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81式步槍要退役?

ROGER9


網絡上確實有許多81步槍粉,可以視作81槓的死忠粉,這點確實難能可貴,讓人肅然起敬,但無可奈何花落去,81式步槍,作為一把研發時,就屬於過渡型的槍械,終歸有退役的那一天。

原因就是作為大國,在全球小口徑步槍風起雲湧時,沒有自己的小口徑步槍,大國顏面真的掛不住,就不難理解蘇聯有了7.62毫米的AK-47步槍,為什麼還要研發5.45毫米的AK-74步槍,我軍有了81式步槍的背景下,要研發5.8毫米的95式步槍了。

且口徑都異於美軍的5.56毫米M-16步槍,都是爭氣槍和爭氣口徑,儘管美軍工開了小口徑步槍之先河,引領了全球小口徑步槍的風向,蘇聯包括國內都在走美軍工先趟過的路,但大國面子還是要的,所以口徑都是特立獨行的,你5.56毫米,我就5.45毫米;你5.45毫米,我就5.8毫米,最終,在全球形成了東西方三大不同口徑系列的小口徑自動步槍。

81槓儘管是把優異的步兵槍械,參與過“兩山輪戰”實戰,實戰驗證了這是一把動作可靠、精度較高、操控方便的步槍,因此,受到了使用56式半自動步槍、56式衝鋒槍官兵的歡迎。

56式半自動步槍儘管射擊精度高,但10發彈夾彈倉供彈,其水準依然停留在二戰半自動步槍上,79年邊疆衝突戰,證明此槍已經不適合叢林作戰,所以戰後就逐步淘汰了。

56式衝鋒槍,在81式自動步槍裝備以前的習慣叫法,實際上發射的是7.62毫米中間威力步槍彈,而衝鋒槍發射的卻是手槍彈,誤導軍民20餘年,81式步槍裝備部隊以後,才被重新命名為56式自動步槍。

此槍,脫胎於蘇制AK-47自動步槍,何以仿製成功卻莫名其妙地成了“56式衝鋒槍”,單發精度尚可,但連發精度夠嗆,槍口跳動大,且後坐力較大,所以此後也被81式步槍所取代,退出了我軍制式裝備。

81式步槍畢竟發射7.62毫米中間威力步槍彈,在全球小口徑步槍普遍裝備的背景下,隨著95式5.8毫米自動步槍的研發成功,被重量更輕、性能更好的95式步槍所取代,是必然的趨勢,也是可以理解的。

儘管95式步槍採用了無託式結構,似乎不太適合我軍戰士使用,此槍自裝備部隊以來,爭議歷來都比較大,但好歹也有20年了,隨著208所迴歸傳統有託的新自動步槍已研發成功,將逐步取代無託結構的95式步槍。

81式外觀不夠美觀,外界眼中就是一把中式AK-47步槍,且全槍拓展性能較差,缺乏國外步槍常見的戰術導軌等,影響了全槍技戰術性能的進一步提高。

此外,81式步槍幾乎沒有什麼新的工藝和材料,就是一把普通不過的步槍,與AK-47沒有什麼大的區別,難怪老外稱其為中式AK-47,想想AK-47都什麼年代研發的,81式步槍過了那麼多年,技術上就是原地踏步。


國平軍史


因為81式步槍一開始就是作為一種過渡型武器而誕生的,它的退役是歷史必然,確實81式步槍沒有什麼大缺點,但前提是曾經,它已經不適應現代站場了。81式步槍的退役用無疾而終四個字是比較合適的。

81式步槍的研製任務是1979年提出的,但在1978年我國就決定要發展新型小口徑槍族作為我軍的新一代制式步槍。但當時新的槍彈還沒有研製出來,軍隊中現有的56半和56式衝鋒槍又不能滿足需求。特殊時期的設計生產的63式步槍就更不用考慮了。我軍面臨著輕武器落後的局面。

