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豐和恭親王是一個媽養大的,為什麼關係那麼惡劣?

GR0


天家無父子,更何況是並非同母的兄弟之間,事實上,咸豐帝奕詝與恭親王奕訢之間的關係也不能用惡劣來形容,反而這對兄弟的關係也還算不錯了。奕詝與奕訢從小一起長大,咸豐朝前期奕訢頗得聖寵,奕訢長子載澄之名還是咸豐帝親賜,咸豐三年奕詝讓奕訢在軍機處行走,更是直接打破了清朝規制皇子不得干政的傳統。

奕訢奕詝兄弟倆的關係真正開始疏遠,主要還是因為康慈皇貴太妃之死,除此之外,奕訢文武雙全,很多方面的能力都在奕詝之上,而咸豐帝膝下子嗣單薄,出於皇位考量,奕詝處處防著奕訢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而這也是咸豐帝駕崩之時選擇了顧命八大臣輔政,反而將自己的親兄弟奕詝排除在外的重要原因。

咸豐帝奕詝是道光帝第四子,而恭親王奕訢是道光帝第六子,奕詝的生母是道光帝繼後鈕祜祿氏,也就是當年盛寵一時的孝全成皇后,不過孝全成皇后早逝,年幼的奕詝從小就被養在了奕訢的生母靜貴妃博爾濟吉特氏膝下。孝全成皇后死後,靜貴妃成為皇貴妃統攝六宮事務,成為了有實無名的後宮之主。

奕詝與奕訢兄弟倆雖不是同母,但從小一起長大,一起由靜皇貴妃撫養,而且兩人也就差了兩歲而已,彼此之間感情很好。作為養母,靜皇貴妃對待奕詝甚至比對待自己的親兒子奕訢更加用心也更加疼愛,在奕詝登基之前,兩人關係非常融洽,而真的開始改變還是因為奕詝最終被立儲,尤其是正式登基以後。

如果單純以才能來看,奕訢似乎更加優秀,當年道光帝在立儲的時候也是在這兩兄弟之間搖擺不定,最終還是因為奕詝的老師杜受田從中出謀劃策,再加上道光帝對奕詝的生母孝全成皇后一往情深,這才讓奕詝成為了儲君。而奕詝成為儲君,年輕氣盛的奕訢心中未必就那麼心服口服,兄弟倆如此生出嫌隙也很正常。

更重要的是,道光帝駕崩後奕詝登基,按照禮法尊奉靜皇貴妃為“皇貴太妃”,然而奕訢認為自己的母親養育兄長多年,又以皇貴妃身份管理後宮,奕詝若感念養育之恩就該尊奉母親為皇太后,不過奕詝始終都沒有這麼做。而後康慈皇貴太妃病重,奕訢請旨冊封,奕詝只是“哦”了一聲,沒想到奕詝直接傳旨冊封生母為皇太后,引起奕詝極大不滿。

除此之外還有個更重要的問題,那就是皇位。咸豐帝奕詝後宮頗多,但尷尬的是其膝下子嗣單薄,僅有兩個皇子還夭折了一個,子嗣不繁且將來未知,而眼看著自己的弟弟奕訢能力突出而且城府頗深,奕詝也很擔憂將來皇位無法在自己這一支順利傳承,而被奕訢所得。所以自始至終,咸豐帝對奕訢都是若即若離,既相當重用,卻又時刻提防著。

咸豐十一年,奕詝在熱河駕崩,臨終前留下遺詔對身後事做出安排,讓八大臣襄贊朝政,給兩宮太后即慈禧慈安留下“御賞”“同道堂”兩枚印璽,各方進行制衡,而在這些安排之中咸豐帝直接將自己的兄弟恭親王排除在外了。奕詝最大的擔心,就是怕其子載淳年幼,而恭親王實力長大,最終取而代之,如同明朝靖難之變那般叔奪侄位。


澹奕


咸豐和恭親王確實是同一個媽養大的,但並非親兄弟,咸豐奕詝是道光序齒第4位皇子,由當時的全貴妃所生,後來升為孝全成皇后,恭親王奕訢是道光序齒第6位皇子,由當時靜妃所生,道光朝升為靜皇貴妃,咸豐時破格為孝靜成皇后。

