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開學之後,校內發現一例,是不是要全校隔離停課?

郴州飛鷹


如果開學之後,學校發現一例,是否要全校隔離和停課?

如果發現一例,那肯定是如臨大敵了,停課和隔離是必須的。


現如今全國各省市中小學包括大學,對開學都是躍躍欲試。最新媒體消息,江蘇都已經基本確定了中學高初三3月30日開學。其他省市估計也在醞釀+等待觀望中。不過既然快要開學了,就要做好各種意外情況的準備,比如說學校發現了一例該怎麼辦?

首先每個中小學對於如何應對新冠病毒應該都會制定相關工作預案。對學生或老師或其他的工勤人員中,

  • 一旦出現疑似病例會如何處理?

  • 確診之後又要如何處理?
  • 到時候一旦出現這一情況,肯定會立即啟動應急預案。

這樣可以爭得第一時間把風險控制在最小範圍。


其次,各學校在開學前一定會按照教委等相關部門的規定和要求,嚴格做好各項準備措施,如學校的消毒,上學路上戴口罩,學生進門前的測量體溫,學生除了上廁所,基本控制在教室裡,不得外出等等會有一系列的配套,嚴格管理措施。


第三,發現第1例以後除了學校會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應對以外,而且會立即上報上級管理部門和政府機構。那時候社會的力量,政府的力量,醫療衛生的力量和教育管理部門的力量資源就會統籌進來,參與綜合治理。


第四,如果學校有好多分校,那麼隔離的範圍肯定僅僅侷限在發現一例的等效的範圍。這一點是很好理解的,像北京上海有的大學校,在外面有十幾二十個分校都是有的。


第五,除了針對學校停課和隔離之外恐怕還要排查到確診孩子的社會關係。包括家人父母,近期接觸的等等。這在我們前期的防控工作中我們已經很有經驗了。

總之學校一旦失控,其影響和造成的社會恐慌心理將是極其巨大的,所以相信政府和有關部門一定會做好各種防範,肯定能夠將疫情控制在最小的風險範圍內。


孩子是我們的祖國未來,家庭的希望,社會各界都不今允許新冠病毒在任何一個學校內傳播蔓延。


jason媽咪有辦法


密切接觸者應該集中隔離,其他人應該是放假居家隔離。


長江之水教育


如果真的是開學之後,校內發現了一例病例。這已經不只是一個學校全部隔離的問題,恐怕是學校所在的整個城市都存在全部隔離的問題。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初就有人做過測算,以2000人的學校計算,只要有一個確診病例,8天之內學校2000人會全部被感染,如果真是出現這種情況,就令人非常擔心了。

雖然有這樣的擔心,但是在現在的新冠疫情發展的良好形勢下,每個省份學校的開學都是經過深思熟慮,並且有科學的驗證的,我想不會出現這樣最令人擔心的情況發生。


甘肅高考志願幫


如果開學之後,校內發現一例,是不是要全校隔離停課?如果校內發現一例,用我們家那話說,你是在開“國際玩笑”!!!這不是一例的問題了,而是整個校園防疫安全措施問題了!談三點觀點,共分享之!

1、校園防疫安全問題

目前國內有13個省市明確了開學時間,這無疑對學生和家長來說是很好消息,各省市開學的前提是建立在教育部三個開學原則之上的!

1、疫情得不到基本控制前不開學;

2、校園防疫工作做不到位不開學;

3、師生和校園公共安全得不到保障不開學!

在這三個原則之上,多地開學前又經過一定時間的觀察期,比如14天以上無新增,早已經“清零”,並且針對校園開學做了多次模擬,當然提前對校園360度無死角進行消毒,這所做一切都是保證了開學的安全!確保開學前和開學後校園是安全的!


2、開學後的防疫安全

現在有青海、貴州、新疆三地開學了,他們的開學手防疫安全措施值得大家學習,我們一塊來看看吧!

