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考古山西遺址內發現一個“陶罐”,10年後才搞清楚用途,為何專家讚歎高科技?

歷史好奇怪


1959年,考古學家在東莊村遺址進行考古發掘時,發現了一些保存相當完好的來自新石器時期的文物。由於當時的技術還不夠完善,因此考古學家沒有辦法辨別出部分文物,也不知道它們具體的功能用法是什麼。



當中有一件在遺址中發現了外形輪廓酷似瓦罐的物品,那個時候的專家們都不知道它的具體用途。這個物品高十幾公分,上口的半徑不到五公分,下口半徑在10公分左右,因此上下口徑差別不大,類似一個筒狀容器,底部和兩側均有孔洞。這種造型的陶罐在新石器時代究竟有什麼樣的作用?

因為有孔洞,無法盛水,所以專家猜測極有可能是取火的工具,但是由於科學技術水平受限,暫時沒有辦法進一步判斷它的具體功能。

當時的發掘工作十分繁重,沒有多餘的人力去研究這一件文物,這件物品就一直被擱置著,始終沒能進一步去判斷它的用法。

十年後,當時的負責人在回家過年的時候,用煤球爐子做飯,受到家裡的煤球爐子的啟發,突然想到了這個瓦罐的大致用法,之後便沿著這個方向對其進行深入研究。


其實在這十年裡,這位負責人一直都沒有放棄研究它,還為此專門按一比一的比例製作出瓦罐的模型,來模擬使用的情形,以此來推斷它的正確用法。在實驗的過程中他發現因為它太小了,無法用來生火,也根本無法煮熟食物。所以研究一直都沒有實質進展。

這次回家,由於煤球爐子的啟發,他立馬返回實驗室,在其他工作人員的注視下,將燒紅的煤塊放入模型中,隨後又放入一枚未用過的煤塊,再將蓋子蓋上,竟然發現瓦罐跟煤爐驚人的相似。打開蓋子氧氣進入罐中就可以將上層的煤塊引燃,不打開就不會引燃煤塊。他推測瓦罐類似於現在的煤爐,新石器時代的人們製作出這個瓦罐是為了保存火種。

雖然那個時代的人不知道瓦罐的科學原理是什麼,但是他們知道這樣做可以讓火不會熄滅,為了方便復燃還在兩側開了兩個對稱的孔洞。

在平時不使用的時間段他們都會堵上兩個孔洞,至於堵住孔洞的器件由於年代久遠已經無法找回,但是據考古學家推測,堵住孔洞的極有可能是木棍之類的東西。


在堵住兩個孔洞後,過了一會,瓦罐中的煤炭已經熄滅了,他嘗試的對著孔洞吹了口氣,發現煤塊又重新燃燒了起來,這再次證明了他的猜想。根據瓦罐的功能,他將瓦罐命名為火種器,這也是我國目前為止發現的最早的火爐。

能有效保存火種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次重大的進步,算得上是一次小“工業革命”。

隨著不斷的進行考古發掘,考古學家發現了越來越多的類似於火種器的文物,表明了當時社會火種器的普及度很高,人們也已經掌握了成熟的保存火種的方法,這體現了人類的高超智慧。


夏目歷史君


1959年,山西省的考古專家們在山西運城市芮城縣東莊村遺址中挖掘出了數量龐大的古文物,根據鑑定,這些文物大都是新石器時期生產的,距現在差不多有近5000多年的歷史。

在這些文物之中,有一個文物非常特殊,它是在一個爐灶之中發現的,外形酷似陶罐,又不是陶罐,因為它的底部有一個孔洞,兩邊中部偏上處也有2個對稱圓孔,根本無法用來裝水。

