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初美國大白艦隊環球航行震撼世界

大白艦隊(Great White Fleet)是指在1907年12月16日至1909年2月22日之間環繞全球航行的大量美國戰艦。該艦隊的巡遊是由西奧多·羅斯福總統設想的,目的是證明美國可以在海上任何地方投射海軍力量以及測試艦隊船舶的運行極限。從東海岸開始,機隊繞過南美,並參觀了西海岸,然後越過太平洋進入新西蘭,澳大利亞,日本,中國和菲律賓的港口。艦隊通過印度洋,蘇伊士運河和地中海返回家園。

20世紀初美國大白艦隊環球航行震撼世界


崛起的力量

在美西戰爭勝利後的幾年中,美國在世界舞臺上的力量和威信迅速增長。一種新建立的帝國力量,包括關島,菲律賓和波多黎各在內的所有財產,人們認為美國需要大幅增加其海軍力量,以保持其新的全球地位。在西奧多·羅斯福總統的大力推動下,美國海軍在1904年至1907年之間建造了11艘新戰列艦。

儘管這一建造計劃極大地增加了艦隊,但隨著全能大炮HMS Dreadnought的到來,許多艦船的戰鬥力在1906年受到損害。儘管取得了這種進展,但由於對馬島和亞瑟港的勝利而在最近的日俄戰爭中取得勝利的日本在太平洋地區構成了日益嚴重的威脅,因此海軍實力的擴張是偶然的。

對日本的關注

1906年,一系列歧視日本加利福尼亞移民的法律進一步強調了與日本的關係。引發日本的反美暴動後,羅斯福的堅持最終廢除了這些法律。儘管這有助於使局勢平靜下來,但關係仍然緊張,羅斯福開始擔心美國海軍在太平洋地區缺乏實力。

為了使日本人印象深刻,美國可以輕鬆地將其主戰艦隊轉移到太平洋,他開始設計該國戰艦的世界巡遊。羅斯福在當年早些時候已經有效地將海軍示威活動用於政治目的,同年他在法德阿爾赫西拉斯會議期間部署了八艘戰艦前往地中海發表聲明。

支持

羅斯福除了向日本人傳達信息外,還希望向美國公眾清楚地瞭解該國已做好海上戰爭的準備,並尋求獲得對建造更多軍艦的支持。從作戰的角度來看,羅斯福和海軍領導人渴望瞭解美國戰艦的耐力以及在長期航行中如何站立。最初宣佈該艦隊將轉移到西海岸進行訓練演習,這艘戰艦於1907年底聚集在漢普頓路,參加了詹姆斯敦博覽會。

準備工作

規劃擬議的航程需要對美國海軍在西海岸以及整個太平洋的設施進行全面評估。前者尤為重要,因為預計船隊將在南美各地航行(巴拿馬運河尚未開放)後需要進行全面改裝和大修。立刻引起關注的是,唯一能夠為艦隊提供服務的海軍船塢是在華盛頓州的布雷默頓,因為通往舊金山馬雷島海軍船塢的主要通道對於戰艦來說太淺了。這就需要重新開放位於舊金山亨特角的平民院子。

美國海軍還發現,需要做出安排以確保艦隊在航行中可以加油。由於缺乏全球性的加煤站網絡,因此規定要讓煤礦工人在預定地點與船隊見面以允許加油。很快就出現了與足夠多的美國國旗船舶簽約的困難,而且笨拙,特別是考慮到巡航點,僱用的大多數煤礦都是英國船級社。

環遊世界

在海軍少將之下Robley埃文斯的指揮航行,船隊包括戰艦USS的卡爾薩基,USS 阿拉巴馬州,USS 伊利諾伊州,USS 羅德島,USS 緬因,USS 密蘇里,USS 俄亥俄,USS 弗吉尼亞州,USS 格魯吉亞,USS 新澤西州,USS 路易斯安那州, USS 康涅狄格,USS 肯塔基州,USS 佛蒙特州,USS 堪薩斯州和USS 明尼蘇達。這些是由7艘驅逐艦和5支艦隊輔助設備的魚雷艦隊提供的。1907年12月16日離開切薩皮克),船隊駛過總統遊艇五月花號,離開漢普頓路()。

埃文斯從康涅狄格州舉起國旗,宣佈該艦隊將通過太平洋返回家園並在全球範圍內航行。雖然尚不清楚這些信息是從船隊洩漏還是在船抵達西海岸後公開,但並沒有獲得普遍認可。儘管有些人擔心艦隊長時間缺勤會削弱該國的大西洋海軍防禦能力,但另一些人卻擔心成本。參議院海軍撥款委員會主席尤金·黑爾參議員威脅要削減艦隊的資金。