在這種情況下,我國決定利用現有的成熟技術加緊研製出一支能夠滿足使用需求的步槍,新步槍不需要新技術,新材料,只需要一個穩字。口徑選用了當時儲量巨大的7.62x39mm五六式步槍彈,與56式衝鋒槍通用。主要材料使用鋼材,槍托採用木製(更多的81-1式步槍採用了鋼製摺疊槍托),這種材料的使用適應了我國當時較落後的輕武器工業現狀,保證武器的批量生產在保證質量的同時能夠快速進行。

儘管如此,通過實戰證明,81式槍族是一種性能優良的武器,精度好、動作可靠、操作維護簡便,在老山前線的戰鬥中表現良好。但他終究是一種過渡型武器,作為在80年代裝備的武器,使用的技術卻是60甚至50年代的,已經全面落後,重量過重,且槍彈性能差。因此才會被95式取代而退役。

我是輕兵器愛好者,熱愛輕武器與戰術文化,期待與你一起走進炫酷的輕武器世界!


輕兵器愛好者


81式突擊步槍只是一個過渡產品,但是它可以說是我國與世界兵器出口接軌的先驅者,同時也是我國現在95式突擊步槍的真正“祖先”。它的口徑不是7.62MM而是5.8MM,95式後來的口徑定型就是跟它來的,同時它也是我軍知道突擊步槍這個概念後,將他命名為自動(突擊)步槍的。

狙擊模式

81式突擊步槍其射擊精度、激發動能、整體結構明顯強於56式衝鋒槍,同時它也是經歷過實戰檢驗的槍械之一。它有可調節氣門導氣系統,射程達到800米,這樣讓它槍管可以裝槍榴彈,可以安裝遠距離瞄準鏡,作為狙擊槍使用,可以安裝“彈鼓”作為班用輕機槍使用。這些我國自發研製的性能,為後來我國的95式突擊步槍的多用途性打下了基礎。5.8口徑讓其與當時到現在的全球正規通用出口型口徑5.56MM更為接近,可以說為我國的97式出口也做出了貢獻,是我國與世界接軌武器出口的先驅者。

81式自動步槍

同時這種槍,也是我國向非洲援助和出口的第一種槍械,當時56式衝鋒槍只是在亞洲地區援助出口。這種槍到非洲後,立即裝備了正規部隊,所參加的實戰很多,使用者表示81式簡單實用,同時可以通過槍口發射槍榴彈的性能非常好,當時我國槍榴彈的能力也非常突出,150米內可以破甲0.4米,基本就是普通裝甲車的剋星。

81式自動步槍

現在81式自動步槍雖然沒有56式、79式那麼出名或還在部隊服役(預備役部隊還在使用),但是它的出現確實為我國槍械發展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也是我國槍械進入國際市場的先驅者之一。


重慶春風摩托


與其說八一為啥要退役,還不如問為啥八一居然能服役那麼多年...


本來吧,咱們在70年代已經開始論證小口徑制式步槍的方案。到1978年的時候,5.8mm的方案也已經落定,開始進入研發階段。但79年對於自衛反擊戰開打,而當時咱們手頭的三種制式槍械都有毛病

63式應為時代背景的緣故,質量非常渣,根本沒法用。

56半這種中間威力半自動從國際眼光來看,剛出生那會就落伍了。(別問為啥,中間威力彈和半自動步槍不搭)

56衝其實裝備量並不大,在越戰早期還是正副班長的配置,但後來追加了五六沖的裝備量。但這仿AK的玩意精度真算不上優秀。

同時,也暴露出了當時56式步/衝/機非槍族化,零件和供彈具不通用的問題。但當時要打仗啊,5.8mm小口徑是別想了,新材料新工藝也別想了,只有現取現用才能趕得上那種。

(下圖 81的槍機以及復進簧)

對槍械瞭解點的朋友也許看的出來,81槓的閉鎖機頭、復進簧和機匣蓋,以及外觀大部的整體設計類似於56衝,也就是AK。

(下圖AK拆了蓋子)


而槍機框,短導氣活塞則類似56半,也就是SKS

意外的驚喜是,短活塞導氣+轉栓還蠻好用的...可靠性不差,精度也不錯(甚至比一些56半還好)。


所以說從一把作為臨時工的步槍而言,八一很成功,而且他的槍族化設計也算是國內頭一遭,因此一用就是幾十年。

但兩個最大的硬傷是在的,一個是使用的依舊是7.62中間威力彈,另一個就是鋼木結構的自重和沒工夫考慮可拓展性。

(下圖,5.8和7.62)

