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貧不串親,富不串鄰”這是為啥?

農人李哥


的確,現在農民是富裕了。單就生活條件來說,是過去想也不敢去想的。不過,貧富之間的差異,是什麼年代都必然存在的。特別是在當下市場經濟為主導的大環境下,愈加明顯。在農民的眼裡,“富有富的活法,窮有窮的過法”,還不都是為自己而生活著。大下了“貧不串親,富不串鄰”。這句流傳已久的俗語,一定有它的道理,這是為啥呢?

先說“貧不串親”:從字面上來說,當一個人窮困潦倒,日子過得很不景氣的時候,就不要頻繁的與親戚來往了。其實,何止是農村人,城裡人也應該是。只要你是人,在你心裡,或多或少都有貧富觀念,有“看菜下碟”的那種想法。

做為窮人,因為你窮,從言語上,穿著上,乃至精氣神上,一定會自慚形穢,彷彿自己總是低人一等。過著貧困日子的人走到誰家,即使你是長輩,是至親,在別人心裡不會不嫌棄你,看不起你。只是礙於情面人家不說罷了。不過,只要你留心了,觀察了,別人的眼神、言語、待客方式等等,總會有這樣那樣的不到,甚至是怠慢之處。兒子的婚姻是最大的事,他會“不厭其煩”地問,你兒子談對象了嗎?結婚了嗎?不信你不明白,人家的意思是幾十萬哩,你娶得起嗎?你自討沒趣不說,心裡還會不舒服。

再者,在你沒錢時,就是去了親戚家,人家還以為你是寒酸的生活,來到他家是蹭吃蹭喝來了。處於親戚的情面,人家當然不會拒你於門外,“招待”你的飯菜就有區別。說不準,用來“招呼”你的筷子都是一次性的。嫌棄之心無法言表,對於你自己,這就是自討沒趣。

其次,窮富以錢來衡量。當一個人在極端窮困時,都會有想讓幫一把的心理。對於窮人,若是窮親戚登門了,也難免擔心你找他幫忙。恰恰你也有事需要他幫個忙,不僅得不到幫助,反而會遭遇白眼,甚至是熱嘲冷諷。人家怕的是你還不起錢,還不起情;有的還會落井下石。甭說是自個碰了一鼻子的灰,找個不自在。

有些富人,本身就自命清高,接觸的,來往的都是肩膀一樣平的。做為窮親戚,你去他家,人家會覺得失了體面。本來就躲著你,你竟然還自己找上門來,這是掃他的興,丟了他的人。說不上一兩句話則會藉故打發你走人。這個時候,失的是咱窮人的面子,又何苦呢?

再說“富不串鄰”:這四個字,意思也很明瞭,在你日子過得富裕或者發達了以後的,不要去鄰居家串門子了。“鄰家望著鄰家窮”,這也是聽過的。都是鄰居,抬頭不見低頭見,富了的人氣勢在那放著,名聲在傳揚著。做為你的鄰居,既羨慕,又妒忌,時刻都有趕超你的想法。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私之心,嫉妒之意。當一個人對某一個人嫉妒時候,你會發現多是在語言上,因為行動不會是他達到目的。這樣會有尖酸、刻薄的言辭。也就是說你未必是受歡迎的人,你的行為不會受到理性的支持。

你的鄰居也會這樣,本來和你家條件差不多。而你卻不時地買回這個那個,也不時會嗅到你家的肉香味。還聽說包了個工程,或買了個鋪面,或有了城裡的樓房,心理不平衡了。以往見面還打招呼,現在老遠看見就躲。即使撞個正懷,遞支菸,還會說,我戒了,不抽了。你倒沒有在意,一如既往的去他家串門。其表現就不一樣了,理你是礙於情面,不讓座才是“真實”心理表現。你儘管還是保持本色,言行慎微,對他而言,你都是在炫耀自己。還會在周圍人群對你品頭論足,只是想讓你成為眾的之矢的對象。

“貧不串門,富不串鄰”的俗語,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若你自己很窮,就容易被親戚看不起,去親戚家串門,恐怕是自討沒趣;若你是富人了,就會被鄰居覬覦你的錢財,去他家串個門,人家認為你是在炫富,有時還會藉故訛你。畢竟是近鄰,孩子呀,水路呀!還有愛串門雞狗貓等動物,惹個是非,也有可能。以此俗語為誡,儘量避免不傷心,不堵心的事發生。

