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美國在世界各國的大使館,全部使用自己的海軍陸戰隊來警衛呢?

警衛飛虎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這是美國法律規定的,也是國際法規定的。

根據國際法,使館屬於該國領土,安全工作由該國自行負責。

當年庚子事變,慈禧太后命令義和團和清軍攻打東交民巷使館區,等同於攻打11國列強本土。

所以列強迅速組成八國聯軍,一路殺到北京。

對於美國來說,使館的保衛工作由海軍陸戰隊負責。

美國海軍陸戰隊自建立以來,就有兩項主要任務:第一就是登陸作戰;第二就是安全警衛工作。

最初海軍陸戰隊只是海軍的小弟,跟隨軍艦四處出行,負責保護軍艦上以及岸上美國的一切財產和人員。

負責安全工作的陸戰隊,一度高達總數的百分之十。

其中大部分是駐守美國海軍的基地和其他重要軍事設施,但也有相當一部分人用來保護美國在海外的所有外交機構。

在美國,他們叫做使館安全部隊。

1946 年美國的《外交機構法》從法律上規定了,海外使館完全由海軍陸戰隊負責保護。

不過,使館安全部隊其實不需要作戰,只是作為類似於警察一樣維持試管內的治安而已。

根據慣例,使館圍牆外是需要所在國派遣軍隊或者警察進行保護的。

正常來說,任何敵人和犯罪分子無法靠近使館的圍牆。

當然,自殺性恐怖襲擊就另當別論。不過,這種襲擊就算重裝軍隊也是擋不住的。

在我國,使館外都是持槍武警站崗。

目前美國使館安全部隊總兵力也就1000多人,分為若干的小隊,分別派駐150個點,分屬於135個國家。

大家可以算算,平均每個國家還不到10個兵。

每個點的指揮官叫做“陸戰隊分遣隊司令”。

聽起來非常牛逼,其實就是一個軍士。

他的手下士兵一般不會超過10個人。

據說給軍士這麼高的頭銜,主要是以前為了鎮得住當地人。

由於這些軍人代表美國的形象,所以也是挑選出來的。

身上有嚇人紋身的,有過違法記錄(哪怕是少年時期),沒有美國國籍(怕會成為間諜),行為不端的(包括同性戀)都不允許擔任這個職務。

這些士兵一般都是身強體壯,相貌比較英武的人。


說起來,他們的工作可不少,並不僅僅是像木樁子一樣站崗。

資料這麼寫:他們主要職責是為駐外機構提供安全保障,特別是保衛涉及國家安全的機密資料和重要設備的安全,併為來訪的美國政要提供人身安全保障,還要協助對駐在國或美國僱用的當地安全部隊的外圍警衛工作進行監督。在需要緊急援助或採取行動的緊急情況下,他們還為美國公民及使領館建築物的內部財產提供保護。在履行公務時,陸戰隊警衛還可以享有一定程度的外交豁免權。


就是這樣。

有意思的是,我國其實也有這樣的部隊。

早在70年代中美恢復關係後,美國重新在北京建立大使館,當然也帶來了海軍陸戰隊的使館安全部隊,就在美國大使館內。

不過,當年中國反美情緒極為強烈。

看到穿著美軍制服的老美大兵在北京街頭亂走,群眾極為不滿,認為美帝又回來了。

加上這些大兵也不是老老實實的呆子,他們生性活躍,喜歡四處旅遊,四處喝酒,甚至勾搭妹子(主要是在中國的外國妹子),經常惹出很多小麻煩。

為此,我國向美國方面提出交涉,美方出於實際考慮,下令使館安全部隊只要離開士官,一律不允許穿制服,更不允許攜帶槍械。


薩沙


美國海軍陸戰隊其實不光負責大使館警衛,你看特朗普身邊的警衛,其實也是馬潤的士兵。

美國大使館警衛部隊都是來自於海軍陸戰隊,海軍陸戰隊名下有一個海軍陸戰隊使館警衛隊,由一個陸戰隊上校指揮,一千號人左右,分別派駐各個國家的大使館,大概有150個派駐地點,包含135個國家。