而81槓正式裝備已經是八十年代,這早個二十年前美國人都已經用上小口徑、鋁製槍身、模塊化的M16了。再十年前毛子也換了5.45口徑的AK74了,所以說八一槓真的是沒辦法情況下應急的產物。從槍本身的設計來說,也是出生即落伍。


當然我這兒也不是黑81,畢竟這八一槓在實戰中交出了滿意的成績,而且也是咱們輕武器走向成功自研的代表作。因為趕時間而大量採用成熟設計和彈種在當時也很無奈。


瘋狗的輕武


講道理啊,八一槓作為一款很明顯的過渡時期的步槍,淘汰才是很正常的,不被淘汰才奇怪了。當然作為過渡武器卻被一直使用的也並非沒有,比如說美軍現役的M16自動步槍,當初就是M14自動步槍和SPIW之間的一個過渡品,但是由於SPIW的理念過於超前,so……大家也都知道了。

新疆的戰士們正在用八一槓打靶

但是“備胎轉正”的前提,是本身這個“備胎”就有著比上一代武器更先進且符合實際的設計理念。比如說M16(AR15),本身就率先提出了小口徑高初速的理念,用只有傳統的全威力彈一半的動能,就能夠達到傳統全威力彈90%甚至110%的效果。

而反觀八一槓呢……呵呵。從理念上,八一槓確實比之前的56沖和56半要先進一些,比如說將“步衝合一”的理念成熟化。但是呢……步衝合一這個理念,早就落後於世界三十年以上了。而當時國際上的主流,則是單兵武器小口徑化。

63式自動步槍,“步衝合一”的代表

其實自動步槍小口徑化,我國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就開始研究了,但是由於種種原因,該研究一直到八十年代末期才算比較成熟。在各方面性能上,小口徑高速步槍彈甚至能夠比肩我國傳統的53式步機彈(即7.62mmX54R)。而八一槓使用的呢?呵呵,56式步槍彈,這種步槍彈更是有著“小便彈”的威名。

M43步槍彈的外彈道,變化差異極大

雖然56式步槍彈的槍口動能和後來的87式小口徑步槍彈差不多,但是嘛……從威力上和射程上來說,兩者差的遠了去了。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在400米的距離上,87式小口徑步槍彈在點射情況下,對半身靶的命中率高達45%以上;而在同樣距離、同樣目標的情況下,56式步槍彈在半自動情況下的命中率也僅有50%。

在有效射程上,小口徑高初速彈由於初速高,所以外彈道更加平直,有利於增加小口徑步槍的有效射程。而八一槓發射的56式步槍彈,僅僅是從原來的7.62mmX54R減小裝藥而來,彈道高變化較大,不利於精度。

動能僅有1300J的5.45mm步槍彈,威力不低於2000J的M43步槍彈

在有效射程和威力上,八一槓均不如後來出現的95式。那在槍械性能上,八一槓能超過95式嗎?也不能。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八一槓的故障率為0.384‰,而95式的故障率僅有0.292‰。在重量上,八一槓大量採用的是鋼木結構,僅有少量部分採用工程塑料;而反觀95式呢?則大量採用了工程塑料與鋁合金,使得重量大大降低。當然在造價上,95式的價格也肯定更高一些。

95式自動步槍在240000次射擊中的故障統計表

總的來說,八一槓相比起同時期的國際主流步槍,已經處於落後的地位了,而徹底追平我國輕武器劣勢的,恰恰是某些噴子和地攤軍事自媒體口誅筆伐的95式自動步槍。

近年來,某些軍事自媒體為了譁眾取寵,故意無視經過科學統計之後的相關數據,僅憑某些所謂“老兵”的言論,就開始抹黑我國現有的先進武器,企圖“穿新鞋,走老路”,覺得自己比科班出身+相關行業從業幾十年的專家更懂了。殊不知,這就是典型的“用自己的愛好,挑戰別人的職業”。

我是戰甲裝研菌,喜歡我的回答請關注!


