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喬裝打扮找人算命,算命先生說了什麼?嚇得崇禎臉色發白,驚慌失措?

大侃歷史


答:凡提問問題的人提到“崇禎皇帝喬裝打扮找人算命”、“崇禎皇帝微服私訪吃了三個燒餅”、“崇禎皇帝野外向道士問路”之類的話題,我都會一口否定:假的。

捏造這種故事謠言的人,他們壓根不知道,明太祖朱元璋曾在大明開國之初,主持編撰有一本明朝典籍《皇明祖訓》,裡面對自己的兒孫做了許多限制。

這其中有一條:“凡諸王宮室,並不許有離宮、別殿及臺榭遊玩去處。雖是朝廷嗣君、掌管天下事務者,其離宮、別殿、臺榭遊玩去處,更不許造。”

之所以特別制訂這一條,是朱元璋本身出自貧苦家庭,過慣了苦日子,恆念天下物力惟艱,又見慣了元朝官員出行時的奢侈排場,知道王室子弟,尤其是天子出行,必定興師動眾、勞民傷財。

後來明成祖朱棣成功篡位,為了防止後世子孫中有人以自己為榜樣,更把這個條例訂死,要求王室成員一輩子生老病死必須侷限在自己的封地上;帝王不準隨意離宮。

所以,明朝成為了唯一一個皇帝從來不在京城以外給自己修建行宮、離宮、避暑山莊、皇家圍場的大一統朝代。

明朝的皇帝也從沒有秦始皇巡遊六國的氣派,沒有隋煬帝遊皇宮的奢華,沒有康熙、乾隆爺孫數次下江南的“壯舉”。

有的只有朱棣本人和明英宗、明武宗的親征——明武宗離宮南下那一次,也是以征伐寧王為藉口的。

其餘的絕大部分皇帝都是一輩子在呆紫禁城裡面,帝國的所有信息就要以文官系統提供的奏章為準。

嘉靖帝以宗王入繼大統,雖說幼年是在京城之外的封地生活,但當上皇帝后,也是老老實實窩在皇宮裡面哪裡也不去了。

其他如明憲宗、明孝宗、明穆宗、明光宗、明熹宗這些壽命較短的就不多說了,單說萬曆帝,他的在位時間最長,有四十八年之久,他也從沒離開過京城,只有四次離開過紫禁城,一天是到天壇求雨,三次是視察自己的定陵。而從1588年最後一次視察定陵之後,此後三十多年,再也沒有踏出紫禁城一步。

崇禎帝也不例外——本來,在崇禎十六年,他有過遷都之議,是有機會離開北京城的,但該議流產了。

所以,可以明確地告訴大家:崇禎帝雖然貴有天下江山,但對於這個江山的認識,他只是從官員的奏章、書本上的記載得來,他本人從來沒有親眼去視察或者觀賞過。

那麼,那些“崇禎皇帝喬裝打扮找人算命”、“崇禎皇帝微服私訪吃了三個燒餅”、“崇禎皇帝野外向道士問路”之類的故事,絕對是民間人士胡編瞎造,不足為信。


覃仕勇說史


崇禎十七年(1644),明朝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外有滿洲八旗虎視眈眈,內有李自成和張獻忠起義反叛。崇禎皇帝找人測字,為何連寫了三個,算命先生都說:大明必亡?

崇禎皇帝是個勤政節約的皇帝,但是即使他宵衣旰食、日理萬機,依然收拾不了整個爛攤子。他是個皇帝,是整個國家的象徵、一個國家走向的指示標,如果表現出憂心害怕,那麼臣子必然人心浮動,加劇民心不穩,對整個國家而言是一種更為直接、更為猛烈的打擊。而後人千方百計想揣測他當時的內心情感,民間便流傳起他測字的故事。

一日,崇禎皇帝喬裝出宮,遇見一個算命先生,便起意測字,竟全是不祥的徵兆。崇禎皇帝一開始說“友”字,算命先生問:“你要測什麼?”崇禎說:“國事!”算命先生沉吟了一會兒:“友字乃是“反”字出頭,預兆著反賊出了頭,大事不妙啊!”