當時,專家們特意對它進行了測量,它的高度差不多15釐米,上口徑約5釐米,下口徑約10釐米,3個圓孔的孔徑均為2釐米。

之所以說這個文物特殊,是因為在場的考古專家們竟然都不認識它,大家都是第一次見到,甚至後來大家回去翻閱完現存的所有古籍文獻,都沒有發現相關的記載。

所以,當時大家都不知道它是用來幹什麼的,只好將它作為一件破損的陶罐進行處理。



這一晃就是十年,等到1969年的春節到來之時,當時主持挖掘該項目的負責人回到老家過春節,有一天他用煤球爐子做飯,結果受到家裡的煤球爐子的啟發,突然想到之前挖掘出來的那個“陶罐”和這個煤球爐子有點像,會不會也是這種用法。

於是,在春節過完後,他立馬趕回實驗室進行研究。當然,這位負責人也不是突然就想到,而是因為在這十年裡,他一直都沒有放棄研究它,他也曾想過它是不是用來做飯的,為此他還專門按一比一的比例製作出陶罐的模型,來模擬使用情形,以此來推斷它的正確用法。

只不過在實驗的過程中,他發現這個陶罐太小了,無法用來生火,也根本無法煮熟食物。所以研究一直都沒有實質進展。但這次回家,由於煤球爐子的啟發,他覺得這個陶罐可能只是古人用來生火用的。

隨後,他回到實驗室後,在其他工作人員的注視下,將燒紅的煤塊放入模型中,隨後又放入一枚未用過的煤塊,再將蓋子蓋上,竟然發現這個陶罐跟煤爐有著驚人的相似。

因為,在這個陶罐裡面,下面是燒紅的碳,上面是還沒有燒過的,只要把上面的口蓋住。由於裡面的氧氣較少,所以很難把上面的紅炭引燃,但只要稍微打開蓋子,空氣流動進去,很快就燒著上面的碳。因為這個實驗,這位負責人推斷這個陶罐可能是古人貯存火種的工具。



其後,他們順著這方面進行研究,發現這個陶罐其口部較小,便於放置火種後聚火、排煙;其腹部有對稱雙孔,便於器內充入流通的氧氣以助火種燃燒;其底部不平且有一孔,既可以排灰,又可以讓少量空氣充入器內,促進空氣循環,保證火種在該器內的緩慢、持續燃燒。

在這種背景下,這個陶罐終於有了一個屬於它自己的名字——火種器。

根據考證,最開始古人類只能靠採集天然火種和“鑽木取火”,後來他們通過“持續燃燒法”將火一直保存下來。但是,這種存儲火苗實在太不方便,需要一直不停的燃燒才行。

於是,古人類又想出將未盡的火炭用灰燼掩埋起來,使餘火處於低氧燃燒狀態,延緩燃料的燃燒時間,以保存火種。但這種方式仍然不太便利,而且容易引起火災,於是他們又經過長期的摸索,終於發明了這種便捷、實用的貯存火種的火種器。



據專家推測,火種器是這樣用的:先將燃燒的火炭放進這個火種器的底部,然後在其上面放入一些還未燃燒的黑炭,適度封閉口部並置其於空氣流通處,這樣木炭就在器內緩慢燃燒。

等到需要採用火種時,打開蓋子用口吹火,火便會燃燒起來。使用後,晃動火種器,排除炭灰並續上黑炭,然後再蓋上蓋子,放在空氣流通處。這樣,火種器便如同如今的火爐一樣,可以長久的貯存火種。

這個火種器的發明,不僅降低了火災發生率,並有助於火種的到處挪動,其筒狀、透氣、漏渣、耐高溫等形制或特徵,均被後世的火爐所繼承。

從某種意義上說,如果說鑽木取火是人類的第一次“工業”革命,那麼如何保存火種則是人類邁向第二次工業革命的路程,而火種器的發明,無異於工業革命中蒸汽機的發明,因此被人們稱之為高科技。


我是趙帥鍋


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創造了燦爛的文化,那可不是徒有虛名。古人們的智慧真的讓人歎為觀止,那會兒他們不一定懂理論,但在實踐中摸索出的實用辦法讓人叫絕。