【@為生活而提神】


為生活而提神


這句話我真是深有感觸,小時候我家裡特別窮,到了過年,我作為一個晚輩,要到親戚家串門,我那時候就發現,雖說是親戚,但是好像都不待見我們家,去了也不熱情,尤其條件好的親戚,哪怕我們買了東西去,人家寧願不要我們送的東西也不愛讓我們去,我媽說,他們怕我家管他們借錢。長大後,我爸媽經常教育我,人活著要有志氣,必須要努力拼搏,不能認命,後來我長大了,慢慢的家裡過好了,我爸媽又告訴我,人要懂得感恩,不能記恨別人的不好,要記得別人對我們的好,沒有人家的幫助,也沒有我們今天,條件好了,儘量別去鄰居家,那樣會讓別人不舒服以為你在顯擺。



老祖宗留下來的老話,真的是充滿了智慧的,看到這個題目,我還查閱了不少的資料,接下來,我們一起探討一下這兩句老話:

01、貧不串親

人是很現實的物種,要是日子過的窮,別說朋友,親戚也沒有親情了,不是還有句話說的好嘛,叫做貧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窮的時候哪怕你離親戚很近,人家也不會管你,日子過得窮,不是一次兩次的難,很可能一直翻不了身,而這種情況還特別多。

所以,在窮的時候,儘量不要去親戚家,哪怕你好心好意的去送禮,人家都會以為你有求於人家,在這種情況下,不但人家害怕你求到人家,怕你還不起錢,更會遭到親戚的白眼和討厭。

現實中有很多家族矛盾,都是因為錢,有爭奪財產的,有因為錢物不清楚的,這種事比比皆是,很多親兄弟,一奶同胞的兄弟也會反目成仇。你要是窮,人家都會害怕你,看到你就像看到瘟疫一樣恐懼。

所以,窮不串親,不代表永遠不來往,而是有那時間,乾點讓別人服氣的事,獨自拼搏,暗自努力,靠誰都白扯,靠自己才有機會翻身。

02、富不串鄰

人類天生就有攀比心,你們仔細想想是不是這樣?很多朋友,鄰居,大家都差不多的時候,聚會的也多,走動的也多,你請我喝頓酒,我請你喝頓酒,都是相安無事,但是假如你做買賣忽然有錢了,馬上你就會被孤立,你們想想是不是?

有的人就會背後講究你,有說好話的,說你多有才啊,你多能折騰啊,你爸媽多麼幫忙啊,總之說一千道一萬,你的成功,他會替你找出一堆合理的理由,結果是證明他沒有,他做不到,因為沒有你的條件。

也有人會說壞話,說你錢來的快是你沒幹好事,你要是女的說你靠男人,你要是男人說你靠大姐………還有很多難聽的我就不說了。

看到沒,這就是人性,這是典型的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的這種人,如果你有錢了就別去他們家串門,少跟他們走動,讓他們在別人面前造你的謠,那並不舒服。

有錢了也別主動去別人家串門,別總上趕著聯繫鄰居,這會讓鄰居認為你在顯擺,認為你是去他們家證明你自己有錢,哪怕你並不是這麼想的,他們也會這麼認為。

哪怕有的人比較樸實,不會這麼認為,但是你的到訪也會讓對方壓力倍增,本來在同樣的起點,大家日子過的差不多,本來他們家也很努力,也很拼,結果你的運氣好,你更有錢了,這會讓對方特別不舒服,會讓他們覺得壓力大,努力和回報不成正比,他們會因為你的到來而上火。

窮不串親,富不串鄰,以上就是我對這兩句話的一點個人理解。歡迎各位朋友們在評論區留下你們的觀點,歡迎點贊,評論,轉發,收藏,歡迎大家關注我【高老慢】,感謝大家的閱讀。

高老慢


農村的俗語都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為什麼“貧不串親、富不串鄰”其實這兩句話存在共通點,那就是階級層次問題,現在不是有一句很火的話:“融不進去的圈子,就不必強融”,其實也是有著同樣的道理。