圖為恭親王母親孝靜成皇后,當年的靜貴妃。

咸豐奕詝出生時,他前的3個哥哥全早殤了,等於說咸豐奕詝成了道光的長子,沒幾年他媽全貴妃升為皇后,咸豐奕詝又成了道光的嫡長子,但有富貴命無享福命,母親在咸豐奕詝9歲時病逝,年僅33歲,寵愛的皇子可不能沒有媽媽,再者清宮本就有抱養的傳統,於是咸豐奕詝交由年輕的靜貴妃撫養,當時的恭親王奕訢7歲。

杜受田,咸豐帝師,助其成功登位,飛黃騰達。

靜貴妃是挺有母愛的,對這位雖不是自己親生的孩子撫育有加,年少的咸豐和恭親王也情同手足,親密無間,兩人同時去上課,一同玩耍,兄弟情誼非常好,道光也沒偏心,對兩位皇子都傾入關愛,分別為兩人教書的師傅都是當時頂尖的飽學之士,咸豐的師傅杜受田,當年科舉會元,二甲第一,從6歲開始教咸豐學習,一干就是10多年,恭親王奕訢有兩個師傅,先是翁心存,這老頭年齡太大,不久改為賈楨,當年科舉榜眼。

賈楨,科舉榜眼,恭親王的師傅,看看他的書法如何。

縱觀封建王朝,皇子爭儲事件屢見不鮮,長大後都備受寵愛的咸豐和恭親王起來爭儲也不足不怪了,兩人的師傅明裡暗裡使勁,從那時起兩人的關係就產生間隙,兩人性格也十分鮮明,恭親王文韜武略,聰穎敏達,但有點鋒芒外露,咸豐給人以忠厚仁德,謙虛溫良,缺點是遇事優柔寡斷,其實在當時晚清的格局,皇帝在這兩人中選擇的話,肯定是恭親王更有銳氣,可道光他爹是誰,嘉慶,清朝有名的守成之主,他在教後代時,反覆強調“居心以忠厚為要”,結果,道光選了溫順的咸豐。


圖文繪歷史


咸豐帝母妃早逝,後由靜貴妃也就是恭親王生母撫養,由於年齡相當,兩個人在一起長大,感情自然好!

但是,從各方面對比,恭親王比咸豐還要優秀!作為皇子,誰都想成為未來的皇上。

沒有想到,結果是:咸豐如願登甚,恭親王僅僅是封為親王,非常的不爽!因為,昔日平起平坐,如今君臣有別!於是,倆個人之間不和的種子播下了!



一,恭親王生母靜貴妃的封號,成為關係惡劣的開端也是導火線!

由於靜貴妃曾經撫養過咸豐。在咸豐登基後,恭親王好想咸豐封他的母妃當皇太后!

這一點心思,咸豐當然看得出。也就是不封!

咸豐只是把自己的生母尊為皇太后!

直到靜貴妃快不行了時,恭親王親自討賞封,咸豐騎虎難下不得已才同意的!

咸豐覺得自己被要脅,非常的不爽。

在處理完靜貴妃喪事後,咸豐就下旨了:

恭親王於一切禮議多有疏略之處,著勿庸在軍機大臣上行走。宗人府宗令,正黃旗滿州都統均著開缺……

咸豐跟恭親王撕破臉了!這就是君臣有別!



二,來自恭親王的威脅!

從小時候起,無論是上學讀書,還是騎馬射箭,恭親王都比咸豐優秀!

這一點咸豐心知肚明!

所以,道光帝在為立誰當皇上非常的糾結!

按照道光的本意想立恭親王做皇上!當然咸豐那時也看得出來——恭親王是自己的競爭對手!非常的有壓力!

最後,咸豐有驚無險上位!

於是咸豐有權力了,就想找機會打壓這個曾經的對手!

沒有想到恭親王自己跳出來了!

真的是帝王之家沒有親情!



由此可見:咸豐跟恭親王反目的種子早在競爭皇太子時就埋下了!只要有個引子,倆個人關係就立即崩盤!