1959年考古隊在東莊村遺址考古時發現,這裡保存著大量的新石器時代的文物。由於當時考古技術的限制,很多東西叫不上名兒,也搞不懂用途。

在遺址的爐灶裡面發現了一件類似於瓦罐狀的器物,整個形體並不大,上下長度大約10餘釐米,上口不足5釐米,下口也只有10釐米。

因為是新石器時代的,打磨的並不精美,甚至有些粗糙。兩邊還有對稱的孔洞。具體是做什麼用的?當時專家們做出了各種推測,但沒有一個令人信服的說法。


要是裝水,它上面有孔洞,肯定會漏掉。要是取火,這麼小,又不知道怎麼操作。於是對它用途的研究便擱置下了。

但是負責此事的專家卻從未中斷對他的研究。甚至製作了一個與此差不多的模具,做了各種實驗。

對此物件的研究一推就是10年。10年後負責研究的專家回老家過年,那時候的農村還是很落後的,很多人家還在用柴火燒飯。條件好一些的會使用煤球爐子。

專家吃飯的時候正好看到了這個煤球爐子,他盯著煤球爐子陷入了深思,過了好一會兒,他一拍大腿,我知道怎麼回事兒了。他趕緊放下碗,趕回了實驗室。整的在場的人莫名其妙。

專家立刻找出了那個模具,然後找來一塊已經燒紅的碳塊放入模具中,然後在上面又放了一塊沒有燒過的碳,再把上面的蓋子蓋住。

旁邊的人很納悶,不知道他在搞什麼名堂。隨後專家解釋到,你們看他像什麼?是不是很像農村裡的煤球爐子?


你們看下面是燒紅的碳,上面是沒燒的。如果把上口蓋住,它裡面的氧氣就會變得稀少,很難引燃上面的碳塊,但是如果你稍微打開蓋口,他就會接著燃燒。

旁邊的人問這能說明什麼?專家解釋,那會兒的人保存火種不容易,這麼做就像現在我們封火一樣,不用的時候把它封住,用的時候打開封口,讓空氣進去,它就又能燃燒起來。這麼做就是為了保存火種。

專家一解釋,大家才恍然大悟。終於明白這個器物上的孔洞是起什麼作用的。平時它是被堵上的,當然堵它的東西,因為年代久遠已經不知所蹤。這些已然不重要,只為古人的聰明才智感嘆。

現在看來這並不高明,也未必是什麼高科技。但是放在新石器時代,那會兒的人並不懂什麼科學理論,在實踐中摸索出這樣的方法已經非常不易了。

火種是人類進步的助推器,要不然我們還生活在茹毛飲血的時代。那時候的鑽木取火,火種很難保存,能想出這樣的方法,已經是一大進步。


後來專家給這種器物起了個名字叫火種器。隨著進一步的考古,出土了更多的這種器物,說明這種方法已經在普遍使用了。


說史聽濤


1959考古山西遺址內發現一個“陶罐”,10年後才搞清楚用途,為何專家讚歎高科技?

這件事要從1959年說起,當專家和考古學家前往東莊村遺址時,他們發現仍有非常著名的新石器時代文物。當時考古技術不夠健全,許多文物仍然不完整,特別是其中一個類似罐頭的罐頭,來自該場地的“爐灶”。

整個瓦罐不大,高度超過十釐米,上部直徑小於5釐米,下部口徑僅10釐米。整體就像一個竹筒,底部有一個洞,兩側有對稱的洞。由於它還處於一個新時代,工具製作得不是很好,甚至可以說是粗糙的。具體用途是什麼?那時,猜測可能是起火的工具,但我找不到使用它的方法。

由於當時仍然有大量的文物挖掘工作,我暫時擱置一邊。僅僅10年後,負責此事的專家在春節期間回到了家鄉。那時,農村地區還比較陳舊,大部分還依靠柴火做飯。只有富人才可以使用煤球爐。就在專家們吃飯的時候,我看到了煤球並盯著他看。過了一會兒,我突然走了一條大腿,我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然後跑回學院找到罐裝竹筒。雖然距離原始挖掘已有10年,但在挖掘工作完成後,這是一項長期的研究工作。

這位專家不止一次研究過這個器具,甚至製作了一個類似於他的模具,但是用它來使用它,我不知道如何使用它。如果你想生火,那就太小了,不能做飯。專家立即拿出一個模具,然後找到一個從其他地方燒紅的木炭塊,並將碳塊放入模具中。然後在紅碳上放置一塊未燃碳,然後蓋上頂蓋。但是他們旁邊的人很困惑,不知道專家在做什麼。然後專家向你周圍的人解釋,你怎麼看待它?它非常像農村的煤球爐嗎?


