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報:平安福,退保率激增啊

每個研究保險的人,平安福,都是必聊的產品


為什麼?


實在是買的人太多了。2019年:平安福賣了157億(僅1年的銷量)。同時呢,這個產品現在的退保率也非常高。


1


中國平安2019年財報:


2019年報:平安福,退保率激增啊


平安福,銷售157.32億,但退保5.74億。


中國平安2018年財報,這個數據是:


平安福銷售規模168.68億退保3.01億。


2017年,平安福銷售177億,沒有退保金數據;平安福2016年,更是賣了200億(同無退保金數據)。


這數據是:


一年比一年賣得少,退保一年比一年多。


可是:


乍看,157億、168億的銷量,才退5.74億、3.01億。這個退保規模好像也並不大呀。


但要注意哦:這5.74億、3.01億是按照退保金額計算的。


並不是按當初用戶投保保費計算的。


什麼意思?


我相信很多小夥伴,看過我們往期的文章就會明白。買保單的前幾年退保,能退的錢之少

是很誇張的。


基本就是所交保費的零頭。


我們之前寫過一個50歲阿姨,4年前買的平安福。


38.5萬保額,年繳保費1萬9321(繳費20年)。


重疾險前兩年的現金價值為0:


2019年報:平安福,退保率激增啊

2019年報:平安福,退保率激增啊


壽險的現金價值:第1年只有665元;


第二年只有3220元。


也就是,假如它第二年退保:


一共繳納保費3.86萬,退保能拿回多少年。只能拿回3220元。也就是:保費是,退保金的10倍之多。


而我們看:


這張中國平安2019年年報圖裡,下面還有一個數據:


那就是12個月續保率:87.8;25個月內的續保率,87.1.也就是差不多2年之後,續保率就比較穩定了。


換言之:如果對自己買的保單有存疑,

絕大多數會在2年內退保。


那麼,也就會發生我們上述所說的:


退保金額不足投保保費的1/10.


按照這個數據推斷:平安福5.74億的退保金,背後有可能是投保人花了57.4億買的保單。


一年保費規模157億,但一年保費退保有57億規模。


這個數據是不是就很誇張了?!


(我原本還想對比其他大牌保險公司財報,可惜:其他幾家保險公司2019年報,都還沒出。)


為什麼數據反差這麼大。


不僅銷量下降,退保還激增?!


相信不光是平安,線下其他幾大牌保險公司2019年的數據大概率也不會好看。


近兩年,線下保險都受互聯網保險衝擊太大了。


不光這些外因:


最主要是:大牌保險產品,結構太老舊。


7、8年,甚至10來年了:這些保險公司的產品結構,都沒更新過。


有缺陷,保費還貴。


你說大家怎麼投票呢?


2


我們先來看看:平安的拳頭產品平安福。


通過平安的財報,可以追溯平安福:最早上市,是在2013年。


也就是:


平安福,2013年10月上線。


一直到2020年。


6、7年的時間。


平安福起碼升級了十幾個版本。產品結構一點都沒更新過。這麼多的版本到底變化在哪裡呢?


列個表格:


2019年報:平安福,退保率激增啊


2013年,平安福上市。只有成人版,保30種重疾。


2014年,平安福第1次升級,新增8種輕症。


2015年,平安福第2次升級,重疾種類升級至45種,輕症不變。


2016年,平安福第3次升級,重疾和輕症種類分別升級至80種和20種,加入RUN概念。


2017年,平安福第4次升級。輕症三次賠付。產品也變得複雜。


不光有癌症多次給付,輕症後重疾保額提升,

還調整了RUN計劃


2018年,平安福升級了兩次,變化的仍然是附加險。


主險,無變化。


2018年的平安福(尊享版),僅藉著升級,把最高繳費年限從30年,變成29年。


也就是稍微在價格上,打了一點點的折扣(少交1年保費)。


2019年,平安福最誇張。升級了3次。


第一次價格貴,之後升級了到平安福+福保保一塊買,這個操作跟平安福2018(尊享版)一樣。


上來打折促銷的。


福保保,繳費25年。與買平安福2019相比,價格能打9折。


第三個版本,也就是現在正常在售的2019Ⅱ。


這個版本,有什麼變化:


1就是把輕症從原來只保30種,升級到50種。


2因為太多人吐槽,平安福賣得貴,高發輕症(冠狀動脈介入手術、不典型心肌梗塞和輕微腦中風)缺失。


平安福2019Ⅱ版本,終於把高發輕症補齊了。


你說6、7年了,平安福有什麼變化嗎?