【古今多少事,都在歷史中!歡迎關注!我是媚之夭夭!】


媚之夭夭


無情帝最是王家。在封建王朝,皇子之間為了皇位鬥得你死我活不顧手足之情的事比比皆是。咸豐與奕昕還不是最嚴重的,不過面對內外困局咸豐本該重用信賴自己的親兄弟奕昕,可是咸豐不但沒有,還對自己的兄弟處處設防。

這一切還是緣於那個皇位,咸豐排行老四是道光實際長子,但腿有殘疾。奕昕排行老六身體健康,能力出眾,是咸豐爭奪皇位的最主要對手,道光也是經過好一番考慮才選擇立咸豐為帝。為了補償奕昕道光把咸豐的傳位詔書和奕昕的封王詔書合二為一。這就讓咸豐尷尬了。所以在咸豐在位期間奕昕多受打壓。

咸豐駕崩後,皇子年幼,清朝內有太平天國作亂,外有列強俯視眈眈,此時本應重用謀略超群的奕昕,可是咸豐堅持繼續打壓奕昕,最終被慈禧鑽了空子引發了辛酉政變。


滄海一粟7528


楊廣、楊勇,李世民李建成還是一個爹一個媽生的呢。


丁強888


熟習帝王之術的道光,在傳位給奕詝的同時又封奕訢為親王,其實也有他自己的考慮。一來,大清當時內憂外患重重,若奕訢之才能夠被奕詝所用,對社稷有所裨益;二來,道光看著兩個孩子從小長大,認為以奕詝之仁、奕訢之義,斷不會發生同室操戈之事;此外,道光自信的原因,還由於他留下了一道調和兄弟矛盾的保險——孝靜皇貴妃。

《清史稿》的后妃傳中,對孝靜皇貴妃的一生進行了如下記載。

“孝靜成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刑部員外郎花良阿女。後事宣宗為靜貴人。累進靜皇貴妃。孝全皇后崩,文宗方十歲,妃撫育有恩。文宗即位,尊為皇考康慈皇貴太妃,居壽康宮。咸豐五年七月,太妃病篤,尊為康慈皇太后。越九日庚午,崩,年四十四。上諡,曰孝靜康慈弼天撫聖皇后,不繫宣宗諡,不祔廟。葬慕陵東,曰慕東陵。穆宗即位,祔廟,加諡。光緒、宣統累加諡,曰孝靜康慈懿昭端惠莊仁和慎弼天撫聖成皇后。”

靜妃是奕訢的生母,在後宮中地位僅在一人之下。因此孝全皇后崩逝以後,道光雖未再立皇后,但實際上靜妃已是實際上的六宮之主。也正因如此,道光交給了靜妃一個任務,就是撫養奕詝這個年幼喪母的稚子。

對靜妃而言,這無疑是一份十分尷尬的工作。奕詝雖是黃口之年,但已經懂事,對過世的的生母有孺慕之思,就算對養母如何尊敬,也會有一層隔膜,永遠不可能將靜妃當成親生母親看待。

況且日後道光立儲,奕詝就是奕訢最大的競爭對手,若撫養此皇子稍有差池,便會引火燒身,墮入萬劫不復之地。於是十年以來,靜妃一方面盡心盡力地撫養奕詝長大,一方面又小心翼翼地把控好與這位養子之間的距離。

道光做的這個試驗非常成功。奕詝受到靜妃悉心照顧,又與奕訢年齡相仿,兩人曾一度不分彼此,猶如一奶同胞的親兄弟。

奕詝是個知恩圖報的人,即便後來因爭奪儲位,與奕訢產生過沖突,但在登基之後,奕詝依然尊靜妃為“康慈皇貴太妃”,讓其遷居壽康宮。太妃雖無太后之名,但實際上,咸豐帝已經是以太后的規格來對她進行奉養。

道光將靜妃視為平衡奕詝和奕訢兄弟的關鍵人物,在咸豐即位之初,她也確實起到了這樣的作用。咸豐一開始對這位弟弟非常關照,也頗為重視。咸豐三年(1853年),咸豐甚至命奕訢入軍機處,算是遂了道光的遺願,給了奕訢一展才華的機會。

可惜的是,權力是源自人心的觀念,有人的地方便有權位,權位代勞了鬥爭,而帝王家尤甚。

道光希望靠靜妃一人來永遠維繫奕詝與奕訢的兄弟情,未免把人心想得太美好了。

太妃與太后雖然只有一字之差,歷史上也沒有過先帝側室、皇帝養母被尊封太后的先例,但靜太妃自承撫育奕詝多年,勞苦功高,因此冊立太后一事,成為了母子三人間的一個心結。

咸豐不尊這位養母為皇太后,做法是完全合理的。

首先,道光至死未立靜妃為後,說明道光認為她還沒有母儀天下的資格。咸豐若尊其為太后,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違背了先帝遺命。

