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和600歲天壇!還有那些不為人知的祕密!


北京人和600歲天壇!還有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天壇,

北京人的“後花園”。

茲要一提起這裡,

小時候逃票,

從北門扒著磚翻進去的事情,

就全都想起來了。

北京人和600歲天壇!還有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您說時間過得多快,

我們不再是當年淘氣的小小子,

而這位陪伴了我們很久的老朋友,

今年也要迎來六百歲的生日了。


北京人和600歲天壇!還有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也不知道是不是看

故宮文創產品做得風生水起,

天壇也來湊熱鬧,

首次發行二十四節氣門票,

冬至款門票開售兩小時就售出超過2000張。


北京人和600歲天壇!還有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未來,天壇還將在每個節氣當天

推出一款紀念票,


在園區四個大門發售,

票種為公園聯票,

每個節氣紀念門票限量一萬張,

您要想收藏,那咱還得早點去~


北京人和600歲天壇!還有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除了節氣門票,

文創設計團隊開發的《祈年曆》、香水......

這些在祈年門西文創店都能買著,

如果您對這些有興趣,

那咱可以去看看,

就是不知道價格,還理不理想。


北京人和600歲天壇!還有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要說,工作之後,

來天壇的次數越來越少了。

但每次走在祈年殿,

還能想起曾經小火車所在的方位。

那年抓了一隻刺蝟回家,

被一頓呲的痛苦回憶也還在眼前。


北京人和600歲天壇!還有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小時候的夏天,

還會來天壇粘“季鳥兒”、逮螞蚱

晚上拿著戰利品回家,

讓媽媽給油炸一下,那叫一個好吃!


北京人和600歲天壇!還有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如今走在天壇裡,

看著鍛鍊的大爺們,

二指禪、軟骨功、四肢行走......

想著自己到了這歲數,

還能不能走得動都是回事。


北京人和600歲天壇!還有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2017年,因為老有人在廁所抽手紙,

天壇還上了好幾次新聞,

您說這事鬧的。


北京人和600歲天壇!還有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來天壇,

不知道您是喜歡來這兒晨練的那一派,

還是喜歡晚上吃完飯來這兒遛彎那一派,

不管您喜歡什麼時候來,一黑一白,

不同時間段的天壇,都有屬於它不同的魅力。

而這一切都源於建造時的巧妙設計。


北京人和600歲天壇!還有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北京人和600歲天壇!還有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天壇為什麼蓋的有點歪?


南起永定門,北到鐘鼓樓,這條縱貫北京城的中軸線大傢伙一定不陌生。但您發現沒有,天壇的位置卻有點偏,在中軸線往東一點。


北京人和600歲天壇!還有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這是為什麼呢?


那還要從天上的太陽開始說起。因為按照《易經》的說法,東南方向是皇宮的巳位,是至陽之位,是太陽光線最充足的方位,當然也就是建造祭天之地的最佳場所了。


所以天壇就被古人選在了北京城南中軸線靠東一點的位置。


北京人和600歲天壇!還有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北京人和600歲天壇!還有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祈年殿為何一圈都是門?


不管您從哪一個角度看,祈年殿長得都一樣,一圈都是門


您知道它為什麼會被建成這樣呢?


北京人和600歲天壇!還有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其實,這一切都要“歸功”於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


朱厚熜為了證明自己的皇位是天意如此,便號召群臣翻閱古籍尋找證據,同時他還按照“天圓地方”的說法,把天壇的主要建築都建成了圓形,矩形的大祀殿被改建成了圓形的大享殿。


北京人和600歲天壇!還有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在設計大享殿的時候,他參考了中國古代傳說中最早的祭祀建築“明堂”(一個一圈兒開窗、四面通風的獨特建築),最後將大享殿建造成了大家現在看到的這個一圈兒開門、四面通風的三重圓頂建築(祈年殿於1889年毀於雷火,數年後依原樣重建)。


北京人和600歲天壇!還有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北京人和600歲天壇!還有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圜丘為何是禿頂?


最早,祭天和祭地這些祭祀活動,都是要在祈年殿裡舉行。在嘉靖皇帝建造了地壇、日壇、月壇和圜丘壇之後,祈年殿便成了祈谷的地方,而圜丘壇卻成了祭天的場所,是大報天的地方,必須在壇上祭。


北京人和600歲天壇!還有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嘉靖皇帝為了更加貼近諸天神祇,便沒有建造屋頂。在他之後的所有的明朝皇帝,甚至連清朝的各個皇帝也沿襲了這個規矩,把祭天的儀式安排在了圜丘壇上。


北京人和600歲天壇!還有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北京人和600歲天壇!還有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皇帝祭天時為什麼住在西廂房?


天壇裡的齋宮是歷位皇帝來天壇祭天時的住所。齋宮在天壇西路,也就是天壇的西部,但這座相當氣派的建築在天壇的方位格局簡直不能再慘了,位置偏僻不說,還是個坐東朝西的西廂房,這是為什麼呢?