皇帝自然是一驚,連忙說:“不,不是這個‘友’字,而是‘有’,有沒有的‘有’字!”算命先生說:“‘有’字本是好事,但如果仍問國事,便是一場災難。”崇禎不解,算命先生便說:“你看這個有字,便是大明二字各去一半,國家垂危,江山不保。”崇禎皇帝強作鎮定:“你又聽錯了,不是有沒有的‘有’,而是地支的第十位的‘酉’字。”算命先生遲疑地問:“還問國事嗎?”崇禎皇帝答:“還問國事。”算命先生搖搖頭,說:“‘酉’字為九五之尊的‘尊’字去頭除尾,身為皇帝,頭沒了,腳也不在了,您說這個國家還有希望嗎?”崇禎皇帝又驚又怒,嘴咬著大衣巾,取出銀兩付款,先生卻連連擺手,道:“這錢我不能要。你口咬著巾,可不就是吊死的‘吊’字嗎?這般不吉利,這錢我收不得。”崇禎皇帝頓時面如死灰,失魂落魄地回宮了。

在民間傳說中,還有流傳出其他崇禎皇帝測字版本,大體相同,不過測的字有所改變。比如說,崇禎皇帝本命朱由檢,於是便測“由”字,算命先生說:“田字出頭視為由,意思是農民反叛,要出頭了。”也有說崇禎皇帝在沒招的情況下,最後測了個“幽”字,算命先生說:“‘幽’字是山中兩根繩,在山中上吊的意思,不能再算下去了。”

同音不同字,卻給出了相似的結局。這不能完全說是算命先生的神機妙算,其實在這段明朝可說是風雨飄搖、朝不保夕的日子裡,明眼人都能看出,大明王朝氣數已盡,必亡。但一個算命先生怎麼有膽識議論國事,直接說出“不吉利”的話語呢?曾有人說,這個算命先生是李自成手下軍師宋獻策,他眼見軍隊久攻不下,想出“攻城為下,攻心為上”的計策,混入城中演了這麼一齣戲,目的就是為了擊潰了崇禎皇帝守城的決心,這便是民間傳說的“崇禎測字”的故事了,雖然真實性有待考證,但也表明了當時明朝滅亡結局的必然性。沒過多久,李自成攻入城中,崇禎皇帝在煤山上吊自盡了。

看起來,算命先生的預言都一一實現了,可傳說也許只是傳說。但這也告訴我們“三十六計,攻心為上”,倘若一個國家人心惶惶、難以管教、不能團結,這種精神上的折磨遠勝於身體上的折磨,那麼這種國家不必攻、內自破,而這時候最需要的是領袖的力量,以一種令人信服信任的姿態帶領大家一起面對,而在這個傳說中,明顯崇禎皇帝解決不了自己內心的焦躁不安,談何撫慰天下呢?


鄧海春


明末風雨飄搖,國家危在旦夕,據民間傳說,一次,崇禎帝和貼身宦官王承恩,微服出行。可能是為了散心或者探察民情,見街上有人卜卦算命,周圍有不少人。

崇禎心思一轉,想算一算國運如何,作為皇帝崇禎壓力極大,或許面對內憂外患,他已經無力承擔。當時周圍人很多,說話多有不便,崇禎帝便讓王承恩打發其他人走,並把算命先生請到客棧內。

測字先生名為宋獻策,他原本是李自成的軍師,精通卜卦算命,這次進城就是為了打探明廷消息,恰巧碰上了崇禎,真是不巧不成書。崇禎帝一臉陰霾卻氣度不凡,王承恩沒有鬍鬚,加之宋獻策掌握的情報,便認定這是大明皇帝陛下。

宋獻策道:“想問客人是測前程、姻緣還是其他?”

崇禎猶豫道:“我想測國事,可以嗎?”

宋獻策回答:“那就請客官出一個字吧”

“那就測‘有’字。”崇禎隨口說出一字。

宋獻策皺起眉頭:“這個‘有’字可不太好,‘大’字少一捺,‘明’字少一半,意思是大明江山少了一半,這可不是什麼好兆頭。”

崇禎倒吸一口冷氣,心裡敲起了鼓,只是在強作鎮定:“哦,先生,我說的並非‘有’,而是‘友’字。”

宋獻策繼續解釋道:“這個字同樣不吉利,‘友’字是‘反’字出頭,現在闖王已經兵臨城下,反賊要出頭!”

崇禎的眉頭已經蹙成一團,攥緊了拳頭,幾乎快拍案而起,本來崇禎是想借測字討個吉利的彩頭,不料卻是這般結果。

“我今天狀態不佳,測的字總是說錯,我說的是這個‘酉’字。”

宋獻策心裡暗笑,繼續忽悠崇禎:“這‘酉’更加不得了,‘尊’字沒有頭,沒有尾,可能預示著皇帝要……”

崇禎聽到此處臉色發白,再也說不出一句話,宋獻策也急忙拿了錢溜走了。測完字,崇禎再也沒有閒逛的心情,和王承恩回到了皇宮。

那麼這個傳說是真是假呢,應該是虛構的,但宋獻策確有其人。

史料記載:

“獻策,河南永城人,善河洛數,初見自成,袖出一數進曰:十八孩兒,當主神器。自成大喜,拜軍師,獻策面狹而長,身不滿三尺,其形如鬼,右足跛,出入以枚自扶,軍中呼為宋孩兒。”