首先開學時,兩次測量學生體溫,對行李箱、學生就是消毒;其次把大班分為小班,每班30人左右;最後實行錯時錯峰上課、就餐;並且每天都要測量學生體溫兩次,而且學生與學生間儘量保持1米距離,定期對校園公共衛生進行消毒,如果這樣都不能保證學生安全,那問題就大了!!!所以學生返回校園絕對是安全的!


3、如果真出現一例怎麼辦?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如果校園裡真出現一例怎麼辦?這個可能性雖然有點低,但只要有可能就會出現,我想如果真出現了一例,肯定是學生或老師和校內工作人員在外面被感染了,那真的就麻煩了,讓學生隔離肯定不現實,最好的辦法是封閉學校,這樣不僅不會耽誤孩子的學習,而且還能消除顧慮,可能會有很多家長不願意!希望這種情況不要發生!

所以為了個人身體安全,為了其它身體健康,我們要戴口罩,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不去人多的地方,更不要去接觸境外人員,等到我們的疫情徹底消除,我們才能夠放心!


流子佳


這個如果要不得。之所以我們很多省份沒有通知開學,怕的就是這個萬一,學校場所比較特殊,人員密集,接觸的人員也較多。

前幾天臺灣的一所學生就發生了一例高中生確診病例,同時該班還有一名同學確診,結果是全校停課。臺灣給出的通知是如果只有一例確診病例,則該班停課,如果有2例確診病例,則全校停課。

但是這樣的事情發生在中國的可能性很小,首先開學是要有嚴格的規定的,要在疫情得到完全控制之後才能開學,其次就是防疫物質,如果不能保證師生安全是不會開學的。

到目前為止,國內已經多個省市連續多日新增病例為零,但是這幾天的隨著國際上疫情的爆發,輸入型病例不少,現在我們國家對入境的人員和入境確診病例有過接觸的人員均採取隔離和檢測。

河南鄭州瞞報確診病例郭某鵬,他是被大數據發現的。雖說現在總有瞞報人員,但是這些瞞報的人員是逃不過政府的,也可以說輸入型病例在可控範圍內。

同時,網上也報道了很多地區的學校在學生開學前都在做防疫演練,學校開學一個必備的條件就是防疫工作到位。

所以說,在國內應該是不會發生開學後,校園內發生感染的病例,因為相信國家,相信有關部門會嚴格把關。


然規教育說


如果開學之後,校內發現一例,是不是全校隔離停課。

這個是必須的!

根據以往“停課”條件,凡是全班流感人數達到十人,那麼這個班級就應該停課處理了,所以,每年的冬季,是學校防控最嚴也是最繁忙的時期,一旦出現像H1N1和甲流這樣的流感,是非常麻煩的事情,每天要進行晨午檢制度,上下午都要彙報班級的請假人數,體溫情況,這個在學校裡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常規。

還有一些惡性傳染疾病,如水痘,手足口這樣的疾病,更是要求嚴格,只要班級出現一例,就必須停課了。進行全面的消毒。

為什麼會採取這樣的措施,因為學校是人口密集區域,並且教師空間狹小,空氣流通等各方面都受到限制,一旦爆發這種傳染性疾病,那麼傳染性會很強,比方說,如果一個同學的了甲流,那麼幾天以後,他四周的同學基本上都會被傳染一遍,會陸續請假。作為教師,這是經常看到的事情,一點也不會誇張。

手足口這種疾病,必須進行隔離,就是到醫院打針,也會在單獨的隔離病房進行打針。

其他疾病尚且如此,相當可見,如果出現新冠肺炎的病例,學校會有怎樣嚴格的措施,就不難想象了。因為新冠肺炎,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有效的藥物治療,像甲流等傳染性疾病,尚且有特效藥奧司他韋可用,但這種疾病現在完全沒有,只能對症下藥,發燒退燒,發炎就消炎,呼吸困難就上呼吸機。這是非常可怕的疾病,他的可怕之處就在於現在還沒有能夠治住它的藥物,據說疫苗已經研製成功,但到臨床尚且還需要時間,什麼時候能夠用上,還是個問題。所以防患於未然是最重要的事情。

今天看了一個外國的視頻 ,在簡陋的治療室內,一名黑人女子戴著口罩,躺在床上,痛苦萬分,呼吸不上來,不斷地喊叫,但沒有人回應,她的呼吸正在衰竭。醫生束手無策。看得人不寒而慄。

學校重中之重的工作,就是安全,要保障孩子的健康,如果一旦出現新冠肺炎病例,我估計這個學校的校長,就得下課了!全體聽課隔離在所難免!


