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愷撒大帝的一生,窺探古羅馬共和制的興衰史

“愷撒生於共和,卻親手將共和推向滅亡。”

01 貴族與平民

古羅馬共經歷三個時代:“王政時代”、“共和時代”和“帝國時代”。貴族與平民的等級劃分開始於王政時代,社會分工、財產分配以及侵略擴張導致這種等級劃分的矛盾日益尖銳。尤其到了共和時代,這兩種不同階級的衝突與博弈達到了巔峰。

從愷撒大帝的一生,窺探古羅馬共和制的興衰史

古羅馬廣場遺址

凱撒生在共和時代末期的貴族家庭裡,和那個時代任何一個羅馬貴族青年一樣,成年之前在貴族學校裡掌握了哲學,歷史辯論以及軍事等知識。然而貴族的身份並沒有讓愷撒變得恃才傲物,反而讓他深知民粹的力量是巨大且難以控制的。

羅馬共和時代一共發生過兩次平民撤離羅馬運動,催生了三大組織機構的產生,執政官,元老院,公民大會。分別代表了元首、貴族與平民之間的利益。在共和時代前期,三大組織互相制約,然而到了中後期,一種新型階級在羅馬興起,一批平民上層分子(平民也有上下之分)躋身執政官行列,與當權貴族結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勢力集團------顯貴。顯貴顯然不能代表平民的利益,而更傾向於貴族,因為平民想實現自己政治理想,必然要獲得一些貴族的支持。另外顯貴在公共典禮中恣意展示其高人一等的個人權威,破壞了共和的理念,這使得顯貴和平民之間的關係處於相當緊張的狀態。

從愷撒大帝的一生,窺探古羅馬共和制的興衰史

羅馬共和國權力結構

愷撒利用了當時的這個社會矛盾,深知想要成為獨裁者,不僅要在顯貴中得到支持,還要在平民中獲得聲望。愷撒的事業在公元前58年至公元前44年達到了頂峰,在此期間擊敗了龐培結束了內戰獲得了貴族的支持,並施以“平民政治”,通過扶助老兵、市政建設、競技娛樂來獲得平民階級的擁戴。

“他們雖然被稱為世界的主人,但卻沒有一寸自己的土地-------提比略格拉古”

02 派系競爭

貴族之間的鬥爭,也促使了羅馬共和走向滅亡。

共和時代前中期,貴族與平民分庭抗禮,貴族的目標很明確就是壓制平民而獲得更多權力與財富。然而到了共和時代晚期,奴隸起義和平民運動風起雲湧,顯貴階級異軍突起,平民不再擁有較大的權力。貴族內部也產生了分裂,對共和制的質疑聲也越來越大,這使得獨裁政治趁虛而入。公元前60年,愷撒與其他兩大貴族龐培,克拉蘇結成同盟(史稱前三頭聯盟),目的是使這個國家的任何措施都不得違反他們三人之一的意願。在克拉蘇和龐培的支持下,愷撒於公元前59年當選執政官。

公元前51年,愷撒在高盧戰爭中取得前所未有的勝利,個人聲望與權力日益增長,引起了龐培和元老院的不滿,龐培利用執政官的身份,頒佈法律,不讓凱撒繼續擔任高盧總督。於是,愷撒對其與龐培的聯盟徹底翻臉,展開了羅馬內戰,最終以愷撒大勝結束。至此上層權力機構中再也沒有人可以向愷撒說“不”了。

從愷撒大帝的一生,窺探古羅馬共和制的興衰史

古羅馬元老院

“共和精神:共有、共治、共享,和平、溫和、平衡。”

03 儀式與政治

在古羅馬共和時代,宗教對社會衝突和政治紛爭的影響無處不在,政治活動通常在廣場、競技場、神廟、祭壇等場所舉行。這催生了一種構建權力的象徵符號------儀式。

共和時代早期的儀式集中在祭祀上面,貴族通過修建神廟並承認平民信仰的“神”,來與平民達到和解。到了中後期,隨著顯貴階級的崛起以及對外擴張,儀式大多發生於公共場所如勝利凱旋式等。

從愷撒大帝的一生,窺探古羅馬共和制的興衰史

凱旋儀式

凱撒對於儀式的運用毫不誇張地說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公元前67年,曾在公開的講壇上宣稱了自己祖先擁有神的血統。

我們的祖基既有國王的神聖權力,又有權要求受到像對神那樣的崇敬,而神是連國王都得受其支配的

除了公開演講外,愷撒通過舉辦祭祀,宴會等大型公共娛樂活動,展現自己的美德並且炫耀自己的財富。愷撒共舉辦過5次凱旋式,其中第一次的高盧凱旋儀式,是最為宏大的,他將戰利品幾乎全部分給了戰士與平民,據說每個士兵不僅能獲得大量金錢,還被分配土地。另外他還給每個羅馬人民10鬥糧和10磅橄欖油,並舉辦宴會免費發放食物。

與其他獲勝將軍相比較,愷撒的儀式更加註重“征服世界”,遊行大批俘虜,展示戰利品,讓羅馬民眾心裡的民族性徹底迸發出來,與愷撒早期“神的血脈”的言論一起,讓平民對愷撒的崇拜到達了最高點。

然而盲目的崇拜帶來的就是共和的滅亡,獨裁的誕生。

從愷撒大帝的一生,窺探古羅馬共和制的興衰史

愷撒大帝

“寧為自由戰死沙場,不為貴族老爺們取樂而死於角鬥場”

04 個人專政

公元前45年,凱撒獲得了至高無上的權利和榮譽。凱撒被宣佈為終身獨裁官、終身保民官以及為期10年的執政官。900人的元老貴族院已成為完全擁護他的組織。

這是羅馬史無前例的一切,它意味著羅馬的共和制度已經失效。

成也共和,敗也共和。當凱撒到達權力的頂峰後,他開始逐漸享受獨裁所帶來的樂趣,變得不在親民,專斷獨行。這也使得過去自己的擁簇者開始背叛他,一些支持共和制的貴族秘密結盟伺機而動,最終在公元前44年將愷撒暗中刺殺。

從愷撒大帝的一生,窺探古羅馬共和制的興衰史

油畫"愷撒之死"

05 結語

然而愷撒的死並沒有將羅馬帶回共和制度,長期積累的顯貴與平民的社會矛盾,以及錯綜複雜的宗教衝突,都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政權和個人權威去維持發展,因此古羅馬共和制的消亡是必然的。愷撒死後,他的甥外孫屋大維接過了他的衣缽,肅清了政敵建立了羅馬帝國。

雖然愷撒一生從未稱帝,但史學家都稱其為愷撒大帝,認為他是羅馬帝國第一任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