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朝歷代都有外戚專政,為何到了明朝便銷聲匿跡了呢?

wangjutao


外戚弄權歷來都是中國古代各個王朝的一大毒瘤!輕者嚴重掣肘皇權,如唐王朝的長孫無忌;重者直接改朝換代,如漢王朝的王莽、北周王朝的楊堅等等……實際上,曹操也是外戚,他是漢獻帝的岳父!只不過他的巨大軍功和政績掩蓋了外戚這一層身份而已。既然外戚是毒瘤,為何歷朝歷代的皇帝不放棄外戚呢?不是歷朝歷代的皇帝不放棄外戚,而是不得不用!

皇權與相權的矛盾

自秦王朝設置相邦(實際上在秦王朝之前諸侯列國就已經存在)開始,直到明王朝廢除“宰相制”,皇權與相權的矛盾就一直存在。“宰相”作為承上啟下的一級“政治機構”,上可以與皇帝爭權奪利、下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因此,自“宰相”出現之日起,皇權與相權之間的爭鬥就沒有停止過。

強勢的“宰相”或者扛著“宰相”名號的軍中“大佬”佔據上風時,皇帝怎麼辦?朝臣歷來無所謂忠不忠心,他們只“忠”於皇帝,至於皇帝是誰,根本不重要。尤其是門閥制度盛行的時代,更加如此!居於弱勢的皇帝想要與權相對抗,靠誰?誰也靠不住。相對而言,外戚要略微靠得住一些。畢竟有了姻親關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只有外戚會死心塌地為皇帝賣命,不為別的,為了自家的切身利益也必須賣命!更重要的是,歷朝歷代對於外戚都有合法的“恩親”政策,皇帝操作起來合理合法,權相也挑不出什麼刺兒來。

可外戚的權勢一旦做大、兼具了相權,甚至成為了新的權相,就又是另一番局面了。因此,中國古代但凡有作為的皇帝,對外戚的使用都是相當有度的,說白了就是且用且放,一旦苗頭不對,立即對外戚下手、以免其做大!最典型的莫過於漢文帝劉恆了,在即位之初,因為在朝中缺乏根基,漢文帝為了能夠與朝中的周勃、陳平等人抗衡,開始藉助“恩親”大肆重用自己的孃舅薄昭。當薄昭的勢力做大,甚至有出頭替周勃說情、有與周勃合流的跡象時,漢文帝毫不猶豫地逼死了這位為自己能夠順利繼承皇位、不惜以身犯險的親孃舅!

皇太后與皇帝的角逐

除了皇權與相權之間的矛盾,皇太后與皇帝之間的角逐也是外戚崛起的一個重要因素。皇太后作為一介女流,憑什麼在政治鬥爭中勝出?憑什麼左右政局、甚至架空皇帝?自家的孃家人成了一個非常不錯的依靠。孃家人為了謀求更大的政治利益,也願意作為皇太后的依靠。

秦宣太后為何能夠做了兒子秦昭襄王整整四十年的主?是母子情深嗎?不不不,如果真是母子情深,也就沒有後來范雎什麼事兒了!說到底,宣太后靠的就是手握兵權的弟弟魏冉。沒有這個同母異父的弟弟給宣太后撐腰,別說是替兒子做主四十年,她兒子能不能登上秦王大位都是個未知之數……當然,宣太后和秦昭襄王並不能算作皇太后和皇帝,但大體是這麼一個意思。漢王朝的王莽為何會崛起?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的姑姑王太后想要利用孃家人控制政局、左右皇帝!不是嗎?

如果皇帝不行,也就只能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了……試想,王莽如果遇上漢武帝劉徹,還會有後來的那些是是非非嗎?但是,外戚弄權與皇帝集權是一對成反比的東西,隨著皇帝集權的愈演愈烈,外戚弄權的機會也越來越少。尤其是明太祖朱元璋廢除“宰相制”之後,一切權力歸皇帝所有,即便是後來明王朝的內閣首輔們也無權越俎代庖。張居正為何會有那麼大的權力?是因為皇帝的授權,否則他什麼也不是!這就是為什麼明神宗朱翊鈞剛剛親政就可以徹底清算張居正的原因所在,他根本不需要利用外戚去與相權和皇太后爭鬥。嚴嵩?那就更是被明世宗朱厚熜玩弄於股掌之中了!

