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木秉凤:互利共荣,源于自然法则


三木秉凤:互利共荣,源于自然法则


大千世界的一切皆相互关联,蝴蝶翅膀微微扇动会成为千里之外飓风的源头,蝼蚁钻出的小穴会成为千里堤防溃决的开始。一束阳光,一缕微风,一粒尘埃,一个念动,都会成为宇宙风暴的变幻节点。对于人生,我们应当用自然视野来反观尘世。人生当道法自然,人生当顺天应民。人生恰似一盘大棋,我们迈出之每一步也许将决定着未局之胜败!然而在共赢的生命链条之中,其实没有胜负或者失得犹荣!我们人生的棋子很多,每一个棋子都可能成为挽回败局的开始,反之也都可能成为满盘皆输的败笔!《兵法》云“不战而屈人之兵”,万物需和谐共处维持平衡,而非弱肉强食独自发展!子曰:“礼之用,和为贵”,东方人讲究一个“和”字!一切高明擂主皆以和局来中止势均力敌的比赛,身怀绝技的太极高手亦以和局而揖礼相让,而非“你死我活”的西方拳击!和谐与共赢乃是自然规律之天择,即万物万事之竞争必须在生物链条的和谐共荣中进行,强势之物必须为弱势群体留下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这就是自然法则之本意。

然而在棋局胶着之时,我们会给对手留下回旋空间吗?《兵法》云之“围兵必阙,穷寇勿迫”,我们能做到吗?其实只要以共赢互利为优先选项,即使人生中一棋失误,我们依然赢到对手的拥护,只要对手存在,我们生命的大盘就仍然存在,事业盘棋就不算结束。所以生命的意义取决于我们的选择,诗人裴多菲在生命、爱情和自由三者中毅然放弃了人们追求的生命和爱情,因为他明白没有自由的生命和爱情也就没有了价值。孟子在鱼与熊掌之间放弃了鱼!而选择了熊掌的稀奇。孟子曰“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自古及今多少人在生死攸关之间,用放弃生命的方式向后人诠释着死得其所的辉煌与意义。若两物不能相互共存时,取正道而舍小径乃是君子的共同选择。

当人们抛弃生命链条的广大和谐而选择生命与生命之间的“丛林”竞争时,人类的眼光从天堂高远落入地狱井底!杀鸡取蛋,竭泽而渔,你死我活,尔虞我诈,是生命与生命竞争的必须选择!在当今这个竞争的时代,是个个人主义盛行以及天下为私的社会,一旦我们决择错误就会掉入无尽陷阱。裴多菲用“抛”来表明自己抉择的坚定态度,孟子以“舍”来表明自己抉择的鲜明立场,而井底之蛙用行动来选择自我归宿,此乃万物之异求。而在自然链条中,最终以和谐达到其共荣的要求。

其实那些悖道和谐的人,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愚人有愚人的选择,浅者有浅者的选择,智人有智者的选择。选择的对错我们也许一生都不反悔,但历史长河中每一沉淀的沙子都曾有奔向大海的意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却将沙子定格在水畔一隅,在生命共荣之中我们不妨留出一些智慧去荫庇弱者求得生存与发展,这不是怜悯什么?而是万物长久共荣和谐之生存需要,此乃自然规律之选择,而非你我意志所左右!因为和谐共处才是万物共荣的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