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家住進天貓:真正的高手,都懂得擁抱趨勢!

電商江湖如此多嬌,巨頭們也許會遲到,但絕不缺席。

01

進入中國市場22年後,宜家轉身

就在3月10日,宜家正式宣佈入駐天貓,開出其全球首個第三方平臺的官方旗艦店。

宜家住進天貓:真正的高手,都懂得擁抱趨勢!

一時之間,不少發燒友和傢俱愛好者們,都流下了喜悅的淚水。可別不信,往社交網站上看一圈,不少人都喊出了“終於等到你”的吶喊。

目前,只要在天貓搜索“宜家”二字,就能輕鬆看見它的身影,進去看一下,種類還挺齊全的,並且在開業期間還有入會優惠券、加1分錢得收納袋等活動。根據宜家的介紹是,現在宜家天貓旗艦店上架了3800餘款產品,以往我們在實體門店看到的各種熱銷品,都能在這裡看見。只不過當下覆蓋範圍僅在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後面才會慢慢擴散到全國。

宜家住進天貓:真正的高手,都懂得擁抱趨勢!

不僅如此,宜家還與天貓打通會員體系,只要有其中一方會員卡在手,宜家線下線上門店都可使用。

據說開業當天,該旗艦店進店人數就超過了155萬,經濟觀察報還做了一個對比,是相當於2020年春運期間,上海三大火車站單日客流之和的5倍。而截至到今天,宜家旗艦店的粉絲已經在短短三天時間內,飆升到了55.2萬。

兩項數據的綜合表明,其人氣非常之高。

也許有人會說,這年頭大家搞電商已經不是新鮮事,不就是宜家開了一個網點嗎,值得這麼高興?抽絲剝繭,還不是因為在此之前,宜家的電商化動作非常之少。深耕於線下,是它一貫的作風。

但作為全球最大的傢俱傢俱用品巨頭,再加上宜家在中國市場深耕了22年已久,其用戶群體無疑是巨大的,卻也正是因為它電商化動作遲緩,人們想要購買各種家居用品,除了親自去實體店之外,只能通過代購代理商等渠道。比如,宜家門店尚未開到的二三線城市,或者下沉市場,消費者想要買宜家的用品,更多的只能託人幫忙。

因此,當宜家天貓旗艦店開出的時候,無疑是一大群“等等黨”的勝利,等了這麼多年,終於可以開心在網上買買買。

所以問題也就來了,即然宜家都堅持了這麼久放緩電商佈局,為何又會在這個時候加速起來。

02

以前擔心電商是巨大威脅,

現在主動擁抱

無風不起浪。

受到疫情的影響,線下實體門店受到一定的衝擊,宜家在這個節點發力線上,不少人都會聯繫到這一因素。誠然,疫情或許會有一定的影響,但往溯宜家的電商化歷程,也不完全是這個因素。

自從PC時代開始,自從電商模式被挖掘出來,它都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但由於宜家是以線下實體起家,和很多傳統門店相似,很長一段時間裡,宜家對電商都抱有一種敵對的態度。

把時間撥回2008年,移動互聯網大門已經打開,宜家內部有高層提出了電商化的提議,但卻被宜家創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駁回。原因在於,他擔心在有電商之後,會對實體店客流量有一定的影響,即客流量倒逼到線上,實體店可能會面臨少人去的情況,從而導致餐飲等業務板塊收入降低,再有就是增加包裝和物流費用成本。

宜家創始人有這樣的考量,其實也不難理解。畢竟宜家除了賣家居之外,還賣餐品,比如那個幾十年都不會漲價的1塊錢冰淇淋,都不知道擁有了多少回頭客。另一方面是,宜家一直都是打造傢俱式的體驗,隨處可躺隨處可睡,是它多年的操作,和星巴克的“第三空間”有異曲同工之妙。

宜家住進天貓:真正的高手,都懂得擁抱趨勢!

但是購物場景變為線上,這兩項體驗也就很難實現。簡單理解,就是左手打右手,有點吃力不討好。

在當時來說,有這樣的考量也是情理之中,彼時超大面積、品類齊全的大賣場模式還是很受歡迎的。但變數在移動互聯網大門打開之後,線上線下加速打通,人們消費模式發生改變,以前只針對線下的那套打法,肯定不再適應時代的潮流。

肉眼可見的,還有數據上的表現。根據宜家的財報顯示,2019財年宜家銷售額的增速僅為6%。這個數字放在2018年、2017年、2016年則是為9.3%、14%和19.4%。對比來看,宜家的銷售額增速其實呈現的是連年下跌的狀態。

在如此情況下,與其墨守成規,還不如迅速出擊。因此在2016年之時,宜家就在中國多個城市門店中,上線了網上商城服務。緊接著到了2018年,宜家在微信小程序中上線了“快閃店”,再有的就是近日開出天貓旗艦店。

所以,宜家加速電商化,是一種主動改變,擁抱趨勢的過程,況且與天貓強強聯合,更是可以看到宜家或許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03

真正的高手,懂得擁抱趨勢

自從馬雲喊出新零售概念之後,這把火便越燒越旺,無論是在餐飲、支付、商超隨處可見新零售的身影,人們已經習慣了這一模式帶來的便利。隨著創新業態的到來,每個行業都有不一樣的改變,圍繞著的是用戶群體、消費體驗、銷售方式等都有了不一樣的改變。一如菜場有盒馬鮮生等生鮮電商到來,人們足不出戶就可以買到各種菜品。

同理,當宜家開起了天貓旗艦店,相信也會有這樣的收穫。

首先,是用戶群體擴寬。

正如我們上文所說,宜家門店沒有開到的城市,用戶以往購買都是靠代購。而在有了天貓旗艦店之後,這一場景門檻也就沒有了,只要擁有一臺手機,人人都可“雲”逛宜家。另一方面,是挖掘出了潛在目標用戶。比如宜家一般都以北歐簡約風格為主要標籤,多個一個展示平臺,也能激發部分有需求的用戶購買。

其次,銷售方式多變。

不管你承不承認,當下直播已經與電商高度融合。直播的魅力有多大,相信大家深有體會,前有李佳琦靠一句”oh my god“成口紅一哥,後有薇婭在一場直播當中完成1.1億的引導成交額,為淘寶一姐。在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下,人們都願意通過直播的方式進行購買。如果有主播們的不斷帶貨,相信宜家的銷量也會迎來新一輪的增長。

再者,用戶體驗多變。

宜家以往在線下主打體驗,而在與天貓合作之後,這一模式同樣也可以搬到線上。目前在宜家天貓旗艦店的主頁當中,會有一個”樣板間“的按鈕。宜家會根據不同場景的需要,做了一系列配套,方便用戶一鍵購買。尤其是在人們足不出戶,又有購買需求的時候,這種打法可以很好的作為一種補充。

宜家住進天貓:真正的高手,都懂得擁抱趨勢!

綜上,線上與線下結合,都是一種相輔相成的結果。這也就沒有了此前宜家創始人所擔憂的,自己人打自己人的情況出現。

當然,往整個家居江湖而言,電商化之於家居巨頭的作用非常明顯。以居然之家為例,在和阿里巴巴達成合作之後,去年雙十一期間,實現了208.81億元的銷售額,同比增長73.68%。同步的,那邊還有紅星美凱龍,雙十一實現219億的成績。

說到底,這正是及時轉變思路,順應用戶需求的成果。

可見,真正的高手,都是懂得主動改變,擁抱趨勢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