至於皇太后,明王朝的皇太后從來就沒有理所當然的權力。即便是號稱“權勢熏天”的誠孝昭皇后張氏和孝定皇后李氏,也無法徹底繞開皇帝和內閣、直接發號施令。或許有人要說了,明王朝的皇太后們為何不培植外戚勢力與皇帝、內閣相抗衡呢?不是她們不想,而是根本辦不到。

明王朝的外戚為什麼不行了

明太祖朱元璋的兒子中有不少實際上都娶了明王朝開國元勳們的女兒,如懿文太子朱標娶了開平忠武王常遇春的女兒、明成祖朱棣娶了中山武寧王徐達的女兒等等。但是,沒多久明太祖就後悔了。可許出去的婚約總不能悔婚吧?於是,明太祖後來規定已經結了婚的兒子就算了,從孫子開始,不許再娶功臣世家女子了!

於是,建文帝朱允炆娶了光祿少卿馬全的女兒,明仁宗朱高熾娶了指揮使張麒的女兒……都是一些中層流官之女,鮮有功臣世家女子。這還都是正式的妻,至於妾,其孃家的地位就更低了。如明神宗的生母孝定皇后李氏,她原本只是明穆宗朱載坖裕邸時期的小妾,後來母憑子貴才成為了明王朝的慈聖皇太后、孝定皇后。她傢什麼出身?說了您還別不聽,李氏的父親武清侯李偉原本只是一個泥瓦匠而已!

既然說到了武清侯李偉,順帶就說一說明王朝的另一項制度。明王朝規定,外戚不得從政、也不得經商,只能守著爵位、靠俸祿和田租過日子。並且還規定,給皇后(含側室扶正的皇太后)親生父親的最高爵位只能是明王朝爵位等級中最低的伯爵,也就是明初劉基受封的那個玩意兒,上面還有公、侯兩級,明王朝沒有子、男,也沒有清王朝的輕車都尉、騎都尉之類的世職。明朝的輕車都尉之類不算爵位,只是武臣的勳位而已。李偉的武清侯實際上是明神宗叛逆的產物,因為當初李偉想當侯爵,讓張居正以違制給頂了回去。萬曆十年,明神宗準備清算張居正,順帶著給自己的姥爺晉封了這個武清侯。

上行下效,後來明王朝外戚的爵位也越封越濫。但是,有一點明王朝卻一直貫徹始終,那就是外戚不得從政。換言之,明朝的祖制規定了無論皇帝還是皇太后,都不得重用外戚從政。無論多麼顯貴的外戚,說到底都只是富貴閒人……這就是明王朝為何沒有出現外戚弄權的原因所在。

清王朝入關之後,對於外戚並沒有明王朝那麼多的限制,清初如索尼、索額圖、遏必隆、佟國維、隆科多那樣權勢鼎盛的外戚還是不少的。但清王朝的皇權也發展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外戚已經沒有太多弄權的空間了。加之自清世宗雍正帝開始,清王朝的皇帝大多數是成年即位,根本沒有皇太后掌權的空聊,由皇太后主導的外戚弄權局面同樣無法形成……

晚清時期倒是有這個機會,可慈禧太后的弟弟桂祥能力卻是不行,就算慈禧太后給他機會,恐怕他也成不了什麼權臣!那就是一個紈絝子弟而已……所以說,不要說什麼慈禧太后一心為公、壓制外戚,說白了她是根本無外戚可用!再者,重用自家外戚,就必須同時重用慈安太后鈕祜祿氏的外戚,搞不好得不償失。與其如此,慈禧太后倒不如什麼也不做。到清末時,慈禧太后的地位已經完全穩固,重用不重用葉赫那拉氏外戚對她而言已經沒有什麼實際意義了,自然也就不提這一茬兒了。


農民工歪說歷史


歷朝歷代都有外戚專權,是因為統治者為了穩固自己的政權,而選擇跟權貴聯姻所造成的。還有就是來自於後宮干政。

至於明朝為什麼沒有外戚干政?