北京人和600歲天壇!還有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原因就是...天壇是個講禮的地方,按照從老天爺開始的排序,皇帝在天壇的地位確實不算太高。您別看紫禁城裡的琉璃瓦是金黃色的,雖然齋宮也是皇帝住的地方,琉璃瓦卻是一水兒的青綠色。


面對高高在上的老天爺,皇帝也只能屈尊和平民老百姓一個住房待遇了。


北京人和600歲天壇!還有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北京人和600歲天壇!還有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七星石為什麼是八塊石頭?


七星石在天壇七十二長廊東南的場地中,是按照北斗七星的方位排列的七塊巨石。但常去天壇的瓷,肯定發現了,在七星石的東北隅還有一塊小石。


北京人和600歲天壇!還有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關於這個,有一種說法是:七星石原是明朝嘉靖年間設置的七塊鎮石,寓意泰山七峰。滿清入主中原之後,為了表明滿族也是華夏民族的一員,乾隆皇帝詔令於東北方向增設一小石,寓意華夏一家、江山一統。

北京人和600歲天壇!還有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還有一種說法,七星石之所以按照北斗七星的方位排列,是因為我國古人不把北斗七星當作勺子,而是把它當作玉皇大帝巡遊四方所坐的“地車”。


天壇作為祭天之地,玉皇大帝的地車當然也在祭祀之列,七星石擺成北斗七星狀就解釋得通了。

而第八塊小石頭,它在七星石中的方位,剛好對應著天上開陽星的輔星。所以很有可能,古人一開始設置七星石的時候就是擱的八塊。


北京人和600歲天壇!還有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北京人和600歲天壇!還有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丹陛橋上的路怎麼走?


丹陛橋也稱海墁大道,是天壇內壇的主軸線,是連接祈年殿和皇穹宇的南北大道。每當走上這座橋,想必都會被中央那條稍微凸起的石板道所吸引。但是您知道嗎?這條路並非皇帝祭天時所走之路,而是隻有宦官才能走的路。


北京人和600歲天壇!還有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丹陛橋右側為“御道”,左側為“王”。祭天之時,王公大臣走王道,皇帝走御道,而宦官則走神道。之所以宦官走神道,是因為宦官的手中捧著皇天上帝的靈位,代表的是“神”,所以必須走中央,而皇帝只能屈尊走“以右為尊”的右側。


北京人和600歲天壇!還有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北京人和600歲天壇!還有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天壇哪裡體現了“天”的內涵?


天壇的特殊性體現在一個“天”字上,所以天壇中的建築在細節上處處為這個至高無上的“天”服務。


其中最突出的莫過於圜丘,它無論在尺度上還是在構件的數量上,都集中並反覆使用了“九”這個數字,以象徵“天”和強調與“天”的聯繫。


北京人和600歲天壇!還有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圜丘壇與“九”的關係極為密切,比如它的中心是一塊圓形大理石,被稱作“天心石”。從中心面向外, 3 層臺面每層都鋪有 9 環扇面形狀的石板,象徵“九重天”。


北京人和600歲天壇!還有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北京人和600歲天壇!還有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天壇體現了古人的哪些天文觀?


天壇的圍牆俗稱天地牆,北邊為圓形,象徵地象,南邊為方形,象徵天象,體現了中國古人“天圓地方”的樸素天文觀。


北京人和600歲天壇!還有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祈年殿的殿正中有 4 根通天柱,象徵著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中層有 12 根金柱,象徵著一年的 12 個月。外層有 12 根簷柱,象徵著一天的 12 個時辰。中、外層相加共 24 根柱,象徵著一年的 24 個節氣。三層相加共 28 根柱,象徵著周天二十八星宿。


北京人和600歲天壇!還有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除此之外,頂部還有 8 根童子柱。三層加頂部共計 36 根柱,象徵著三十六天罡星。而祈年殿東邊的七十二連房則象徵著七十二地煞星。


北京人和600歲天壇!還有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圜丘四面石欄上雕刻花紋的石板數,三層臺面的欄板總數為 360 塊,正合曆法中“一周天”的 360 度 ,也就是一年中的 360 天。


北京人和600歲天壇!還有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雖說這些年進天壇的次數越來越少了,

但來周圍吃飯的次數還是和過去一樣多。


尹三豆汁

作為一個幾天不喝豆汁兒就難受的人,

一週總得有那麼一天,

拿著大可樂瓶子來這兒打上一次。


北京人和600歲天壇!還有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錦馨豆汁

論濃稠度和味道,

他家算是咱京城裡的頭一份兒了。

也許是小時候喝慣這裡的豆汁兒了,

現在只要路過,就要進去喝上一碗。


北京人和600歲天壇!還有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南門涮肉

北京人的生活離不開銅鍋涮肉,

小編作為涮羊肉vvvvvvip用戶,

天天都被它牽著走,

雖說現在南門涮肉分店開滿北京,

但我還是情有獨鍾這一家。


北京人和600歲天壇!還有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還有那下落不明的滿朋軒、

紅橋市場路北的回民餃子館,

以及紅橋路口兒西北角那

早就搬走的“老北京炸醬麵”,

都有讓人忘不了的味道。


北京人和600歲天壇!還有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您看我這一說吃的又停不下來了,

得,等疫情結束後咱再去天壇轉轉吧!


來都來了,就別走了

關注“四九城大磊子”,關注咱四九城的那些人和那些事

北京人和600歲天壇!還有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