1)保障結構,都是保重疾+身故;


2)重疾賠付比例,自從加了輕症之後,就永遠是:100%保額重疾賠+20%輕症。


其他有什麼變化呢?


都是噱頭居多,但保費卻一年比一年貴。


2017年增加個

Run概念,這種功能有多大保障價值?


基本是等於0。


要麼,沒人堅持鍛鍊;要麼就是客戶淘寶買刷步器,來刷步數。來獲得增保。


從本質上說:


對這個run功能對投/被保人基本沒啥用處;


當然,平安做run功能,你以為它本意是為了給用戶加保。那就太天真了。


每個代理人,每個月5個新增註冊的KPI考核啊(要進行run加保,必須下平安金管家註冊)。


run,就是推廣平安金管家的一個概念而已。


罹患輕症,重疾加保20%。


這種獲得保額的難度,也是極大的。


還有就是:2017年,就新增可選附加的惡性腫瘤多次賠。直到2020年了,惡性腫瘤2次、3次賠,間隔期還是5年(互聯網保險,早已做到3年間隔期)。


這賠付的難度多大?!


這些噱頭都不管用,產品實在賣不動了。


平安,就會來個升級、打折促銷。


為什麼平安福老這麼頻繁升級,也就是這些門道。


如果不是互聯網保險的刺激(太多人懟它),或許平安福3大高發輕症的缺失,至今都沒補上。


3


再橫向看看位列行業2、3名的,大牌的國壽、太平洋保險


它們2020在售、熱銷且主打的產品:


2019年報:平安福,退保率激增啊


國壽和太平洋保險,吃老本的痕跡就更明顯了。


國壽福,金福人生和平安福一樣,都是:


重疾+身故的產品結構,價格也都不便宜。沒啥好說的。


但差不多在2017年,平安都不怎麼賣分紅型、返還型保險了。


但返還型保險,還是國壽的主打產品。


2020年新出的康寧保A、B款,就是。


並且這兩款的產品設計,及國壽之前推出的返還型保險:康寧2019,要更坑一點。


康寧2019期滿(60歲/70歲/80歲)返還保費,但重疾險保障合同,還可以繼續。


康寧保A、B款,期滿返還:合同就結束了。


什麼意思:


康寧保A款,只保30年;如沒出險:期滿後合同結束、保障結束,產品只返還35%的保額。


也就是30歲/男性,每年花8050塊,買50萬保額。


60歲,只返還17萬5.


疾病高發的60歲之後呢?


沒有了保障。


市場上只保到60週歲的重疾險(瑞泰瑞盈),

30歲男,買50萬/20年繳,每年的保費只需要2335塊。


為了返還,買康寧保A,就得花3、4倍的價錢。


且康寧保A款,只保重疾(連輕症都沒得賠付)。


康寧保B款同理:保障年限多了10年,保費比康寧保A漲了25%。


這兩款產品,看起來保費都比康寧2019的更便宜,但實際:坑是更多的。這個產品設計,完全不是進步;而是倒退。


對於太平洋保險,還在主打賣的金佑人生麼。


這款產品:


看它的保費,就夠夠的了


通常買這款產品的人,很多都是保費倒掛的(即,總保費比保額還多)。


最大的噱頭,就是保額可以通過分紅增長。


但實在是太多人被誤導銷售,以為分紅是利息。可以拿出來


是不能拿出來的!


只能做出現賠付。


且,這個分紅是不確定的:保險公司也不披露。分多分少,甚至不分紅都可以。


所以這種產品,貓膩大,根本賣不動。


基本是市場要淘汰的產品。


可預見的:


在現在越來越透明的保險市場,這兩類產品,退保率這兩年也會非常高。


如果財報出來,大家可以多多留意。)


大家不要去踩坑就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