01.貧不串親

這句話其實我的感觸還是比較深刻的,我出身農村,父輩的兄弟姐妹很多,我的父親是最小的一個。

小的時候,我的叔伯姑姑們家庭條件都很好,我的父親又是一個比較好高騖遠的人,一心想要發財,可是有沒有本錢,所以經常靠著自己的哥哥姐姐們資助。

小的時候經常帶著我去他們家,明面上是走親戚,其實大部分都是尋求幫助,小時候我不懂事,可是越是年紀漸長,越是覺得羞澀,成年後更是努力工作,留在了外地大城市,其實本心上就是想要逃避親戚這個圈子。

現在逢年過節還是會去這些“富親戚”家裡走動,但是因為父親的原因,在我的叔伯姑姑面前,我總是覺得很尷尬,這也讓我遇到任何事情都是第一時間想著自己解決,而不是求助他們,畢竟父輩已經給他們添了很多麻煩,我自己也不能給他們任何幫助,那麼能做的,就是不給他們添麻煩了。

所以對於‘貧不串親’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尷尬,非常的尷尬。所以人窮的時候,就要好好努力過好自己的生活,不要把時間和希望寄託在別人的身上。

02.富不串鄰

還是說一個我們同村的長輩。我這個長輩是他們那個年代稀缺的大學生,畢業後先是進入體制,後來自己出來工作,在保險還沒有氾濫的年代,就已經是我們那個市區的區域總監。

說真的從來沒見過他們家裡的人到鄰居家串門,男主人在外打拼,他的老婆也沒有閒著,雖然文化程度不高,是個正經的家庭主婦,可是卻每天忙著做農活,閒的時候也不像其他的農村老孃們一樣喜歡拉家常,而是在外面撿廢品、打臨工。

現在這兩口子年齡都大了,搬到了城區養老,兒女也都是已經成家立業,老兩口算是打拼了大半輩子,現在終於是安穩的過上了養老的生活。

富不串鄰也是有原因的,富人總是想著怎麼利用時間去賺錢,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而不是每天東溜西串、無所事事。

農村的老話如果仔細琢磨,無非離不開“勤儉”二字,

勤能興家、儉能持家。這個道理在現代社會也是一樣適用的。從未聽說有懶散的人能取得成功。


三點文墨


說起俗語,就會想到那是老人教育小孩子時用到的說詞,其實不然,都是在先輩們生產生活中實踐總結出來的行為準則,充滿為人處事的深刻道理和哲思,代表著某些世俗觀念的輸出。那下面我就來談談我的想法和感受。

首先,我本人是農村人,在農村流傳著很多俗語,我媽也常常在我耳邊說著一條一條的“大道理”。俗語,也就是俗話說……這樣的開頭。比如“三老好,才叫好”,意思是說三個老人說好的事情,才是好事情,反之事情就存在問題。再比如:“生意無本白操心”。意思就是想要做生意就要有本錢,你想反駁,又覺得有道理,是不是這樣。那麼回到主題,下面來說“貧不串親,富不串鄰”我自己的理解。

先來說下“貧不串親”。這裡的“串”在農村方言指“串門子”,也就是走親訪友。這裡的“窮”指的是經濟沒人家好,就是在一個村落經濟相對水平搞不過其他家庭就是窮,這裡的窮我們也不能光說他家人懶惰什麼的,反正原因複雜。要知道,在農村窮是會讓人瞧不起的,那麼有事有情別人也不太會找你,你就在社交地位處於最低,這樣子是很沒面子的事情,那就不好意思去見親戚,你窮,親戚也會對你指指點點也會覺得沒面。

接下來“富不串鄰”,當你有錢了,有面兒了,你去到人家家裡,會跟你借錢,你不借又不行,鄉里鄉親的,你也要面子。要是人家窮人到你家借錢那又不一樣,人家是來求你,你有理由拒絕是吧。要知道在農村也有“仇富心理”嘛,你來我家是來炫富或者你來我家我拿出來吃的東西沒你家好,你家有錢,沒法跟你家比這樣。農村不就柴米油鹽,東家長西家短那些事,這也跟城市裡的人一樣,有娛樂也有八卦新聞一樣,茶餘飯後都有談資。

