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與觀復博物館


馬未都與觀復博物館

 “機場高速公路大山子出口出,走機場輔路過五環約四百米,穿過南皋橋前行約六百米,看到高壓線塔右轉,過不規則十字路口前行四百米路南二層白色樓。”對北京路況不熟悉的人恐怕很難根據這樣的指示順利找到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的新址——“北京朝陽區金盞鄉張萬墳金南路18號”,在這個連大部分北京人都不熟悉的地方,記者找到了觀復博物館館長、著名收藏家馬未都。


  馬未都,剛到知天命的年紀,古玩收藏界一位赫赫有名的傳奇人物,建立了中國第一傢俬立古典藝術博物館,文化與財富並收。


馬未都與觀復博物館

 

 老馬識寶


  老插、文青、編輯、作家,青年時代的老馬和眾多蹉跎歲月中成為成功者的人一樣,有著被媒體慣稱為“傳奇”的人生經歷。


  “文化大革命”開始時,馬未都才11歲。1969年,他隨父親到了黑龍江,在五七農場勞動,一呆就是兩年。16歲回到北京,蹉跎了兩年,18歲再到京郊農村當“老插”,直到1975年回城當工人。


  平庸的生活沒有澆熄馬未都對文學的熱情,1981年他的處女作《今夜月兒圓》在《中國青年報》發表後引起轟動,他也調入《青年文學》任編輯,十餘年間以“瘦馬”為筆名發表小說、報告文學上百篇。90年代初,馬未都和王朔、劉震雲等組建“海馬影視創作室”,任秘書長,共同創作了電視連續劇《編輯部的故事》、《海馬歌舞廳》。


  寫完了《海馬歌舞廳》,馬未都突然決定再也不寫了,1995年,他辭去公職,專心致志從事收藏,人生走向再次轉了一個彎。從不知收藏為何物的車間工人,到今日坐擁寶物的文物收藏大家,馬未都的人生經歷頗具傳奇色彩。


  然而,馬未都自己卻不太認同“傳奇”的說法,“其實我從來都不覺得自己有什麼可傳奇的,我只是隨著時代的變革走到了今天。我們這代人的命運都是與社會息息相關,嚴格來說,跟個人經歷沒有多大關係。如果說具有傳奇色彩,也是因為這個社會動盪太大,50年代,60年代,一直到90年代,每十年都有很大的變化,關鍵性的變化太多了。”


  上世紀80年代,當其他中國為購置自己夢寐以求的彩電冰箱,而把自己家中“不值錢”的老玩藝兒賣掉、甚至扔掉的時候,老馬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當時普通人覺得收藏瓷器字畫基本屬於封建遺老遺少的玩物喪志,而馬未都卻悄悄開始了他收藏老玩藝兒的生涯。


  喜歡就到處找,到處買。馬未都說,他的很多好東西都是跟朋友“交換”過來的,上朋友家看到有喜歡的東西就管人家要,朋友說你就買點什麼東西交換吧,誰也不把老玩藝兒當回事。那時候真是收藏家千載難逢的黃金時代,文物商店內銷部一隻康雍乾三代的官窯碗才售10元錢,信託商店一對紅木圓椅才賣15元錢。


  於是,憑著不太高的工資和稿費,馬未都看中一件收一件。老百姓家,地攤,文物商店,文物市場都留下了他的身影。隨著收藏日豐,在眾人懵懂混沌中馬未都悄然攢下上千件瓷器、玉器和古典傢俱,完成了原始積累。到了80年代末,他的藏品已經小有規模,成為京城新崛起的收藏名人。


  一雙慧眼


  從白手起家到現在擁有上千件珍稀古玩,馬未都全憑一雙慧眼和過人的膽識。如果追問他如何練就一雙慧眼,他的回答很簡單,用心,還要有悟性。


  源於內心真正的喜歡,馬未都對每件古玩都很用心。“最早買回來的古玩,我都不是簡單看一眼就扔一邊,一點一滴,每一個問題,每一個細節,每一個細微的地方我都要把它搞清楚。一個人對某樣東西可以達成判斷,主要是對它熟悉。古玩不是沒有規律的,看多了也就琢磨出規律來了。”


  現在的馬未都,能準確鑑定陶瓷的年代和品質,很少看走眼,甚至看到瓷器正面的圖案馬上就能說出另一面的花紋,這是因為在他器物上琢磨出了信息,讀出了文化。


  萬物皆有靈性,把玩古玩也需要靈氣和悟性。馬未都說,這和其他藝術一樣,付出和收穫不一定成正比,畫了一輩子的畫也不一定能成為世界大畫家,天賦至關重要。“我個人悟性很好,觸類旁通能力比較強,又長期接觸文物採買第一線,一般作偽的人就騙不了我。”