才佬鄉土文化


我是文開石我有靠譜答案

那個二百五專家會說這種東西是“高科技”,明明是標題黨的說法。

都知道這個叫火種罐了,是用於保存火種的一種實用器皿。可以說這是鑽木取火後的一次“技術革新”,但什麼時候也談不上什麼“高科技”。

十年後搞清楚和物品本身技術高低沒什麼關係

考古這門工作,尤其在辨識出土物品的用處時。靠的是推斷,靠的是猜

結合已有的歷史資料,結合本身的特徵特點,去猜測它的作用和價值。

之所以說猜,因為無法證明,只能說找出的是相對合理的一種假設。

所以一件器物用多長時間“猜”出作用,和它本身沒半毛錢關係,更多的是和出土後的歷史研究水平、研究資料、技術水平有關。

就是按照石器時代當時的水平,也不算什麼高科技。

火種罐當時成了國家級文物,後來不行了。為什麼?出土的太多了,各地各處都有,所以只是一種當時很普遍的物品而已。

河南“孟津寨根遺址”、甘肅“秦安大地灣遺址”、天水“師趙遺址”、內蒙古岱海地區等先後出土了形態各異的“火種器”;尤其是內蒙古,僅涼城“王墓山下遺址”就先後發現了19件“火種罐”,遺址內幾乎是“一房一器”。由此專家推測,以今天的考古發現來看,“火種罐”的出現時間大概是在4000——6000年前;但以目前發現的數量來看,至少說明了6000年前的“火種器”已經是一種普及“科技”,至於它出現的確切時間,或許比6000年還要早。

火種罐和其他一些時代的孤品,包括現在的技術水平也無法複製的完全不在一個層次。


文開石


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擁有中華上下5000年的歷史文化底蘊,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如今,四大文明古國的其他三個國家已經變質了,就只剩下中國還能一日既往的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

在人們一貫的思想中,認為古代人一定沒有現代人聰明,其實這是沒有依據的。很多人談起王莽,都說他是穿越者,因為他的各項制度太超前,與其說是把現在的制度拿到古代去用,還不如說是現代人繼承和發揚古代的先進制度。

考古山西遺址,發現神秘“陶罐”,專家不知為何物。

1959年,考古專家們在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東莊村遺址挖掘出了數量龐大的古文物,據專家檢測、鑑定這批文物是在新石器時期生產的,由於年代久遠,再加上當時的技術限制等因素,這裡面的很多東西專家們都不認識,甚至在古籍上都沒有相關的記載。更別說是知道用來做什麼的了。

在這些物品中有一個瓦罐狀的東西,特別引起了科學家們的注目,這個東西是個不規則的圓柱形,體積不是很大,專家測量了器物的長度,也只不過十釐米左右,上面有個口,還不到五釐米,下面的口直徑也才十釐米左右,在這個器皿的中間,還有兩個相對的不規則小洞,對一個這樣奇怪的東西,專家們都做了很多種猜想,但是並沒有誰的說法得到大家的公認。

一時間大家對這個東西一籌莫展,在專家們看來,這東西無比奇怪,對它實在是一無所知,再加上當時也沒有足夠的人力、物力分去研究這個未知器物,所以就把它暫時擱置下來了,沒想到這樣一放就是十年的時間。

