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地球快沒沙子了,你怎麼看?是否要保護沙漠呢?

天天加班的程序員


這是個挺有意思的回答,我來嘗試回答一下。

首先來說,地球上的沙子理論上是不會消耗殆盡的。

沙子是什麼?實際上“沙子”就是碎裂的岩石(如下圖所示,就是顯微鏡下的沙子),是地球上的岩石在長期風化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

作為細小的岩石,沙子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而氧和硅這兩種這種物質在地球上是最多的(如下圖所示),主要的存在形式就是地球上形態各異的岩石。所以如果沙子不夠了,只要我們“打碎岩石”就可以獲得沙子。

換句話說,只要地球還存在,我們永遠不會沒沙子用。

但是,沙子會“用完”並不是一句空穴來風的話。

根據統計,全球每年要用掉300-500億噸沙子,這些沙子主要用來製造水泥、玻璃和電子產品,但是隨著沙子需求量的快速增長,我們發現我們主要的沙子來源——河流,已經有點兒不堪重負了。

這個道理很簡單,因為每年河流中新產生的沙子是有限的,所以人們對沙子的需求上漲自然就會造成水中的沙子快速減少。


有人說,河沙用完了,沙漠裡還有的是沙子,而且前面也說了,打碎岩石就可以獲得沙子,那有什麼可怕的?

但是無論是用沙漠裡的沙子,還是要打碎岩石獲得沙子,都會遠比用河流裡的沙子成本高得多(甚至於沙漠裡的沙子因為太光滑,所以沒法用在建築上),而無論是建築生產還是玻璃生產,沙子的需求量都太大了,沙子成本上漲哪怕是一點點,在我們的生活中帶來的反應都是很明顯的。

另外,河沙減少帶來的人們生活成本的上升倒是次要的,更多的是帶來環境問題,比如說中國珠江就因為採砂過度導致了了河床降低,並且會產生河床沖刷加速等問題,損害橋樑和河堤(下圖就是珠江上的採砂船)。

所以沙子、準確說是河沙沒有了,保護地球上的沙漠沒有太大的意義,因為這些沙子要麼沒法用,要麼使用成本太高,而且沙子過度開採帶來的問題遠遠不是“沙子不夠用”,而是一系列的環境和社會問題,這才是最主要的。

其實沙子短缺的問題跟水資源短缺是類似的。

水資源其實在地球上還是很多的,畢竟大海里都是水,只要用淡水提取技術,就不怕沒水用,無非就是水貴一點兒(下圖就是海水淡化工廠)。

但是水資源短缺帶來的最大的問題根本不是水更貴了,而是地下水開採過度導致地面沉降、水汙染帶來生態危機等等一系列的問題。

而沙子短缺也是類似的,我們保護的不是沙子,沙子永遠都有,我們保護的是河流的平衡、不過度採砂,這才是問題的實質,根本不是說保護沙漠就能解決的。


航小北的日常科普


地球的沙子快不夠用了?這並非聳人聽聞的“謠言”,而是我們需要面對的顯示。科技日報援引英國《自然》雜誌的消息:目前沙子的採掘速度已經高於自然恢復速度。實際上地球是不缺沙子的,但缺“有用”的沙子。例如沙漠的沙子太細、太光滑了,用處不大。適合建築等使用的沙子大部分來自河流中,這隻有與地球面積的1%都不到。

由於全球人口增長和城市化加速,人類對沙子和礫石的需求也水漲船高。具不完全統計,全球每年會使用大約350~500億噸沙子,它們主要用來製造玻璃、水泥還有電子產品——沒錯,電腦最核心的CPU最主要的原材料就是沙子。

我國的建築用砂標準顯示(GB/T14684-2011),建設使用的砂主要是機制砂(指有機械破碎處理、篩分製成的岩石,礦山尾礦或工業廢渣顆粒等)和天然砂(河砂、湖砂、山砂、淡化海砂等)。這兩種砂都不是沙漠的砂沙子。而且沙漠沙子的黏土含量較高且含鹼量也比較大。

更為緊迫的是,沙子的自然再生率小於消耗率。而且全球關於沙子的貿易有很多都無法統計,例如新加坡稱從柬埔寨進口了8千萬噸沙子,而柬埔寨等級的出口量不到這個數字的4%。因此世界貿易組織等相關部門呼籲成立一個監管全球性沙子監控系統。目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已經計劃展開“地表水和海洋地形”的科研項目,該項目實施後,將藉助太空成像技術預計可以監測寬度超過100米大河的流量。科學用沙,勢在必行。


航空之家


你是說建築用沙嗎?如果是的話也能解決。第一海沙取之不盡,用淡水衝去鹽份可以用的。第二是山上的岩石粉碎,可以加工成不同型號的沙。第三加快研製新型材料,取代用沙。第四推廣複合財料,鋼板,木板材料造房子,取代泥磚結構,減少用沙。第五舊城改造固體廢物重新利用加工,減少沙石開採量。第六家庭,市政工程節約化用沙。最後總結,沙子沒了,咱們想辦法能解決。


用戶1430029812891


如果地球快沒沙子是指用在生產生活上的沙子比較短缺,這說明人類的生產生活用沙比自然界的天然產沙速度要快。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人類的需求保持著必須繼續增長的勢頭,人類就需要加大采沙的力度。因為地球上天然形成的沙漠都有著得天獨厚的環境機制,所以保持護沙漠也是一件事倍功半的事,沙漠一般對人類的生活方式沒有積極意義,而有的沙漠的炎熱氣候,有的沙漠產生的沙塵暴天氣還會影響人的呼吸系統,所以,保護沙漠的涵義其實就是用人工方法去除炎熱和去除沙塵暴。


大偉140797056


因為中國的億利集團堅持30年治理庫布其沙漠,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沙漠變成綠洲的奇蹟,而且億利庫布其治沙模式正在中國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聯合國各機構的大力推廣下,正在為越來越多的荒漠化國家和地區爭相引進和複製,確實有可能地球上的沙子會越來越少。

如果說地球沙子快沒有了,那就太誇張了。沙漠的形成與自然演進有很大關係,我們人類在治理,大自然也在不斷地改變地貌,是此消彼長的進程,是在不斷變化的。所以荒漠化防治是需要長期堅持的,也是一項沒有盡頭的永恆的事業,也是一項可以創造長期經濟效益,推動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產業。這項事業是個多元的平臺:生態修復,植樹造林治水治沙,包括遏制人類不科學不合理活動破壞環境在內的環境治理和保護,低碳生活方式創建,綠色產業,環境友好型文化旅遊產業,與生態有關特別是荒漠化防治有關的科研和教育活動等,都是這項事業的組成部分。

億利集團在庫布其等地的治理和發展成就是經典,治理綠化庫布其沙漠6000多平方公里,創造5000多億元生態財富,帶動10.2萬人脫貧致富,形成了千億經濟規模的綜合產業集群。

在荒漠上創造財富綠色財富,也是中國人對人類最大的貢獻之一。


小雜談咖啡館


地球是不可能沒沙子的

只要還有岩石,就會有新沙子出來


一個甘蔗


保護地球保護一切所有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責任和共同的義務何止只是沙漠呢?


李承岱


剛答過了,可查看網頁。

是否通過技術途徑生產一種無機剛性纖維,長度幾毫米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