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書配桌遊,味道真香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馬當路”(mdl484)


在小馬三歲多的時候,順著盤古開天、女媧造人的遠古神話,我就給他開始講中國歷史,甚至還綁架上了中國文物知識(點擊這裡閱讀原文)。雖然講歷史是斷斷續續,但到現在竟然也講到了三國階段,就在上週,小馬知道了董卓和曹操。


還沒開始給小馬講歷史的時候,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我接觸了《牆書—時間圖譜百科全書》系列圖書。作者克里斯托弗·勞埃德,早年畢業於英國劍橋歷史系,曾在《泰晤士報》擔任科學版記者。他發現,人的大腦最喜歡的存儲形式是圖片和聲音,而非文字和數字。於是,他聯合插畫家安迪·福肖與大英自然博物館,大英科技博物館、大英機械工程師協會等機構合作,設計出以時間圖譜形式呈現的“牆書”系列。牆書打破了傳統的學科壁壘,把不同學科全部聯繫在一起,讓讀者尤其是小讀者瞭解140億年前到2015年的地球上發生的諸多重大事件,接受包攬全局的通識教育。


牆書配桌遊,味道真香


幾年之間,牆書系列陸續推出了《地球通史》、《自然通史》、《科技通史》、《競技通史》、《莎士比亞通史》等。後來,“牆書之父”勞埃德還聯手中國專業作者、出版團隊,為中國小讀者量身打造出了《中國通史》。

牆書配桌遊,味道真香

上述這些牆書基本上馬叔在第一時間都悉數收入囊中。客觀地講,這些牆書並不是適合給學齡前的小孩子閱讀,因為知識點過於密集,即便是走馬觀花家長也要花上很多時間去給孩子講解,而且對方還聽得一知半解,一下子能夠真正吸收的內容可能不會很多。這幾年我一直致力於給小馬在日常生活中講解各種博物百科知識,涉及內容可謂五花八門種類繁多,本公眾號不定期發佈的《馬當路宇宙》就是所講知識點的日常記錄(點擊此處瞭解一二)。所以,我有時會帶著小馬一起閱讀牆書,更多的只是溫習講解的知識點,偶爾也會再講些新的內容。


新近發現一款桌遊,能夠很好地配合我們的博物知識學習。這就是大名鼎鼎的《時間線》系列。


牆書配桌遊,味道真香


每張小小的卡牌,正面印製的是某個歷史事件插畫,背面則是該歷史事件發生的具體年代。遊戲規則非常簡單:

1)不同的玩家每人玩家摸5張牌置於自己面前,沒有年代的那一面朝上;

2)從牌堆頂摸一張牌放置在桌面中間,有年代的那一面朝上,這張牌就是遊戲的起始牌;

3)起始玩家選擇自己面前的一張牌,他認為這張牌的歷史事件在起始牌年代之前,那麼就將這張牌放在起始牌的左邊,反之就將之放在起始牌的右邊;

4)放置後翻開牌面,查看年代順序是否正確。如果正確,卡牌留在桌面上,錯誤則將卡牌,該玩家再從牌堆中摸一張牌;

5)下一名玩家重複上述行動,直到某一位玩家打完了自己最後一張牌搶先獲得勝利為止。


別看《時間線》規則簡單,內容也只是時間次序排列,但很多成年人都鍾情於它,以致於桌遊公司前後推出過《發明》、《挑戰》、《美國》、《英國曆史》、《星球大戰》、《音樂和電影》、《多元主題》、《魁北克》等多個主題,涉獵的範圍越來越廣。想想那麼多各種門類元素混在一起按時間排序,是不是需要玩家積累的歷史知識與百科知識一定不能少啊?據說不少外國人還通過卡牌線索學習各種歷史知識呢。


牆書配桌遊,味道真香


桌遊《時間線》推薦的遊戲年齡是8歲以上,馬叔也覺得如果是遊戲的話最好還是學齡後,不要太超前。目前我帶小馬使用的是新近推出的《中國古代史篇》(另有《中國近代史篇》),配合著牆書《中國簡史》一起小範圍地遊戲。第一次遊戲結束之後,熟記了一條:北京猿人距今70萬年。

牆書配桌遊,味道真香

有繪畫特長和製作條件的朋友,在家自己選取一些歷史事件自行製作一些卡牌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能在娛樂的同時學習到知識才是更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