筆者認為有三點:

一、在明朝立國的時候,明太祖就因中國曆代的外戚專權而使國家滅亡。以史為鑑而制定了皇室子女婚嫁,必須要找平民子女的祖制。

二、廢除丞相制,使用內閣制。與士大夫共治天下。讓文官相互牽制,和促使後宮不得干政。

三、設立東西兩廠和錦衣衛,監管天下和百官,使他們相互牽制。只要一有風吹草動皇帝就能知道。





凱凱趣說歷史


需要像題主說明的是,自唐以後,宋、元、明、清街不曾有過外戚專政。這裡主要講明朝沒有外戚專政的原因。


明朝的政治制度

明朝講究的是聖天子垂拱而治,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內閣和皇權相互制衡,而內閣人數不定,且內閣人員需要皇帝認可,因此內閣也不能因此做大,威脅到皇權。而明朝特有的特務制度使得皇帝若是對內閣不滿,都會直接使用特務機構與之對抗,也就根本輪不到外戚登場。因此明朝只有宦官亂政,沒有外戚專政。


皇帝的選妃制度

明太祖為了防止外戚專權,定下了皇室選妃只能從小門小戶中選擇,不得與權貴結親,且定下了後宮不得的干政的規矩。這就導致了明朝的外戚勢力弱小,甚至於完全沒有家族勢力,且多數學識淺薄,皇帝就算想要提拔,也無從下手,更何況有著內閣的制約,更加無處著力。這也是明朝沒有外戚專權的直接原因。

總結:唐朝之前的外戚專權的嚴重後果,使得後來者對於外戚十分警惕,自然會從各處著手,消滅外戚的隱患。因此明朝無外戚專權十分正常。



達達說歷史


明朝為防外戚專權,制定出了“公主俱選庶民子貌美者尚之,不許文武大臣子弟干預”的律法。規定駙馬須從平民或低級官吏家庭中選取,而且子弟被選中的人家,近親中便不能再出仕為官,即使已經做著官的也得退休回家,駙馬終生只拿俸祿而不能為官,這一制度就從根本上杜絕了駙馬出身貴胄的可能。駙馬出身一般,家中無權無勢,自然也就談不上什麼外戚專政。

明朝已經廢除了宰相,內閣也不過是皇帝的私人秘書而已,朝廷的政治格局是皇帝,宦官,內閣三足鼎立的時代,三角關係是最穩固的,任何一方的力量都不可能超越其餘兩方,所以真的出現不了外戚專權的局面。


關河南望


外戚政治一直是中國君主專制裡的一大特色。

如果我們細分中國古代王朝的政治集團,大體上可以分為外戚集團、宦官集團、文官士大夫集團。自古以來中國政治鬥爭的主線,一般是兩條:中央與地方權力的爭奪,君權與相權的抗衡。

中央與地方權力的爭奪,在宋代以中央完勝而基本劃上了句號。而君權與相權的抗衡,從西漢開始,歷朝歷代的皇帝們絞盡腦汁,先是撤銷丞相這個職位,然後分相權以達到文官之間的互相制衡,但事實證明,文官士大夫們在對抗皇權的時候,往往都比較齊心,不因相權被削弱而各自為戰。

由此,皇帝就不得不引入其他勢力來制衡文官集團,外戚最初便是皇帝們用來壯大自身力量的工具。但外戚也是一把雙刃劍,強勢的帝王活著的時候還能壓制以下勢力日漸盛大的外戚集團,然而等下一代帝王上位後,它就變成比官僚集團更加難以控制的力量。

西漢呂氏、東漢霍氏、唐代武氏、皆是專權一時的強勢外戚集團。

明太祖朱元璋特別吸取歷史經驗教訓,先是消滅了相權,覺得自己可以把文臣們治得服服帖帖,之後便對宦官、外戚干預政務事做好預防工作。

“內臣不得干預政事,預者斬。”
“后妃雖母儀天下,然不可俾預政事。”

雖然朱元璋給大明朝立了宦官外戚不得干政的祖訓,但在沒有法律精神的古代社會,這兩條祖訓並不具備憲法的性質,後世想要“修憲”,其實有很多辦法。所以,後來這兩條祖訓的命運截然不同,有明一代,君權控制下的宦官勢力強橫一時,然而外戚勢力卻十分平淡,幾乎沒有干政。

那麼,是什麼原因使得明代外戚干政較輕的呢?