這事從歷史上可以追溯到美國建國初期,海軍陸戰隊就開始和美國國務院合作,巴巴里戰爭、美墨戰爭等,海軍陸戰隊都是上岸負責美國外派人員的安全的。這事吧,其實就是他去做比較合適,你想啊,只有海軍有船可以遠航,而能上岸的就是海軍陸戰隊了。那麼,這一項任務自然就應該是海軍陸戰隊的了。

美國正式的讓海軍陸戰隊去做大使館的警衛是在二戰結束時才開始的,1946年美國出臺了《外交機構法》,授權海軍部長可以應國務卿要求,派出陸戰隊擔任駐外機構的警衛。而1948年,又簽訂了一份關於陸戰隊外派相關規定的協議備忘錄,這會兒呢,美國海外大使館的警衛工作算是正式的、永久的交給了海軍陸戰隊。

第一批的大使館警衛是在1949年的時候派出到摩洛哥和泰國的,這批人受訓於美國國務院,美國專門有一個外交人員學院,駐外的都要去學習。而1954年開始,大使館警衛的訓練工作就交給海軍陸戰隊自己來完成了。使館警衛隊的總部設在匡提科基地,在這個基地裡面,專門有個衛兵學校,所有使館警衛隊士兵,必須在那裡接受培訓。

順便提一句,這個部隊要求要比其他部隊要嚴格,這些人身上不能有紋身,非美國國籍、雙重國籍、有犯罪記錄都不行。每個分遣隊的分遣隊司令(通常上士以上的老士官)可以為已婚,其他下屬隊員需要是單身才可以。這些人都是從海軍陸戰隊申請加入,服役期三年。

其實這些馬潤要是在一個安全的大國還好,安全起碼一點問題沒有,悠閒自在,而如果派往一些治安不大好,又有一大票反美勢力的國家裡,或者容易滲透進入反美勢力的國家,這些人往往不大安全。


軍武文齋


這個問題其實可以分為兩部分來看,一是為什麼美國在世界各國的大使館都使用自己的軍隊來警衛。二是擔任美國駐外使館的警衛是由海軍陸戰隊來負責。

第一個問題主要是由國際法決定的。根據相關國際法規定,一國駐他國大使館屬於該國領土範圍,這也就自然意味著的大使館內部的人員、財產等安全需要由該國自行負責安全保衛。經過長期專業訓練並的軍事人員自然是執行安全保衛任務最合適的人選。 因此各國普遍採取了由現役軍人負責本國駐外使館內部安全保衛工作的做法,比如我國在一些特殊地區駐外使館的內部安全保衛工作就是由經過嚴格篩選的武警部隊負責,比較常見的配置是“團級帶隊指揮+營連級助手+士官戰鬥班組”。所以美國在世界各國大使館用自己軍隊進行警衛是通行的國際慣例,其他國家也差不多。

由海軍陸戰隊來負責美國駐外使館警衛工作則與美國陸戰隊本身的發展歷史有關。美國的全球化進程幾乎與建國曆程完全同步。在建國之初,當時的海軍陸戰隊的地位遠不如今天顯赫,當時海軍是軍隊中絕對的頭牌(當然現在美國海軍地位依然十分穩固),海軍陸戰隊大多執行的都是海軍取得重要戰果後的後續工作,比如登陸保衛勝利果實之類的。堅船利炮開道之後,往往就會有建立使館、派駐外交機構的事情發生,此時,具有長期在其他國家領土上執行任務且有一定專業軍事能力的海軍陸戰隊自然成為了美國駐外使領館執行安全警衛任務的首選。