這裡我說個真實的故事,是外公說給我媽,我媽又說給我的。

故事說的是有個地方的一個窮朋友和富朋友的故事。一天窮朋友對他爸說:“富朋友某日某天請他到他家去做客,說殺魚殺雞好酒好肉招待他,對他太好了,他特別高興”。話說完,他父親長嘆一聲說:“你已經把咱家的獨老母雞吃了”那個窮朋友說:“咋家的老母雞不是還在雞窩裡下著蛋嗎?”過了幾天,富朋友可是來他家串門了,家裡沒有什麼招待富朋友的,唯獨家裡唯一的那隻獨母雞。故事講完,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其實農村相似這樣的俗語還有“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和“貧不串親,富不串鄰”是差不多的。說的都是貧富差距在社交地位的高低。這兩年國家大力發展新農村,民俗文化受到追捧,我們有必要認真瞭解自己的民俗文化發展史。最後推薦一本書,民俗大家阿城的《文化不是味精》裡面非常系統說中國傳統文化,或者看下《中國民俗》可以更好的瞭解中國文化的形成,特點,進而瞭解我們自己。


頂頂山貨


流傳在老百姓口中的諺語有很多,多數的確是經驗與智慧的多重體驗。“貧不串親,富不串鄰”這句話無不體現出“世態炎涼、人情冷暖”。當然這也是從古到今、亙古未變的人性規律。

貧不串親

常言道“一窮毀所有,一富遮百醜”,你條件窮,並且一直窮說真的親戚會嫌棄的,比如過年走親戚,你花錢買禮品,還帶著孩子去親戚家串親戚,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哪是走動親戚,這分明是等待“救濟”的嘛,一年、兩年可能親戚會勸勸、安慰安慰說一切都會過去的,好一點的人家會給你點門路,假如一直這樣窮下去,親戚也會覺得你這樣對他們是一種負擔,帶來的是更多的麻煩。所以如果一個人實在是窮,只要不是自己因為瞎混導致的,有志氣的憋一口氣,不要上躥下跳、也不要逢親戚就哭窮。咬牙堅持幾年創出個人樣來讓身邊的親戚另眼相看。

舉個我身邊的例子吧,我一個朋友家是河南周口的,年輕時候家裡窮,此朋友性格急脾氣不好,有次跟人打架被關了一年多,出獄後身無分文,找親戚救濟遭白眼,家裡人的面子也不好使,在受盡百般困難下,咬牙坐火車(逃票)去了深圳,下火車他對自己說的話是:“5年內不成氣候就死在深圳”。下了車就找個公園長凳躺下休息了一夜,第二天就在大街上飯店找工作,端盤子刷碗,迎賓接待、保安,啥都幹過,有一次在飯店裡做服務員的他撿到一個袋子,裡面有現金大概有8萬塊錢,在15年前這可是筆鉅款,他當時沒有把它扣下,飯店打烊了還在等失主,後來失主來認領要給他5000塊錢作為報答,他拒絕了。這個丟錢人原來是一個鞋廠老闆,看到小夥子品質不錯就讓他跟著他幹,幹了不到一年就升為主任了,三年做副總,第四年總經理,第五年與老闆合夥開第二個廠,現在他在深圳5套房,100萬左右的轎車,年薪加分紅500多萬每年,後來全鎮以他為勵志榜樣。

富不串鄰

富不串鄰,從狹義上說是一個人一旦富有的話儘量不要和鄰居走動太近,一是距離越近關係越容易變壞,二來處於鄰居考慮你相對鄰居條件較好,你去人家總感覺你比較講究,看,吃的怕你看不上,坐的沒有你家好,總覺得讓人不自在,反而給對方添加很多麻煩,三是你富裕以為著你有更大的能力及更多的資源,因此對方可能有求於你的地方會很多,你也不想徒增太多麻煩,於是就儘量不串鄰居。


從廣義上講,“富不串鄰”還有一層意思,那就是“不衣錦還鄉”,很多人會說:“衣錦不還鄉猶如錦衣夜行”,其實則不然,你發達了,回老家要麼鄉親們靠近你是想從你那得到一些好處,要麼就是妒忌你嫉恨你,所以為了規避麻煩就儘量不回老家。早幾天看到復興老闆郭廣昌的一個視頻,他說他一般沒啥事不想回東陽老家去,因為回去後需要面對的事情太多,老家人也不知道如何處理一些問題,所以即便回去也是很低調的不驚動別人。

