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学案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学案

一、自主学习

1. 年,后周大将 在 发动兵变,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以 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________。赵匡胤就是 。

2.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按照 的统一方针,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3.(1)解除禁军将领的 ,牢牢控制军队;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 之权。

(2)在中央,采取 的办法,削弱相权;在地方,派 担任各地州县长官,实施 的制度,还在各州府设置 ,以分知州权力。

(3)取消节度使 的权力,在地方设置 ,把地方财赋收归 。

4.宋朝把 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大大加强。

5.为防止唐末以来 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 掌握军政大权。6.后继的 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 的格局逐渐形成。

7. 宋朝注重发展文教,改革和发展了 ,增加 ,提高进士地位。

8.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 的风气,有利于 和社会的安定。

二、合作探究

请你说说北宋建立后是如何巩固统治的。

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学案


三、练习巩固

1.北宋的建立者是( )

A.杨坚 B.朱温 C.赵匡胤 D.赵构

2.北宋的都城是( )

A.长安 B.开封 C.洛阳 D.灵武

3.为防止知州权力过大难以控制,下列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废除知州设置,直属中央

B.实行三年一换的制度

C.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

D.频繁调动州县长官

4.北宋为了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设置了( )

A.知州 B.通判 C.转运使 D.宰相

5.宋朝有意开始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的封建帝王是( )

A.宋太祖 B.唐太宗 C.宋钦宗 D.宋高宗

6.宋朝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于( )

A.宋太祖 B.宋太宗 C.宋高宗 D.宋仁宗

7.宋朝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二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要职,这体现了宋朝的政策是( )

A.休养生息政策 B.重文轻武政策

C.重武轻文政策 D.对外开放政策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上(宋太祖)曰:“尔曹何不释去兵权,出守大藩……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

——《续资治通鉴长编》

(1)材料体现了宋太祖在军事方面的哪一项措施?其目的是什么?


(2)宋朝实行的重文轻武的政策,带来了哪些积极作用?

参考答案:

一、1.960 赵匡胤 陈桥驿 开封 北宋 宋太祖 2.先南后北 3.(1)兵权 发兵 (2)分化事权 文臣 三年一换 通判 (3)收税 转运使 中央 4.中央集权 皇权 5.武将 文臣 6.宋太宗 文臣统兵 7.科举制 科举取士名额 8.尚武轻文 政权的稳固

二、(1)军事上: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军队将领定期换防。(2)政治上: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长官,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权力。(3)经济上: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三、1.C 2.B 3.A 4.C 5.A 6.B 7.B

8.(1)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解决武将专权的积弊。(2)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获得更多学习资料

请关注

春风桃李成长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