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大“雲課堂”第四十五講:南牆峪遇險——戴流

抗大陳列館發佈

抗大“雲課堂”第四十五講:南牆峪遇險——戴流

為了緩解疫情帶給大家的壓力,抗大陳列館特別推出“抗大雲課堂”系列課程,今天我們共同學習的內容是南牆峪遇險——戴流。

抗大“雲課堂”第四十五講:南牆峪遇險——戴流

南牆峪遇險——戴流.mp3

戴流原名劉桂凌,參軍後改名戴流。1920年6月23日出生於南京下關。1939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2年1月調任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一分校組織部幹事。1984年4月離職休養。2015年10月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

1941年9月,戴流同志的愛人張雄(1937年抗大二期畢業)同志調115師教導大隊任政委,戴流也隨著調到教導大隊當統計幹事。教導大隊是當年羅榮恆同志率115師挺進山東開闢根據地,培養和訓練軍政幹部的重要機構。

抗大“雲課堂”第四十五講:南牆峪遇險——戴流

1941年115師司令部、政治部部分處以上幹部在莒南合影。左起陳光、賴可可、蕭華、羅榮桓、梁必業、王秉璋、陳士榘、王立人、楊尚儒、蘇孝順、張雄。

1942年春,按照中央“9.1”決定,教導大隊與山東抗大一分校合併(張雄任政委)。合併後,她被安排在一分校組織處當幹事。

抗大“雲課堂”第四十五講:南牆峪遇險——戴流

抗大一分校曾駐過的大麴流河村。

1942年秋,山東濱海軍區得到日本鬼子將要大舉“掃蕩”濱海的情報,當即決定非戰鬥部隊,如機關、醫院、學校及後勤輜重裝備連夜搶渡沂河,跳到沂蒙山區。當時,女同志也隨山東抗大一部分同志轉移,走了兩天兩夜到了魯中沂水。

不料敵人是聲東擊西,實則集中大批兵力掃蕩魯中,突襲南沂蒙。10月27日拂曉,部隊突然緊急集合,領隊向大家通報了敵情,大家連早飯都沒來得及吃,就列隊轉移。

大家爬過好幾座山,一直沒能擺脫敵人的追擊。臨近中午時,敵人以穩紮穩打步步緊逼的辦法,形成了一個大包圍圈,把戴流她們及其它兄弟部隊以及一支人數不多的國民黨部隊壓縮在南牆峪的一條狹長的山谷裡。

戰鬥團隊臨時組織了聯合指揮部,與國民黨部隊共同抵抗日寇掃蕩。戰鬥愈來愈激烈,下午1時許,日本七、八架戰鬥機先後兩次在上空輪番轟炸,地面的小鋼炮也不停地向她們猛烈排射,力圖在天黑前結束戰鬥,將她們一舉消滅。

傍晚,部分戰鬥力強的部隊經過一番激戰突破了重圍。戴流隨部隊已經突到了山頂,但被敵人壓了下來。敵人封鎖了整個南牆峪,戴流和幾個戰友被迫退回山下分散隱蔽。

天漸漸黑下來了,大家相互間也失去了聯繫,戴流孤身一人,藏在岩石縫裡,她張望著周圍,希望找到得以突圍的路經。這時,耳邊響起領導戰前的動員:“跳出包圍圈就是勝利!”,戴流的心中更加懷念剛剛出生不久的兒子及留在濱海的丈夫。暗下決心,一定要活著突圍出去!

由於一整天沒吃沒喝,加上產後的虛弱,她一點力氣都沒有了,但必勝的信心一直支撐著她,必須儘快找個藏身之地。

晨霧中,她隱隱約約地看到山下有個兩三戶人家小村莊,於是決定下山,到村裡找個地方隱蔽起來。在下山的過程中,才發現自己穿的棉褲膝蓋已被磨破,再往後一摸,臀部也已磨出了一個窟窿。山坡上有為了突圍被丟棄的物品,看到一個揹包,裡面除幾件衣服外,正巧還有一條被丟棄的棉褲,於是她趕緊把包袱裡的那條棉褲換上,繼續往村裡走。