十年後通過農村爐子獲得解密“陶罐”靈感

十年後的一年春節,當年參與那次考古代的一個專家在老家過年圍著爐子烤火的時候,似乎眼前這個煤球爐子給了他靈感,使他聯想到了當年那件一直擱置的物品,他發現眼前的這個烤火爐子和當年那個奇怪的器皿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激動的心讓他久久不能平靜,過完年後就匆忙趕回了研究所,再次把那個擱置的研究重新做了起來,為了證明自己的想法,他製作了很多個和那個器皿大小差不多的模型,然後把一顆燒紅的炭放在模型中,再放入一塊沒有燒過的碳在上面,口子用蓋子封住,裡面的空氣就會慢慢減少,但是旁邊有小洞不至於讓裡面的碳完全熄滅,只要把上面的蓋子打開,一吹就會繼續燃燒,這有點像我們電視劇中看到的火摺子一樣。

這位專家的說法得到了大家的認同,終於揭開了這個十年之久的謎底。

新石器時期,人們沒有火種,只會簡單的鑽木取火,所以要保存火種,就得用這種方法,那時的人們都能製作出這樣前衛的東西,可以說是奇蹟了。在現代人看來,這個發明在那個時期就是逆天的高科技,事實擺在眼前,專家們也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和創造力了。


實說歷史


這個陶罐是1959年在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東莊村發現的,因為東莊村那年發現了面積20萬平米的新石器時代遺址。



東莊遺址出土了很多仰韶文化早期的泥質紅陶、灰陶及夾砂紅陶製成的尖底瓶、敞口缽、雙耳罐、深腹甕等,還有石斧、石刀等珍貴文物。

其中有一個陶罐,器型像一個竹筒,高十幾釐米,上邊的罐口直徑不足5釐米,下邊罐口大約10釐米,最下面還有一個洞,兩邊也有一對對稱的孔,不知道是幹嘛用的。



考古專家雖然見多識廣,可誰也沒見過這個,都不知道是幹嘛用的。

要說是裝東西的,為什麼邊上留著洞?

專家們研究了半天都不得其果,只能把它清理後放在研究所裡繼續研究。由於不知道用途,這東西名字也沒法取,只能暫時稱為“筒形罐”。這一放就是十年。



十年之後,一位參與當年考古工作的的專家,偶然在農村老家看到一戶農民在用煤球爐子燒水,專家盯著煤球爐子看了很久,突然像想起了什麼似的,大叫一聲:“我知道了!”把燒水的老農嚇了一跳。

這位專家飯也沒吃趕緊跑到,翻出這個筒狀陶罐。

專家用相同的陶土,按這個罐子的樣子複製了一個,然後找來一鏟子燒紅的煤炭,把煤炭放到複製品當中,再在上面放了一塊沒有燒過的煤炭,然後把上面的蓋子蓋住。



旁邊的助手很好奇,這是在搞什麼名堂?專家就問助手:“你看它像什麼?像不像一個煤爐子?”

煤爐子的原理咱們現代人都懂,爐子下面是燒著的炭或者煤球,上面是沒燒過的,把通氣口蓋住,爐子裡面就是悶燒狀態。只要打開通氣口,爐子很快就又著了。



在新石器時期,人類還是鑽木取火,火種是很寶貴的。有了這個陶罐,就可以保存火種。而且這個罐子妙就妙在旁邊還有兩個小口,使用時甚至不用撥開上面大口子,只要對著小口吹氣,一樣能使爐火重新燒起來。