一、完善的后妃駙馬制度

1、在後妃的選取上,嚴格皇室婚選,奉行從民間選取良家女入宮的選秀女制度,禁止皇室成員組建家庭時與大臣通婚。

“天子及親王后妃宮嬪導等,必慎選良家子而聘焉,戒勿受大臣所進。”

明代皇室推行的選秀女制度的政治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從民間選取的后妃,這些后妃孃家人一沒有社會背景、二沒有社會地位,很難形成危及皇權的政治力量,這也就從源頭上杜絕了外戚亂政的威脅。

另一方面,出自民間的后妃,從一般情理來說,對民間疾苦了解更深,對皇家教育也有所裨益,“本朝後妃多出民間,勳戚大臣皆不得立,亦戚勢使然,顧於國家有益。”

除了后妃選取奉行選良家女子制度外,作為外戚重要組成之一的駙馬,在明代也徹底被排擠在了中樞權力之外。在靖難之前,洪武朝的駙馬多是勳貴子弟,這是朱元璋拉攏安撫諸將的手段,這些駙馬們有很大一部分都擔任重要軍職。靖難之役後,尚公主的駙馬多選自民間良家子。

“本朝公主,俱選庶民子貌美者尚之,不許文物大臣子弟得預,為慮甚遠。”
“高帝(朱元璋)時駙馬尚主多以公侯子弟充之,而不甚拘年貌,易代以後漸選之民間,而甚至駙馬之父,若職官則進級而稗令致仕,此大不可曉也。”

2、對后妃和駙馬,嚴格規定皇族家規,限定參與政治活動。 《明史》載,某日馬皇后問朱皇帝“今天天下民安乎?”朱元璋以“此非爾所宜問也”為答,以示內外有別,不可逾越。不僅如此,朱元璋還下旨修《女誡》,強調:“皇后旨尊,止得治宮中嬪婦治事,即宮門之外,毫髮事不預焉。”

總而樣子,明代來自民間的外戚勢力十分薄弱,不管后妃還是駙馬的選拔還是對他們參政的干涉都做了最大程度的限制,從源頭控制了外戚專權的發生。畢竟,外戚原本就來自於后妃駙馬等人,限制其出身,活動,在某種意義上便限制了外戚專權的源頭。

二、科舉和內閣對外戚的排斥

科舉制度和內閣制度的存在使得外戚很難深入統治高層,自然就難以興風作浪。同時名店對外戚很少授予爵位,只授銀錢不授實權。這樣一來,外戚便不能像之前干政嚴重的朝代一樣擔任軍事或中樞機構關鍵職務,也就不具備干政的平臺。


1、明初規定:“凡爵非社程軍功不得封,封號非特旨不得與”。

翻查明史,外戚是沒有封土、也沒有爵位是公爵的。僅有的特例是朱元璋追封自己死掉的外祖父、岳父。明初時,外戚爵位可以世襲,到嘉靖八年,規定外戚封爵一律不許世襲,嘉靖後外戚雖也有世襲一、二世的,但一般均出自皇帝的特恩而並非制度。

“本朝外戚世爵,至世宗(嘉靖)盡革至,即如玉田伯蔣氏,為上生母孝慈後家,亦僅許其子終身。泰和伯陳氏,為節宗原配孝潔後加,其子已不得襲,惟孝烈後父安平方氏,以中宮擁衛大勳,得延一世,此特恩,非例也。”

2、科舉和內閣對外戚的排斥。

外戚當政主要有三種形式:一是先控制宮中內朝,對皇帝決策起重大影響,然後逐漸插手外朝,進退官吏,這是最常見的一種;二世直接擔任外朝丞相、上述、成為百官首領,輔佐帝王;三十出任地方軍重鎮,手握兵權,以地方挾持中央,或挾天子以令諸侯。

然後明代的科舉制和內閣制度天然排斥這三種專權局面的形成。明代科舉取士已經發展得相當成熟,他是主要選拔官員的制度。進入內閣的官員多以從翰林院詞臣中選拔,而翰林們又是從錄取的進士中的佼佼者庶吉士中產生。通過層層篩選,漸漸形成了固定的程序。

因此,想從其他途徑進入最高權力機構——內閣,希望十分渺茫,更何況明代后妃多選自民間,這些人家大多非達官貴人,其子弟考中進士的爵位僅有,公主子弟亦然。換句話說,縱然外戚子弟有個別科場得意者也未必准入翰林,即使進了翰林也未必能人閣。這就使得外戚子弟遠遠地被排斥在權力核心之外。

