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寧願累死,也不願意思考

無論是學習,還是解決問題,我們總想著用別人總結出來的方法論去解決,但很少有人去思考這些方法背後的邏輯。


然而,真正有效的學習,反而是透過方法表面看到其背後的邏輯,然後根據自己的需求和實際情況,再調整方法。


以下,盡情享用~


最近讀日本設計師黑川雅之談美學的文章,看到一段話。他說:

世界最初就是一個整體。然而廣闊的整體會令人不安。為了消除這種不安,人們學會給具備顯著特徵的局部命名。於是,就有了山峰、峽谷和平原。

但是把山峰、峽谷和平原連接起來,就能構成世界嗎?不是的,它們只是“中心點”。在它們之間,存在著大量平緩的、過渡的根基。它們是無法命名的部分,也是容易忽略的部分。


無獨有偶,認知語言學中也有類似的觀點:我們腦中的概念,並不對應著真實世界,而是真實世界的“中心點”。

為了讓廣闊的世界變得有序、結構化,我們把世界拆分成一個個部分,對其進行概括、歸納、分類,把複雜的世界抽象成一個個具備顯著特徵的“範疇”,再對範疇命名—— 這就形成了“概念”。

但是概念能代指真實世界嗎?不行的,它們只是對真實世界的高度抽象和概括,會丟失大量信息。

為什麼說這些呢?主要是想表達一個觀點:

很多人總是喜歡追捧各種方法、技巧、模型、工具……不是說這樣不對,但它們只是“中心點”。如果缺乏了“根基”,其實是沒有太大意義的。

一、方法不重要,

方法背後的邏輯才重要


我們日常學習的知識,通常有這麼兩大類:

第一種叫做 Know-what:關於“是什麼”的知識。


比如:這個術語是什麼意思?這個領域是研究什麼的?這個概念的定義是什麼?等等。它可以幫助我們“辨認”世界。

第二種叫做 Know-how:關於“怎麼做”的知識。


比如:怎樣操作這個程序?怎樣應對這個情境?用什麼步驟解決這個問題?等等。它可以幫助我們“干預”世界。

許多人喜歡追捧後者,把它叫做“乾貨”。於是,許多課程總會打著“即學即用”“碎片學習”“5分鐘學會一個方法”的口號;許多人也會習慣性地用這種方式思考問題:

你講得很好,可是跟我有什麼關係呢?簡單點,結論是什麼?我該怎麼做?

這幾年來,這種過度追求結果,追求短、平、快的現象,甚囂塵上。大家要麼追求“速成”,對複雜的分析、論證過程失去耐心;要麼一味模仿,懶得去思考這樣做的原因,反正跟著教程來,做到一模一樣就對了。

這不是一種好的心態。


如我一直所強調的:真正有效的學習,絕不應止步於“怎麼做”,更重要的,是去探究背後的“為什麼”。亦即 Know-why。

為什麼?原因很簡單。任何方法、技巧、模型、洞見、靈感……都絕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是對情境和經驗的高度概括和抽象。也就是說:它們只是“山峰”。

那麼,山峰的根基是什麼呢?就是方法和技巧背後的原理。具體而言,包括:


1.來源:它為什麼會存在?為了解決什麼問題?


2.核心:它的本質是什麼?它可以簡化成什麼?


3.目標:它的作用是什麼?預期的效果是什麼?


4.路徑:它是如何起到作用的?起作用的方式是什麼?


所以,儘管我每篇文章都會提出很多方法和模型,但是我一直告誡大家:不要太注重這些方法,它們只是“中心點”而已。你要做的是去思考:它們是怎麼來的?

也正是因為這樣,我在每篇文章都會花很多篇幅去講底層的原理和邏輯。有些同學不太理解,也有人問我:能不能把它們精簡掉,做成一個個工具包,直接告訴我們:我該在什麼場景下,用什麼工具,如何用,第一步做什麼,第二步做什麼?

當然可以,但這樣一來就沒有意義了:你很難真正“學會”一樣東西,你只是在模仿別人的用法。


要知道:方法只是一種參考方向和示例,背後的邏輯才重要。很多時候,理解了背後的原理,你完全可以結合自己的情況,總結歸納出一套更適合自己的方法。

拿幾個最簡單的方法,舉例給大家看:


1.番茄工作法


番茄工作法:把任務切割成25分鐘一段,定鬧鐘,每25分鐘休息一次。


它的本質是什麼?是“人專注集中精力的時間是有限的”。但這段時間一定是25分鐘嗎?當然不是,它是因人、因任務而異的。有可能5分鐘,也有可能是半小時,要按照自己的感受來定。


更進一步,你一定要給自己設個鬧鐘嗎?一定要以一個固定時間為單位嗎?當然也不是。你完全可以“集中精力工作,感到累了就起來休息幾分鐘”,這樣更主動,更不容易被打擾。


我之前分享過我“小步快走”的工作方式:把任務切分成一個個小問題,集中精力在一個問題上,攻克,然後休息一會兒,繼續下一個問題。這是番茄工作法嗎?當然不是。但如果往深層次的邏輯挖掘,它們其實是一致的。