經過專家的解釋,大家這才恍然大悟,也十分興奮,十年了,終於弄明白這東西的用途了。



現在這個陶罐就在東莊新石器博物館裡,只不過今天它有了一個新名字叫“火種罐”。

所有參觀過的人都為先民們的智慧所折服,稱讚這件文物是當時的“高科技”。


歷史漫談君


時間回顧到1959年,專家考古到東莊村遺址的時候發現,這裡仍然保存著非常完好的新石器時代的文物。

當時考古技術還不夠健全,很多的文物仍然都認不全,尤其是其中一件類似於瓦罐狀的文物,是來自於遺址“爐灶”裡面。

整個瓦罐也並不大,高度也就是十幾釐米,上口徑不足5釐米,下口徑剛剛10釐米。整體就像一個竹筒,最下面還有一個孔洞,兩邊也有對稱的孔洞。

由於當時仍然處於新時代時期,該工具的製造並不怎麼樣,甚至可以說得上是粗糙。具體是什麼用處?當時猜測可能是用來取火的工具,但是一時間找不到使用的方法。

由於當時還有著比較繁重的文物發掘工作,所以就暫時把它放在一邊。一直到了10年之後,負責主持該項事務的專家,春節的時候回到老家。

當時的農村還比較破舊,人們大多還是靠著柴火燒火做飯。只是比較有錢的人,可能會使用煤球爐子。正好當時專家吃飯的時候,看到了這個煤球爐子,盯著他一直不動。

過了一會突然一拍大腿,我知道怎麼回事了,然後趕緊跑回到研究所,去找之前這個罐狀竹筒。雖然距離當初的發掘已經10年之久,但是在發掘工作完成之後,之後就是漫長的研究工作。

這位專家曾經不止一次的研究過這件器皿,甚至製造了一個和他差不多的模具,但是使用來使用去,就是不知道到底該怎麼用。如果要生火吧,實在是太小,什麼都煮不熟。

專家立刻拿出來一件模具,然後從別處找來一顆已經燒紅的炭塊,把這個炭塊放到模具當中。再在紅碳上面又放了一塊沒有燒過的炭塊,隨後把上面的蓋子蓋住。

但是旁邊的人比較納悶,並不知道專家在搞什麼名堂。隨後專家給周圍的人解釋道,你們看它像什麼?是不是非常像農村裡面的煤球爐子?

下面是燒紅的碳,上面是還沒有燒過的,只要把上面的口蓋住。由於裡面的氧氣比較少,所以很難把上面的紅炭完全引燃,不過只要稍微打開,很快就會燒著。


旁邊有科研人員插嘴了一句,這能說明什麼呢?專家看過去狠狠的瞪了他一眼,這就是科技催生的進步。新石器時期的人類保存火種不容易,他們這樣做是為了保存火種。如此說來,旁邊的人才是恍然大悟。

雖然當時的人可能並不瞭解這樣做的科學原理在哪裡,但是他們知道只要通過這種方式就可以讓火苗不滅。而且還創造性的在旁邊開了兩個孔洞,只要在使用的時候,往裡面吹氣,很快就可以重新復燃了。

不過平時的時候肯定會堵上的,不過由於時間太過久遠,估計堵這兩個孔洞的東西都已經丟了。不過應該可以推測,堵住他們的很有可能是木棍,或者是其他東西。

隨著專家說話的功夫,也已經有了很長一段時間了。於是把之前的頂蓋拿掉之後,發現上面沒有燃燒的木碳,果然只是微微發紅。然後專家往裡面吹了點氣,很快木炭就重新燃燒了起來。


也正是在這位專家的發現之下,這一個罐裝的器皿也有了自己的名字——火種器,也是我國目前最早的火爐。如果說鑽木取火是人類的第一次“工業”革命,那麼如何保存火種是人類邁向第二次工業革命的路程。

後來隨著考古工作的進一步擴大,越來越多類似的文物出土,有的地方甚至一出土就是幾百件。也說明當時這種方法的推廣之廣,也說明了早在6000多年前的古人,就有了非常高的智慧。


史之策


都別搶,我來答。

山西,三晉之地,地跨黃河,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山西運城垣曲縣發現的“世紀曙猿”化石把類人猿出現的時間提前了1000萬年,而在約在180萬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早期,山西晉南地區就已經出現古人類生活。

在山西東莊村和西王村,考古人員又發現了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成為山西晉南地區新石器時代考古的重要發現。這個遺址地處於黃河北岸,和陝西、河南接壤,文化特徵和這兩個地區也都大同小異。

通過對東莊村和西王村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研究,考古人員確認了這些文化遺址具有仰韶文化的早期面貌特徵。什麼叫仰韶文化?它是分佈於黃河中游地區的一種重要的新石器時代彩陶文化,一個存在於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的古老文明。

從新石器到彩陶,這種文明的過渡和進步無疑是令人感到震撼的,而在山西東莊村發現的這個陶罐其實正是仰韶文化早期的產物,這一次考古人員發現的這個陶罐是一個長度約10釐米,兩側開有小孔,頂端有洞口,中空的陶罐。