總而言之,明代的一整套制度,從內廷到外朝,從皇帝到內閣、從部堂到言官都是排斥外戚勢力的,這使得外戚沒有了生存的土壤,自然沒有干預政事的能力。


江畔初見月


外戚干政和宦官擅權,一直是中國封建王朝統治過程中的兩大痼疾,二者往往如影隨形,緊密相連。然而到了明朝時期,前者似乎不見了蹤影,只剩下了囂張跋扈的宦官們。這是為什麼呢?我分析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與明朝皇后的出身有關。明朝皇后的出身大都不是很高,並不像其他朝代一樣都是世家門閥或者是重臣的女兒。例如,仁宗的張皇后,父親是普通官吏;孝宗的張皇后,父親是國子監的普通官員;熹宗的皇后是選美選出來的。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明朝的皇后大多都是出生於普通官員甚至是百姓的家庭。這樣的出身,就提前避免了外戚坐大的可能。



第二,與朱元璋的祖訓有關。說起來朱元璋還算是個比較有遠見的皇帝。他早早的在祖訓上加了一句這樣的話——後宮不能幹政,皇后要從中下層裡面選,皇家子孫沒有緣由不能擅自更改祖訓。而這條祖訓被明朝的龍子龍孫們執行得很是到位,從此明朝的皇后就都從平民或者是普通官員那裡選了。


第三,與明朝的制度有關。這個朱元璋為了防止外戚干政和門閥勢力過於強大,可以說是煞費苦心了。他在建國後不久,就創建了錦衣衛(特務組織),錦衣衛不但對朝裡的官員有監視的職能,而且還能直接向皇帝彙報。後來的明朝皇帝們繼續擴大了這些特務組織,又建立了東廠、西廠等情報機構(主要成員就是宦官)。這些機構的權力非常大(直接對皇帝負責),對大臣及官員們的一舉一動掌握的非常詳細。在這種情況下,外戚干政的行為,哪怕剛有苗頭,就會立即被撲滅!


所以,明朝雖然避免了外戚干政,但宦官擅權這顆毒瘤,卻一直伴隨到其滅亡也沒能消除。


神都布衣話歷史


我認為,之所以明朝外戚專權幾乎銷聲匿跡,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明朝對於防止外戚專權出臺了一定的制度,制度體制限制了外戚專權的可能。二是明朝建立了內閣制度,輔助皇帝治理國家,不用依靠壯大外戚來制衡權臣勢力,也也就沒有了外戚專權滋生的土壤。

接下來,我仔細分一下其中的原因。

為何會出現外戚專權?

歷史上之所以會出現外戚專權,不在乎有幾個原因。

一個是皇帝年事已高,還有很多資歷深的老臣健在。這時候,皇帝怕大臣功高蓋主,自己的接班人又年幼,政治經驗不足。肥水不流外人田。為了怕自己死後防止權力被外人所奪,就把權力暫時給了皇后,希望以後歸於兒子。畢竟,年幼的皇帝也是她的兒子嘛。典型的就是漢高祖劉邦,將呂后的權力做大。唐高宗李治,也是當時這樣把權力給予了武則天。

二是皇帝為了制衡權臣,故意將部分權力主動給予外戚,藉此使外戚與權臣制衡。唐中宗李顯為了對付發動神龍政變擁護自己的五大權臣,故意將給予韋后垂簾聽政的特權,進而增強了外戚的權力。

明朝為何無外戚專權?

明朝朱元璋奪取天下之後,為了給自己的接班人創造所謂的好的環境,大肆誅殺功臣,幾乎將有功之臣殺盡。這也就不需要用外戚來幫助接班人治理天下的必要。

同時,為了防止外戚專權,建立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限制了外戚專權。外戚享受榮華富貴可以,但是想奪得一定的政治權力不可以。另一方面,還規定皇家子弟只允許與普通人家的女兒結婚,這也有效避免了外戚專權。

明朝還建立了內閣制度,由內閣制度來幫助皇帝治理天下。這套機制對於治理國家發揮重大的作用,因此也不需要外戚還治理國家了。

總之,我認為外戚專權這種歷史產物的的出現,主要由於每個朝代特有的政治結構所決定的。明朝的政治結構,剝奪了外戚專權滋生的土壤,因此明朝外戚專權便沒有產生外戚專權。


峰哥談史


中國歷史上封建王朝滅亡,總離不開兩個角色。一個是太監,一個便是外戚。

比如東漢王朝的滅亡,很大程度上就源於外戚和宦官專政奪權。太監咱們都知道,一個只存在於中國歷史中的特殊群體,由於其皇帝近臣的特殊關係,往往會大權在握,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甚至於凌駕於皇權至上。