宋獻策是河南永城人,臉部狹長,身材矮小,右腳有些瘸,走路需要拐杖,身形和鬼魅差不多。宋獻策是由牛金星舉薦,來到李自成軍中,對李自成說出十八孩兒主神器的諂媚之言。十八子就是“李”字,主神器便是統治天下。

雖然這口號比較不靠譜,但也也能看出宋獻策的測字卜卦的功力,短短一句話就可以讓李自成對其刮目相看,並拜軍師之職。在李自成進攻北京城之時,宋獻策曾建議李自成動用“孩子兵”,也就是十五六歲的少年作為攻城先鋒。

這些孩子動作敏捷迅速,不多時就攻破了京城,其實當時的北京城早已因瘟疫、戰亂幾乎變成了空城,守備兵力不足,城破只是時間問題。等農民軍進了城,宋獻策建議:“先安民,乃可入。”事實上,不論宋獻策十分精通奇門遁甲之術,這條建議還是比較中肯的,李自成起初接受了建議,但隨著時間推移,起義軍開始燒殺搶掠,再也無法控制。

如宋獻策的本事,忽悠崇禎測字是沒有問題的,而這個故事,也可以看出李自成在覆滅明王朝的同時一直以“君權神授”來武裝自己,給自己造勢,直到顛覆大明帝國。

當然,就算這故事是真實的,明帝國也不會因為幾句測字之言就亡了國,而是幾乎所有人都能看出大廈將傾,國將不國。

崇禎十一年,孫傳庭和洪承疇共同剿滅李自成的農民軍,李自成僅剩十八人,逃入陝西大山之中。此時的明軍應斬草除根,解決掉李自成,但由於京城防務緊急,崇禎把孫傳庭、洪承疇調入京畿鎮守,於是給了李自珍貴的喘息時間。

沒有多久李自成便再次重起爐灶,加之其慣用的“天命”手段,很快又拉起大量起義軍和明廷對抗。在此之前,崇禎有意和滿清議和,其實如果真的議和,對大明極其有利。最起碼可以直接大幅度減輕遼東壓力,讓明軍騰出手來先解決李自成的叛軍。

只不過崇禎猶豫了,這猶豫不決耽誤了大事,崇禎擔憂文武大臣不同意議和,但從城破之後看,大多數的官員都投降了李自成,崇禎的猶豫純屬多餘。在朱元璋在位時期,就已經奠定了“家天下”的格局,百官只是打工的,於是很多官員並不在乎大明的死活,只關心自己的權位。

沒有議和,最起碼也要保存實力,當時僅有的幾員大將,就在崇禎的猶豫不決中戰死。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大學士楊嗣昌提議和滿清講和,盧象升孤軍被數倍清軍包圍,宦官高起潛按兵不動,盧象升力戰而亡。

盧象升陣亡,明軍少了主幹力量,崇禎只得調來孫傳庭護衛京城,關中的匪徒有了喘息之機。可以說崇禎一步錯,步步錯,不僅沒有消滅敵人,還自斷一臂,搞得滿盤皆輸。

不和任何一方議和,仍有辦法保存國家,那就是效仿北宋,放棄北方領土,南遷至南京。崇禎十七年,局勢迫在眉睫,大臣李明睿諫言:

“天命微密,當內斷聖心,勿致噬臍之憂。”

崇禎有意南遷,再次只是有意,其他大臣一通反對,崇禎再次陷入了沉思。

結局是崇禎下令入京勤王,礙於臉面,優柔寡斷的崇禎最後什麼都沒有得到。那些表面忠心的大臣,在崇禎號召大家為國募捐之時,僅湊出二十萬兩白銀,當李自成攻破京城後,卻從高官府中搜刮出七千萬兩白銀,這是何等悲哀。

崇禎並非沒有機會,只是機會他手中一次次滑落,人無頭不走,鳥無頭不飛,崇禎選擇用最壯烈方式告別,留得個君王死社稷的美譽。如果崇禎不死,一切都還有機會,他死後明軍一盤散沙,吳三桂直接獻關投降,一切也就告一段落了。

至於找人測字之事,是真是假,也就無從得知了。


楊角風發作


雙手難撐日月間,痛心傷臆仰長眠。
壯志未籌身先死, 世上再無朱由檢。

明代十六位皇帝中,最為悲劇的,就屬末代皇帝明思宗朱由檢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崇禎帝,雖有千萬般治國的想法,奈何大明氣數已盡,李自成殺入北京,逼得崇禎的一把白綾吊死在煤山歪脖樹上。可悲可嘆!