從質地上來看,它質地粗糙,打磨程度不高,但是從其造型來看,已經具備某種功能性的作用,至於它究竟有什麼用,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都是一個困擾著考古學家們的難題。(如下圖所示)

而說起這個文物最後被破解出來,還是在一個機遇巧合的情況下。

在第10個年頭,專家們依然沒有研究出它是幹什麼用的,隨著春節臨近,奔波在外的專家們也離開研究所踏上回鄉團聚的火車。

其中一位專家回到農村老家後,1969年前後全國基本上都是在用燒煤取暖,幾乎也都是一家一個小煤爐,外觀圓形,裡面可以放置蜂窩煤,底部開一小孔,可以清理煤渣。

這位專家坐在爐邊取暖時,看著這個煤爐越看越覺得熟悉,隨著他靈光一閃,忽然失聲大叫,“我知道怎麼回事了”

他趕回實驗室,翻出之前為了研究這個文物而打造的模型,又找來幾塊木炭,燒紅以後放入到了模具內部,接著又蓋上工作人員另外製作的蓋子。

後來隨著謎團揭開,原來這個文物是遠古時代用來保存火種的器物,只要把火種放入罐子裡面,把頂端的蓋子蓋上,罐子裡的氧氣就會變得十分稀少,火種從而就會燃燒的非常緩慢。

再把兩邊的小孔堵上一點,又不至於讓火種因為缺氧而完全熄滅,畢竟那時候火種得來不易,所以遠古人類就想出了這種辦法來保存火種。

從此這個文物有了一個新的名字,火種器。

火的出現使得人類文明迅速進步,人類的生存境況得以大大改善,在寒冷的冬季,人類不必因為嚴寒而凍死,可以圍在火堆旁邊取暖。

另外火的出現也讓人類可以提煉金屬元素,製作出許多工具,火的出現也讓人類擺脫了飲毛茹血,從此進入一個新的時代,這個火種器雖然製作簡單,但它的意義卻是不言而喻的。


圍爐談史


題目中專家讚歎的高科技其實跟火有關,火是人類的夥伴,幾千年來一直伴隨著人類走過了多少風風雨雨,度過了無數個寒冷的夜晚,也見證了人類的一日三餐。

隨著科學的發展,火在生活中雖然無處不在,但早已經隱形化了。如今電磁爐做飯,在"無火"的火中將生米變成熟飯,微波爐在看不見的"火"中給將生鮮變成熟食,哪怕是節日燃放的煙火,都能在幾十米遠的地方用激光點燃了。

不過70、80後的友友們對火的記憶是古樸和原始的,那時候的父母做飯和抽菸都用"洋火",也就是火柴,再高級一點的用"火石"打火機摩擦取火。落後的老大爺抽菸用不起兩分錢一盒的火柴、更買不起幾角錢的打火機,就用玉米纓子(玉米鬚)編製成繩子,點燃後讓它一直燃燒,用來點菸(所謂的煙往往也就是紅薯葉子和榆樹葉子粉碎的末),那時候的火,真是溫馨極了,留下了多少美好回憶。

上溯到遠古時代,河南商丘的燧人氏發明了鑽石取火,帶來了一場火的革命。好多人覺得那個能拿諾貝爾獎的發明其實也不實用,每次孩子放學了飢腸轆轆,吵著要吃東西的時候,先拿一個樹枝說:乖別急,爸爸這就給你鑽木取火,燒飯。

說著就在旁邊鑽,等火鑽出來了,轉身一看,孩子餓昏過去了。

其實那只是遠古的時候人們在那麼幹,什麼都在發展,取火方式沒有停滯不前,也是在日新月異的發展,那麼後來的人到底是怎麼在生活中取火的呢?