其次,若靜太妃晉升為太后,便在無形中拔高了奕訢的政治地位,不但對皇權是一種威脅,也會讓奕訢本人處於更為難堪的處境。即便奕訢自己一開始沒有反心,保不成身邊有宵小之徒會慫恿他奪位自立,激化兄弟間的矛盾。

最後,咸豐雖然可憑著養育之恩的說辭,強行尊封太后,但這樣做畢竟是壞了祖宗家法,咸豐實在犯不著為了這件事去和朝臣們進行口舌之爭。

因此,咸豐雖未給養母以太后之名,但讓她享受太后之實,既合祖制,又不揹人倫,處理方法非常得當且有智慧。

但經年日久,以猜疑為養料,嫌隙的種子還是慢慢地生根發芽了。

晚清的湘綺先生王闓運在《祺祥故事》中,記錄了這麼一件往事。

“會太妃疾,王日省,帝亦省視。一日,太妃寢未覺,上問安至,宮監將告,上搖手令勿驚。妃見床前影,以為恭王,即問曰:‘汝何尚在此?我所有盡與汝矣!他性情不易知,勿生嫌疑也。’帝知其誤,即呼‘額娘’。太妃覺焉,回面一視,仍向內臥不言。自此始有猜,而王不知也。”

咸豐往靜太妃處探病時,被靜太妃誤認為親子奕訢,不小心說出了心裡話。咸豐雖未對奕訢母子掏心掏肺,而靜太妃和恭親王卻也將咸豐視作外人。感情一旦有了裂痕,往後雙方互相的不信任感便會越來越深了。

儘管如此,咸豐感念靜太妃的養育栽培,明面上仍一如既往地恭敬侍奉,同時也繼續讓奕訢以軍機大臣的身份參與政務,沒有因為之前那件事冷落兩母子。

然而,恭親王奕訢後來的一次僭越之舉,終於觸碰到了咸豐的逆鱗。

咸豐五年(1855年)七月,靜太妃病重。咸豐前來探視時,恭親王再次向其提起母親臨終前的遺願,希望最後能得到一個太后的名分。傳聞咸豐當時“哦、哦”含糊答應了兩聲,可能只是表示知道了這件事,但奕訢卻以得到皇上口諭為名,利用軍機大臣的身份,在未經咸豐的授意之下傳旨冊封靜太妃為“康慈皇太后”。木已成舟,咸豐便不能反悔,只好默認了奕訢的荒唐行為。

但也正如《清史稿》中所記載,靜太妃去世後,咸豐為她上諡號“孝靜康慈弼天撫聖皇后,不繫宣宗諡,不祔廟”,區別於他自己的生母“成”皇后,以示對恭親王母子的不滿。

23歲的恭親王奕訢,或許只是懷著一顆赤子之心,希望完成母親一生的心願,讓她死後能夠瞑目,倒未必真有什麼爭權奪利的想法。但是,這一時的衝動,也讓奕訢付出了慘痛代價。

在康慈皇太后下葬的第二天,“上責王禮儀疏略,罷軍機大臣、宗令、都統”,咸豐罷免了奕訢的一切職務,讓他回上書房去讀書反省。

至此,十餘年來的兄弟情徹底宣告破裂。咸豐讓恭親王回到上書房,但兩人已不再是奕詝和奕訢,而是九五之尊的咸豐帝和龍游淺水的恭親王,再也回不到過去一起在上書房讀書習武的時光。道光生前最害怕看到的事情,最終還是不可阻擋地發生了。


霖霖歷史錄


清咸豐帝奕詝(音zhǔ)和恭親王奕訢,皆為宣宗道光帝所出之子。這兩兄弟之間,關係一度十分親密,但到後來兩人反目,咸豐竟至對恭親王至死不願相見的地步,實為間接影響晚清數十年國運的一樁公案。下面為大家簡述故事發生的過程。

咸豐為道光第四子,恭親王為道光第六子,兩人只相差2歲,自幼便十分親近。《清史稿·諸王列傳》記載,恭親王小時候,“與文宗同在書房,肄武事,共制槍法二十八勢、刀法十八勢,宣宗賜以名,槍曰‘棣華協力’,刀曰‘寶鍔宣威’。”是一起上學打鬧的好夥伴。

