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界名校,卻險些退學:父母的理解是孩子最好的“降壓藥”!

上世界名校,卻險些退學:父母的理解是孩子最好的“降壓藥”!


日本節目《可以跟著去你家嗎》,豆瓣評分9.5分,其中有一期記錄了一位“天才少女”鈴木。她通曉19國語言,精通跆拳道和中國武術,上學時期獲獎無數,甚至考上了日本第一的東京大學。


上世界名校,卻險些退學:父母的理解是孩子最好的“降壓藥”!


但這樣的天才少女卻在大學時,因成績一落千丈而被留級。鈴木不敢將這個情況告訴繁忙的父母,她擔心父母的失望與責備,更擔心自己一直以來的良好形象不復存在。日復一日,不堪負重的鈴木甚至萌生退學的想法。


上世界名校,卻險些退學:父母的理解是孩子最好的“降壓藥”!


令人意外的是,當鈴木的媽媽無意中知道這個情況後,她不但沒有責備女兒,反而理解了女兒的處境,接受了女兒的留級,甚至帶她出國散心來,幫她緩解壓力。


上世界名校,卻險些退學:父母的理解是孩子最好的“降壓藥”!


鈴木媽媽的理解,不僅讓鈴木重拾了對學習和生活的信心,更讓這對母女獲得了更加融洽的親子關係。


在阿擇老師看來,良好親子關係必然建立在溝通、理解和尊重的基礎之上。


上世界名校,卻險些退學:父母的理解是孩子最好的“降壓藥”!


上世界名校,卻險些退學:父母的理解是孩子最好的“降壓藥”!

溝通

搭建親子關係的橋樑


俗話說:“親其師,信其道。”有效的溝通,是良好的親子的前提。


在電視劇《家有兒女》中,夏東海剛剛和劉梅組建家庭,為了能和劉星有更加融洽的親子關係,夏東海問劉星想要一個什麼樣的爸爸。


劉星滿心懷疑:“這個,我說了算嗎?”


夏東海回答:“你可以告訴我,我往那邊靠攏啊。”


上世界名校,卻險些退學:父母的理解是孩子最好的“降壓藥”!


在今後的劇情發展中,我們可以看到,因為相互之間真誠的交流,即便是在重組家庭,劉星和夏東海依舊相處地十分和諧。


與之相反的,在趙薇主演的《虎媽貓爸》中,趙薇飾演的畢勝男受父親的影響,本著“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原則,一意孤行,完全沒有顧慮女兒的感受。


畢勝男有一句經典臺詞:“孩子,你還小,媽媽替你做出正確的選擇。”

上世界名校,卻險些退學:父母的理解是孩子最好的“降壓藥”!


在劇中有這樣一個場景:


畢勝男住進了重點小學學區房,可是,茜茜因為政策原因還是上不了這所小學。畢勝男送給學校梅主任一瓶30年的茅臺,最後終於知道了茜茜可以上第一小學的辦法,那就是再等上一年。


徘徊在女兒是再等一年上重點小學,還是直接進入普通小學先學習知識之中,勝男很難做出抉擇。在與父親通話後,勝男一夜未睡,就在全家等著送茜茜進入普通小學的當天早上,勝男終於做出決定,還是要讓茜茜晚上學一年。這位“虎媽”替女兒做出了決定。


從不問女兒的意見、甚至也不問家人的意見,在畢勝男將女兒幼升小、擇校、興趣班等一切問題大包大攬後,茜茜最終患上了兒童抑鬱症。


劉星和茜茜結局的不同,這也正告訴我們,沒有最好的教育,只有最合適的教育,而每一種合適的教育方式,每一段和諧的親子關係,都建立在真誠溝通的基礎上。


著名心理學家勞倫斯·斯泰因伯格教授經過長達3年的調查研究,發現缺乏與父母溝通、缺乏向父母吐露心聲的孩子,在學業方面遇到麻煩的可能性較大,沾染上惡習的可能性也較大。另外,缺乏與孩子的有效溝通,忽視孩子身上發生著的變化,更會讓孩子從感情上疏離父母,甚至會造成孩子性格心理上的缺陷。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一個優秀的孩子,他的父母通常也是與孩子溝通的高手。如果在溝通過程中能夠像夏東海那樣,成功引導孩子的想法和理想、行為,那麼培養出一個有主見、有選擇能力的孩子就不是件難事。


上世界名校,卻險些退學:父母的理解是孩子最好的“降壓藥”!


上世界名校,卻險些退學:父母的理解是孩子最好的“降壓藥”!

理解

加固親子關係的城牆


除了溝通,“理解”也是建立和諧的親子關係的必經之路。那麼,一個不被理解、凡事生活在父母掌控中的孩子又會是怎樣的呢?