崇禎帝是一個勤政的好皇帝,從哥哥天啟帝中接過權利的指揮棒,每一日都在想如何讓朝綱恢復,但是即使他再勤政,奈何大明朝已經爛到骨子裡了,即便是朱元璋再世,估計也是回天乏術,更何況是政治手段稍顯稚嫩的朱由檢呢。

崇禎帝算命,連抽三字,字字誅心

相傳,這崇禎皇帝在某日心情著實鬱悶,連日來的批閱奏摺以及議論朝政讓他身心乏累。加上各地起義不斷,朝廷財政捉襟見肘,更是讓他心煩意亂。於是便趁著空閒,喬裝打扮一番,出了皇宮,在大街上信步遊覽。

遊覽的過程中,碰到一位仙風道骨的算命人。按說貴為天子,對這些東西理應不會太感興趣。但是崇禎帝鬼使神差的竟走上前去,尋思著算上一卦。

算命人見崇禎帝走上前來,便請他坐下,詢問崇禎帝要算哪一方面?崇禎帝心道:“這婚姻財運前程我均不需要算,不如問問國事。”。於是就對算命的老者說道:“先生,我想算下國事。”算命的老者聽後很是詫異,這一般人都是算個人前程或者婚姻之類,怎麼此人會算國事呢?詫異歸詫異,嘴裡卻沒閒著:“那請公子寫個字,老夫這就為你算。”

崇禎帝本名朱由檢,於是他信手便寫了個“由”字,老者看後,眉頭緊鎖,對崇禎帝說道:“若你要算國事,這個由字可是不太好。”崇禎帝忙問道:“如何不好?”算命老者答道:“田字出頭視為由,那這田,就是說種田的人,就是農民,這由字的意思就是農民反叛,要出頭了。”崇禎帝一聽,大為惱火,但又不好表露身份,於是說道:“我寫錯了,應該是有,沒有的有。”算命的老者一聽,說:“若是這個有字,那就更不好了,你看著有字,是將大明兩個字各去掉一半,這樣就是江山難保,要剩下半壁山河了。”

這下,崇禎帝是真的緊張起來,但是還是要強裝鎮定,嘴硬的說道:“先生,我又寫錯了,不是沒有的有,而是幽靜的幽”。算命的老者一聽,大驚失色,連忙道:“這個字更加不吉利,幽字是山中兩條繩子,這分明是要吊死之象啊!”

崇禎帝一聽,面如土色,失魂落魄的丟下銀子,跌跌撞撞的回宮去了。

這個故事呢,正史中沒有記載,均是野史和民間傳說而來,其實這個故事也有很多紕漏,比如說,這算命先生,是何方神聖?竟敢能在大街上對一個陌生人言談國事,且口出如此喪氣的話,要知道明代最出名的就是錦衣衛,要是真有這種人,早早就會被抓起來了。也有版本說,這個算命先生乃是李自成的手下,為了瓦解崇禎的的信心,特意裝扮,待得崇禎皇帝出城,便為他算命,言語中,使用“攻心術”來讓崇禎帝的決心崩潰。這一招,真乃是殺人誅心。

當然,明朝最後的結局我們都知道,李自成兵破北京城,崇禎皇帝揮劍殺死自己的皇后妃子以及兒子女兒後,身邊僅剩太監王承恩,崇禎帝寫下血書,懷著滿腔的悲憤、孤獨、寂寞與絕望,上吊而死,大太監王承恩以頭撞地,血流如注,失聲慟哭,對著帝王遺體行了三拜九叩的臣子之禮後,吊死在老槐樹旁邊的海棠樹上。
大明帝國,至此滅亡!


史曉生


崇禎皇帝的結局:自縊身亡。

崇禎皇帝朱由檢是明朝的最後一個皇帝,其實也算是年輕有為了。1627年9月19日,明熹宗朱由校去世,沒有留下子嗣,弟弟朱由檢即位也就是崇禎皇帝。

崇禎皇帝做了皇帝后,勤於政務,同時大力清除閹黨,滅掉了魏忠賢,還曾經六下罪己詔,但是這個時候的大明王朝已經沒落了,又加上大旱不斷,瘟疫爆發,內有農民起義,外有皇太極的不斷入侵,崇禎皇帝還是無法挽救大明王朝的危亡了。

朕自登基十七年,雖朕薄德匪躬,上幹天怒,然皆諸臣誤朕,致逆賊直逼京師。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1644年,李自成軍攻破北京,崇禎皇帝留下了勿傷百姓的遺言,在景山一棵歪脖樹上自縊身亡,年僅33歲,一個皇帝這樣的下場也是很悲慘了。明朝滅亡了,不過關於明朝的故事卻很多,這不就有了崇禎皇帝喬裝打扮後找人算命,崇禎皇帝被嚇得臉色發白,驚慌失措的故事了。崇禎皇帝為何會這樣了?因為算命先生根據崇禎皇帝給的字後測算出大明王朝要滅亡,皇帝也要沒命了。