上世紀五十年代末的時候。我國考古隊在山西發現了一個"陶罐",生動地再現了祖先的取火方式;不過不是當時就發現了,而是整整用了十年的過程才恍然大悟的。

一說五十年代末,年長的同志會想起那如火如荼的歲月,那個全民亢奮砸鍋找釘子大鍊鋼鐵"趕英超美"的年代。

人們在折騰挖土建高爐的時候,在山西芮城"東莊村遺址"發現了好多罈罈罐罐,很快考古隊員就趕到了,他們經過鑑定,確認這些罈罈罐罐是新石器時代的文物,可是稀世珍寶,趕緊小心翼翼用東西裝好,放到箱子裡,帶回去研究。

當他們最後要離開的時候,一個考古隊員突然在一個灶火旁發現一個硃砂罐子,這個罐子底部的直徑不到十公分,上部只有四公分,高10公分,叫人詫異的是罐子底部有個小圓洞子,腰部兩邊一左一右有兩個對稱的圓孔。

說實話,遠古時期的用具都非常粗糙,乏善可陳;如果扔到路邊也不會有人認真看一眼。專家看過之後分析,這應該是一件日用品,不是什麼精工細作的工藝品。因為即使跟同時發現的器皿比,它的做工也比較粗糙。

好多專家都對這些新石器時代的文物非常感興趣,尤其是對這個小罐子更是興致盎然,因為其它文物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就是有欣賞價值,而這個貌似日用品的東東到底是幹什麼用的,大家議論紛紛、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不過大家有一個觀點是沒有分歧的,那就是既然在灶臺四周發現,那一定跟做飯有關。

不過在那個大鍊鋼鐵的年代,專家也不敢很張揚,說不定就給弄個封建迷信搞復辟的罪名給弄起來了,所以大家就把這事給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也許是陶罐子不甘寂寞,不甘心就這樣默默無聞,一直在上訪,感動了上天。1969年的一天,十年前曾經去現場的一位考古工作者回老家看望父母,回家後難免走親訪友,到哪裡都是好吃好喝好招待。

在那個年代,農村做飯還都是就地壘砌一個灶火用木材燒火做飯,在去同學家的時候,同學老爸是村長,家裡比較富裕,用的是煤球做飯,高端大氣上檔次,考古隊員看著同學家的煤球爐,悠悠地發起呆來。

這裡插一句,1969年的農村,大部分人家還是以"燒柴"為主,但這位村長家的廚房裡卻已經添置了一套"煤球爐";說起"煤球",想來很多朋友都不陌生,這位隊員看著越燒越旺的爐火禁不住陷入了沉思。

就在同學莫名其妙的時候,這個考古隊員突然一拍大腿叫了起來"原來如此啊!"把同學一家嚇了一跳。這位考古隊員像著了魔一樣,飯也不吃了,直接就打道回府了。

這位考古隊員不遠百里跑到了單位,徑直向保管室奔去,等找到那個陶罐後,他把一塊木炭點燃燒紅放到那個小罐子裡,然後在上面放上一層沒有點燃的木炭,小心翼翼蓋上了蓋子。

這位考古隊員興奮地用電話刷朋友圈,沒有幾個小時,領導、專家、朋友都知道了,都知道什麼呢?

這個小陶罐子是可以拿諾獎的"存火器",是當時的高科技。

為什麼叫它"存火器"呢?古人先把一塊木炭燒紅,上面覆蓋沒有點燃的木炭,蓋好蓋子,等到做飯的時候用嘴一吹,木炭見到氧氣就開始燃燒,用罐子裡的燃燒的木炭就可以點火做飯。

那麼問題來了,兩頓飯的間隔幾個小時,不會被悶死嗎?傻瓜,人家在罐子腰部留兩個圓孔是幹嘛的,就是怕悶死,適量往裡面輸送一點氧氣,這兩個小洞對應著,氧氣可以流通,輸送的氧氣不多不少剛剛好,既不至於悶死,又不至於燃盡。

說到這裡大家一定明白了,底部的小洞是為了傾倒廢棄物——燃燒過的炭灰,就像汽車的排氣管。

哈哈,祖先真聰明啊。根據有關考古發現,我們的祖先早在6000年以前就發明了儲火器,比歐洲早了幾個世紀,真的可以算中國的第五大發明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