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报:平安福,退保率激增啊

每个研究保险的人,平安福,都是必聊的产品


为什么?


实在是买的人太多了。2019年:平安福卖了157亿(仅1年的销量)。同时呢,这个产品现在的退保率也非常高。


1


中国平安2019年财报:


2019年报:平安福,退保率激增啊


平安福,销售157.32亿,但退保5.74亿。


中国平安2018年财报,这个数据是:


平安福销售规模168.68亿退保3.01亿。


2017年,平安福销售177亿,没有退保金数据;平安福2016年,更是卖了200亿(同无退保金数据)。


这数据是:


一年比一年卖得少,退保一年比一年多。


可是:


乍看,157亿、168亿的销量,才退5.74亿、3.01亿。这个退保规模好像也并不大呀。


但要注意哦:这5.74亿、3.01亿是按照退保金额计算的。


并不是按当初用户投保保费计算的。


什么意思?


我相信很多小伙伴,看过我们往期的文章就会明白。买保单的前几年退保,能退的钱之少

是很夸张的。


基本就是所交保费的零头。


我们之前写过一个50岁阿姨,4年前买的平安福。


38.5万保额,年缴保费1万9321(缴费20年)。


重疾险前两年的现金价值为0:


2019年报:平安福,退保率激增啊

2019年报:平安福,退保率激增啊


寿险的现金价值:第1年只有665元;


第二年只有3220元。


也就是,假如它第二年退保:


一共缴纳保费3.86万,退保能拿回多少年。只能拿回3220元。也就是:保费是,退保金的10倍之多。


而我们看:


这张中国平安2019年年报图里,下面还有一个数据:


那就是12个月续保率:87.8;25个月内的续保率,87.1.也就是差不多2年之后,续保率就比较稳定了。


换言之:如果对自己买的保单有存疑,

绝大多数会在2年内退保。


那么,也就会发生我们上述所说的:


退保金额不足投保保费的1/10.


按照这个数据推断:平安福5.74亿的退保金,背后有可能是投保人花了57.4亿买的保单。


一年保费规模157亿,但一年保费退保有57亿规模。


这个数据是不是就很夸张了?!


(我原本还想对比其他大牌保险公司财报,可惜:其他几家保险公司2019年报,都还没出。)


为什么数据反差这么大。


不仅销量下降,退保还激增?!


相信不光是平安,线下其他几大牌保险公司2019年的数据大概率也不会好看。


近两年,线下保险都受互联网保险冲击太大了。


不光这些外因:


最主要是:大牌保险产品,结构太老旧。


7、8年,甚至10来年了:这些保险公司的产品结构,都没更新过。


有缺陷,保费还贵。


你说大家怎么投票呢?


2


我们先来看看:平安的拳头产品平安福。


通过平安的财报,可以追溯平安福:最早上市,是在2013年。


也就是:


平安福,2013年10月上线。


一直到2020年。


6、7年的时间。


平安福起码升级了十几个版本。产品结构一点都没更新过。这么多的版本到底变化在哪里呢?


列个表格:


2019年报:平安福,退保率激增啊


2013年,平安福上市。只有成人版,保30种重疾。


2014年,平安福第1次升级,新增8种轻症。


2015年,平安福第2次升级,重疾种类升级至45种,轻症不变。


2016年,平安福第3次升级,重疾和轻症种类分别升级至80种和20种,加入RUN概念。


2017年,平安福第4次升级。轻症三次赔付。产品也变得复杂。


不光有癌症多次给付,轻症后重疾保额提升,

还调整了RUN计划


2018年,平安福升级了两次,变化的仍然是附加险。


主险,无变化。


2018年的平安福(尊享版),仅借着升级,把最高缴费年限从30年,变成29年。


也就是稍微在价格上,打了一点点的折扣(少交1年保费)。


2019年,平安福最夸张。升级了3次。


第一次价格贵,之后升级了到平安福+福保保一块买,这个操作跟平安福2018(尊享版)一样。


上来打折促销的。


福保保,缴费25年。与买平安福2019相比,价格能打9折。


第三个版本,也就是现在正常在售的2019Ⅱ。


这个版本,有什么变化:


1就是把轻症从原来只保30种,升级到50种。


2因为太多人吐槽,平安福卖得贵,高发轻症(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不典型心肌梗塞和轻微脑中风)缺失。


平安福2019Ⅱ版本,终于把高发轻症补齐了。


你说6、7年了,平安福有什么变化吗?