戰甲裝研菌


“八一槓”,一個令全國人民都耳熟能詳的詞彙,對於曾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服役的老兵而言,意義非同凡響,這支其貌不揚甚至略顯粗糙的自動步槍不僅是朝夕相處的戰友,更承載了一代軍人榮耀與難以割捨的情結,手持81式,身著87式迷彩服是相當一段時間內解放軍的經典形象。

1983年,首批81式步槍送上老山一線戰場,據部隊反應,在一百多米距離上,兩支81式步槍即可將敵方機槍碉堡壓制得無法開火,通過實戰錘鍊,81式步槍被證明是一支性能優良的武器,具有勤務性,可靠性尚佳,人機設計符合中國人體型的優點,而且連發精度高,接近西方小口徑槍械水準。

曾因見識到珍寶島衝突中兩國士兵對射而發誓不會來中國的AK系列締造者卡拉什尼科夫,在試射81式後,也不得不由衷讚歎道,這是最好的AK改進型號,由於造型緣故,81式一度被國外視作繼56式後又一中國版AK,國內亦有觀點認為其外觀尚未擺脫蘇系風格。

其實81式和正統AK之間還是存在比較大區別的,其設計之初衷在於調和解放軍輕武器發展更新需要以及7.62*39毫米口徑彈藥巨大庫存量之間矛盾,即一種過渡性質武器,由於留給軍工部門的研製時間並不多,於是大量採用相對成熟的技術,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該槍的性能指標。

頗為難得的是,81式步槍在設計中也開創性地融入了當時中國以及蘇聯都罕見的空倉掛機,並用更合理的快慢機代替了傳統大撥片保險,作為7.62*39毫米口徑中為數不多的原創槍型,這對底蘊並不深厚的中國輕武器而言無疑是種創舉。

最初,81式自動步槍只是列裝新式小口徑槍族前夜的一款過渡產品,但由於87式5.8毫米口徑自動步槍研製過程當中暴露出較大缺陷,81式這麼個“臨時工”一干就是十多年,裝備之廣直至今天仍在部分部隊當中服役,有些老兵甚至宣稱81式比95式更好用,粉絲可不比95式少。

當然,解放軍最終還是需要更能適應現代戰爭模式的5.8毫米口徑槍族,不過,逐漸退居二線的81式也並未就此退出江湖,仍在國際舞臺上發揮餘熱,如大量出口到坦桑尼亞,孟加拉,緬甸等國軍隊的制式武器,而在非洲,中國的81式口碑也遠超同門師兄,AK步槍。

這樣說或許有“比爛”嫌疑,可即使在槍械立國的美國,81式仍舊名聲顯赫,以至於被美國明令禁止進口,千金難求。

就如同美軍制式武器M14自動步槍一樣,隨著“精確射手步槍”概念的普及,81式或許會憑藉著遠射程,高穿深等特點煥發第二春,而事實上在近年的防務展上,也的確出現了以81式為藍本,魔改的精確射手步槍。


迷彩虎軍事


這屬於正常的裝備更新,技術是不斷進步的,沒有任何一款裝備可以保證永遠使用。81式步槍早已停產多年,被新一代步槍代替只是早晚的事情,其實這是多少年以前就開始的工作了。 

中國在上世紀60年代時,就已經開始考慮小口徑步槍的問題,只不過這個過程過於緩慢,81式原本就不是作為換代,而是後備性的項目,後因需求晉級為過渡性性裝備,原來只是想填補一個並不算長的時間,那時中國第一代小口徑步槍已經在研發之中,後來定型為87式,可惜這款裝備由於多種原因沒能順利量產。

我軍的第二代小口徑步槍為95式,直到1997年才公開亮相,直到這時81式自動步槍才算完成過渡任務,也開 始漸漸退出我軍。

81式自動步槍被替代只是正常現象,也沒辦法替換它,從技術上說,它使用的依然是過老的技術,雖說保證了可告性等,卻與時代不相符合,而且現代步槍早已進入小口徑時間,它卻依然7.62*39mm彈藥,這顯然不符合時代要求了。