進村後,她摸到一個有兩間小房的人家,一間臥房、一間灶房。房內有一個炕,炕頭上有一個大木箱,與大木箱對著的牆角里,放著一個一人多高的空糧囤,在牆角和圓形囤的空當裡,於是側身擠了進去,蹲在裡面強制自己不要打瞌睡。

上午9點鐘左右,日軍開始搜山,人喊馬嘶的聲音不斷傳來。到這座小房來的敵人先後有三股。第一股三四個,都是偽軍,他們一進屋,就把炕上的席子掀了下來,在屋裡東張西望地轉了一圈,然後,罵罵咧咧地走了。第二股來的是一大群人,但進屋的只有一個,他把炕頭大木箱裡的東西倒了一炕、低著頭扒拉著找東西,看來也沒找到什麼值錢的東西,隨手把沒用的破棉花、爛衣服扔了一地。幸虧房子陰暗,戴流藏在暗處,從糧囤的空隙裡看到是個穿著黃呢制服的日本兵,仇恨、憤怒一起湧上戴流的心頭,但她手無寸鐵,沒有辦法只能咬著牙,憋著氣,看著他們揚長而去。

天完全黑下來後,山谷裡靜得出奇。白天的景象在她腦海裡一幕幕地閃過,回想這一天的險情,倒真有點後怕。正當她考慮下步怎麼辦時,忽然聽到有人翻牆進來,灶房傳來兩人竊竊私語,“今天打得可真慘,八路軍犧牲不少人,日軍也死傷不少”,並催促:“快快,吃點東西趕緊走”。接著,就聽到他們涮鍋點火的聲音。顯然是這家的主人,父子倆回來了。於是,她就從糧囤後走出來,來到灶房。

戴流的突然出現,把他倆嚇得目瞪口呆,等看清她是個女八路後,他們才鬆了口氣,並問她“你從哪兒來?”在說明情況後,詢問他們外面的形勢。好心的老大爺勸她:“日軍和你們的隊伍都去向不明,還是先找個隱藏的地方,看看動向再說”。他們燒水煮了紅薯,大家一邊吃一邊商量下一步怎麼辦。最後決定要送她到他們老鄉藏身的山洞去。

她們在洞裡整整呆了兩天兩夜,直到敵人全部撤走,抗大政治部偵察隊長劉建國同志返回南牆峪一帶搜尋失散的同志,她們才走出洞來。剛剛出來的戴流兩眼發花,腿軟得走不動路,進了村,見到很多當天沒有突圍出去的同志,他們也都是在群眾的掩護下才脫險的。老鄉把敵人打死的馬煮熟,拿來招待。沒有鹽,就找來一罐醃鹹菜的水,沾著吃,這是她一生中第一次吃馬肉,也是現如今再也吃不到的人間美味。

老鄉們,在極為困難的情況下,一日兩次用瓦罐、籃子送些窩頭、紅薯和紅薯藤加點高梁粉做的稀粥果腹,讓她支撐下來,熬過了那一個又一個難忘的日日夜夜,直到部隊集結好接她們歸隊,沂蒙山區的父老鄉親就是這樣掩護、拯救了千千萬萬的子弟兵,使他們終生難忘!

戴流同志一生堅強、豁達,淡泊名利,她在生命垂危時刻,反覆交代子女,喪事從簡:不開追悼會、不寫悼詞、不搞遺體告別,不設靈堂,不留骨灰,並不止一次地說:“家裡人把我送走就行了,不要麻煩組織”。充分體現了一個真正共產黨人表裡如一,無私無畏的傑出品質,一個徹底的唯物主義者的高尚情操和精神風貌。

抗大“雲課堂”第四十五講:南牆峪遇險——戴流

戴流與張雄同志在三十五軍組建時留影。

“抗大雲課堂”助力中國夢,致力於宣傳愛國主義教育,弘揚社會正能量,近期還將陸續推出書畫、朗誦等課程。歡迎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報名參與!報名熱線:0319——2782477。

“抗大雲課堂”,更多精彩內容我們明天繼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