1)保障结构,都是保重疾+身故;


2)重疾赔付比例,自从加了轻症之后,就永远是:100%保额重疾赔+20%轻症。


其他有什么变化呢?


都是噱头居多,但保费却一年比一年贵。


2017年增加个

Run概念,这种功能有多大保障价值?


基本是等于0。


要么,没人坚持锻炼;要么就是客户淘宝买刷步器,来刷步数。来获得增保。


从本质上说:


对这个run功能对投/被保人基本没啥用处;


当然,平安做run功能,你以为它本意是为了给用户加保。那就太天真了。


每个代理人,每个月5个新增注册的KPI考核啊(要进行run加保,必须下平安金管家注册)。


run,就是推广平安金管家的一个概念而已。


罹患轻症,重疾加保20%。


这种获得保额的难度,也是极大的。


还有就是:2017年,就新增可选附加的恶性肿瘤多次赔。直到2020年了,恶性肿瘤2次、3次赔,间隔期还是5年(互联网保险,早已做到3年间隔期)。


这赔付的难度多大?!


这些噱头都不管用,产品实在卖不动了。


平安,就会来个升级、打折促销。


为什么平安福老这么频繁升级,也就是这些门道。


如果不是互联网保险的刺激(太多人怼它),或许平安福3大高发轻症的缺失,至今都没补上。


3


再横向看看位列行业2、3名的,大牌的国寿、太平洋保险


它们2020在售、热销且主打的产品:


2019年报:平安福,退保率激增啊


国寿和太平洋保险,吃老本的痕迹就更明显了。


国寿福,金福人生和平安福一样,都是:


重疾+身故的产品结构,价格也都不便宜。没啥好说的。


但差不多在2017年,平安都不怎么卖分红型、返还型保险了。


但返还型保险,还是国寿的主打产品。


2020年新出的康宁保A、B款,就是。


并且这两款的产品设计,及国寿之前推出的返还型保险:康宁2019,要更坑一点。


康宁2019期满(60岁/70岁/80岁)返还保费,但重疾险保障合同,还可以继续。


康宁保A、B款,期满返还:合同就结束了。


什么意思:


康宁保A款,只保30年;如没出险:期满后合同结束、保障结束,产品只返还35%的保额。


也就是30岁/男性,每年花8050块,买50万保额。


60岁,只返还17万5.


疾病高发的60岁之后呢?


没有了保障。


市场上只保到60周岁的重疾险(瑞泰瑞盈),

30岁男,买50万/20年缴,每年的保费只需要2335块。


为了返还,买康宁保A,就得花3、4倍的价钱。


且康宁保A款,只保重疾(连轻症都没得赔付)。


康宁保B款同理:保障年限多了10年,保费比康宁保A涨了25%。


这两款产品,看起来保费都比康宁2019的更便宜,但实际:坑是更多的。这个产品设计,完全不是进步;而是倒退。


对于太平洋保险,还在主打卖的金佑人生么。


这款产品:


看它的保费,就够够的了


通常买这款产品的人,很多都是保费倒挂的(即,总保费比保额还多)。


最大的噱头,就是保额可以通过分红增长。


但实在是太多人被误导销售,以为分红是利息。可以拿出来


是不能拿出来的!


只能做出现赔付。


且,这个分红是不确定的:保险公司也不披露。分多分少,甚至不分红都可以。


所以这种产品,猫腻大,根本卖不动。


基本是市场要淘汰的产品。


可预见的:


在现在越来越透明的保险市场,这两类产品,退保率这两年也会非常高。


如果财报出来,大家可以多多留意。)


大家不要去踩坑就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