語文在線


天啊,別做這樣的i假設,實在是太嚇人了,一想到這個問題,我渾身發冷,感覺那簡直就是災難啊!

如果是中小學,那就不是全校隔離停課的問題了,中小學的話,多數都是走讀,這樣算一下,一個學校幾千學生,面對的是幾千家庭,一個三口之家每個人都要工作,不同的工作性質,每個人都有幾十甚至幾百的密切接觸者,想象武漢,最初也不過幾例,最終的結果……

做這樣的假設,會讓我們陷入無止境的恐慌當中,特別是孩子,可能會帶著終身的心理陰影去生活,天呀,要處理的問題實在太多了,已經不敢想了,別嚇我們了。

我們得堅定的相信:

1.開學通知不會輕易發出,三個條件不符合,國家絕對不會做出開學通知。

2.符合條件,學校預案不合格,也絕對不會允許開學。

3.防疫措施有任何疏漏,也絕對不會開學,這個可是集體智慧。

當然:我們得堅信,任何有風險的人是不會進入到校園裡面的。

總之:這個假設不要做了,我們應該相信我們學校和政府的能力,此次防疫我們已經感受到了,所以別再嚇我們了。

這個心臟經受不住這樣的驚嚇,大家說是不?


教大育小


如果有這種情況發生的話,真的很棘手,不是全校隔離這麼簡單的問題,每一位學生都會密切接觸家長,家長又會密切接觸同事,同事密切接觸家人,這是一連串的問題。學校有人感染就有可能是大面積爆發。


不過我認為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因為各地區開學都是經過專家評估才允許開學的,再有不論是政府還是學校以及家長都對開學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就拿我們學校來說吧,雖然我們還沒有接到開學的通知,但是學校已經開始對防控進行演練,措施面面俱到,細化到每一個學生。對每位學生跟蹤,每個場所消毒,確保師生得絕對安全。

到現在已經有好幾個省份開學,沒有出現一例學生感染,這說明政府對開學已經做好了一切準備。

所以說既然讓開學,就一定是考慮當地符合開學要求才開學的,相信政府,相信專家,他們絕不會把祖國的花朵置於危險境地的。

希望疫情快點結束,還我們正常的生活。大家加油!!!


妞媽教育心得


如果在學生開學之後,學校出現了新冠肺炎病例,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所有的密切接觸者就(同班同學或者同校學生),肯定都會被列入重點觀察對象,觀察14天之後,才能夠解除隔離。

但其實這種假設,是不成立的。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如果當地的教育管理部門決定讓學生開學,就意味著學生和老師在校內被感染病毒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這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第一,按照規定,當地的疫情沒有得到有效控制,不能夠開學。

按照教育部的規定,當地的一切沒有得到有效控制之前,不能夠開學;不具備開學條件不能夠開學;開學之後,教師和學生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不能夠開學。

既然教育管理部門已經公佈了開學時間,那就證明,當地的衛生健康委員會和教育廳已經經過綜合評估,認為該地區具備了開學條件,開學之後學生被傳染的可能性已經很低。

該地區的疫情已經得到基本控制,只要開學之後能夠保證學生不私自外出,校外的人員,不隨意出入校園,那麼就把傳染源從根本上切斷了。

如果沒有傳染源,那麼學生在校期間肯定是不會被傳染,除非是病毒發生了變異,出現了一些極其特殊的情況。

第二,在正式開學之後,學生和老師都要按照要求定時上報體溫。

目前確診的病例當中,絕大多數的病例,在感染之初,都會表現出一些症狀,比如發燒、咳嗽,甚至有些會伴隨著嘔吐。

雖然媒體也報道了一些特殊的病例,有些患者被感染之後沒有任何症狀,但這些感染者的典型特點是病症比較輕,如果病情比較輕,那麼病毒的傳染性也比較弱。

因此,只要學生在開學前,能夠如實的填報自己的信息,在開學時,學校能夠做好體溫檢測工作,確保學生在進入校園之前,沒有出現咳嗽、發燒、感冒等症狀,開學之後,能夠定時的上報師生的體溫,那麼病毒根本就沒有機會從外面傳到校園內部。

