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木秉鳳:互利共榮,源於自然法則


三木秉鳳:互利共榮,源於自然法則


大千世界的一切皆相互關聯,蝴蝶翅膀微微扇動會成為千里之外颶風的源頭,螻蟻鑽出的小穴會成為千里堤防潰決的開始。一束陽光,一縷微風,一粒塵埃,一個念動,都會成為宇宙風暴的變幻節點。對於人生,我們應當用自然視野來反觀塵世。人生當道法自然,人生當順天應民。人生恰似一盤大棋,我們邁出之每一步也許將決定著未局之勝敗!然而在共贏的生命鏈條之中,其實沒有勝負或者失得猶榮!我們人生的棋子很多,每一個棋子都可能成為挽回敗局的開始,反之也都可能成為滿盤皆輸的敗筆!《兵法》雲“不戰而屈人之兵”,萬物需和諧共處維持平衡,而非弱肉強食獨自發展!子曰:“禮之用,和為貴”,東方人講究一個“和”字!一切高明擂主皆以和局來中止勢均力敵的比賽,身懷絕技的太極高手亦以和局而揖禮相讓,而非“你死我活”的西方拳擊!和諧與共贏乃是自然規律之天擇,即萬物萬事之競爭必須在生物鏈條的和諧共榮中進行,強勢之物必須為弱勢群體留下生存與發展的空間,這就是自然法則之本意。

然而在棋局膠著之時,我們會給對手留下回旋空間嗎?《兵法》雲之“圍兵必闕,窮寇勿迫”,我們能做到嗎?其實只要以共贏互利為優先選項,即使人生中一棋失誤,我們依然贏到對手的擁護,只要對手存在,我們生命的大盤就仍然存在,事業盤棋就不算結束。所以生命的意義取決於我們的選擇,詩人裴多菲在生命、愛情和自由三者中毅然放棄了人們追求的生命和愛情,因為他明白沒有自由的生命和愛情也就沒有了價值。孟子在魚與熊掌之間放棄了魚!而選擇了熊掌的稀奇。孟子曰“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捨生而取義者也”。自古及今多少人在生死攸關之間,用放棄生命的方式向後人詮釋著死得其所的輝煌與意義。若兩物不能相互共存時,取正道而舍小徑乃是君子的共同選擇。

當人們拋棄生命鏈條的廣大和諧而選擇生命與生命之間的“叢林”競爭時,人類的眼光從天堂高遠落入地獄井底!殺雞取蛋,竭澤而漁,你死我活,爾虞我詐,是生命與生命競爭的必須選擇!在當今這個競爭的時代,是個個人主義盛行以及天下為私的社會,一旦我們決擇錯誤就會掉入無盡陷阱。裴多菲用“拋”來表明自己抉擇的堅定態度,孟子以“舍”來表明自己抉擇的鮮明立場,而井底之蛙用行動來選擇自我歸宿,此乃萬物之異求。而在自然鏈條中,最終以和諧達到其共榮的要求。

其實那些悖道和諧的人,是聰明反被聰明誤,愚人有愚人的選擇,淺者有淺者的選擇,智人有智者的選擇。選擇的對錯我們也許一生都不反悔,但歷史長河中每一沉澱的沙子都曾有奔向大海的意志,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卻將沙子定格在水畔一隅,在生命共榮之中我們不妨留出一些智慧去蔭庇弱者求得生存與發展,這不是憐憫什麼?而是萬物長久共榮和諧之生存需要,此乃自然規律之選擇,而非你我意志所左右!因為和諧共處才是萬物共榮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