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節度使朱溫平叛後擁兵自重,節度使到底有多大權利?

大國談史


朱溫早年間的生活條件還是很艱難的,其父親是一個私塾先生,並且很早就去世了。為了生計,他不得不跟隨母親王氏給別人家做傭工。而後,投入黃巢起義軍,因戰功被任命為同州 (治今陝西大荔縣) 防禦使。在起義軍形勢轉衰的時候帶部下投降唐朝,被唐朝任命為同華節度使、右金吾大將軍、河中行營招討副使, 並賜名“朱全忠”。到唐僖宗中和三年 ,朝廷又任命朱溫為汴州刺史、宣武軍節度使,並加任東北面都招討使。

朱溫在黃巢衰落之際叛黃降唐,因此而被唐廷授予宣武軍節度使之職,這是他在黃巢集團覆滅之後能繼續存在、壯大直至篡唐自立的重要原因。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節度使到底是什麼官職,掌握的權利到底有多大,能夠在朱溫篡唐的過程中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節度使其實是藩鎮的主官。藩鎮起源於唐初在邊境地區設立的軍鎮,主要是用來防禦周邊遊牧部族對內地的侵擾。同唐初對周邊少數民族實行“羈縻統治”和“以蕃治蕃”政策也有一定的關聯。

唐玄宗年間, 對全國區劃進行了一次統一調整, 將內地劃分為十五個行政區, 稱十五道 (相當於現在的“省”) ;在接近少數民族的邊境地區 (主要在北方) 設置了十個藩鎮 (軍事單位) , 任命了九位節度使、一位經略使, 簡稱“九節度一經略”。唐代宗時, 一位經略使也升格為節度使, 合稱“十節度”。

後來,由於在平定安史之亂期間各地到處需要用兵, 朝廷在內地各道也普遍設置節度使。唐肅宗至德年間,

“中原用兵, 刺史皆治兵戎, 遂有防禦、團練、制置之名。要衝大郡, 皆有節度” ———《舊唐書·地理一》。

朝廷明確規定:天下諸道節度使的軍需由各地自負, 並可自置官署, 任命本路郡、縣官員。節度使充當將帥把守險要, 用兵多少自己掌握 (即可自主徵兵) 。

這樣, 各道節度使的權勢日益膨脹,每一位藩鎮節度使都掌管幾個州甚至十幾個州的軍事、政治、經濟、人事大權,

“戶版不入於天府, 稅賦不入於朝廷” ———《舊唐書·田承嗣傳》。

節度使職位, 父死子繼, 或由部將承襲, 或由士卒“自擇將帥”, 號為“留後”。每個節度使都把各自的藩鎮搞成一個獨立王國, 形成了事實上的“藩鎮割據”。唐朝一共經歷了十八帝, 卻有十一位皇帝經受過藩鎮之亂的折磨。

綜上,如果從當時朝廷對地方的治理架構來看,節度使實際上相當於分封的諸侯,對治下有著絕對的控制權和主動權。


燕子的濤寶


節度使用咱現在瞭解到的通俗易懂的名稱就是軍權的地方軍政長官、軍區司令,到了唐朝後期就相當於地方軍閥了,就像民國時期一樣,有軍隊就可以擁兵自立。就像五代時期的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的開國君主一樣,其實就是擁兵自立的軍閥,只不過他們稱帝了。現在明白當節度使的在朝廷皇帝勢微的情況下為什麼會反叛了,因為手裡有兵權。下邊我們說說節度使怎麼來的,最後有怎麼沒了反叛的能力的。

節度使是唐朝延續北周及隋朝的就制,隋朝時在重要地區設立總管統兵,我覺得和之前的軍區類似。唐開始也是設立地方軍政長官,由於受職任命,朝廷會賜旌節,節就是全權授信,可以全權調度,所以稱節度使。

唐太宗之前面對周邊突厥、吐蕃、契丹等少數民族的襲擾,主要靠一隻靈活的精銳騎兵以攻為主,到了唐太宗之後,由於少數民族的侵擾頻率加大,所以改變了以前的策略,變為防守為主,這就要依靠屯兵也就形成龐大的集團軍。由於不同地方情況不同,所需兵力也不一樣,等朝廷分配的兵力不足時,節度使開始自行募兵,這從唐玄宗開元二十五年開始,由於是募兵,一些無地農民,散兵遊勇,亡命無賴等組成了複雜的兵力,對節度使的依賴越來越大,以致朝廷物資並不能及時,所以節度使變集軍民財三政於一身,有的節度使身兼數鎮節度之職。所以隨著軍權、政權、又有自己財政收入才釀成了節度使反叛的根由。

到了宋朝,宋太祖趙匡胤以及宋太宗趙炅採取各種政策削弱節度使的軍、政、財三權,加強中央集權。乾德三年各地財政收入除去軍需,其餘送往中央,削弱了財權;還命地方選精兵送往中央,削弱了兵權;太宗太平興國二年命州府由朝廷的知府知州出任,節度使不再理政事,成為虛職。到了元代節度使廢除。

無論是是何種官職,只要擁有了兵權,政權,財政權就給其鋪墊了擁兵自重的資本,所以宋開始的削弱節度使權利是從根本上的杜絕。


望鴻


官名。唐初沿北周及隋朝舊制,重要地區置總管統兵,旋改稱都督,惟朔方仍稱總管,邊州別置經略使,有屯田州置營田使。唐代開始設立的地方軍政長官。因受職之時,朝廷賜以旌節,故稱。 《資治通鑑》第二百一十卷唐紀二十六有載:唐睿宗景雲元年(公元710年),丁酉,以幽州鎮守經略節度大使薛訥為左武衛大將軍兼幽州都督,節度使之名自訥始。景雲二年,賀拔延嗣為涼州都督充河西節度使,節度使開始成為正式的官職。 節度使相當於現在的軍區書記和司令職位。 唐節度使一詞出現甚早,意為節制調度。東漢安帝永初二年 (108),梁懂受命主持西方軍事,為諸軍節度使。曹魏景元四年 (263),魏軍伐蜀,由司馬昭指授節度。唐代也很早就用此語以明確指揮權限,如唐太宗李世民為秦王時,任陝東道大行臺尚書令,蒲城河北諸道總管及東討諸府兵均受其節度,但尚未用作職銜。唐代節度使淵源於魏晉以來的持節都督。持節都督出征時是一軍統帥,屯駐時是軍區首腦,對所統將領及州郡長吏都有節制以至生殺之權。南北朝時,刺史大都加持節都督,轄區既狹,權任亦輕,北周及隋改稱總管。隋荊、益、並、揚四大總管轄數十州,事權很重,但只管軍事。隋煬帝楊廣廢總管,唐初恢復,仍稱都督,而自貞觀以後,內地都督府並多省罷,惟軍事活動頻繁的地區尚存,以統州、縣、鎮戍。 鎮戍是經常性的防禦據點,比較分散,兵力單弱,故每遇戰事發生,必須由朝廷另行調發府兵、兵募,派遣大將統率出征或備禦。這些大將稱為行軍總管;規模較大的戰役,又設置行軍元帥或行軍大總管統領諸總管。早在唐初,已在軍事要地留駐部分徵行軍隊,並每年派遣士兵輪番戍守。唐高宗、武后時期,唐朝與突厥、吐蕃、契丹的戰事頻繁。軍、鎮、守捉使是差遣的,還保留徵行的組織。與此同時,行軍大總管也逐漸演變成統率諸軍、鎮、守捉的大軍區軍事長官,原來有"行軍"含義的"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