20世紀初美國大白艦隊環球航行震撼世界


前往太平洋

羅斯福以一種典型的方式回應,他說他已經有了這筆錢,並敢於國會領導人“試著把錢取回來”。當領導人在華盛頓爭吵時,埃文斯和他的艦隊繼續航行。1907年12月23日,他們在前往裡約熱內盧之前在特立尼達進行了首次港口停靠。在途中,這些人進行了通常的“越線”儀式,以啟航那些從未越過赤道的水手。

1908年1月12日到達里約,由於埃文斯遭受襲擊,幾名水手卷入了一場酒吧大戰,因此港口停泊事件多發。埃文斯離開里約(Rio),駛向麥哲倫海峽和太平洋海峽。進入海峽,兩船在蓬塔阿雷納斯進行了短暫的通話,然後順利通過了危險通道。

兩人於2月20日到達秘魯卡亞俄,為慶祝喬治·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生日而舉行了為期9天的慶祝活動。繼續前進,艦隊在加利福尼亞下加利福尼亞州的馬格達萊納灣停了一個月,進行火炮練習。完成這項工作後,埃文斯上了西海岸,在聖地亞哥,洛杉磯,聖克魯斯,聖塔芭芭拉,蒙特雷和舊金山停了下來。


橫跨太平洋

在舊金山港口期間,埃文斯的健康狀況持續惡化,艦隊的指揮權移交給了海軍上將查爾斯·斯佩裡。雖然這些人在舊金山被當作皇室成員使用,但艦隊的某些人員在7月7日重新組裝之前向北移動到華盛頓。在離開之前,緬因州和阿拉巴馬州因內布拉斯加州和威斯康星州的高油耗而被取代。此外,魚雷艦隊被分離。Sperry乘船進入太平洋,然後將艦隊帶到檀香山(Honolulu)停了六天,然後前往新西蘭的奧克蘭。

他們於8月9日進入港口,受到各方的盛大宴會,受到熱烈歡迎。艦隊向澳大利亞進發,在悉尼和墨爾本停了下來,並獲得了極大的好評。Sperry向北蒸騰,於10月2日到達馬尼拉,但由於霍亂疫情,未授予自由。八天後離開日本前往日本,在10月18日到達橫濱之前,該艦隊在臺風海域遭受了嚴重的颱風襲擊。由於外交形勢,斯佩裡將自由限制在那些擁有出色記錄的水手上,以防止發生任何事故。

斯佩裡和他的軍官們受到了特別的款待,他們被安置在皇帝的宮殿和著名的帝國飯店中。在港口停留了一週,艦隊的人員受到了經常性的聚會和慶祝活動,其中包括著名的海軍上將多哥平八郎主持的慶祝活動。在訪問期間,沒有發生任何事件,實現了增進兩國之間善意的目標。

20世紀初美國大白艦隊環球航行震撼世界


1909年1月,偉大的白色艦隊穿越蘇伊士運河,該艦的戰列艦於1909年1月5日至6日在埃及塞得港附近航行,當時他們在環球航行的最後幾個月中駛向地中海。 美國海軍歷史與遺產司令部

航行家

斯佩裡將自己的艦隊一分為二,於10月25日離開橫濱,其中一半前往中國的廈門,另一半前往菲律賓進行火炮訓練。在淘海短暫拜訪之後,獨立艦駛往馬尼拉,在那裡他們重新加入艦隊進行演習。準備出發回家的偉大白色艦隊於12月1日離開馬尼拉,在錫蘭科倫坡停了一個星期,之後於1909年1月3日到達蘇伊士運河。

斯佩裡在塞得港上煤時,被告知西西里島墨西拿發生嚴重地震。派遣康涅狄格州和伊利諾伊州提供援助,其餘的艦隊分裂以在地中海附近打電話。Sperry於2月6日進行了重組,然後進入直布羅陀,最後進入了大西洋,併為漢普頓路設置了航路。


遺產

羅斯福號於2月22日回到家,在五月花號上與羅斯福見面,並歡呼著岸上的人群。歷時14個月,這次航行幫助美日達成了《高塔根協定》,並證明了現代戰列艦能夠進行長途航行而不會造成重大機械故障。此外,這次航行導致船舶設計發生了幾處變化,包括取消了在水線附近的槍支,拆除了老式的戰鬥臺以及改善通風系統和船員住房。

在操作上,該航程為官兵提供了全面的海上培訓,並改善了煤炭經濟性,地層蒸煮和炮火。作為最後的建議,斯佩裡建議美國海軍將其船隻的顏色從白色改為灰色。雖然提倡這一點已有一段時間,但在艦隊返回後生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