換句話說,就是皇帝養條狗,結果被狗給咬了。

而外戚則是憑藉其皇家姻親的特殊地位,以及其背後強大的家族勢力,來達到左右朝政的目的。

相比於太監,顯然外戚更麻煩。太監畢竟是仰仗皇權,再怎麼過分也不會取而代之。但外戚則不一樣,一旦時機合適,那便是改朝換代啊。而歷史上最為出名的便是隋文帝楊堅了,他不就是搶了自己外孫的位置嗎?

而儘管歷朝歷代的皇帝都在吸收外戚干政的教訓且一直想辦法下條令阻止這種情況的發生,但是外戚干政的情況終究還是屢禁不止。畢竟是老丈人,總得照顧。

當然,也有例外,我國曆史上就有一個朝代立朝的幾百年內幾乎都沒有出現過外戚干政的現象。

這個朝代就是朱元璋創立的明朝。縱觀大明朝數百年的歷史,幾無出現外戚干政的情況,這是什麼原因呢?

第一,明朝的皇后大多出身不高,家族勢力不大。

因為有感於前朝外戚干政的種種弊端,為了加強皇權,減少外戚干政的可能性,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定下了一條規矩。這規矩就是凡是他朱元璋的子孫,天子也好,諸侯也罷,他們的配偶都要從中下層尋找。

明初規定,凡天子、親王的后妃宮嬪,均通過選秀女方式,從家境清白的低級官員或平民百姓家選取,絕對禁止大臣以各種理由進獻美女。

所以這也造成了皇帝所娶的皇后出身不高,家族勢力不大,而縱觀整個明朝歷史,除了明成祖朱棣的皇后是開國功臣徐達的女兒,出身功勳之家,家族勢力龐大。明朝的皇后們幾乎都出身中下層人家,她們的父兄不是小官吏,就是窮書生,根本沒什麼權力,在朝中威望也不高。

而外戚要形成干政的巨大能力,就必須具備兩個基本條件,第一成為外戚,也就是說他們的女兒或者妹妹能成為皇后或者熬成太后。

第二,他們本身要擁有足夠大的勢力,繼而憑藉女兒或者妹妹的身份進行干政。就拿漢朝的霍光王莽來說,霍光本身就手握重兵,而王莽把持朝政,也同樣是靠著王家的巨大勢力。所以他們能利用外戚的身份進一步把持干預朝政。

但是,顯然明朝的外戚只具備了第一個條件,而不具備第二個條件,所以明朝的外戚想幹預朝政也難。

明朝皇后的出身到底有多低呢?

舉幾個例子,明宣宗朱瞻基的孝恭章皇后孫氏是鄒平人,其父僅為永城縣主簿。

明英宗朱祁鎮的孝莊睿皇后錢氏,其父為都指揮僉事(後封安昌伯)錢貴。

明憲宗的孝穆皇后紀氏,是廣西少數民族土官的女兒,被俘入宮中。

以此觀之,不難發現明朝的皇后大多出身低微,她們的父兄也不是什麼手握重權之輩。因此,他們也就無力去幹預朝政,所以明朝很少會出現外戚干政的情況。

當然,縱觀歷史,不乏有後期發力的外戚家族,他們開始家族一般,但能憑藉著皇后的關係而崛起。這一點朱元璋也想到了,其早早的立下規矩,後宮不可干政。

“皇后之尊,止得治宮中嬪婦之事,即宮門之外,毫髮事不得預焉”

第二,明朝皇帝登基時年紀都基本已經比較大了,有了處理政事的能力。

外戚要想幹政還有一個很大的機會,那就是當小皇帝登基時。就比如說吧,先皇駕崩了,而此時繼位的皇帝如果如果年紀尚小,那麼外戚就有充足的理由干預政事了。所謂“主少國疑”,便是如此。