2.康奈爾筆記法


康奈爾筆記法:把一頁紙分成三部分:一部分記錄信息要點,一部分提煉關鍵詞,最後一句話總結。


它的核心是什麼?就是通過關鍵詞回憶要點,來幫助自己記住信息。那一定要用紙質筆記本、下載模板、按部就班去操作嗎?當然不是。你在日常的筆記里加幾個關鍵詞,複習時先看關鍵詞就可以了。


我在之前的文章裡也分享過類似的方法:用自己的話總結原文,不要直接摘抄。複習時先回想原文的大意,再去看原文。如果你真的理解,那你應該能夠發現,它和康奈爾筆記的本質,其實是一樣的。


3.思維導圖


很多同學問我怎麼看待思維導圖、有沒有什麼技巧,我只能說:我不用……


為什麼不用呢?因為思維導圖的本質是什麼?就是一個層級分類的大綱結構。那我用純文本就可以了,還自由得多,為什麼非得費勁去畫一張圖呢?


至於色彩、圖形、右腦刺激這些,有偽科學之嫌,就不提了。當然,思維導圖也有它自身的優點:好看,有高級感。這一點是純文本無法比擬的。


所以,講這些呢,不是為了否定這些工具—— 這完全沒有必要,我希望大家做的,是去思考:這些工具和方法,脫離了它們的名字之後,背後的內核是什麼?它們作為“中心點”的根基又是什麼?

不要僅僅停留在“山峰”上面。

許多人寧願累死,也不願意思考

▲ 圖片來自圖蟲創意


二、有效的學習方式:

以我為主,為我所用

那麼,究竟什麼才是更有效的學習方式呢?

其實也很簡單,無非就是三步:

1.拆解方法背後的邏輯,亦即know-why;

2.思考自己的需求和實際情況;

3.根據2,對方法進行調整,使其更適合自己,成為新的 know-how。

這樣看似很麻煩,比起“即學即用”,多繞了整整一大圈。實際上,如果缺少了這個流程,你就永遠只是在模仿和複製,並沒有真正地學到東西。

所以,有些學員和讀者會問我:老師,我這樣做對不對,好不好?我一般都會回答說:你自己感覺一下,只要覺得順手、適合,就是好的。


就是這麼簡單。生活不是考試,沒有唯一的標準答案,只有更適合自己的答案。

那麼,再回到前面的幾個例子。

我是在勸說你不要去用這些方法嗎?當然不是。如果你工作起來容易忘記時間,那完全可以設番茄鍾;如果你喜歡畫圖,那當然可以畫思維導圖;如果你喜歡整潔、格式化的筆記方式,那專門做一本康奈爾筆記本,也毫無問題。

重點在於,你要跳出這些條條框框的束縛,去思考:我真正的需求是什麼?我可以借用什麼東西,來滿足我的需求?

簡而言之:以我為主,為我所用。但是,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


三、為了逃避思考,

我們什麼都做得出來

這個時代,一切都太快、太急、太不確定。因此,許多人都會“等不及”,不想把時間和精力花在系統的思考上面,總想著走捷徑,更快地抵達終點。


人為了不思考,什麼事都做得出來。

但最關鍵的問題恰恰就是:學習是沒有終點的。

學習的目的是什麼?是學會一個知識點,掌握一個方法,能夠實踐應用解決一個問題嗎?其實都不是。學習的目的是在過程裡,而不是在哪一個終點上。

就像健身一樣。健身的目的是什麼?是做完一整套動作嗎?不是的。是在做這些動作的過程中,有效地鍛鍊肌肉,讓自己更好地調動和使用自己的身體。

學習也是一樣的。學習的目的,恰恰就是在接觸新知識、處理新問題的過程中,不斷“鍛鍊”大腦,讓自己擁有“能夠更好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而不僅僅在於“解決問題”本身。