  然而,古玩市場贗品氾濫,馬未都也不是神人,別看他現在是文物辨偽的行家,當年也是頻頻看走眼。


  “早年對瓷器還不是太在行,有人告訴我他家裡有一對青花瓷器,到他家後光線不亮,我看差不多就買下了。回家後才發現不是康熙年間的瓷器,而是光緒年間的仿品。100元一對,當時算是買虧了,不過擱現在怎麼也值幾萬,如果不是仿的幾十萬也不成問題。其實犯些小錯誤也是好事,我可以及時糾正。就像經常發發燒,感感冒,你的身體免疫功能不斷調整,後來我買大宗文物出錯就很少。”


  贗品是收藏最大的敵人,如今慕名來找馬未都鑑定文物的收藏者絡繹不絕,他對自己目前的判斷力很有自信。他坦言,自己正處於年齡上的黃金期。“我二十幾歲開始喜歡收藏,今年50,累積了二十幾年的經驗,現在正是最好用的時候。”


  把關《五月槐花香》


  馬未都的名聲在文化圈人盡皆知,2004年張國立、王剛、張鐵林主演的電視連續劇《五月槐花香》,再現了民國初年至解放初北京琉璃廠古玩商們的興衰往事。為了確保古玩不“露怯”,特意請來馬未都把關,專門負責文物的鑑定,把穿幫的硬傷一個不漏地槍斃。


  道具不可能全部用古董,但是劇中仿製品都經馬未都過目,就連鋪子裡放置古玩的架子也力求寫實,劇組找到一知名傢俱廠打造了一批紅木紫檀的傢俱。一部戲不可能沒有硬傷,但是有馬未都把關就是希望最大程度地尊重觀眾,不糊弄觀眾。


  馬未都說,張國立找他就是為了在專業性上提高一個臺階,不至於貽笑大方。於是,古玩字畫怎麼捧、怎麼“過手”、怎麼卷、怎麼品都是按照行內規矩來。


  拍片風險大,馬未都可不敢冒險把珍貴古玩搬到片場,但是他也隨身攜帶著一些小道具以備不時之需。比如玉佩,男人、女人佩帶的玉佩都是不一樣的,而且由於時代變遷,樣式和戴法也有很大不同,因此馬未都攜帶的這些小玉佩也起到了大作用。


  《五月槐花香》集結了一批“名人玩家”,主演王剛精通瓷器,張鐵林喜歡名人手札,張國立入行不久,偏愛古玩,而編劇鄒靜之也是圈中小有名氣的“古傢俱玩家”。


  談到馬未都,鄒靜之稱其為“帶有文學氣息的收藏家”。鄒靜之說,“《五月槐花香》一劇深得馬先生幫助,開機之前他經常到現場去看看,他非常注意細節,有一次劇務把對聯掛反了,平仄顛倒,還是馬先生及時指出錯誤,可見他有多麼用心。”


  性格直爽的馬未都坦言目前很多電視劇製作比較粗糙,常常出現一些常識性錯誤。尤其古裝戲裡,就算經典電視劇《紅樓夢》也留有硬傷,比如賈母房裡擺設了一件唐三彩,馬未都認為這完全是用後世的思維臆斷古人的生活。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後,世人才重新發現了唐三彩的價值,而之前,人物俑、牛、馬、駱駝等三彩製品一直都是古人墳墓裡的陪葬品,如此晦氣不吉利的東西,怎麼可能在康乾年間作為裝飾品擺放在賈母的房中呢?


馬未都與觀復博物館

 傳承文明


  “盛世藏寶,亂世藏金”,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年無人問津的“老玩藝兒”重新變得價值連城起來。近兩年來,一浪高過一浪的文物收藏、文物投資熱潮席捲中國大地。


  對此,馬未都直言:“現代人對文物的熱情,很大一部分還是源自經濟上的熱情,它值錢啊。”他認為,文物收藏應當視為一種業餘愛好,心態要比較平和,而投資古玩,關鍵在於熟悉自己的文化,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提高文化生活品質。


  博物館是舶來品,中國人之前沒有博物館的概念,更不會有私立博物館的概念。他開辦私立博物館,就是想學西方開明的態度,儘管所有權是我的,但是文化財富應當是全社會共有的。


  馬未都希望人們能夠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汲取有益的東西,提高生活品質。觀復博物館如今改為理事制,全體理事為社會承擔責任。他說,就算自己哪天不在了,有了理事會,“觀復”還是可以繼續運營。所有的理事都是功成名就,沒有人想利用觀復賺錢,只是希望在此享受文化的樂趣。


  觀復博物館的牆上掛著一幅根據老照片畫成的油畫,畫面上是一排民國初年的知識分子,長袍馬褂,目光堅定執著,最右邊卻站著一身現代改良唐裝的馬未都,黑白與彩色,近代與現代完美交融,繼續訴說著文明的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