崇禎皇帝上街算命。

1644年,內憂外患的大明王朝已經面臨滅頂之災了,崇禎皇帝無比焦急。有一天,一個小太監說城裡有個算命先生算得很準,可以讓他測算一下明朝的國運。崇禎皇帝還真的心動了,這個時候也實在是沒有辦法了,於是就換了服裝後和小太監微服私訪找到了這個算命先生。

算命先生也不含糊,馬上就問焦慮的崇禎皇帝要測哪個字和測哪方面的事情。崇禎皇帝連著報了三個字說要測國運,算命先生測算出來的卻都是大明王朝要滅亡了,崇禎皇帝被嚇得臉色發白。

三個字測算出大明朝要滅亡。

崇禎皇帝告訴算命先生自己要測國運,先是說了"有"字,算命先生馬上說大事不好了:“有的上邊是大字的一半兒,有的下邊兒是明字的一半兒,意思就是大明朝已經去掉一半了。”

崇禎皇帝著急了,說是朋友的“友”字,算命先生卻又接著說大事不好了:“友是反字出頭了,意思就是說各路造反的人都會出人頭地,大明王朝這是要滅亡了。”

崇禎皇帝又接著改口,說是子午卯酉的“酉”字,算命先生還是說大事不好了,皇帝都要沒命了:“酉是把尊字的上面和下面都去掉了,尊代表的是九五之尊的皇帝,皇帝的腦袋和腳都沒了,那就是沒命了,皇帝都沒了,大明朝也是要滅亡了。“

崇禎皇帝聽了算命先生的話嚇得臉色發白,但是在驚慌失措中還是用口咬住長袍,然後從衣內荷包中掏出銀子給了測字費,但是算命先生卻再次叫大事不好了,還拒絕收銀子,因為他說崇禎皇帝是將死之人:”用口咬巾,這是吊字,你這是要自縊身亡了。“

崇禎皇帝最後果然是自縊身亡了,算命先生算得很準,但是這個故事是來源於野史,並非是正史中,應該是虛構的。算命先生要是真的這麼會算,早就算出崇禎皇帝是皇帝了,這個時候李自成還沒有攻破京城,崇禎皇帝還有時間殺他了,他是沒有膽子和崇禎皇帝這麼說話的。

本故事來源野史,大家也就一笑而過吧。


湘西小木魚


這是發生在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的事情。當時李自成已經兵圍北京城,大明朝形勢日益危急,心情煩悶的崇禎便帶貼身太監王承恩喬裝出宮,打算實地觀察下北京城中的情況。

巧合的是,李自成的軍師宋獻策,也在這一天偷偷溜進北京城,打算藉此探明城中虛實。這宋獻策精通六爻八卦、周易和奇門遁甲,他曾在李自成起義之初,製造“十八子,主神器”的讖語,意思是說“姓李的將來要稱帝”,從而讓李自成的隊伍迅速發展壯大。

也正因為此,李自成非常器重這位宋獻策,所以這次在攻打北京城之前,李自成特意派他到城中打探消息。宋獻策在進入北京城後,特意喬裝打扮成一名算命先生,還在北京城牆根擺開了卦攤,卦攤上一面布幡迎風招展,上書:“鬼谷為師,管恪為友”八個大字。



正所謂無巧不成書,崇禎在北京微服閒逛時,恰好來到了宋獻策的卦攤前。當然,崇禎並不知道眼前這人就是反賊李自成的軍事宋獻策,但宋獻策卻早已經猜到眼前這人非同一般。

因為,宋獻策看到崇禎旁邊的太監王承恩,不僅嘴上無須,說話娘娘腔,還油光滿面,便斷定他是個有身份的太監。此時這位王承恩對他面前的那人表現得是卑躬屈膝和近乎誇張的尊敬,這讓宋獻策有理由斷定,眼前這人至少是皇族,否則哪裡會有這樣的派頭呢?

因此,宋獻策看到崇禎走過來時,就主動大聲招呼:“客官要測字嗎?保管百靈百驗,不靈驗不要錢!”此時崇禎本就因為國家大事而煩憂,現在看到這個算命的,一時間病急亂投醫,便徑直走過來詢問。

崇禎最開始說了個“友”字,宋獻策便詢問崇禎想要測什麼內容,崇禎答言道:“現在天下大亂,我想問一問國事如何?”