這種事情和大家工作差不多,一件事做久了,大家就會逐漸認為本應如此。所以後來二戰後美國專門出臺了相關法規,明確美國駐外使館的安全警衛工作由海軍陸戰隊負責,從而將這一既成事實予以法律化。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派往美國駐外使館執行警衛任務的海軍陸戰隊士兵要求較高,除必須接受海軍陸戰隊的職業軍事訓練外,還必須接受專門的培訓。因此整體綜合素質相對而言還是較高的。


四十五度歷史


海軍陸戰隊算是美國軍隊裡的精銳之師,美國總統可以不經國會直接動用和指揮。

自美利堅建國後,海軍陸戰隊就一直負責駐外使館的安保警衛工作,二戰之後,逐漸形成了定製。

(美國海軍陸戰隊最早在中國進行使館警衛是在清光緒年間。下圖為1932年,美國駐北京總領館前站崗的海軍陸戰隊員——當年國民政府首都是南京,所以北京這個叫“領事館”)

1948年12月15日,海軍陸戰隊與美國國務院簽署了協議,由使館警衛團具體負責美國駐外各使館的安全警衛,海軍陸戰隊使館警衛團正式成立,英文全稱為:Marine Corps Embassy Security Group。簡稱MSG。

近半個多世紀來,介於美國馬不停蹄的四處征伐,樹敵頗多,海軍陸戰隊駐紮各地使館已經稱為常態,肩負著重要的武裝保衛作用。MSG具體的駐紮人數,主要視駐地的重要性和事態的危險程度而定。

比如,位於巴格達的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算是非常熱鬧的,呼啦啦的駐紮著數量接近一個旅的海軍陸戰隊使館警衛團,再加上整個使館區的外務安全部隊,裡裡外外負責安保的人員有近萬人。

同理,駐阿富汗使館的海軍陸戰都,量也不少,氣氛甚至更緊張一些,總繃著弦,時刻準備來對付那些備著榴彈發射器、AK-47步槍和自殺背心的塔利班襲擊者。

跟中東某些使館駐軍相比,其他和平國家的美國海軍陸戰隊警衛團基本規模都不大,但生活算是相當的滋潤,很受當地民眾甚至主流社會的歡迎。

(興高采烈的與2012年環球小姐合影的印尼使館MSG隊員們——這讓伊拉克、阿富汗領館的同行們情何以堪)

美國駐法使館舉行儀式紀念一戰100週年,法國大使館的MSG們穿的美美噠,在兩國政界精英的隊列旁,進行護旗遊行儀式。

最後說說一個例外,就是駐咱們中國的MSG。

其實,對中美雙方來講,都算的上是個例外。在中國這邊——各國駐華大使館的守衛責任全都是由中國軍人承擔的,只有美國堅持派駐自己的海軍陸戰隊員。好,你非要來,就在你自己的領地(領事館享有治外法權,某種程度上算是派遣國的“飛地”)內折騰,出了大門,就得放下槍械,穿便裝;

美國那邊——不允許持槍站崗,更不讓穿著制服或是攜帶有海軍陸戰隊標識的物品走出使館半步。幾乎等於圈在小院子裡面,自娛自樂的活動了。跟其他148個國家的駐外使館海軍陸戰隊警衛團大大方方的外圍站崗、穿軍裝制服出去撩妹的待遇沒法比。

(駐中國使館院內,舉行儀式,耍槍的美國海軍陸戰隊警衛人員,還引得周邊中國群眾的圍觀。這是2008年前,老使館的照片。)

顯然,這是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咱們老一輩領導人的考慮。

當年,美國還是那個要打到的“美帝”,北京還處在滿大街圍觀洋人的時代。如果穿著軍裝的“美帝”在中國的大街上四處遊走,甚至扛槍站崗放哨,敗壞“風氣”不說,還容易讓老百姓們感覺“八國聯軍和帝國主義列強們”帶著洋槍洋炮,又打回來了。