而且作為父親的道光皇帝,也有意於培養兩人的兄弟情,把二人所創的槍法命名為“棣華協力”,也包含了讓兄弟兩人齊心協力的深意。

兩兄弟從小感情好,除了年齡相仿和道光的有意引導外,也和二人由同一個母親撫養長大有關。實際上,咸豐和恭親王是同父異母兄弟,咸豐的母親是道光的繼嫡後孝全成皇后。

《清宮詞》記載:“蕙質蘭心並世無,垂髫曾記住姑蘇。譜成六合同春字,絕勝璇璣織錦圖。”孝全成皇后品格高尚,與道光帝感情深厚,但不知因何故暴崩於宮中,對道光和咸豐二人而言都是一場悲劇。孝全成皇后去世時,咸豐只有10歲,道光將他託付給靜妃撫養,而靜妃正是恭親王的生母。

在同一個母親的撫養下,兩兄弟朝夕相處,又少年心性,自然比之其他兄弟要更親密無間。然而,靜妃既是培養兄弟感情的關鍵人物,後來卻也成為了兄弟決裂的導火索。

總的來說,靜妃並不是那種後宮中喜歡爭風吃醋,挑撥是非的女人。對並非自己親生的咸豐,她也盡到母親的職責將他撫養成人。但在靜妃的心目中,卻一直有個心結,那就是希望自己成為大清的皇后。

靜妃有這種想法,並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的。在孝全成皇后去世後,道光將靜妃晉封為皇貴妃,實際上擔起了皇后管理後宮的職責,只是道光生前為了紀念孝全成皇后,不願再冊封靜妃為皇后。

好不容易熬到道光去世,咸豐作為繼承人登上了皇位。靜妃最初心想,雖然咸豐不是自己所生,但起碼把他撫育成人,完全可以盡孝冊封自己為太后。誰知咸豐也以清朝開國以來沒有封養母為太后為由,只尊靜妃為皇太妃。雖然咸豐實際上將靜太妃當作太后來奉養,但沒有正式的身份,使得靜太妃始終對此耿耿於懷。

一方面親生兒子在皇位爭奪鬥爭中失利,另一方面新帝咸豐又不願冊封自己為太后,加之咸豐登基後政務繁忙,與靜太妃的交流溝通越來越少,最終導致母子之間漸漸產生了隔閡。

據晚清名士王闓運《祺祥故事》記載,有一次靜太妃生病,恭親王每天都到宮裡去看望她。有一天恭親王探望離開後,咸豐皇帝親自到靜太妃處問安。當時太妃正在休息,咸豐怕吵醒太妃,便命下人不要通報。靜太妃在床上向內而臥,看到床前人影,以為是恭親王還沒走,就對他說了句:“汝何尚在此?我所有盡與汝矣!他性情不易知,勿生嫌疑也。”

等靜太妃發現自己認錯了人,話已出口無法收回,搞得和咸豐兩人之間非常尷尬。聽到這句話後的咸豐不得不多想,自己把靜太妃當親生母親對待,但她和恭親王兩母子卻始終拿自己當外人,對他們的懷疑越來越深。

到後來靜太妃去世,恭親王誤會咸豐意思,自作主張將靜太妃封為太后,更加觸怒了咸豐皇帝,也讓兄弟從此走上了決裂的道路。



國家網文化


因為後來咸豐皇帝不給康慈皇太后加“成皇帝”的諡號,對此,恭親王心中有了想法,就在孝靜皇后的喪事剛辦完,咸豐皇帝就藉口恭親王奕訢“於一切禮儀,多有疏忽之處”,咸豐皇帝諭旨革去他軍機大臣、宗人府宗令、正黃旗滿洲都統等職,發回上疏房讀書,並警告他“自知敬慎,勿再蹈愆尤”,即不要再犯錯誤。此時的咸豐皇帝對奕訢,已不是道光皇帝遺命所要求的“視之當異諸弟”,而是從此疏遠奕訢,和其他諸王沒什麼區別了,甚至可能對他更感到厭煩。在咸豐看來自己的皇權高於一切,可以無視父親的囑咐。

  