用神經科學的話來說,就是利用神經元的可塑性,重構和優化神經元的聯結。


也就是說,許多人所竭力避免的思考本身,正是我們在學習過程中,所能得到的最大收穫所在。

所以,我在如何分辨別壞消息?中提到:許多壞信息的特徵,就是隻告訴你答案,不告訴你過程。這樣之所以受歡迎,就是因為它們迎合了我們的需求:幫我們節省了思考的過程。

但長此以往,我們的大腦就得不到鍛鍊,慢慢的,就會失去深度思考的能力,愈發難以思考複雜的問題。

所以,我在之前講讀書的文章裡,提到過一個觀點:許多時候,讀書的收穫往往不在於這本書本身,而在於你閱讀過程中,讓大腦高速運轉,所產生的一連串火花和聯結。

同樣,讀書很多時候壓根無需去記得這本書講了什麼、這本書的結構是什麼——這並不重要。你通過閱讀這本書,想到了什麼,想通了什麼,這些才是真正屬於你的東西。

不妨把讀書當作一種跟作者的平等對話。最有價值的,是在對話中,理順自己的想法,讓自己得到啟發和靈感。

也許有朋友會問:如果我讀的是一本完全不懂的書籍,沒有任何知識基礎,我怎麼可能做到“平等對話”?我當然只能全盤接受對方的信息。

這種情況,就是你的讀書方式不合理。我們都知道,最有效的學習是什麼呢?是“i+1”。亦即:基於你已有的知識基礎,去讀稍微高出現有水平一點點的東西。

如果你從零開始,去讀一個你完全不懂的領域,那步子就邁得太大了。你很可能整本書囫圇讀下來,仍然什麼也得不到。

這種情況下,應該怎麼做呢?我自己的經驗是,分成四步走。


1.拆解:先從待讀的書裡拎出一個知識點。

2.包圍:集中精力去攻克它,可以結合橫向閱讀、主題閱讀,不侷限於這本書本身,多廣泛去查找資料。

3.內化:把這個知識點理解透徹之後,再回到第一步,尋找新的知識點。

4.輸出/應用:對自己已學到的內容,找機會去輸出和實踐,讓自己更好地掌握它們。

這樣看起來會比較“低效”,但實際上,這才是真正有效、真正能夠學會知識的方法。

基於這個方法,我總結出了一套“三層學習環”,主要針對方法和技能的學習,在這裡分享給大家。

四、三層學習環

許多人寧願累死,也不願意思考


1.拆解

很多學員經常問我:你講那麼多方法,怎麼用?總有種不知道從何下手的感覺。

我每次都會回答:不要想著一次性掌握那麼多方法,先拎出一個來,找出它的“最小可行性模式”,把它作為一個練習,不斷通過練習去熟悉它,直到內化。

什麼叫“最小可行性模式”呢?簡單來說,就是一個方法最本質的核心模型。亦即,去除了其他的步驟、環節之後,它所能夠生效的結構。

我們對新信息、新技巧的掌握程度,可以用一個公式來表示:E=K/I。

這裡,E代表掌握效率,K代表你已有的背景知識,而I代表新信息的複雜程度。

這也就是前面所說的“包圍式學習”:你拎出來的知識點越單一、越簡單,對其進行的“包圍”越完備,掌握它的效率也就越高。

2.場景

拆解完一個方法之後,下一步,就是想辦法去創造場景、尋找場景,把方法放進去,看它是否適用。

如果生活中有許多待解決的問題,那很好,直接上手用一用,看它能否對解決問題有幫助;如果沒有,那就去從自己慣用的行為模式入手,有意識地把舊模式替代為新模式,上手試一試。

很多同學總喜歡別人把情境總結好,直接打包來用—— 但其實這樣意義不大。原因正如前面所說,要想真正熟練掌握一種工具,你必須上手去用一用。哪怕用的情境不對,也能更有效地幫助你增進對它的“經驗值”。


所以,不要老是想著抄捷徑,多動手去嘗試。探索的過程,既是增進熟練度的過程,也是讓自己成長的過程。

3.感受

在探索和嘗試的過程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對整個過程的感受。

這個過程非常重要。為什麼呢?因為它的本質,就是把“以別人為主體”的行為模式,遷移到“以我為主體”。

任何一個方法,都是別人經驗和經歷的高度濃縮和概括。當你想把別人的經驗複製過來時,絕大多數情況下,都一定不是能夠100%無損還原的:它一定會因為你和原作者之間的經驗、問題、履歷、需求等差異,產生不同的“不契合”。

所以,你要做的就是:向下挖掘,並從底層打通“他人”和“自我”。如這張圖:

許多人寧願累死,也不願意思考

只有通過這一步,你才算是開始把“他人的模式”真正轉化為“自己的模式”。

4.記錄

在感受的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是把所有產生的想法,都記錄下來。

比如:

這樣做是不是也可以?

這一步是為了解決什麼問題?

這一步是不是有點多餘?我能否節省掉?

它的優點是什麼,缺點是什麼?

對我而言,它最適合什麼樣的場景?

……


我自己的做法,是在筆記軟件裡新建一頁筆記,用來記錄這個過程產生的所有念頭,包括對它的評價,存在的疑問,進一步的思考,以及待做的行動。

然後,不斷去更新這頁筆記。直到所有的問題都解答完畢,所有的行動都落實妥當,所有的想法也都有著落,那麼這個方法,就大體上被你掌握了。

5.修正

最後一步,就是結合前面“感受”和“記錄”的結果,對這個方法進行調整,讓它更適合你自己的需求,讓它成為專屬於你自己的“新的方法”。

到這一步,你的學習,才算是收到了成果。

最後再強調兩點。

第一,上面這個流程,每一步,都別忘了去深入挖掘它的原理,從 Why 的層面,去尋求 How 的支撐,打通兩者的雙向連接,更好地理解它的結構和組成部分。

第二,一切學習,最根本的出發點,一定都是“自己的需求”。我能應用它解決什麼問題?它能夠成為我面對什麼情境時的工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