宋獻策一聽,心中頓時一驚,他現在越來越覺得眼前這人與崇禎肯定有莫大關係,至少能夠在崇禎皇帝面前說上話,所以他決定“攻心為上”。



於是,宋獻策假裝沉吟片刻,然後搖頭說:“這個‘友’字,遮去上邊那半撇就是‘反’字,寓意反字出頭,也就是反賊將要出頭,國家危矣!” 崇禎心中頓時一驚,連忙改口說自己想測的是“有”,而非“友”。

宋獻策眉頭一皺,說那局勢就更加不好,因為這個“有”字,剛好是取“大明”這兩個字的各一半所組成,寓意明朝將只剩下半壁江山。

崇禎強作鎮定,又表示自己想測的是“酉”字,而非“有”字。這時,宋獻策連連搖頭嘆氣,說這個“酉”字就是沒了頭腳的“尊”,如今九五之尊都沒了頭腳,大明恐怕是真要滅亡。

崇禎聽完後後臉色蒼白,顧不得給錢就倉皇離去。看著崇禎狼狽離去的背影,宋獻策得意的笑了起來,毫無疑問,這場“攻心之計”取得了圓滿效果。

事實果不其然,等到崇禎回到宮裡後,頓時感覺大明滅亡已是上天註定的事情,於是前途渺茫的他逼著皇后和妃子們上吊自殺,然後又殺死自己的女兒,把兒子交給手下保護出了宮,最後自己來到景山上吊自殺。於是乎,李自成輕而易舉便攻破北京城。



這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崇禎測字”的故事。雖然,雖然這個故事被傳得有鼻子有眼睛,但問題是,它並不是出自正史記載,而是部分野史所杜撰。並且從邏輯上來說,它也經不起推敲。

因為,在李自成兵臨城下,北京城一片亂糟糟之際,崇禎怎麼可能有心思微服出宮?他即便出宮,也是帶著侍衛到城門口督戰,絕不會微服私訪?再退一萬步說,即便崇禎微服出宮,哪有這麼巧就剛好碰到李自成的軍師宋獻策,還特意找他測字?而恰好宋獻策又猜出了崇禎的身份?

最後,在李自成兵臨城下之際,明朝氣數已盡,這個傻子都能看得出來,當時朝廷裡的大臣都已經開始在各種改換門庭,甚至宮女太監都已經開始在四處奔逃,崇禎又何必特意去找算命先生來測國運嗎?因為這已經是明白的事實。

更何況,崇禎在位十七年,又聽說過他通過鬼神來測算國運的事情麼?一件也沒有!雖然崇禎是亡國之君,但他卻不是傻子,更不是昏君,他基本的智力還是有的,在當時那種內憂外患之下,通過算命測出的結果,又有什麼用呢?


我是趙帥鍋


不知道怎麼回事,明朝皇帝總是會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故事——瓜農的故事、光頭廚子的故事、乞丐的故事,這次又來了個算命先生的故事,明朝皇帝可真是忙啊,處理朝‘政之餘還有邂逅這麼多人,實在是為難人家了

“崇禎皇帝喬裝找人算命,算命先生三句話嚇的崇禎臉色發白”關於這個故事其實是現代作家姚雪垠老師《李自成》中的一個片段,是完全文學創作出來的,和正史並沒有什麼關係。

話說崇禎年間內有外患,外有滿族的十萬鐵騎,內有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大明王朝已經是大廈將倒的狀態,崇禎皇帝在宮中整日煩憂,一天他提出來要出去透透氣、散散風,於是和太監王承恩喬裝打扮一番便出宮去了。

兩人走到了宮外無事轉悠到正陽門,看一算卦老先生一身鶴骨,有仙風道骨的意思,崇禎走到算命先生的攤子旁看到他的廣告牌子上寫有“鬼谷為師,管垎為友”,一時來了興趣便請算命先生測了一下字

算命先生道:相面、算卦、測字,閣下要什麼呢?

崇禎指了指廣告牌上的“友”字,說測字

算命先生:何事?

崇禎:國事

算命先生:這友字是反賊的反字出了頭,大明朝要完了

崇禎聽罷連忙搖頭,直言到:錯了,錯了,是這個“有"

算命先生沉吟了一下:這個字像不像大明的明字少了一個日·字,這大明朝日子不多了

崇禎慌了,又換了一個”酉雞“的酉字

算命先生道這個字是九五至尊的”尊“字頭上少了兩點,下面又少了一半,大明朝的天子要身首異處嘍

崇禎聽完後徹底絕望了,差身邊的王承恩拿給了算命先生兩錠銀子,道:還請先生想想辦法

算命先生雲:天意不可違、天意不可違

.........end



後來有人說這個算命先生是李自成派來的奸細,來散播謠言、迷惑人心的,那天正好認出了崇禎身旁的王承恩,於是就有了上面一段談話。


歷史伶俜者


崇禎是明朝的最後一個皇帝,對於這個人物而言,後世的評價基本上都掛上了亡國之君的負面形象,但是他確是最讓我們同情的亡國之君。

他的確是一位帶有悲劇色彩的皇帝。今天就跟大家說一說關於崇禎帝的一件軼事,有一天,朝廷有人來報信,說闖王李自成的人馬已經逼近河北了,離北京是越來越近。崇禎皇帝聽了之後是大驚失色,寢食難安,滿朝文武也是大眼瞪小眼,也不知道該說什麼。也難怪最後崇禎說諸臣誤國。

