘的可能重新打工,或反覆創業中。


谷哥160081073


離職後,可以自己創業,當然有的也混的不怎樣,但是不氣餒就可以成功的!


jsjiayou


舒服,但是拿不到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