相信不少家長都聽說過“北大畢業生12年不回家,寫萬字長文痛斥父母”的事件:


王猛(化名)從小成績數一數二,是一個地級市高考理科狀元,當年被北大最好專業之一的生物專業錄取,本科畢業後,考取了美國排名前50的大學的研究生……也是一個妥妥的“別人家的孩子”


但這些光環背後卻是另一番事實:


從小到大,王猛(化名)連自己選擇穿什麼衣服的權力都沒有,所有的衣服都按照母親的喜好來置辦。一切學習、生活都由父母把控,王猛必須按照他們設想的方式活著,任何越出邊界的行為,都會被阻止並且嚴厲斥責。


五六年級時,他參加奧數考試,考試結束,他發現攜帶的文件夾被人劃壞並塗抹,滿腹委屈地對著母親訴說,而母親的回應竟是:“這下你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了吧!”


又一次,他因不會剝雞蛋遭到同學、親戚們的取笑,但他父母的反應永遠是:“這有啥大不了的。”


上世界名校,卻險些退學:父母的理解是孩子最好的“降壓藥”!


諸如此類的事不勝枚舉,父母長期以來的不解、無視、責備使王猛再也不願和父母袒露心跡,於是他開始十幾年不回家,開始拉黑父母聯繫方式,甚至用這樣的一封長信,要向朋友、同學宣佈著自己與家人的“決裂”,而在此之前,父母並不知道,孩子為什麼會和他們走向決裂。


家庭撫養不僅僅是物質的,更重要的是心理撫養。


世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但每個人在小時候都有過被父母忽視的委屈。現在自己身為父母,當孩子走入困境,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為什麼不能站在孩子的立場上,拿出一些耐心,去理解和幫助他呢?


再細的癢經年也刻成傷,有了父母的理解,這些“癢”也許只是孩子人生中的細小浮雲;而父母長期的忽視,則可能使其成為孩子心上一生的疤。


上世界名校,卻險些退學:父母的理解是孩子最好的“降壓藥”!


上世界名校,卻險些退學:父母的理解是孩子最好的“降壓藥”!

尊重

締造親子關係的堡壘


如果說“溝通”和“理解”是良好親子關係的基礎,那麼“尊重”則是親子關係的最高層次。


在一期綜藝節目中,黃磊談到女兒多多時曾說:


我從未把她當做孩子,她是一個有思想的人,她有她的秘密,她的想法,她的人生。


她不屬於我,我們之間是彼此獨立的個體,我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她。我要做的是,教會她這樣是對的,那樣是不對的。


如果她不要做一些事情,那她就要承擔不做的後果,對自己負責。


在這樣的教育下,多多成為了大家眼中的“國民閨女”,她多才多藝,會用英文寫劇本、會彈鋼琴、會演話劇、會走秀、會做小甜點……


正是因為黃磊對女兒充分的尊重與支持,多多才能成為今天如此優秀的人。


上世界名校,卻險些退學:父母的理解是孩子最好的“降壓藥”!


父母給予孩子生命,撫養孩子……但卻必須明白,孩子雖然是“被給予者”但也有獨立人格,他們也需要被尊重,需要理解和平等溝通。


在教育過程中,父母介入太多,不尊重孩子的想法,對孩子的成長會起到負向的作用。這樣長大的孩子,即使在長大後依舊無法自行承擔責任,更難以獨立做出選擇。


之前有一個很火的新聞:一位媽媽因為孩子說“我想學攀巖”,就為他建了攀巖館。


當孩子10歲的時候他就已經有8年的攀巖經歷,雖然手上滿是水泡,卻依舊樂此不疲。


上世界名校,卻險些退學:父母的理解是孩子最好的“降壓藥”!


後來,男孩打算放棄攀巖,成為飛行員。對於他的決定,家人沒有任何指責,而是幫他去諮詢航校。男孩感到很幸福,他說:“所有美好的願望都會實現。”


上世界名校,卻險些退學:父母的理解是孩子最好的“降壓藥”!


一段完美的親子關係,不是“我讓你成為什麼樣”而是“我幫助你成為你想成為的樣子”。這種支持不是溺愛,而是尊重,是接納,是欣賞。我們不僅會在這種尊重中收穫更好的親子關係,更會因為對彼此的尊重使雙方成為更好的人。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和孩子溝通想法,理解孩子的困境,尊重孩子的選擇,這樣的親子關係會更加牢固,而在這種環境下走出來的孩子也必將走的更遠。



遠播教育將於3月28日-29日舉辦IEIC國際教育創新在線峰會·山東站。此次峰會將邀請眾多山東國際學校,讓你足不出戶就有機會了解眾多國際學校信息,幫助孩子選擇心儀的學校!


IEIC國際教育創新在線峰會·山東站

3月28日-3月29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