試想先皇駕崩,而原來的皇后晉升為太后,而此時的太后是一介女流,帶著自己還沒長大,不能處理政事的兒子,所以太后就需要找個可靠的人幫助自己代替兒子先處理政事,而毫無疑問,太后的孃家人,太后的父兄會成為這個人選。所以這時候外戚就能名正言順地干政。然而,明朝的皇帝登基時大都已經具備處理政事的能力,不需要依靠外戚來理政。

看看那些明朝的皇帝們,明仁宗朱高熾登基時46歲,明宣宗朱瞻基登基時27歲,明憲宗朱見深登基時17歲,明穆宗朱載垕登基時29歲。也就是說這些皇帝登基時都已經是大老爺們了,哪裡還會需要外公舅舅這些外戚來幫助自己處理朝政呢?所以,明朝的外戚也就很難有機會能趁皇帝年幼初登基不識事為由,干預政事。

綜合種種原因,是故明朝相比於其他朝代,鮮有外戚干政的現象發生。


白話歷史君


身在鬧市,心向青山


這一現象從根本上來說就是人才的選拔問題。

1,從君主制產生之日起,如何選拔人才治理天下便是帝王最關心的事情,最理想的狀況當然是帝王不需要時時操心,但卻能完全掌控朝政,所以在君權誕生之時,相權便同時產生了。



相,便是輔助,佐天子治天下。

那麼誰來做宰相和大將?

當沒有一套完整的制度時,外戚便是最常見的人選,因為他們是皇帝的親戚,同時又不同姓,更適合輔佐皇帝。

同時,東漢後期世家大族開始形成,之後世家大族不僅與皇族聯姻,還掌控了朝政,而這顯然不是皇帝們想看到的。



漢朝時期的衛青、霍去病、霍光都是外戚,唐朝時期的長孫無忌也是外戚,所以外戚當然有人才,但同時也有野心,能力不足的皇帝極易成為傀儡,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不斷篡位便是明證。

2,如何限制外戚?如何限制世家大族?科舉制的產生便解決了這一問題。

唐朝,是世家大族與科舉取士的拉鋸時期,唐後期的牛李黨爭便源於此。

從宋朝開始,趙宋官家為了防止武人奪權,大興科舉,從宋朝開始幾乎所有的官員都由科舉產生,皇帝有了足夠的人才來使用,所以外戚便不是必然的選項了。


以文抑武,以文統武,都是因為科舉創造了這一條件,科舉使我國產生了世界史上最早的文官社會,皇帝不必只在親戚中選輔政之才。

所以,嚴格來說,從宋朝開始便沒有了外戚專權,同樣清朝也沒有。

科舉產生的人才足夠統治者使用,而且這些人是天子門生,敬畏皇權,很難對皇權產生威脅。


心向青山


應該跟體制有關吧!明朝自打建立以來,明太祖設立《錦衣衛》監控百官行為,隨後幾個皇帝紛紛設立《東廠》《西廠》等機構,屬於直接歸皇帝管轄的私軍,從監視百官的程度上還負責打探情報,屬於歷朝歷代中最有特色的“有關部門”,他們的存在也是為了給皇帝當好家奴的表現,最有名的還是魏忠賢這位大神,忠於皇帝,跟“東林黨”開撕,魏忠賢不死,明朝最起碼滅的不是那麼快!

另一點就是明太祖廢除丞相制後,在朱棣組建內閣制時就體現出來特殊的三方行為,皇帝→內閣→“有關部門”,內閣的存在就是幫忙治理天下的權利機構,而東西廠錦衣衛就是負責情報和監管官員的日常行為,皇帝作為當家人就得來回在這兩方徘徊,最有名的嘉靖皇帝和萬曆皇帝以及木匠皇帝他們即使不務正業,國家也可以正常運轉,這就是內閣的優勢!不過內閣有時候管的還很寬,經常涉及皇家內事,比如立太子、皇后內宮的瑣事!

還有一點就是言官的存在,這幫人純粹就是朝廷養的閒人,沒事罵內閣罵東西廠錦衣衛還隨意罵皇帝,總之,看誰不順眼就罵,縱觀歷朝歷代,讀書人有這麼硬氣的也就明朝了,最後也是讀書人把明朝罵倒閉了,可謂這幫人的可怕。清朝建立後,設立文字獄不是沒有根據的,因為讀書人的挑撥力太可怕,可以鼓動百姓造反,也可以顛覆一個朝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