總結:“貧不串親,富不串鄰”,不管怎樣說,反映的都是人性的真實寫照,“富居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問”,也是這意思,所以要想活的體面,受人尊重、待見,唯獨靠自己不斷拼搏,爭取讓自己形成一種吸引力,最終揚眉吐氣。


三農記事本


一是貧不串親。從字面上理解,就是家中貧困的人就不要串親戚了。其實意思是如果你家裡很窮,不要經常去串親戚,因為無事的情況下串親多了,親戚會對你產生疑心,以為你是禮下於人,必有所求,從而會有意躲避你,使你本來就自卑的心更加自卑。

事實上,過去農村的一些俗語,並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而是典型事例的總結,是以點帶全,難道家貧就不能有親戚了嗎?不是,既使你再窮,逢年過節,應該串的親戚還是要串的,許多時候,貧富是隔不斷親情的。

二是富不串鄰。這句話的表面意思也很好理解,就是你如果有錢了就別經常到鄰居家串門,因為鄰居會誤認為你是在炫耀自己,是對窮人的瞧不起,讓其難看。

現在看來,這句話也是不全面的,難道鄰居之間只有金錢關係,就沒有友誼了嗎?如果你富裕了,對鄰居可以真誠的幫助,非要去炫耀嗎?現實生活也不是這樣,農村人之間的淳樸感情是真摯的,貧富也不是阻止友誼的絕對條件。


心累力乏


貧不串親,富不串鄰。這話活脫脫的反映了貧富人的一種心態,人心上一些擔憂顧忌。人是有思想心理品性的,有擔心有害怕有顧忌有情緒又死要死麵子的,無論窮富,窮有窮的憂愁,富有富的顧忌。貧不串親,富不串鄰,就是這種心態的直接表現。

誰人沒點虛榮自尊心?人窮人貧就怕人看不起,貧窮串親訪友,心是有忐忑不安的:要不要買禮物?自己窮,貴的買不起,不貴的人看不起;自己窮,會被人瞧不起,去串親,親會躲避,不被好好待見,被冷眼相看,易遭排斥,看不慣,誰沒點自尊自卑好要點面子?人窮志不短,在這種心理作用下,就貧不串親了,人總有自知之明的。

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富不串鄰也有這種心態。我富人窮,就怕人惦記,怕人嫉妒生恨,何必自討沒趣遭人白眼生妒呢?有的富者富而驕又得意忘形,好串鄰顯擺炫耀,結果不是遭人嫉妒白眼生恨犯人憎,就是被人惦記而招賊惹禍。所以富者少串鄰。智而富的,會富若貧,謙虛低調,不張揚不顯擺,低調儉約做人。貧不串親,富不串鄰,也是教人警人之語,值得重視。


樹德漢碩


“貧不串親,富不串鄰”這句俗語很好理解呀,正所謂“人要臉,樹要皮”,你已經窮得叮噹響了,怎麼還好意思沒事往親戚家串門呢。雖然親戚可能不會說什麼,但是大家的臉上終歸是不好看的。

同樣道理,如果你很有錢,沒事就跑到鄰居家東拉西扯,鄰居會怎麼想呢?你跑到我這裡炫富來了,你的居心何在呀?長期這樣下去,鄰居和親戚之間的關係就會變得很緊張。中國農村歷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比較單純的,但往往就是被一些這樣的人搞壞了。

所以農村人才會積極倡議“貧不串親,富不串鄰”,也就是說,如果你的經濟條件和別人相比差太多了,就不要到處亂跑。最好是和自己的經濟收入在同一水平線上的人來往,這樣也容易產生更多的共同語言。

你沒事跑到比你窮的人家裡,人家會覺得你是來炫富的;你跑到比你富的人家裡,人家又會認為你是來求幫忙的。兩下都不討好,自己的臉上也沒有光彩,何苦要做這樣的事情呢。

這句俗語在以前並不為人所知,因為那個時候農村人都窮,生活水平都在一條線上。你家吃鹹菜,我家也沒有大魚大肉吃,所以鄰里之間,親戚之間的關係特別好。每到吃飯的時候,總有人端著個碗走家串戶,遇到人家開飯,坐下就可以開吃,反正桌上的菜跟自己家的菜是一樣一樣的。