第三,學生開學之後,學校都有嚴密的防範措施。

目前已經公佈開學時間的省份,都要求各個學校,要嚴格的落實開學後的校園疫情防控工作,其中重要的一項是,實施“日報告”“零報告”制度。

“日報告”要求每個學校要按日上報學生的體溫,零報告就是每天要確保學校不會出現任何異常的狀況,不會出現有學生感冒、發燒。如果有感冒發燒,要及時的上報。

另外所有的學校,在開學之前都單獨設置有隔離室,如果在上課期間,有學生出現感冒、咳嗽、發燒,那麼就要在隔離室裡進行隔離觀察,然後送到定點的醫院治療。

另外,針對某些學校,比如之前該地區的疫情比較嚴重,再或者是學校的人數比較多,當地的衛健委會指派醫院的工作人員駐校,協助學校做好開學之後的疫情防控工作。

通過開學前嚴防病毒進入校園,到開學之後嚴密檢測,其實,已經能夠盡最大限度地防止學生被傳染。另外即便是出現一些特殊的情況,比如有學生私自外出而導致不幸被感染,學校通過及時隔離,讓醫護人員快速介入等一系列的措施,也能夠有效地保障病毒不會在校園內大規模的傳播。


我是“升學與考試”---分享學習方法,關注教育時事,指導升學規劃。期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幫助。


升學與考試


不排除這種情況,如果開學之後在校園內發生一例新冠肺炎病毒患者,將會引起巨大的恐慌

身為教育工作者,對這一點還是比較瞭解的,各位學校在開學之前都會做好應急預案處理工作。

其中根據學校要求制定的相關方案可以看得出來,學校為了準備開學,已經做了太多的功課。

一:學生還未進入校園之前

①:江蘇省3月30日初三高三開學,其中學校明確要求各位老師要調查清楚班級學生及其家庭成員在假期的來往去向。

②:學生在開學之前要準備好足夠的口罩,以江蘇省某某中學為例,學校是要求家長給孩子準備好30個防護口罩。

③:學生、家庭成員與近日密切往來能源近期身體是否出現不適?

④:學校要在開學之前做好各種消毒工作

……

所有的這些必要性的工作都會在開學之前做好安排,才能夠將病毒扼殺在源頭。

二:學生進入校園

首先明確一點學生去往學校最多隻能有一位家長陪護,去家長到了學校門口,不能夠相對於平常一樣長時間的停留。

學生在進入校園之前,首先檢查的就是口罩有沒有佩戴;其次,要經過測溫儀的檢驗(現在各中小學門口所有的測溫儀器都已經調試完畢,隨時準備開學)

關於學生在學校學習情況:一個班級最多隻能有30個學生,同一時間上課,相對於平時來講,要將學生分散,人員密度更小,保證空氣的流通。

學生就餐也是錯批次、錯高峰,同一時間內,學生就餐人數不能過多。

學校開學之後幾乎都是進行封閉式管理。

三:校園內如果有相關病例患者出現,又該怎麼辦?

如果出現症狀,患者這就屬於應急預案,你所假設的情況。

如果是在學校期間發生這個問題,作為學校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要將學生單獨隔離;

隨後緊急聯繫當地疾控部門,將之轉移至定點隔離醫院;

有序疏散人群,並對與其患者相接觸的人員作出調查,將其醫學隔離14天以上

……


其實所有可能發生的情況,學校早已經做好應急預案以及處理方法,大家不必過度擔心,既然教育廳發佈開學通知,那麼肯定是經過科學的評估,沒有多大的問題!

對於這個問題,不知道你有什麼樣的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