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中醫養生感興趣嗎?說說你對中醫的看法?

蔡學軍


中醫是先於科學技術手段發展起來的實踐醫學,儘管中醫理論沒有逐一經過科學體系的驗證,但經過了幾千年大量的實踐積累,讓人們通過足夠樣本的歸納導出一套有效的醫療體系。

按照統計學原理,把所有現象進行歸納分析,當樣本量足夠多時,便可以揭示和把握其規律和本質,儘管不知道它是怎麼形成的,但知道它是什麼規律和結果,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影響和改變這個結果。

因此中醫理論即使缺乏科技驗證過程,也不妨礙其統計結果的正確性和有效性。大部分自然現象都可以通過概率事件的積累找到規律,再根據其規律提煉成理論,或者通過科技手段進行驗證。因此,中醫理論需要打破師傅傳徒弟的封閉體系,把所有成果放入到現代科技體系中進行驗證和昇華,自“知道怎麼做”昇華到“也知道為什麼這麼做”,用大量的統計學成就提煉出可以用現代科技手段驗證的規律,不僅能夠在宏觀上觀測人的氣血運行、能夠在沒有量化和確定性前提下治病救人,還能隨著技術分析及理論升級而成為可以普及和傳授的定量化醫學理論,也就是集合了中醫的博大精深與西醫的科學驗證,也能更好滴指導人類養生。

中醫養生貫穿了其一慣的統計學成就,就是把人放在自然環境中統籌調理,不僅關注人的五行、氣血,還要關注人與自然的運動關係,關注自身思想的變化,因此,中醫養生是系統性養生,需要人們調理心態、調劑飲食、勞逸結合,因此,中醫養生就是辯證養生,就是迴歸自然規律的養生。

然而,由於生活節奏的加速,多數人迫於壓力無暇顧及養生;同時,由於醫生們都在忙於病人診治,也鮮有時間為健康人指導養生。

養生原本是每一個人必須完成的作業,是每個人保持健康的必要手段,但由於健康的人們不花時間養生,因此,慢慢造成身體病變,得病後才不得不關注養生,把養生變成了疾病纏身後的補救措施。

養生是一個社會問題,就像兒童必須接受教育、勞動者必須學習技能一樣,人的身體經過發育、成長、強壯、衰老及死亡的過程,但在任何一個過程中,都會因為保養不當而造成病變,不僅影響到人們生活的質量,還會削弱自身的社會價值,甚至成為社會的負擔。因此,國家需要介入每個人的養生計劃,可以由國家投資建立各類中醫養生機構以及其它科學的養生理論,並分佈進入到學校課程,進入到企業在職教育以及社區百姓生活,讓養生知識伴隨人的一生,通過國家養生的辦法提升全民的身體健康程度,從而大大減少疾病纏身,減少對醫藥的需求,充分釋放人類的體能,並讓整個社會在文化和文明提升的同時消除因為缺乏養生造成的身體疾病。


全視界AcmeView


我中專的時候是學的西藥,在學習的過程中總是有個問題困擾我,為啥每種藥物都有副作用?對中醫產生興趣也是因為我同事,一名中藥技師,她從來不讓孩子用西藥,病了就給孩子吃各種她自己調配的方子,我們是個療養院,那時候來療養的大部分都是慢性病,我們醫院那時候有個名醫,在當地非常有名,找他看病的人每天都絡繹不絕,我的前輩就把這個老中醫的方子全部保存,有空就整理,那時候我很好奇,等我有了孩子後就經常諮詢她孩子病了怎麼辦呢?她給了我好的建議,用中藥調理,事實證明她的建議療效很好,由此我開始了對中醫中藥的興趣 ,自學了好幾本中藥方劑的書,現在自己年齡也大了,會根據身體用艾灸,藥茶,方劑一類的東西保養,我自己很慶幸,遇到並讓我感興趣的中醫!


阿馬影視


我覺得中醫很好,我父親腦血栓,在市人民醫院住院18天花了6萬多,沒反應半邊沒感覺,吃飯上衛生間都需要人,非常著急,後來我想到一個針灸的朋友就打電話告訴他了,他帶著針就和我一塊到醫院了,給我父親紮了幾針右手就有感覺了,他說兄弟你要相信我就讓我叔出院吧,我選擇了相信他,回家以後他每天下午都來給我爸爸針灸推拿,喝中藥,10天不到我父親就可以下床走動了,現在我父親說話慢,其他身體健康很棒,每天早上我父親都去跑步,真心感謝他


佳天下18888888


我對中醫養生很感興趣!因為我們老祖宗留下來的全部都是寶!中醫養生是把病源連根拔起!使體內起到防禦和治療作用!中醫養生也是調整身體免疫和體內功能性的調節!所以我對中華民族幾千年的中醫特別有興趣!



清衣燕


我對中醫養生感興趣,中醫把人看做是一個整體,且和宇宙自然融為一體的大整體觀念是我最崇拜的,天人合一萬法自然,講得太好了太有道理了,在這個大框架基礎上積累嘗試臨床幾千年,可想而知中午是多麼深刻的理解人體,尤其一點治未病不以病的紀念簡直是絕了!支持贊同崇拜祖國的中醫養生!


空空71263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對中醫養生很感興趣。我本人也是受益者。生活在南方常年溼度比較大。每天總感覺悶悶的。我的一位爺爺就是中醫。經過他的一段調理。我現在感覺狀況很好。只是中醫它攬得比較寬,但是藥性也比較慢,發揮的作用要一段時間才能感覺得到。所以如果你打算中醫養生的話,一定要堅持一段時間才有效果。還有服藥調理期間醫生說的那些該記的東西一定要記。大家有什麼更好的意見不妨說說。


老陝物流人


父親是個醫德醫術很好的老中醫,我親眼見過他治癒了很多病人。印象最深的是他用九副中藥治好了急性闌尾炎,第一副止疼,然後連服九副,第六副己完全治好,後三副是用來鞏固調理的,非常神奇。所以我對中醫很感興趣。也瞭解了一些基本的東西,我認為中醫的辯症施治,具有很高的科學性。還有中醫講究對患者和病患綜合考慮,根據不同病人的身體狀況,年齡,性別採用不同的治療方法,這個非常科學。中醫的養生也非常好,通過中醫養生,真正做到防病健身,讓身體不生病,這才是根本。


宜湧浪


中醫理論的形成與發展,是客現的,是唯物的,辯證的,統一的,形於陰陽,發展於五行,即肝、脾、肺、腎、心,相生相剋,與自然的陰和陽,金、木、水、火、土,互通共融。中國的書法,也同樣遵循這一大自然法則,講陰陽,有五行,慣穿於書法的形成與發展的全過程,否則書法就沒有生命力了。


李行子


我的答案是肯定的:感興趣!我對中醫養生了解的非常少。但是每每都能聽到各行各業的人們,討論中醫養生方面的話題,同時也感覺他們說的也挺有道理的。我也在網上和書籍中瞭解了一些中醫養生方面的知識。認識到中醫養生是通過藥材以身的屬性和藥效,再加上其他藥材與其相互補衝,從而達到養生目的。


知足常樂137555903


中醫起源於易經,中醫致今無法,超越西醫的原因:一,我們的祖先有一致命缺點,留一手!二,中國進代大量漢奸,的出現,更是對中醫的壓制,詆譭。三,今天的醫界,由西醫所把持。中醫人士的行醫資格,由西醫人士評判,由如一位博士生的畢業論文要由一個文盲去評判。可想而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