那個時候,誰也沒有怨言,誰也不會計較。真正讓人與人之間產生隔閡的是在改革開放以後,一部分人開始先富裕起來了,戶與戶之間的經濟收入水平開始發生變化。

這個時候,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開始變得微妙起來,窮人也有親戚,也許他仍然單純的認為自己走親戚還跟以前一樣。但是在富親戚看來,這種走動的意味已經改變了。同樣道理,有錢人沒事到鄰居家坐一坐,味道也跟以前不一樣了,首先是鄰居本身,他的感受就會變得彆扭起來,他會認為富人鄰居是來羞辱他的。

這些情況的產生是正常的,正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由個人的經濟條件所決定的。同樣經濟條件的人會自覺不自覺的形成一個個圈子,圈外的人是進不去的。

這句俗語也在提示我們,找到屬於自己的圈子是多麼重要,想要擠進別人的圈子,一定會被撞得頭破血流。同樣,在這個充滿了各種機遇的社會中,如果你還不努力,而只甘心成為一個窮人的話,那就是你自己的問題了。人與人確實是平等的,這也是我們一直追求的共同目標,但不得不承認,至少在現階段,人與人之間還是有差距的,而且這種差距還在不斷擴大。

國際上用一種叫做“基尼係數”的指標來衡量這種差距,基尼係數如果太大了,就會影響社會的穩定。促進貧富均衡,一直是我們國家最重要的政治任務,所以不僅國家在努力脫貧,對於我們個人來說,也要努力脫貧。


小小嬴政


農村現在已經煥然一新,除了基礎設施,各家各戶的裝修和配置都有了很大改變。但是,因為收入差異、人口素質、身體狀況等分化嚴重,三六九等已經顯現出來,再也沒有了原來的厚重的韻味,更沒有了人情味,很多人時隔多年也不願意再次回鄉,這又是為什麼呢?農村流傳下來的很多俗語就能解決這些問題。



1.生得親不如叫的親,叫的親不如走得近

雖然說“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流傳了幾千年,到現在還是非常流行,這種情況在計劃生育執行過程中經常被農村人當做口頭禪,這只是代表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戶族、一個血緣關係一致對外的時候才會表現出來,比如外姓人和親兄弟或者婦女吵架,胳膊肘向內彎,也是迫於情面的必然選擇。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親兄弟和父子之間總會因為祖業、家產、贍養父母等各種原因而被女人之間攪和的不得安寧,相互比拼心理非常嚴重,除非有事,其他時間儘量少說為好,就不用說相互幫襯了。

反觀和外人的關係,以相互瞭解為基礎,以相互利用為出發點,關係有的很近,“表叔”變成“叔”,“老表”變成“哥”,一般人很難分得清其中血緣關係的,表現形式很簡單,那就是利益關係。所以說,生的親不如叫的親,已經滲透到了農村每一個角落,比如工友關係、戰友關係和同學關係等。這個前提肯定是有限度的,比如,一個人可能有100個同學,最後經常聯繫的能有幾個呢?

2.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對門

親戚只能作為血緣關係的界定,然而一生當中打交道最多的還是附近的人。一個人在一個地方是否有地位,肯定是當地人說了算,所以在處理各種關係的時候,總會以自己為中心來決定交往範圍。在農村,很多事情並不能用金錢來處理,比如農忙時節的幫助,紅白喜事的鄰里協助等,所以,遠親不如近鄰並不偏激。

近鄰不如對門,也是很好理解,那就是對面家庭發生的一切,對方都是一目瞭然的,幾乎沒有隱私可言農村人出門串門、走親戚、看病或者打工等,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對門這個家庭,彼此之間都有這個心理,也都會注意培養相互之間不可替代的作用。


3.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好馬配好鞍,好房子配高檔傢俱,富裕家庭娶漂亮賢淑的好媳婦,這就是這個社會的必然規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其實也反映了這個問題。一個農村出去的老闆就離不開幾個信得過的管理人員、財務、營銷和技術工人,他們就是一條繩上的螞蚱,在一定階段內誰都離不開誰,所以,他們因為社會分工而聚集在一起。有同一個愛好的人肯定會臭味相投,為了一個目標努力的人也會擰成一股繩,其他人想要摻和進去,只能是自討沒趣,或者淪為走卒。

