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做人底線比會做人更重要——很現實的人生感悟


守住做人底線比會做人更重要——很現實的人生感悟


守住做人底線比會做人更重要——很現實的人生感悟


守住做人底線比會做人更重要——很現實的人生感悟


現代職場競爭激烈,於是出了很多書籍教人們咋樣擊敗對手獲得晉升機會;一些心靈雞湯也紛紛出爐一些無厘頭的指導人們圓滑處世的方法,認真研究這些東西,你就會嚇人一跳,那就是隻要會做人,還講什麼做人底線?

我歸納了一下,最常見的會做人原則,開列如下:

第一個原則:做好自己,別管他人。我們知道,現代社會無論是人際關係,還是工作關係,人與人是緊密相關的,特別講究合作,別人的所做所為直接影響著我們,咋能做到“做好自己,別管他人”呢?

我有個學生工作上有兩個搭檔,一個喜歡網遊;一個整日研究買股票,工作上拖拖拉拉,經常因為那兩個同事不能及時完成他們的任務,導致他的任務無法完成,受領導批評。當面給同事說,會得罪同事;給領導說,更會得罪同事,不說,他快面臨開除了,他很痛苦。他這標準是受這一個會做人原則毒害的人。寫心靈雞湯的人,你們能給他支個啥招呢?

再比方說,當某一個周某一天學生作業特別多,你給學生減了作業量,可是就有老師聽說有老師給學生減了作業,他立即增加作業,會做人的人,我問你,該咋辦呢?是原把作業加上去,還是減更多的作業呢?唯一的方法是要求其他老師適量的也減少作業才對,這樣做,就違反了這個第一原則。很顯然實際工作中和與人交往中這一原則是行不通的。

大凡勸人“做好自己,別管他人”的人,潛臺詞是你要好好做事做人,讓我為非作歹,而且,你不能亂說。很多人不按章程辦事,做事做人邪門歪道,不好好做事,他特別希望與他相處的人都能做好自己的事,而他就不需要做好自己的事。

“做好自己,別管他人”,這一原則的前提是他人也要信奉這句話,而且,按這句話去做,那麼,這一原則才成立,事實是這個前提根本不存在,那麼,這句話就是空話。

第二原則:一定要讚美和誇獎別人。從理論上說是對的,一些心靈雞湯,有專門撰文,說的天花亂墜。現實生活中,很多人也做得比心靈雞湯說的還有過之而無不及,見了領導吹捧巴結;見了同事誇獎讚美,而且,達到睜眼說瞎話的程度。這種人,現實生活中很有市場,人緣奇佳,那真是八面玲瓏。其結果是什麼?他得了人緣,卻害了別人,損害了我們的事業。

其實,這種讚美和表揚都有自己的想法和不良目的的。

有一則寓言叫《狐狸與烏鴉的故事》,最能說明這個問題:

一天,烏鴉叼來一塊肉,站在樹上休息,被狐狸看到了。狐狸饞涎欲滴,很想從烏鴉嘴裡得到那塊肉。……它眼珠一轉說:“親愛的烏鴉,您的羽毛真漂亮,麻雀比起您來,就差遠了。您的嗓子真好,誰都愛聽您唱歌,您就唱幾句吧?”烏鴉聽了非常得意:“說我嗓子好,愛聽我唱歌的惟獨只有你狐狸!”就高興地唱了起來。剛一張嘴,肉就從嘴裡掉了下去。狐狸叼起肉就鑽到洞裡去了,只留下烏鴉在那裡“歌唱”。

現在,教師的日常教研活動中有一個活動就是聽評課活動,這個活動設計的初衷是好的,也是有意義的,是讓老師在聽課中能發現別人講課過程中的知識的錯誤和環節設計以及處理不當的地方,評課時指出來並引起講課人注意,今後要改正,提高其授課質量,同時,聽課者也針對別人的課,檢點一下自己,是不是有相似的不足。這是多好的事情?但現實中是什麼狀況?大家心裡都清楚,評課者一片讚美,被評者也只想聽讚美,聽一節評一節,我們花費那麼多寶貴時間,什麼效果沒有,聽課評課就失去意義了,還聽課幹啥?

大凡做好這一點的人都是有是非觀卻昧著良心不按是非辦事和說話的人,這類人也只能在底層混混,很難有大的作為。

第三個原則:沉默是金。這是一句倍受推崇的一句話,也是中國人最喜歡的一句話,而且,包括我在內力爭想做到的一句話。其實,是最喪心病狂,喪失良心,喪失做人底線的一句話。我為什麼這樣評價這句話?因為中外古今,這句話害了很多人,甚至,毀了國家和世界。

指鹿為馬的故事,大家都知道的,就是這個“沉默是金”,致使趙高變得膽大妄為,如果當時大臣們都大聲說出真相,趙高會殺了滿朝大臣嗎?顯然不會。這樣趙高就會收斂很多,秦朝也不會那麼快走向滅亡。

再比如,大家同乘一條船,有人在船底鑿窟窿,一旦鑿穿,全船人完蛋,就有很多人會故意視而不見,等著一起淹死。很多壞人能危害猖獗,就是沉默是金的惡果。

第四個原則:吃虧是福。這是一句最糊弄人的話,這句話的潛臺詞是勸別人吃虧是福。一般什麼場合最容易出現這句話?一種場合是領導勸受了委屈和吃虧的手下,愛說這句話。試問你領導為啥不享這個吃虧福?每次拿獎金,算績效,有領導少拿的嗎?另一種場合是同事或朋友,安慰吃了虧的同事或朋友,愛說這句話,這裡必須注意的是兩種人的心態是不一樣的:同事勸你的潛臺詞是這個黴蛋可別胡鬧,弄不好會影響我的利益,勸勸他讓他接受這個虧;朋友勸你,是無能為力,給你點慰藉,當然也不排除背後對你的嘲笑。第三種場合是吃虧者本人,會自己對自己說這句話,這是沒有辦法改變吃虧這個事實的自欺欺人的一種自我安慰。心靈雞湯一般都會為吃虧者安一個光輝的尾巴,我們不排除個例,但大多數情況是吃虧者就是吃虧,沒有福。吃虧者得到的是比別人多幹活,比別人少拿錢,還受氣。

有一個領導當別人給他說自己的績效算的有問題時,他總會笑一笑,要麼沉默不語,要麼,說:“有計算辦法,偶爾少一點,沒啥。”一副超凡脫俗世外高人的樣子。差一點我就給他跪了。又一年,這個領導的績效少了百十塊錢,這領導可是大發脾氣,最後,把錢補上才了事。這時我才明白,“沉默是金”和“吃虧是福”都是相對別人而言的。

這四點你如果真的做到了,你就會變成一個自私自利、明哲保身、天塌下來也會沉默不語的人。你就沒有做人的底線了。那麼,什麼是做人底線?這就是良心。

什麼是良心呢?就是善心,這個善心就是人區別於其他動物的最起碼準則,也是最後的底線。

網傳這樣一個故事:一個老工程師要退休了,老闆對他說“退休前,你在我們建的小區後面的空地上設計建造最後一座別墅後,你就退休吧!”別墅建好後,老闆對他說,為了感謝你對公司的忠誠和貢獻,這座別墅就送給你。這位工程師當場傻眼了,因為,他一直以給老闆省錢,以坑害業主利益為做人原則,所以,這棟別墅從建築施工到建材的使用都是劣質的。上天不一定賜福給善良的人,但絕不會放過為惡的人。

我認為做人守住與人為善這個底線比所謂的會做人重要的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