崇禎皇帝十分害怕,但又無力迴天,滿朝文武皆低頭默不作聲,拿不出辦法來。怎麼辦呢?當時身邊大臣即使大難臨頭也不忘拍馬屁,靈機一動對崇禎說: “皇上,我們何不微服私訪,到街上去,或許有能人異士可扶保我大明江山。”

崇禎一想,也只有如此,死馬當活馬醫吧!崇禎皇帝也是個迷信的人。崇禎不知道大明朝還能撐多久,想要通過算命尋找一下安慰,便喬裝出宮,找到一個算命先生。也是大明朝也該亡了。

當時的李自成久功北京城而不下,但是奈何北京城高大又是經過多年的建設,士兵死亡無數,而李自成在煩惱中時,當時就有人說道攻城為下,攻心為上,崇禎皇帝不是迷信嗎,就派人進入北京城假扮做算命先生來滅了崇禎皇帝,滅其心智,攻心為上這不正好就碰上了這個李自成扮的算命先生,當時崇禎說了一個“友”字,讓對方測一下。


算命先生詢問崇禎要測何事,崇禎回答說要測軍事。算命先生會意,便開始瞎掰了起來。算命先生說這個“友”字是“反”多了一橫,意思是反賊很快就會出人頭地了。崇禎驚慌失措,連忙改口說是“有”字。

算命先生眉頭一皺,說那局勢就更加不好了,“有”表示明朝只剩下一半的江山了。崇禎非常著急,又說不是這個“有”,是“酉”。算命先生搖頭嘆氣,這個“酉”就是沒了頭腳的“尊”,如今九五之尊都沒了頭腳,大明是真的要滅亡了

崇禎皇帝頓時嚇得面如死灰,失魂落魄地回了宮。崇禎連測三個字,算命先生都推斷出大明王朝的氣數將盡,遲早都會滅亡的,崇禎聽了之後非常慌張,不久京城便被攻陷,而崇禎也上吊自盡了。


獨秀文苑


有關明朝末代皇帝崇禎算卦的事有許多版本,不過不是崇禎自己去的,而是派大太監王承恩去找算命先生。親們不必當真,權當茶餘飯後的談資即可。

不過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從中可以瞭解一些心理學,那就是通過暗示可以左右一個人的行為。在講這件事之前,我先和親們分享一個小故事。

從前有個死刑犯,在處死他之前,心理學家做了一個實驗。事先行刑官告訴他要用激光刀在手腕處穿刺一個洞,血會慢慢滴落,大約兩天後,人就因流光血而死亡。

行刑那天,執行官對死刑犯說:“為了防止你害怕,出於人道主義要用黑布蒙上你的眼睛,然後用無痛激光割個小口。”



事實上心理學家只是蒙上了他的眼,綁住四肢,在旁邊地上放了一個臉盆,盆的上方懸掛一個瓶子,裡面的水隔一分鐘落一滴,這滴冰涼的水滴首先落在手腕處,然後聚集後滴落盆中。(親們腦補一下當時的場景)。

結果你猜怎樣?罪犯兩天後死了,身上沒有一點傷痕,原來罪犯在暗示的作用下死了。

崇禎算卦的事就是利用暗示殺人的翻版,事情是這樣的。

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兵圍北京城,崇禎在內外交困情況下,命貼身太監王承恩進城找個算卦的問下國事。崇禎此時也是昏了頭,當政時不問蒼生,現在出事了問神仙。

有道是無巧不成書,李自成的軍師宋獻策,在這一天也想進城打探下宮中情況。



宋獻策原本是測字、算命先生,精通六爻八卦、周易和奇門遁甲等理論知識。他的傑作是在李自成起義之初製造了“十八子,主神器”的讖語,意思是說“姓李的將來要稱帝”,這也是利用了暗示的理論,李自成真把自己當做真命天子了,他的隊伍很快發展壯大。

縱觀歷史,宋獻策就是一個江湖老油子,能洞察人心的“心理學家”。

宋獻策喬裝打扮一番,在北京城牆根擺開了卦攤,卦攤上一面布幡迎風招展,上書:“鬼谷為師,管恪為友”八個大字。

這時崇禎派來的太監王承恩看到了測字先生,當然他不認識宋獻策。王承恩走了過來。宋獻策看顧客上門,主動打招呼道:“客官要測字嗎?保管百靈百驗,不靈驗不要錢”。

王承恩答言道:“我家主人是做官的,不差錢,現在天下大亂,主人讓我問問國事如何?只要算得準,必有重謝”。

宋獻策察言觀色,看此人嘴上無須,說話娘娘腔,斷定這是個宮中太監,又看他吃的腦滿腸肥,油光滿面,進而斷定是個有身份的太監,至少在皇帝面前說上話的人,於是老宋打定了主意。