4.貧不入眾,老不走親

在農村,不管是聚集在樹下乘涼、吃殺豬飯、親友聚會還是送禮,收入低下的人群混得好充其量只是一個配角,一聲不吭,或者跟著打哈哈,還要看別人的顏色行事,弄不好沒進門就遭人白眼,有被轟出去的風險。時間長了,貧者就不想自討沒趣,也不想看熱鬧了,待在家裡也能感覺到比原來強,何必和別人佔領制高點?又不是巴結他們,為什麼要低人一等呢?

都說“光棍老了變眼子”,老年人早已沒有了當年的意氣風發,也沒有了價值,不管到了哪裡都會變成別人的負擔,也很難適應別人家庭的關係和飯菜等,真的有了病災,後輩之間也很有可能大動干戈,這才應了“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老年人不但不走親戚,有的甚至於不和兒女生活在一起,這還變成了現在養老難的一種新現象。



5.貧不串親,富不串鄰

雖然說“親戚盼得親戚有,家門盼著家門窮”,但是,主要親戚的收入差別太大的情況下,就演變成“救急不救貧”了,開始的時候,窮親戚每次來了都會給一些舊衣服、舊傢俱、現金,並會按照自己的想法改變對方的經濟條件。時間長了,就認為“爛泥扶不上牆”,認為是拖累,是冤家,就不願意見到窮親戚了,見到之後大部分都會挖苦、諷刺、譏笑對方,也覺得對方哪裡都不順眼,什麼不穿拖鞋、抽菸、忘記蓋馬桶、身上有臭味等,也害怕窮親戚再次提錢,窮親戚一氣之下,都會心裡暗暗發誓,就當沒有這門親戚了,逐步脫離了對方的視線。

另外也有一種現象,那就是“富不串鄰”。這個其中原因複雜,有各自的原因。

對於有錢人最容易犯的錯誤有以下幾種:

  1. 炫富。走進鄰居家,總把自己當根蔥,顯擺自己。
  2. 強勢。有錢之後私慾膨脹,總想佔對方的便宜,比如宅基地、耕地、道路等,還覺得理所當然。
  3. 干預當地事務。老闆和村幹部走得很近,經常利用關係優親厚友,影響惡劣。
  4. 怕別人借錢。
  5. 怕讓老闆帶勞動力打工。

對於鄰居,也存在一些問題:

  1. 仇富心理。總認為富人賺錢不乾淨,人品太差。
  2. 順風車。找機會借錢,而且借錢不還。我就認識一個人,接了鄰居5萬元,3年後掛口不提還錢的事,老人問他為什麼不想辦法還,兒子是這樣答覆的:“他又不缺錢,還他幹嘛?”
  3. 自己沒本事,還想在富人那裡謀求高薪。
如此一來,農村人相互走動越來越少,就連過年都少了很多人氣,加上每年都有人在城裡落腳,這種狀況很難改變。

農耕子


貧不串親,富不走鄰。真的是啊。你一毛沒有,穿的破頭爛尺的,即使走親戚朋友,人家也沒有眼皮撩你呀!說不定還會說不認識你!讓負責的保安哄出你去。

如果在城市,小區物業負責任,門禁制度嚴格,你窮,又沒有眼色,上門就又借錢,又求辦事的。真的是進不去門。在農村好一點,進得去家門,可是,照樣,得不著十六兩,沒有人喜歡只會借錢的人!

富貴深山有遠親,貧在鬧市無人問。如果你和親戚不對等各方面,自己就自慚形穢呀!自卑的很!親戚親戚,肩膀不齊,就不是親戚呀!

富不串鄰。也是,一次,我去給鄰居家好心送幾個玉米,鄰居家開冷凍廠,有錢。我從來也沒有借過一分。可人家根本就不給你開門。更不用說主動去你家了。我知道,這是人家的自我保護意識,不和鄰居打交道!拒左鄰右舍千里之外!省得麻煩!

世態炎涼,讓農村院長大的我,很是無語呀!最近的鄰居,不說話,不打招呼,咫尺天涯!老死不相往來!讓人鬱悶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