一直到咸豐十年八月(1860年9月),因躲避英法聯軍,咸豐出走熱河,由於自己拋棄了京城與社稷,無法向臣民交代,無奈之下,卓有才識的恭親王才被咸豐皇帝任命為留守北京與英法議和的全權大臣,但並未授予“監國”之名,只負責議和事項。由於恭親王的沉著與努力,十天內議和得以成功,與英法兩國相繼簽訂了《北京條約》,而且使英法聯軍於11月間退出了北京。因此恭親王聲譽鵲起,無論是外國人或是留守北京的王公大臣們對他普遍都加以稱讚,與咸豐皇帝不顧江山社稷和列祖宗廟以及臣民百姓倉皇出逃相比,恭親王顯然有臨危受命,挽狂瀾於既倒,安定國家社稷的功勞

恭親王忠於自己的職守,並未對皇位有任何非分之想,聯軍撤出後,就多次奏請咸豐皇帝迴鑾北京,但皇帝顧慮重重始終不肯回京,終於在咸豐十一年病倒在承德,更不能走了。

 

得知皇帝有病以後,恭親王曾幾次奏請去熱河來請安。這也許是出於兄弟之情,也許是他認識到,咸豐若病逝則朝廷將面臨權力的再分配,他希望與咸豐帝做一次推心置腹的談話,解開兩人之間的心結,以免未來被排斥在朝廷最高權力圈之外。

 

但是咸豐卻拒絕了奕訢到熱河來的請求,可能是咸豐對這個弟弟仍是猜防過甚。

  

對於當時的清朝廷來說,恭親王奕訢有三大功勞:議和成功並使英法聯軍退出北京,挽救了朝廷社稷;消滅了肅順集團捍衛了皇權;保幼主登基並開創了皇太后垂簾聽政的制度,完全適應當時皇室和兩宮皇太后的需要。

  

但是,也應當看到,恭親王奕訢所得到的眾多獎賞中,最耀眼的當然是“議政王”的封號,但是“議政”卻非“攝政”,也就是恭親王作為議政王也只有參與商議政務的權力,沒有決策權,絕不像清初順治期多爾袞的“攝政王”,他被賦予了代皇帝處處理一切政務的權力,而現在,雖然恭親王被授予“議政王”,但實際朝廷最終決策權還是掌握在垂簾聽政的兩宮皇太后手中。


道中道道史道文


咸豐和恭親王兩個人研習刀法武術,兵器還曾被道光帝賜名的這件事來看,兄弟倆小時總是在一起,感情還是不錯的。咸豐的生母很得道光帝的寵愛,子,當然也會因母的受寵而更貴。但是她去世的早,咸豐被父親交由恭親王的生母照顧。母親偏愛自己的親生兒子也是人之常情。從咸豐登基後恭親王幾次想請封自己生母為太后的要求被咸豐拒絕,可以看出,咸豐一些不滿,也許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大的不滿都是日常很多小事積累出來的。這些還和政治無關。恭親王很有能力,咸豐受杜受田指導,用巧力取得勝利,也許在恭親王眼裡很不屑。咸豐比較忌憚恭親王的能力和勢力,寧可不用他的才,也要保證自己的權威。以至於後來把恭親王完全排除在政治核心之外,恭親王滿腹抱負卻落得一個清閒王爺的境遇。恰逢咸豐趕上了大清,乃至整個中國封建王朝最艱難的時代背景,恭親王畢竟也是愛新覺羅家族高級皇室的成員,看著咸豐從意氣風發到無力迴天,最早選擇慢性自殺般的放縱,恨鐵不成鋼的那口氣,又不能撒在咸豐身上。幾個方面,兄弟二人不和也是情理之中。


夏迷三


咸豐和恭親王,他們倆一個屬於皇帝特別寵愛的兒子,一個卻是最後繼承皇位的兒子。在帝王世家裡面這種關係還是比較危險的!

其實在咸豐剛繼位的時候關係還不錯,主要還是後面發生了一些事情,使得他們兩兄弟之間的關係越來越疏遠。特別是1860年9月英法聯軍攻打北京時,身為皇帝的咸豐卻出走熱河,是恭親王和英法兩國簽訂《北京條約》。威望一時鼎盛!這種情況下讓身為皇帝咸豐非常難為情,對恭親王的防範猜忌更大了。最後關係越來越疏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