“我說靈驗不算數,客官寫個字一測便知”宋獻策說道。

“不用寫了”,王承恩說著話用手一指布幡上的“管恪為友”的“友”字,就這個字吧。

宋獻策看了一眼,把“友”字端端正正寫在紙上。裝作掐指一算,沉吟片刻後,眼珠一轉說道:“客官若問國事,這個字恐怕有些不妙。”

“主人來時吩咐就是問國事,先生但說無妨。”王承恩不耐煩說道。

宋獻策:“你看這「友」字,遮去上邊那半撇就是一個「反」字,客官測的是「友」字,恰恰是「反」字出了頭,若從字形來看,恐怕是「反賊」要出頭了。

王承恩急忙改口說:“不是這個「友」字,是有無的「有」字。

宋獻策在紙上寫下了「有」字,實際寫字的功夫老宋腦子在極速考慮下面如何忽悠王承恩。




宋獻策放下筆,很神秘小聲說:“這個「有」字更加不妙。

王承恩急忙問:“先生快點告訴我哪裡不妙?”

“你看著「有」字,上面是「大」字缺一捺;下面「明」字卻無「日」,這就說明「大明」的江山已經去了一半,缺「捺」就是「無奈」,對時局無人能改變,無「日」就是「來日無多」,客官回去後讓主人早做打算。

王承恩聽了,頭上直冒冷汗,可他仍想討個吉利,又改口說:“不是這個「有」,是「申酉」的「酉」字。

宋獻策還是老樣子,把「酉」字一筆一畫寫在紙上。然後掐指一算。片刻,宋獻策故作驚訝說:“這個字更加不妙,客官還是換個字吧。

王承恩急眼了。“就這個字,先生但說無妨”。

“客官,還是別測了,錢我不要了,你走吧”。宋獻策故意說道。

其實這是宋獻策的攻心之計,在這節骨眼上,他料定王承恩不會走。

常言道:“天機不可洩露,客官不要為難在下了”。宋獻策裝作有口難言的樣子說道。



王承恩著急的說:“一個民間測字,說說又何妨?”

宋獻策看火候到了,於是說:“客官,恕我直言,這「酉」字十分不吉利,他是「尊」字的中心,「至尊」就是皇上,可這個「酉」字,上無頭,下無腳,如此看來豈不是“至尊”要斬頭斬腳嗎?

王承恩聽罷嚇得魂飛魄散,扔上銀子就跑回了宮。

等回宮見到崇禎皇帝后,一五一十把經過說了一遍。只見崇禎面色發白,驚慌失措,他急忙把王承恩打發走了。

回到後宮,崇禎逼著皇后、妃子們上吊,然後殺死了女兒,把兒子交給手下保護出了宮,他自己來到景山上吊自殺了。

結語:崇禎上吊自殺有暗示的結果,一個人感到前途渺茫時,千萬不要找測字和相面的,這些所謂的半仙都是根據你的行為來判斷,這些人知道,只要找他們算命,斷定你肯定遇到了什麼事,然後說些兩頭堵的話,讓你自己找結果。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上,世上哪有“什麼半仙”啊!


秉燭讀春秋


明思宗朱由檢一一即崇禎皇帝。具有多重性格,有明有昏,多疑是他的死結,但無人否認他是一個勤政的皇帝。

他是從其皇兄朱由校接過來的爛攤子。當時各地農民義軍狼煙四起,大明皇朝搖搖欲墜。客觀的說他是一個生不逢時的皇帝,三更歇五更起,近十七年就是這樣熬過來的。

恰逢幾年大災,各地災民紛紛起義,尤其是李白成一支直逼京畿。而關外也很兇險,自他聽信讒言冤殺了袁崇煥,世人稱之"自毀長城"。使後金(即後來改名的大清)直逼山海關下。內憂外患使崇禎帝陷入恐懼之中。



本題的提問就是在這種背境下發生的。傳說為主,可信度很低。

說崇禎對未來己失去信心,一天私自打扮出宮去,遇一測字先生便去測一下國運。

他首先無心的寫了一個"酉"字,未料先生講,酉乃尊箭頭去尾,九五之尊應指當今皇上,命不久矣。

崇禎忙說沒寫好,應是"友",未料先生講,友乃反出了頭,大明必亡矣。

於是崇禎乾脆說兩字都不是,而寫了一個"有"字。先生解釋:有上下結構,上為大字不全,下為明字缺日,說明大明江山雖亡,若經營好可保半壁。



這種江湖文字遊戲本不可信。但很多書中描寫這是闖王帳下牛全星所為。

大廈將傾,無人能支,朱由撿在早朝擊鼓時,竟無一臣子到。於是便吊死在煤山,總算為大明和自己保留下最後的體面和尊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