顯然,如果按其他國家同行的管理模式,放在特定年代的中國,那是分分鐘使不得的。

最終,雙方為了維護“嶄新而脆弱的中美關係”,都互相做出了一些讓步。中國同意了海軍陸戰隊駐美國使館的要求,但美國現役軍人平時外出要著便裝、不攜帶武器,儘量減少拋頭露面的場合,外部守衛和站崗的角色都由中國軍人擔任;

同時,作為對應的,中國在駐美國大使館也配備有對等的我方軍事人員。

至今,諸如北京這類的大都市,滿大街洋人已經不稀奇,但穿軍裝制服的洋人估計大家平日裡誰也沒面對面見著過。看來,美國大兵們還算服從教育,比較守規矩。

(1999年北京大使館抗議活動後,北京大使館的MSG與中國人民群眾扔進來的磚頭礦泉水合影)

在光地皮就價值倆個多億,建的如同碉堡一般的美國駐北京新使館樓前,全身披掛的MSG興高采烈的合影。當然,這身裝扮出了院子就違規了。

還有2018年夏天,北京美國大使館簽證處爆米花事件的次日(具體的大家可以百度一下,真兇其實是一個犯神經的抑鬱症患者,沒有什麼政治色彩)。簽證處樓上出現了持槍警衛人員,放大看,會發現,是幾個全副武裝的洋人,並非咱們的武警戰士。對,這些低調的神秘洋人就是當今的美國大使館MSG。

這也算是最近的一次MSG持槍場面出現在咱們中國這片熱土之上。

當然,他們再戒備防戍,也只能在樓頂樓內和院子裡面折騰,出門就得繳槍,換衣服,一個logo都不能帶出。

畢竟,到了我天朝,是龍你得主動盤著,是虎你也得乖乖的臥著,不許隨便亂動亂叫。


大學軍事理論教師


哨兵小虎第737條回答。

為什麼美國的大使館都使用自己的海軍陸戰隊呢?只能說:“美國太強大了”!

一、國際公約的規定:

根據1961年的《維也納外交關係公約》第22條第2款規定:

接受國負有特殊責任,採取一切適當步驟保護使館館舍免受侵入或傷害,並防止一切擾亂使館安寧或有損使館尊嚴之事情。

也就是說各國駐外大使館的安保應由所在國負責,這個“安保”包括:使館館舍、館舍內財產、使館車輛、使館人員的人身、財產安全,以及一應的權利。

(美國駐俄羅斯使館警衛團↑↑↑)

二、海軍陸戰隊使館警衛團:

全世界的美國駐外大使館的安全,全部由美國自己負責,而且使領館的工作全部交由總統直接指揮的海軍陸戰隊負責。

而負責使館警衛的海軍陸戰隊被稱為“使館警衛團”。英文全稱為:Marine Corps Embassy Security Group。簡稱MSG。


三、海軍陸戰隊警衛使館的淵源:

美國自建國後,海軍陸戰隊就一直負責駐外使館的警衛工作,二戰之後,逐漸形成了定製。

1948年12月15日,海軍陸戰隊使館警衛團成立,同時海軍陸戰隊與美國國務院簽署協議,由使館警衛團具體負責美國駐外各使館的安全警衛。

至此,使館警衛團在編制上隸屬於海軍陸戰隊,但實際卻由國務院負責其具體職責使命!

四、使館警衛團的例外——美國駐中國大使館。

中美建交後,尼克松訪華,在大使館警衛這件事上,毛主席曾說過:“在中國的領土上絕不允許存在任何形式的外國駐軍”。所以美國海軍陸戰隊想向其他駐外使館一樣,絕無可能!

(美國駐中國大使館的使館警衛團士兵↑↑↑)

中美經過多次協商,美國海軍陸戰隊可以警衛其使館內安全,但使館外的安全交由中國人民解放軍!但同時規定其在使館執行警衛任務時:不得在使館外著軍裝,不得佩戴武器槍支,所有帶有美軍標誌的東西也不得帶出使館。同時,使館駐軍人數也有嚴格限制,不超過26人。



(美國大使館外的中國武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