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眾車時速表不等分?

七又七分之七


視覺效果,以及出於安全考慮而做的設計。

視覺上讓用戶感覺指針在低速區間(60以下)的擺動幅度大,半格為5公里顯示,視覺上給人以運動感。而到了高速區間(大於60),以半格為10公里顯示,這樣對於高速行駛有一定的視覺衝擊,讓人以為只要是加速,隨便半格就是10公里,油門踩踏就不會任性隨意。




車二爺


根據我的日常駕駛體驗,我認為這種設計無論實際效果和出發點都是向好的。大眾和奧迪的車速表最近十多年來都是不等分設計。一般來說,大眾是0-40km/h、0-60km/h是每個刻度代表5km/h,每10km/h標註一次數值,之後是每個刻度代表10km/h,每20km/h標註一次數值,表底260km/h。

這裡面有個特例是高爾夫R,表底達到320km/h。0-120km/h以內每2km/h就標一個小刻度,每10km/h一個大刻度並標註一次數值;120-200km/h每一個刻度5km/h,每20km/h標一次數值;200-320km/h每個刻度10km/h,每30km/h標註一次數值。劃分更細。

奧迪縱置車型(A4及以上)的儀表盤,表底300km/h。0-80km/h每間隔5km/h標一個刻度,每10km/h標一次數值,80km/h之後間隔擴大一倍,10km/h一個刻度,20km/h一個數值。

我認為,這種車速表設計的意義就在於實用。日常駕駛,0-80km/h的速度範圍更常用,中低速路段也是相對更容易超速的。大眾和奧迪縮小了低速區間的分度值,可以讓指針波動更敏感、更精細,有助於駕駛員更好地觀察和控制車速,畢竟在很多創收式測速的路段,5km/h的速度差可能就是200元3分的區別了。

另一方面,由於中國道路的法定限速最高120km/h,那麼車速表120km/h以上的區域是大概率用不到的,而且高速狀態5km/h的差距也不如低速狀態明顯,分度值大一些也無所謂。到了200km/h以上,恐怕是這輩子也用不到幾次,就更沒有必要佔據錶盤太多空間了。這樣的設計也算是提高了車速表的利用率。

比如上面老款奧迪A6的車速表,本身指針在錶盤上掃過的角度就很大,達到300°,其中0-50指針掃過90°,雖然在速度上只佔表底的1/6,卻用到了錶盤1/4的區域;0-100指針掃過150°,僅1/3的表底速度就用到了儀表盤一半的區域;在國內法定限速之內外加偶爾撒歡的情況下,奧迪的車速表你能用到60%左右的範圍,可以說非常廣了。我個人很喜歡這種前松後緊的車速表。

再來看一個相對雞肋的車速表,來自老款雷凌雙擎。首先它的車速表掃過的範圍就很小,0-240km/h還不到200°(奧迪80km/h用了135°),這就導致它整個面板的分度值過於緊湊,5km/h內的速度變化幾乎看不出來。其次,雷凌全系所有動力總成的破百加速時間都在10秒開外,對於混動版來說超過160km/h就已經舉步維艱了,這240km/h的表底嚴重過剩,法定限速內能用到的錶盤面積只有一半左右,大概100°,還不如弄成數字來的直觀呢。


學究又不正經的雜貨鋪


首先,0-100km/h是最常用的時速區間,在限速路段更便於準確讀數;另外,起步階段時速表上指針大幅度的攀升,可以營造出加速很快的視覺感受。這種設計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