我軍已決定起入小口徑步槍時代,那麼就不可能同時列裝舊口徑,逐步以新口徑代替是很正常的事情,只不過這個過程,不是很快。95到今天到現在已服役20年了,但是81式尚有不少部隊在使用,一時半會也不會從正規軍退役,未來還會在預備役等部隊使用,其使用歷史不會短。步槍沒有什麼壽命問題,只要能用還會使用,到目前許多舊式步槍有不少在倉庫中。


南國軍情


我相信大家都知道,81步槍曾經是我軍王牌的主流武器,其獨特的性能和極高的性能和價格甚至比外國人都要好。然而,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進步,81步槍只能選擇退役,因為它不能與現代戰爭模式相適應,95步槍已成為其替代品。後來,在95支步槍基本普及後,81支步槍甚至光榮地退役,但據報道,當時我軍擁有500多萬支81支步槍。它是這樣處理的嗎?

在這一點上,讓我們首先看看各國處理退役武器的方式。首先,讓我們來看看美國,它有很多錢。作為世界的霸主,美國在經濟和軍事方面都是領頭羊,多年來,我們目睹了戰爭,積累了無數的金錢,這使美軍變得非常大氣。當我們處理退役武器時,除了少數武器被封鎖了。?要麼直接燒掉它,要麼在世界各地失去它,非常任性。

作為一個軍事大國,俄羅斯本身擁有更多的武器和裝備,蘇聯留給它的遺產太多了,不能用完。在這一點上,每當這些槍支退役時,俄羅斯就會重新包裝和出售,以換取外匯,以減緩其經濟壓力。到目前為止,世界許多地區都存在著俄羅斯式的火器。後來,我們的軍隊也沒有效仿,81支槍支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以這種方式出售的,並贏得了良好的口碑。

但是,我軍在處理這個問題時,並不僅僅是處理這個方法。通常,為了保存完好的81支步槍,我們的軍隊會拆開它和其他部分形成另一支槍,其他的也會作為訓練火器放在二線軍隊中,還有一些會被放置在民間,比如一些射擊場地和槍支博物館等等。此時,我們的軍隊帶來了極大的浪費利用。

我們軍隊的許多軍迷對這些高招很有信心,但這也非常符合我軍不奢侈浪費的目的。過去,我們軍隊的舉動被美國專家效仿和借鑑。在此基礎上,他們被修改,直接扔進槍支商店,成為國家經驗的商品。


酒瓶子迷彩服


隨著機械化的增加,大家的交戰距離不斷縮減,中間口徑彈藥在交戰距離上威力過剩了,大家都開始使用小口徑彈藥了小口徑彈藥的重量更輕,體積更小,單兵攜帶量更大,而且單位成本更低這樣的話,兔子國自然也要走小口徑的路線,81式還是用中間威力彈,自然要退出其次,81的中間威力彈比較尷尬,300米內的精度和威力和5.8差不多,而5.8彈有上述優勢,但在400-600米距離上,中間威力彈的動能衰竭快,不如全威力彈這樣,就不能作為老美的M14那樣的精確射擊步槍高不成低不就,只能轉入預備役


阿明音樂臺


衡量一款軍用突擊步槍好壞的要素有1.與敵人的槍相比射程要遠,穿透力要強。2.後勤保障要簡單。3看的準好操作好訓練。4重量和彈藥基數與鄰國或敵人相比要合理。81式突擊步槍是一款符合大規模戰爭的,特別是野外戰,防守陣地戰和攻擊戰的軍用級突擊步槍,81式突擊步槍局有的射程遠穿透力強是95式突擊步槍所不具備的軍用級突擊步槍第一要素。95式說的在好也就是個適合警用和局部小範圍衝突使用的步槍。可以在《戰狼》這部電影中看到不足之處也是未來戰爭最可怕的致命弱點(沒有安全距離可言)。如果說看不到可以通過儀器電子的發展來解決,在未來我軍突擊步槍的發展上可以採用——如有興趣可以繼續後續的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