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人,疾控專家:發現境外輸入關聯病例不用恐慌

過去的7天(3月18日—24日),廣東省新增境外輸入新冠肺炎確診病例62例。截至3月24日,廣東境外輸入確診病例達81例,來源地有英國、法國、西班牙、菲律賓、泰國等。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注意到,廣東的境外輸入確診病例以廣州、深圳報告居多,兩地分別有40例和24例。


3月25日上午,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前主任張永慧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時表示,境外輸入病例有所出現,這在之前預料之中,也是當前的疫情防控重點。對於境外輸入病例的防控,廣東省的相關防控措施已經升級,防控措施已經很嚴。


值得警惕的是,3月21日,廣州報告了一起境外輸入的關聯病例。3月23日,上海新增1例境外輸入關聯病例,患者於3月14、15日到廣東出差,曾與廣東確診的境外病例有過接觸。


對此,張永慧表示,和之前一樣,疫情防控中很重要的一點是,要防止本地社區傳播。目前,廣東、北京、上海等地都出現了個別的境外輸入關聯病例,值得警惕,但也不用過於恐慌。這一方面說明了當前的疫情監測是有效的,這樣的關聯病例能夠及時發現、追溯;另一方面境外輸入病例的軌跡相對清晰,國內也積累了較為豐富疫情防控的經驗,應該不會發生大面積的社區傳播擴散。


廣東一週新增境外輸入病例62例


受國外疫情形勢影響,留學生、華僑等群體回國入境,境外輸入病例逐步增多。


據國家衛健委公佈的數據,3月24日,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47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截至3月24日24時,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病例474例,其中廣東累計境外輸入病例81例。


澎湃新聞梳理發現,過去7天,廣東累計新增境外輸入病例62例,其中3月18日9例、19日14例、3月20日7例、3月21日7例、3月22日6例、3月23日14例、3月24日5例。


廣東省又以廣州、深圳的境外輸入病例居多,分別累計達40例、24例。過去7天,廣州、深圳分別新增境外輸入病例33例、16例。


與此同時,廣州、深圳兩地的入境旅客人數仍保持高位。3月23日,廣州市召開第51場疫情防控通氣會通報稱,自2月27日到3月23日零時,廣州口岸累計轉運入境旅客25330人,其中目的地為廣州市內的11262人。


數據顯示,截至3月22日0時,廣州市入境旅客隔離人數9180人,比前一日增加1245人,隔離酒店增加至76個。


據微信公眾號“深圳口岸發佈”消息,3月24日0-16時,深圳灣口岸共計驗放出入境旅客近4300人次(含司機),其中出境近2000人次,入境2300人次;共計驗放車輛2600餘輛次(含貨車),出境、入境車輛規模相當。


澎湃新聞注意到,面對境外輸入病例增多,廣州、深圳都已升級防控措施。


據3月21日舉行的深圳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消息,為嚴防境外疫情輸入,自3月21日0時起,從深圳入境的人員如果之前14天去過國外的,都要自費隔離14天。3月23日晚,深圳市人民政府口岸辦公室發佈消息稱,3月24日零時起,從深圳口岸來深所有人員均需做核酸檢測採樣。


3月22日,廣州市衛健委通報了一起境外輸入關聯病例。這一天,廣州市的疫情防控措施也明顯升級。


當天,廣州市對外發布通告稱,對境外入穗人員實現核酸檢測全覆蓋,並一律實施14天居家或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食宿費用自理。一個小時後,廣州市又發佈通告稱,3月8日零時後境外來穗人員,無論中外公民,一律隔離。


3月23日,廣東省商務廳副廳長馬樺在省政府新聞發佈會上表示,考慮目前全球疫情發展態勢,特別是境外疫情輸入風險較高,第127屆春季廣交會確定不會在4月15日如期舉辦。


專家:防控措施已經很嚴,不必過於恐慌


3月18日,在廣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第46場疫情防控新聞通氣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建議,對輸入病例還是要用核酸檢測,比鼻拭子、咽拭子的檢查準確率更高。輸入病例的感染性很強,一點都不能放鬆。鍾南山說高度警惕輸入性病例,對高發國家第一波輸入病人,不要看症狀,而是要做檢查。


澎湃新聞注意到,境外輸入病例增多,引起了一定恐慌,甚至部分網友認為,應該進一步防控措施升級,“嚴防死守”。


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前主任張永慧是廣東省疫情防控方面的專家顧問,他告訴澎湃新聞,目前,國內的疫情基本得到控制,關鍵是防輸入、防反彈,防止由境外輸入病例引發的本地社區傳播。病毒沒有國界,當前國外疫情形勢嚴峻,部分華僑、留學生等回來,出現一定數量的境外輸入病例,在預料之中;隨著境外輸入病例增多,出現個別的關聯病例,也在預料之中,這些都是當前疫情防控的重點。


張永慧說,整體來說,大部分入境人員都能配合相關防控措施,只有個別人員沒有嚴格遵守,隨著境外輸入病例增多,確實存在一定的本地社區傳播潛在風險,需要重點關注。他認為,目前來看,現有的疫情防控措施是有效的,基本達到了防止本地社區傳播擴散的目標。


在張永慧看來,在目前的形勢下,要使境外輸入病例每日新增為零,難度很大,因此要理性看待,“既要關注,提高自身的警惕,又不要過於恐慌”。出現境外輸入病例的關聯病例,一方面說明了當前的疫情監測是有效的,這樣的關聯病例能夠及時發現、追溯;另一方面,境外輸入病例的軌跡相對清晰,國內也積累了較為豐富疫情防控的經驗,應該不會發生大面積的社區傳播擴散。


廣東是經濟強省、外貿大省,和國外經濟往來密切,如何在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上做到平衡呢?張永慧認為,疫情防控肯定會付出很大的社會成本,隨著對新冠肺炎病毒的認識深入,大家慢慢意識到整個防控可能是長期的,因此在做好防控的同時,也要兼顧經濟發展、社會生活,沒法做到一刀切,追求“密不透風”。


張永慧強調,防控措施是否要升級,要根據疫情發展形勢,當前在防控境外輸入病例方面,廣東的防控措施已經升級,入境要做核酸檢測並隔離14天,“相關防控措施已經很嚴密了,後面主要是抓落實”。


具體到個人,該怎麼做呢?張永慧提醒說,對於境外人員,如果可以不回國,建議不回;從境外回來的人員,要如實申報個人情況,配合做好疫情防控;普通市民也不能放鬆警惕,繼續做好戴口罩、勤洗手等個人防護,儘量避免沒必要的聚集。


“我作為專家,(對疫情防控)是有信心的。”張永慧說,後面還是會出現境外輸入病例,但相信能及時發現,控制住傳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